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杜威哲学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向生涛)

试论杜威哲学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向生涛)

试论杜威哲学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向生涛)
试论杜威哲学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向生涛)

从杜威哲学论实用主义对我国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杜威哲学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观点的比较,探讨实用主义对我们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分析杜威思想及其所代表的“实用主义”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启示。

[关键词]:实用主义实践人性文化行为

一、引言

在唐晶、曹勋的《实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分析》一文中说到据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66.1%的大学生把实用主义作为信仰,胡适先生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中有一个“主义”观点:当主张变多,由于传播人图简便,主张就被抽象概括为“主义”,但有一个问题,具体的个人在抽象的主义化为具体的主张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这里的“实用主义”,你有你的实用主义,我有我的实用主义。我很质疑:这些大学生对实用主义理解吗?这么大的比例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实用主义?本文将通过介绍杜威哲学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观点的比较,分析杜威思想及其所代表的“实用主义”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启示。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

约翰杜威(Jho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学者,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其代表的“实用主义”是美国的准国家哲学。

杜威哲学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称呼,杜威本人曾称其理论为实验主义、工具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西方哲学评介》概括杜威哲学内容有所不同:多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代替了上面的实验主义,其它两点则相同。本文采取后面的观点,这三个具体观点的共同特点都是对人的生活、行动、行为、实践的强调,杜威哲学的不同名称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近代哲学的超越,正如他在论证经验自然主义中所说:“他的哲学是超越了唯物主义论和唯心主义论的新哲学”。①在这个观点中,他确立了哲学世界观的方法问题,在他看来,经验是客体和主体,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不是其它非经验论者将世界这一整体分裂为两部分。

他承认意识和物质(主体和客体、经验和理性)是世界的本原,但又认为作为哲学和科学研究对象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即人所牵涉的世界。在这种意义上,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分的。进而,他把主体当成经验本原的中心,以感觉经验来包含客观事物。最终肯定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质的决定作用。

他的世界的本原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现实世界进行了狭隘性的处理,把哲学和科学定义在人所能及的范围内,认识以上不同之处对我们来说,杜威对意识,即人的精神的强调在过分夸大之外,其积极意义在于肯定并并尊重经验的作用。

在工具主义方面,他认为一切知识都不过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以应付环境的工具,思维和真理也是工具。就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哲学,其起源也不过“在于调和两种不同的心理产物(实证主义和传统信仰)。”②早期的哲学其目的仅是“形上学代习惯而起,来给那些精神上和社会上的高等价值作一个新来源与新保障。”③从笛卡尔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家对古典哲学的改造以理性代替信仰,实现了认识论的转向,人们学会了从经验的起源和经验中的利害

得失来判定真理,但是又认为必须有一个超乎经验之上的力量来克服经验因时常变动带来的不可捉摸,才能达到普遍和必然,变得可靠。再到二十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杜威认为哲学的改造可以实现了,实际活动的经验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变化和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心理学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对经验的性质作出一种新的科学表达。人的经验活动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而且要对环境加以改造。“经验变成首先在于做的事情,有机体并不是站在那里,像米可伯似的,静等着事情的发生。它并不被动地、死板地等待某种东西从外面逼到它身上。”

④杜威的“改造”把实践的决定作用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并克服近代哲学家的局限,把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它们本身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展现在世人面前,缓和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敌视关系,体现了先前所说的调和、折中的哲学目的。

现代西方哲学家在批判近代哲学时忽略了这一点,而杜威的批判突破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其揭示的实践观更好的符合了当时的趋势。这正是杜威的高明之处。

他对生活、行为、实验、探究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等的强调接近于实践的观点,他也因此能对西方近代哲学做出较为深刻的批判,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西方哲学家的某些局限性。他对经验派和理性派,唯物论与唯心论并不是全盘否定。例如,他很称赞培根,他在《哲学改造中某些历史的因素》一章中大量引用培根的观点作为论据,认为经验在人类生存和行为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也不否认唯物论“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事物。”⑤自然界在人类存在以前早就自在地存在。

在杜威看来,哲学应该研究人的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提供一种工具和方法。如何通过人本身的行为、行动、实践来妥善处理人于其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杜威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把人和自然,经验和理性,主体和客体等的相互作用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提到人的实践的意义不在于实践本身,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新知与已有经验的对比补充,使经验不断完善。甚至于认为哲学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在这点上,存在主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很少关注人,其罹患的就是少关注人的“贫血病”,是“人学空场”“飞地”。

他重视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哲学要从静观转为实用,把经验方法论化。“一切概念、学说和理论体系不管它们怎样精致和坚实,都必须视为假设,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一样,它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⑥“每一个思维单位的两端,开始是一个迷惑、困难或纷乱的情景,结束是一个澄清、统一和解决的情景。”⑦

他否认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存在。把认识过程归结为主体对于环境的刺激反应,否认思维具有把握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功能,他并把对世界的经验摸索看做用纯粹属于个人的行为。

杜威对实践的解释当然有片面性,其工具主义又是经验主义的,“因为他过多的停留在被动的生物刺激反应和经验摸索的水平上。局限于探索人类个体与他们面临的世界环境的沟通问题。而没有把视野扩大到人类整体和世界的普通关系中。”他没有看到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在在人的实践中的基础作用,更没有科学地说明实践的社会性。这与马克思实践观有原则的区别。

在多元主义与改良主义的历史观上,他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元素组织而成的共同体,“社会”是一个字(是一个英语单词),但它是没有被确定的许多东西,社会构成因素的相对多元性决定了社会改造的方法不能满足于一般观念的解释和指导。他主张提出社会具体问题改造方法的理论是实用主义的新贡献。

杜威认为的多元主义观在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时,说它只不过是强调了一点,而隐藏了其它的实质上的多元观。其实,在这点上马克思主义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也是广受诟病,毒害较深的。当然,杜威主张的实用主义的新贡献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的雷

同同是实践观的表现。

他重视对文化的研究,认为在社会组成的各要素中,人性和文化两个方面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是有决定意义的。人性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分化和结合的两种天性,也包括人的情欲、兴趣和一切需要。人性中的分化性产生出人的利己心,人性中的结合性产生出人的利他心。文化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统一体,文化既是人行为的条件又是人行为的结果。他认为社会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人性中,一切冲突都是个人天性中的保守因素和解放的更新的因素之间的冲突。人与文化所包含的政治、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既促进文化的改变,也推动人的发展。他倡导民主、自由,强调社会应当尊重每一个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认为个人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权利应当服从公益,个人的发展应当适应和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杜威同时教育学家,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它强调教育是社会进步以及改革的基本方法,并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就是教育学。

三、关于实用主义的一些补充

实用主义哲学的形成,有其自然科学根据和社会历史原因,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都出生于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本身没有封建传统的政治和思想体系的束缚。所以,资产阶级他们的平等、自由强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十分突出。实用主义也正是为美国资产阶级服务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其代表人物除了影响最大的杜威之外,还有詹姆士、胡克等人。

实用主义的其他观点还有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认为世界只是人们造成它的那样,是我们造就它怎样就怎样的,是可塑的;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他们能否带来实际效果。有用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思想有成就的活动;真理是经验之间圆满的联系等等。

当然,我们先讲了在詹姆士基础之上的杜威哲学,对这些观点比较容易理解。其实,詹姆士混淆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区别,模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的界限,只尊重事实尊重经验。杜威则明确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并指出其观点是折中和缓和。

四、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选择的启示

我认为,从杜威哲学及其所代表的实用主义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有以下几点启发意义:(一)、关于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杜威哲学的核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共通之处,对我们而言。首先,肯定并尊重经验的作用:正确的经验能为我们下一步计划提供参考,错误的经验能提醒我们曾今的不足,当代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有看轻实践,不注重经验的心理倾向,尤其是在看待农民田间劳作的经验上。杜威的哲学方法论观点认为,哲学要用静观转为实用。理论知识也一样,要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不断验证理论。否则,理论永远只是束之高阁的“美文”。其次,要有发展、变化的历史观:杜威哲学的超越就在于他克服了现代西方哲学家们的某些局限,用历史的观点改造哲学,在实践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实践强调务实进取的拼搏精神,受流行的“实用主义”影响,这点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这里不再赘述。

(二)、关于人的问题

杜威也十分强调人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说哲学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时下流行的“实

用主义”几乎是个人主义的代名词。他们崇尚个人权威,虽然认识到了自我能动性,却又过分夸大;人际关系的处理注重实用化,人脉是资源,但只是为达个人目标的“自我”资源;他们强调竞争意识,注重实效观念。这些“实用主义”实际上片面化了杜威的关于人的观点,只看到了人性中分化性产生的利己心,保守因素,而忽视了人性中结合性产生的利他心,解放的更新的因素。杜威在肯定人的价值时也提出了个人应服从公益,个人发展应适应和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肯定的,也是必须加强理解的。

(三)、关于信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不断加大。造成了个人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而实用主义带来的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似乎适应了这些趋势要求。许多学者在研究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时疾呼大学生考证热与道德示范;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动摇;理想功利化等等问题。当然,这是整个实用主义研究不了的。

关于信念,我们务必要认清除了物质生活需求,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处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信仰对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对于个人,也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实用主义是为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信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一定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问题与西方业已取得的成果对比,就像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中表达的,我们的自身也在不断改造,并且我们的改造的前景是光明的。共产主义也将在我们的不断“改造”中日益接近“信仰”。

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①现代西方哲学评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43页。

②③杜威.胡适等译:哲学的改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0页。

④同①,第145页。

⑤同①,第143页。

⑥杜威:《哲学的改造》,78页。

⑦《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年版,第302页。

其它参考资料:

(1)刘放铜(复旦大学哲学系):《杜威:曾被误解的“实用主义”者》

(2)唐晶、曹勋:《实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3)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杜威教育提高哲学(知识题)

1、约翰·杜威是( )国哲学家、教育家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2、杜威1916年出版( ) A 、《民主主义与教育》 B 、《经验与教育》 C 、《人的问题》 D 、《逻辑理论研究》 3、( )是陶行知倡导的教学方法。 A 、生活即教育 B 、社会即学校 C 、教学做合一 4、道德探究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它解决当前问题的程度,而且表现在它为行动者在未来能更好地行动而提供的条件。这一标准被杜威称为( ) A 、生活 B 、生长 C 、教育 5、杜威被誉为美国( )主义哲学的家长 A 、经验主义

B、实用主义 C、唯理主义 6、“杜威学校”是杜威在()大学任教时创办的。 A、密歇根大学 B、明尼苏达大学 C、芝加哥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7、格林和杜威都同意在经验方面,()负有建构性和综合性的角色。 A、理念 B、理智 C、理性 8、与传统的认识论不同,新的认识论是基于() A、牛顿的经典物理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9、杜威学校里十三岁孩子们的四项作业中()包含有讨论南非战争的内容。 A、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历史 B、摄影术和科学研究活动 C、俱乐部会所的设计

D 、时事讨论 10、1898年杜威发表了( )一文,第一次具体阐发了其儿童生长阶段的观点。 A 、《大学初等学校工作计划总纲》 B 、《大学附属小学的组织计划》 C 、《大学附属小学的课程和方法》 1、杜威认为哲学上的直觉主义的理论体系建立在( )的二元论基础上。 A 、心灵与肉体 B 、经验与直观 C 、事实与价值 D 、理性与科学 2、道德探究成功的表现( ) A 、道德探究解决当前问题的程度 B 、道德探究为行动者在未来能更好地行动而提供的条件 3、民主主义教育的目标( ) A 、发展个性的智能 B 、养成共业的习惯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主张包括( ) A 、生活即教育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不止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红军将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见解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呢?杜威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 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他宣称,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与斯宾塞关于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教育即生活”并没有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但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

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二、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见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根据这种观点,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理论。他认为,如果“遵守”外加的教育目的,青年人的个性就会被忽视,从而会违反儿童本身内在的需要,违反了本能。因此,他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的过程之外,不应有什么外加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过程就是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杜威认为有两种教育目的的存在是可能的。一种是教师或家长提出来的。

杜威教育哲学(专业课)

杜威教育哲学(专业课) 共 3 大题,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请于 30 分钟内完成) 一、单选题(共 10 小题,每题 5 分) 1、下列刊物杂志发表于 1919年的是( ) A 、《新青年》 B 、《新教育》 C 、《青年杂志》 2、1922年 10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通过了( ),即所谓的“壬戌学制” A 、《学校系统改革案》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国教育改革》 3、俱乐部会所在杜威学校中主要命名为( ) A 、游戏俱乐部 B 、咖啡馆俱乐部 C 、博士俱乐部 D 、杜威俱乐部 4 、1893年杜威在其著作( )表现出自己哲学思想开始从绝对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 A 、《作为道德理想的自我实现》 B 、《莱布尼茨关于人类理解新论》 C 、《经验与教育》 5、约翰?穆勒是( )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9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6 、格林和杜威都同意在经验方面,( )负有建构性和综合性的角色。 A 、理念 B 、理智 C 、理性 7 、( )发表了《介绍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试验教育的实施》 A 、郭秉文 B 、胡适 C 、陶行知 8 、1898年杜威发表了( )一文,第一次具体阐发了其儿童生长阶段的观点。 A 、《大学初等学校工作计划总纲》 B 、《大学附属小学的组织计划》 C 、《大学附属小学的课程和方法》 9、( )年4 月30日,杜威及其夫人到达上海,并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中国讲学。 A 、 1918 B 、1919 C 、1920 10、在( )一书中,( )指出,意志的善不存在于引导行为实现正确目的的能力中,善良意志自身即 是善的。 A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康德 B 、《法哲学原理》黑格尔 C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欢迎阅读。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8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8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xxx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

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董琳 1044407056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当时美国的教育流行的是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杜威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他一生著作颇丰,1916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此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他的教育思想迎合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深刻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至于更多国家教育思想的变革,综合看来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的本质上,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在教学论上,他提倡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注重教材与学者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从“做”中学;最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教育的理论。 杜威一生中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围绕道德价值标准、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四个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首先,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的用意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要同他以前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联系,既要从社会生活、学习实践中培养道德,又要使所培养出的道德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适应社会生活。杜威认为,从广义上说道德就是教育。他的德育论是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否认客观的永恒道德,把实效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上述看来,他主张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道德的需要。 在他论道德教育的著作《道德教育原理》的序言中他说道“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人们就会将社会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道德标准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的抑或没有受到的教育联系起来。无乱学校存在于何处,它们一直被指望去加强、补充有时甚至代替儿童在家庭或教堂里所获得的道德教育。”

杜威教育哲学习题

杜威教育哲学——课后习题 成绩:85分已通过重新测试 正确17题错误3题使用时间12分38秒试卷说明: ◇本卷共20题,作答时间为3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试卷年份:2015年 ◇试卷来源:新南方教育-广东省新南方职业培训学院 ? 3. 杜威1919年5月访问上海后继而有访问了()。 A. 南京 B. 北京 C. 天津 正确答案为:A ? 4. 杜威认为从4岁到13岁的儿童,其主要的冲动和兴趣可分为()种类型。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正确答案为:B ? 6. 杜威探究理论中探究包括()个步骤。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为:B

? 2. ()一书标志着杜威完成了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改造。 A. 《经验与教育》 B. 《人的问题》 C. 《逻辑理论研究》 正确答案为:C ? 5. 杜威认为对10到13岁儿童的教育重点应放在()。 A. 读写、操作、运算 B. 学科知识的学习 C. 给予儿童充分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机会和环境 正确答案为:B ? 1. 杜威探究理论中探究包括()个步骤。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为:B ?7. 杜威认为从4岁到13岁的儿童,其主要的冲动和兴趣可分为()种类型。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正确答案为:B ?12. 杜威认为改造中国的教育面向的标准()。

A. 中国需要实验主义的教育 B. 中国需要民主主义的教育 C. 中国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为:A,B,C ?13. 杜威俱乐部的主要内容(). A. 自发成立各种委员会 B. 教师指导选定建筑物地点 C. 选择地点的相关知识的研究 D. 整理笔记并进行课堂讨论 正确答案为:A,B,C,D ?9. 与社会生活背景相关的课程()。 A. 烹饪 B. 木工 C. 地理 D. 历史 正确答案为:C,D ?10. 杜威认为改造中国的教育面向的标准()。 A. 中国需要实验主义的教育 B. 中国需要民主主义的教育 C. 中国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为:A,B,C ?8. 与社会生活背景相关的课程()。 A. 烹饪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 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 教育的启示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

杜威及其教育思想

综合组研 讨资料 约翰·杜威及其教育思想 生平与经历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 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杜威(John Dewey)出生于一八五九年的十月二十日。这一年也是英国进化论的提倡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发表其《物种起源》(Ori gin of Species)巨著的一年。杜威诞生在一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由于杜威的家乡,是新英格兰(New England)的维蒙特(Vermont)州的贝林顿(Burlington),人民生活习惯,娴习于自治,崇尚自由,笃信民主制度,这些可以说是新英格兰殖民区的传统精神。 杜威小时候,就显得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是,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大家所共认的一位书虫。他十五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因为居家离维蒙特大学很近,加以父母的鼓励,就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在一八七九年完成学业。当时的维蒙特大学规模很小,那年跟杜威一起毕业的学生仅仅十八人。 凡是在维蒙特大学就读的学生,都得研修古典语文。他们都要学习希腊文,而且每个学生都要跟维大的每一位教授学习,因为除了工科的教授之外,当时全校只有八位教授。杜威在大学的前两年修读希腊文及拉丁文,西洋古代史,解析几何及微积分。第三年开始涉猎自然科学的课程,包括地质学,动物学,进化理论;他尤其从当时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T.H. Huxley 1825-1895)的生理学教本中,获得不少的启示,特别是关于进化的理论、生物与环境的理论,在在都使他有不少心智上的激动。在大学课程的第四年,他才更为广泛地接触到人类智慧的领域;当时担任讲课的以哲学传授为主的泰锐(H.A.P. Torrey)教授,对杜威初期哲学思想的探究颇有帮助。 一八七九年,杜威从维蒙特大学毕业后,极想谋得中学教职,以发展他的志趣。但因他年纪轻,加以毫无教学经验,到秋季各校已经上课,而他的职业尚毫无端倪。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他一位在宾州南油城(South Oil City)担任中学校长的表兄来电报,请他前往任教,当时的月薪是美金四十元;一年之后转往贝林顿自己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并继续研读哲学史,这时他认识了哈锐士教授(W.T. Harris)。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李小龙 论文摘要:中国近代史有开端一步步的发展,期间出现很多历史事件,由天平 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党的成立极具代表性,从其失败与成功得出的教训或经验中,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其中汲取知识,以指导我们大学生的实践。上述突出的“体制”上的共性,让我们明白,要变革的重要性。从体制的转变从而获得发展的新契机。 关键词:近代史事件启示体制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这样悲情的开始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向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一印上清王朝的大印。抚今追昔我们唏嘘不已,难道泱泱大国就真的成为了东亚病夫。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仁人志士,他们使中国不致亡国。他们有的抗击外敌,有的谋求改革振兴中华之道,有的推翻腐朽的帝制,有的坚持革命。最终有一群人坚持马列主义,成就了新中国。读读中国近代史仿佛就是在解读在这些仁人志士们一步步的奋斗史,我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会从中获益良多。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主要人物: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太平天国,虽然如晴空霹雳般出现,几乎席卷半壁江山,但在短短时间内又退出了历史舞台。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观上:1.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且无法克服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滋长与长期的团结3.以宗教发动群众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还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4.未能正确对待儒学5.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认为信奉上帝的人都是兄弟。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二)洋务运动 主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无独有偶,这场由开明的地主阶级引领下开始的洋务运动,最后也也以失败告终。其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有腐朽性。 (三)戊戌变法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也难逃命丧刀下的噩运。他们又为何惨淡收场喃?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民族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为什么要研究杜威? 第一,杜威是美国文化集大成者,世界文化伟人。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理论的著述活动,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有重要的作用。他被美国人称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杜威一生勤于笔耕,成就非凡,不仅教育研究成果丰硕,而且哲学、心理学等方面也成就多多。大家请看教材第505页和507页。他的学说成就得到世界公认。 第二,要研究美国必须研究杜威。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说:“任何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感到兴趣的人,应该特别对美国进行研究。就我看来,本世纪内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最杰出的成就产生于美国。聪明机敏的美国在其粉碎欧洲桎梏(zhigu)而取得成功时,已经发展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崭新眼光,这主要是詹姆士和杜威的研究所结成的硕果。”“杜威的见解,我几乎全然接受。” 第三,杜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19年4月30日至1921年7月11日,杜威在中国进行了为期2年多的讲学。1919年10月20日,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为杜威举行的晚餐会

上说:“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博士的哲学,用19世纪的科学作根据,用孔德的实证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递演而成的,我们敢认为西洋新文明的代表。”他还说:“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的学说有很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但媒合的方法,必先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就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 1920年10月17日,北京大学举行典礼授予杜威名誉博士学位。在这次典礼上,蔡元培称杜威为“西方的孔子”,在场的人对此给以热烈的掌声。 二、怎样研究杜威? 一是读书: 1、[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褚洪启著:《杜威教育思想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二是浏览网站 1、The John Dewey Academy 2、The John Dewey Society 三是带着问题研究

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

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 摘要: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教育主张,一直是整个20世纪教育革新的思想源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理论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正确认识杜威的理论思想。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从做中学 一、杜威简介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一生著述甚多,涉及各个领域。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一般认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是现代世界中理论体系相当完整和系统的教育巨著。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长达8 年的教育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 它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进程。虽然这一教育思想曾经遭到其他学者的猛烈抨击, 但是, 杜威对教育的贡献是空前的。正如美国学者罗思( R.J.Roth ) 所说:“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像,它在前进中怎么可以不经过杜威而超过杜威。”① 在西方哲学史上,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杜威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杜威建立了一个十分庞杂、影响广泛、又颇有争议的教育思想体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简介 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无目的”等观点。(一)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②、“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既包括个人生活, 也包括社会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他认为, 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 而

杜威教育哲学试题与答案

杜威教育哲学(专业课) 共3 大题,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请于30 分钟内完成) 一、单选题(共10 小题,每题 5 分) 1、杜威认为反射弧始于() A 、主体的行动 B 、客体的刺激 C、主客体的统一 2、()是陶行知倡导的教学方法。 A 、生活即教育 B 、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3、杜威认为从 4 岁到13 岁的儿童,其主要的冲动和兴趣可分为()种类型 A 、三 B 、四 C、五 D、六 4、杜威认为对10 到13 岁儿童的教育重点应放在() A 、读写、操作、运算 B 、学科知识的学习 C、给予儿童充分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机会和环境 5、杜威探究理论中探究包括()个步骤 A 、3

B 、4 C、5 D、6 6、杜威1919 年5 月访问上海后继而有访问了() A 、南京 B 、北京 C、天津 7、()一书标志着杜威完成了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改造。 A 、《经验与教育》 B 、《人的问题》 C、《逻辑理论研究》 8、1922 年10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通过了(),即所谓的“壬戌学制” A 、《学校系统改革案》 B 、《钦定宪法大纲》 C、《中国教育改革》 9、格林和杜威都同意在经验方面,()负有建构性和综合性的角色。 A 、理念 B 、理智 C、理性 10、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出现在()作业中。 A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历史

B 、摄影术和科学研究活动 C、俱乐部会所的设计 D、时事讨论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与社会生活背景相关的课程() A 、烹饪 B 、木工 C、地理 D、历史 2、杜威认为改造中国的教育面向的标准() A 、中国需要实验主义的教育 B 、中国需要民主主义的教育 C、中国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3、杜威的伦理学是建立在对()的伦理学的批判上的。 A 、斯宾诺莎 B 、康德 C、穆勒 D、黑格尔 4、杜威总结到教育即() A 、生长

大学之道对现代大学生的启示

正心修身 ——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反思在具体谈论“正心修身”之前,我想先谈一谈现代大学生学习《大学》的必要性。我们知道,《大学》是古代大学用来教育学生的有关法则。这里的大学是针对小学而言,“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又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尽管现在的教育系统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细细分析下来,目前大学生所处的教育阶段以及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与当时的大学阶段具有很多的共通性,《大学》作为两千年来影响圣贤的经典传文,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意义不言而喻。 鉴于本人学疏识浅,对与《大学》的理解也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因而在此不便对《大学》进行一个全面深刻的分析,仅仅对文中的“正心修身”做一些阐释,并联系实际,针对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正心修身”选自《大学》“经文”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将人固有的美好品德彰显于世,就必须治理国家入手;要将国家治理好,就必须先整顿、治理各士大夫的家族秩序;要搞好家政,就必须提高自身品德的修养,要提高自身品德的修养,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态,使无邪念;要想使心态端正,就必须使意念诚实;要做到意念诚实,就必须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关键,在于推究事物的本源。”这里,圣贤主要强调了大学之道的本末顺序,而我主要截取“正心”与“修身”这两点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想说的是“正心”与“修身”的关系。心是身体的灵魂,是主宰,只有不断的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提高品德修养。“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即如果心态不端正,不安定,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东西吃到嘴巴里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倘若如此,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还怎么谈提高自身品德,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可见,有一个平稳而安定的心态对于自身的修养是如何的重要。当代很多大学生都漠视两者关系,难以做到“正心修身”。很多人进入大学后或者浑浑噩噩,心中没有一个清楚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是耽于享乐,心生邪念,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道德高尚,勤勉认真的大学生,从而导致学习无计划,不能很好的利用大学教育资源,对旁人的警告教诲置若罔闻,无法树立远大理想。最终,无论知识修养还是道德涵养都没有得到提升。这两种人就是是典型的由于“心不正”而导致“身不修”的范例。 然后,我想说一下“正心修身”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现在的大学生远远不如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的大学生吃香,当时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供不应求。而今天的大学生不仅寻不回往日的荣耀,甚至连找工作都十分困难。个中原因被教育专家们讨论了无数次,也被我们大学生自己反省了无数次。也许是扩招惹得祸,也许是经济危机惹得祸,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与日俱下,完全与“大学生”这一称号名实不符。 先从心态上讲,多数大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端正的心态,做不到“正己心”。许多调查都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志向,没有责任感。无数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无所事事;无数的大学生在研究工作中偷工减料,心浮气躁;无数的大学生在考试前临阵磨枪,甚至不惜做小抄。在各所大学中搞

杜威教育哲学(专业课)

杜威教育哲学(专业课) 1、1893年杜威在其著作( )表现出自己哲学思想开始从绝对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 A 、《作为道德理想的自我实现》 B 、《莱布尼茨关于人类理解新论》 C 、《经验与教育》 2、陶行知倡导把教育与( )打通 A 、生长 B 、生活 C 、科学 3、道德探究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它解决当前问题的程度,而且表现在它为行动者在未来能更好地行动而提 供的条件。这一标准被杜威称为( ) A 、生活 B 、生长 C 、教育 4、杜威被誉为美国( )主义哲学的家长 A 、经验主义 B 、实用主义 C 、唯理主义 5、1897年杜威在其文章( )中指出知识乃是对行动的陈述,现代科学的方法乃是进行这种陈述的合适的手段。 A 、《知识问题的重要性》 B 、《经验与教育》 C 、《莱布尼茨关于人类理解新论》

6、与传统的“学校即社会”不同,陶行知提出了()的教育理念。 A、生活即教育 B、生长即教育 C、社会即学校 7、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出现在()作业中。 A、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历史 B、摄影术和科学研究活动 C、俱乐部会所的设计 D、时事讨论 8、在杜威看来,()是一个基本的统一的心理单元,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A、反射弧 B、细胞 C、组织 9、1888年杜威在其著作()中接受了了黑格尔的哲学立场,表达了对二元论、机械论和感官经验主义的反感。 A、《莱布尼茨关于人类理解新论》 B、《直觉主义》 C、《经验与教育》 10、()一书标志着杜威完成了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改造。 A、《经验与教育》 B、《人的问题》 C、《逻辑理论研究》

1、陶行知在1933 年发表的《两位先生的对话》这两位先生具体是指( ) A 、设计教学法 B 、教学做合一 C 、科学 D 、民主 2、杜威学校里十三岁孩子们的四项作业包括( ) A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历史 B 、摄影术和科学研究活动 C 、俱乐部会所的设计 D 、时事讨论 3、杜威认为哲学上的直觉主义的理论体系建立在( )的二元论基础上。 A 、心灵与肉体 B 、经验与直观 C 、事实与价值 D 、理性与科学 4 、与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和职业相关的课程( ) A 、烹饪 B 、缝纫 C 、数学 D 、化学 5、工具主义的特点( )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新大英百科全书》(1979年版)在介绍杜威时说,他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谓进步运动的卓越思想家”。1930年,巴黎大学在授予杜威荣誉博士学位时,称他是“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转引自《新大英百科全书》第5卷,1979年版,第680页)。杜威的教育思想曾经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有人说,“杜威的教育学说,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且影响了全世界”。可以认为,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一、杜威的生平和著作 1859年10月20日,杜威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市(Burlington,Vermont)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父亲是个零售商。1875年杜威中学毕业后入佛蒙特大学读书,成为杜威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杜威于1879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南方石油城中学任教,1881年转入佛蒙特州一个乡村学校当教师,同时在佛蒙特大学跟托里(H.A.P.Torrey)教授学习哲学史。1882年,杜威到新建的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兼教该校哲学史课。1884年杜威获得博士学位后,历任密执安大学哲学讲师和助理教授(1884—1888)、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1888—1889)、密执安大学哲学系主任(1889—1894)等。杜威从事教育活动和著作,主要是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以后开始的。1896年,他创设了芝加哥实验学校(通常称“杜威学校”),作为他的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实验室”。该校只存在8年。后来,杜威因为在学校管理和资金使用问题上与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意见不合而辞职,遂于1904年去哥伦比亚大学任哲学教授,退休后又任该校荣誉(退休)教授。据杜威自己回忆,芝加哥的十年对于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经验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并以他的著作和活动推动了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除了学校工作之外,杜威还广泛地参加了学校以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先后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长、《初等学校纪事》编辑、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第一任会长、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人民座谈会主席、独立政治联盟全国主席、控诉莫斯科对托洛斯基的审判调查委员会主席等。1936年11月,国民党反动政府公然逮捕了当时救国会的七位领导者,杜威与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致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抗日战争爆发后,杜威发表了由陶行知代拟的宣言,号召全世界人民抵制日本的侵略政策,支援中国的抗战,《杜威宣言》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52年6月1日,杜威在纽约去世。他一生著述甚多,涉及政治、哲学、心理、教育、伦理学、逻辑、宗教、社会学等领域,一共有30多部著作和近千篇论文。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等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一般认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是现代世界中理论体系相当完整和系统的教育巨著。 二、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杜威的教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正处于扩张和大发展的时期。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实验科学和工业技术的最新成就,以及海外市场的开辟等等,美国的经济迅速地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可是,美国工人所受的剥削更加残酷,城市和农村生活激烈变化和严重失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因此,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愈益加深。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美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和积极展开活动,构成了对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实际威胁。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杜威企图通过教育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所以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