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0.88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分类知识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的微粒。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S8、Br2、I2和Ar等),氢化物(如氨气、水等),酸酐(如SO2、SO3、P2O5等),酸(如硫酸等),和有机物等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游离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化合态元素。
3.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4.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6.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组合)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组成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场伴随着物理变化,有放热、吸热、改变颜色、生成气体和沉淀等现象。
7.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聚集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和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和热稳定性等。
8.物质的分类: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代表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给予者,碱是质子的接受者。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不导电。
- 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硅和锗。
3.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氯、钠、钾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形状的理论。
3. 晶体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熔点的固体。
- 晶格: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4、溶液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
5、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①质量分数W②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1000ρW/M(其中ρ单位为g/cm3)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而n(溶质)=m(溶质)/M(溶质)=ρV(溶液)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s、p、d、f区,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6.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6.022×10^23个粒子。
7.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mol/L、g/L等。
8. 酸碱与盐-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9.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二、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硫、磷等。
- 常见非金属化合物包括水、氨、硫酸、硝酸等。
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铝、铁、铜等。
- 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卤化物等。
3. 配位化合物- 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常见的配体有水、氨、乙二胺等。
4.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电离产生H+的物质,碱是电离产生OH-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给予者,碱是质子接受者。
5. 沉淀反应- 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列出一些常用的化学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可以是均匀混合物或非均匀混合物。
2. 物质的三态-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 气体: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3.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是化学上最基本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式组成,具有特定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 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
- 双替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离子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2. 反应的平衡-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称为化学平衡。
三、化学键1. 钢的种类- 离子键:由带电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
- 共价键: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
- 金属键:金属原子内外电子云重叠形成。
2. 键的性质- 键能:键断裂或形成需要的能量。
- 键长: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
- 键级:共价键中电子对的共享程度,一般由单键、双键、三键等表示。
四、离子反应1. 电离度- 溶液中部分分子发生解离的程度。
- 强电解质:电离度接近100%的溶质。
- 弱电解质:电离度较低的溶质。
2. 离子的移动- 电离溶液中离子向相反电荷方向运动的过程称为离子迁移。
五、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 摩尔:化学计量的单位,表示一个物质中包含的基本粒子的数量。
- 摩尔质量: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类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与化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 原子、分子和离子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还原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3. 能量与化学反应- 能量守恒定律-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与中和热4. 溶液与溶质- 溶液的组成与浓度表示-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与pH值二、元素化学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常见碱金属元素:锂、钠、钾- 常见碱土金属元素:钙、镁2. 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的通性- 常见过渡金属元素:铁、铜、锌3.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的特性- 常见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4.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 碳的杂化与键合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同分异构体与命名规则3. 官能团与衍生物- 醇、酚、醚、醛、酮、羧酸、酯、胺 - 官能团的反应特性4. 聚合反应与高分子化合物-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 塑料、橡胶、纤维的化学四、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2.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性质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确定-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4.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 金属氧化物与硫化物五、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基本操作技能:称量、量取、混合、加热2. 安全与事故处理- 实验室安全规则- 常见化学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目的与步骤的制定- 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分析六、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 化学反应的计算-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 反应热量与物质的量的计算3. pH值与酸碱滴定- pH值的计算- 滴定曲线与滴定计算4. 溶液浓度的计算- 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 稀释与浓缩的计算通过上述归类总结,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和掌握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洁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或混合物。
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洁物,冰与水混合是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洁物,是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局部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响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Na2OMgOFe2O3CuO大局部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响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响。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 O=2KOH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 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全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
- 电子云: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分布区域。
-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于核中质子数。
3.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5. 化学计量- 摩尔: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等于6.022×10^23个粒子。
-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在同一列。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A至第8A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B至第2B族的元素。
2. 酸碱盐-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有机化学- 烃:仅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 醇、酚、醛、酮:含有氧的有机化合物。
- 羧酸、酯、胺、酰胺:含有羧基或氨基的有机化合物。
三、化学实验操作1. 实验器材- 常用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分液漏斗等。
- 使用与保养:正确使用和清洁实验器材,防止污染和损坏。
2. 实验安全- 个人防护:穿戴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中,物质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
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均匀混合物
和非均匀混合物。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3.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而非金属则不具
备这些性质。
4. 四大物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
间相互排列有序;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和
可压缩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等离子体是由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分子组成的物质。
5. 酸、碱和盐:酸具有酸性质,呈酸味,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碱具有碱性质,呈苦味,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盐是酸和碱经过中和反应形成的物质。
6. 氧化物和酸化物:氧化物是与氧元素直接结合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碱性;酸化物是
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酸性。
7.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复
杂的结构;无机化合物是非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简单的结构。
以上是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的主要知识点,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需要掌握这些概念,
并能够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辨认。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等于12克纯碳-12中原子数的集合。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1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化学反应- 反应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水溶液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增加排列成行。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配位化合物-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 中心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能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
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非金属元素与氧、氢、金属或其他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5.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合金的性质等。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仅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 衍生物:烃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取代。
-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分子。
- 消除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
高中化学之物质分类知识点一、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下面列举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等。
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塑料等。
其他物质:石油及其各种馏分、天然气、油脂、福尔马林、氨水、王水、碱石灰等。
二、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相对,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继续细化纯净物的组成可将其分为:1.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例如:K、Ca、Na、Mg、Al等。
非金属单质:例如:S、Cl2、He等。
注意: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
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单质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
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组成的双原子分子H2、D2、T2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
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明矾KAl(SO4)2·12H2O都是纯净物。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①氧化物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氧化物可分为:I.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SO2、SO3、P2O5、SiO2、Mn2O7等。
注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高锰酸酐Mn2O7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都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如二氧化硅SiO2不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二氧化氮NO2是不成盐氧化物,氧化铝Al2O3是两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但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乙酸酐CH3COOOCCH3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不是酸性氧化物。
高一的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 物质的分类(1) 按物质的状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
(2) 按物质的组成方式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氧化、还原等。
二、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1)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其化学符号由拉丁文或英文缩写组成。
(2) 元素根据其化合价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1)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了元素之间的种类和数量比例。
三、分子和离子1. 分子(1)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分子的化学式是由原子符号组成,表示了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比例。
2. 离子(1) 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根据带电荷的不同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四、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关系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2)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根据能量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 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核、电子云或化学键发生变化,导致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发生改变的过程。
(2) 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可以分为气体反应、固体反应和溶液反应。
五、化学键和离子键1. 化学键(1) 化学键是原子通过空间的电子云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键或离子键。
(2) 共价键形成的分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的。
2. 离子键(1) 离子键是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2) 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
六、化学式和化合价1. 化学式(1) 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由元素符号和原子数量指数组成的表示结构的符号。
(2) 化学式可以根据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比例表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胶体性质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每种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自身组成单质也可与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
3. 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态,另一种是化合态。
(二)物质的分类1. 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较大的局限性,所能提供的信息也比较少,故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即是对同一事物从多个角度分类的一种方法。
示例如下图:(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还可以再分类,进行层层深入。
由粗及细的分类。
示例见下图:2. 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1)根据物质的成分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2)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分:单质化合物,而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有机物可分为烃。
烃的衍生物。
(3)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物可分为脂肪烃、芳香烃、烷、烯、炔;卤代烃、醇、醛、酮、羧酸等。
根据研究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3. 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的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2)分散系的分类与比较分散系的比较(三):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现象: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束。
注意:①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②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③液溶胶和气溶胶、固溶胶均能发生丁达尔效应④丁达尔效应能说明胶粒的大小范围⑤丁达尔现象是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而形成的。
2. 电泳:胶粒细小而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选择性的吸附胶体中的某种离子而带有一定电荷。
一般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胶体的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胶体、金属硫化物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的微粒带负电荷。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Ne 、C、He 、Kr……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Fe、Ga。
5.同位素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1.1物质的分类-知识点1、物质分类的方法非常多。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对于纯净物,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对于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根据导电性,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根据溶解性,可分为易溶物、可溶物、微溶物、难溶物;根据聚集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当温度达到数千摄氏度时,还存在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根据氧化还原理论,可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指: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物质的体积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其中,固体和液体被称为物质的凝聚态,体积主要由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决定;气体体积则由微粒数目和微粒间的距离决定。
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5、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浊液又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是一种孔径比滤纸更小的膜,小分子、离子能透过而胶体粒子不能透过。
胶体粒子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常用于水的净化。
6、Fe(OH)3胶体的制取:往沸水中缓慢加入Fe Cl3溶液,并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继续加热到刚好变成红褐色。
同种胶体粒子带上同种电荷,导致交替粒子彼此相互排斥,所以胶体可以较稳定的存在。
在外加直流电场时,带电的胶体粒子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胶体成电中性,胶粒带电,Fe(OH)3胶粒带正电。
8、丁达尔现象:当光通过分散系时,由于分散质粒子对光散射而在侧面观察到明亮的光线轨迹的现象。
清晨透过树林的光束,阳光通过窗隙射入暗室形成光柱,都属于丁达尔现象,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微小的尘埃或液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云、雾、烟等胶体(又称气溶胶),因而产生丁达尔现象。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 金属单质
K 钾、Ca 钙、Na 纳、Mg 镁、Al 铝、Zn 锌、Fe 铁、Sn 锡、Pb 铅、Cu 铜、Hg 汞、Ag 银、Pt 铂、Au 金
2. 非金属单质
氢气H 2、碳C 、氮气N 2、氧气O 2、臭氧O 3、氟气F 2、硅Si 、磷P 、硫S 、氯气Cl 2、液溴Br 2、碘I 2、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
二、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等
2. 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 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 、氧化铝Al 2O 3、氧化锌ZnO 、氧化铁Fe 2O 3、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 3O 4、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七氧化二锰Mn 2O 7
2. 非金属氧化物
水H 2O ,过氧化氢H 2O 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 2、一氧化氮NO 、五氧化二氮N 2O 5、二氧化硅SiO 2、五氧化二磷P 2O 5、二氧化硫SO 2、三氧化硫SO 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1. 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 2O 2为过氧化物、
氧化铝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 3O 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 2O 、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 、氧化锌ZnO 、氧化铁Fe 2O 3、氧化亚铁FeO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 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 2O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如: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
4. 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 2O 3
5. 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 2O 2、过氧化钠Na 2O 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盐酸HCl 、硫酸H 2SO 4、硝酸HNO 3、碳酸H 2CO 3、磷酸H 3PO 4、次氯酸HClO 、氯酸HClO 3、高氯酸HClO 4、亚硫酸H 2SO 3、硅酸H 2SiO 3、氢硫酸H 2S 、氢碘酸HI 、氢溴酸HBr 、氢氟酸HF 、乙酸CH 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1. 含氧酸
硫酸H 2SO 4、硝酸HNO 3、碳酸H 2CO 3、磷酸H 3PO 4、次氯酸HClO 、氯酸HClO 3、高氯酸HClO 4、亚硫酸H 2SO 3、硅酸H 2SiO 3、乙酸CH 3COOH 2. 无氧酸:盐酸HCl 、氢硫酸H 2S 、氢碘酸HI 、氢溴酸HBr 、氢氟酸HF (2)依据一个分子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分为
一元酸:盐酸HCl 、氢碘酸HI 、氢溴酸HBr 、氢氟酸HF 、硝酸HNO 3、次氯酸HClO 、氯酸HClO 3、
高氯酸HClO 4、乙酸CH 3COOH
二元酸:硫酸H 2SO 4、碳酸H 2CO 3、亚硫酸H 2SO 3、硅酸H 2SiO 3、氢硫酸H 2S 、多元酸:磷酸H 3PO 4
(3)依据酸性的强弱分为
强酸:盐酸HCl 、硫酸H 2SO 4、硝酸HNO 3、高氯酸HClO 4、氢碘酸HI 、氢溴酸HBr 、弱酸:碳酸H 2CO 3、磷酸H 3PO 4、次氯酸HClO 、亚硫酸H
2SO 3、硅酸H 2SiO 3、氢硫酸H 2S 、氢氟酸HF 、乙酸CH 3COOH
(4)依据氧化性分为
强氧化性酸:浓硫酸H 2SO 4、硝酸HNO 3、次氯酸HClO 、
非氧化性酸:盐酸HCl 、稀硫酸H 2SO 4、氢碘酸HI 、氢溴酸HBr 、碳酸H
2CO 3、磷酸H 3PO 4、
(5)依据挥发性分
难挥发性酸:硫酸H 2SO 4、磷酸H 3PO 4、
易挥发性酸:盐酸HCl 、硝酸HNO 3、
五、碱
中学常见的碱: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 3·H 2O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
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 2(OH)3
(1)依据可溶性分为
可溶性碱: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 3·H 2O 、难容性碱: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 2(OH)3
(2)依据强弱分为
强碱: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
Ba(OH)2、弱碱:一水合氨NH 3·H 2O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 2(OH)3
六、盐
正盐:氯化钠NaCl 、氯化钾KCl 、碳酸钠Na 2CO 3、硝酸银AgNO 3、碳酸钙CaCO 3、硫酸钡BaSO 4等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 3、硫酸氢钠NaHSO 4、亚硫酸氢钠NaHSO 3
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复盐: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 2·12H 2O
物质的性质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产盐和水CO 2 + 2NaOH = Na2CO 3 + H2O
酸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如石蕊遇酸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Zn + H2SO 4 = H2↑+ ZnSO4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O 2 + 2NaOH = Na2CO 3 + H2O
(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
(4)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MgCl 2 + 2NaOH = Mg(OH)2↓+ 2NaCl
△
(5)不溶性碱受热分解为氧化物和水Mg(OH)2 == MgO + 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