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目前在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Cr),锰(Mn),镍(Ni),硅(Si),硼(B),钨(W),钼(Mo),钒(V),钛(Ti)和稀土元素(Re)等。
五大元素:硅、锰、碳、磷、硫。
五大杂质元素:氧、氮、磷、硫、氢。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硅可提高强度、高温疲劳强度、耐热性及耐H2S等介质的腐蚀性。
硅含量增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锰可提高钢的强度,增加锰含量对提高低温冲击韧性有好处。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合金结构钢中的合金元素量
合金结构钢是一种含有合金元素的钢铁材料,其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合金钢种类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合金结构钢中的合金元素可以包括钼(Mo)、铬(Cr)、镍(Ni)、钒(V)、锰(Mn)、硅(Si)等。
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会根据具体的合金配方和钢材标准而有所差异。
钢材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为了改善钢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例如,加入钼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铬可以增加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镍可以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
因此,合金结构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来进行调配。
在一般情况下,合金结构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一般在1%以下,具体含量会根据不同的牌号和标准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高强度合金结构钢中,钼的含量可能会达到1%以上,而一般的碳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合金结构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是根据钢材的设计要
求和性能指标来确定的,不同的合金元素对钢材的性能影响也各有不同,因此具体的含量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要求来确定。
1. 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钢材中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铁材料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度等影响材料性能,提高冶金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促进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晶强化。
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
它包括:(2)形变强化。
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
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
(3)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
(4)相变强化。
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
(5)晶界强化。
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穴,在低温时,晶界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晶界强度显著降低。
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
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
(6)综合强化。
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
例如:1)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
2)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
3)马氏体强化+表面形变强化。
对一些承受疲劳载荷的构件,常在调质处理后再进行喷丸或滚压处理。
4)固溶强化+沉淀强化。
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
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
2.合金元素的存在形式根据合金元素与碳的作用不同,可将合金元素分为两大类: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们比Fe具有更强的亲碳能力,在钢中将优先形成碳化物,依其强弱顺序为Zr、Ti、Nb、V、W、Mo、Cr、Mn、Fe等,它们大多是过渡族元素,在周期表上均位于Fe的左侧;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主要包括Ni、Si、Co、Al等,他们与碳一般不生成碳化物而固溶于固溶体中,或生成其它化合物如AlN,一般位于周期表的右侧。
合金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2.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
3.提高钢的高温性能。
4.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5.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6.提高钢的氧化性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提高钢的耐热性。
7.拥有良好的脱氧作用。
8.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的强度。
9.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提高不锈钢对强氧化性酸类的耐蚀能力。
以上是合金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具体作用方式可能会因合金元素种类、含量以及使用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溶入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中,以固溶体的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强化相,如溶入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形成特殊碳化物或者金属间化合物❖形成非金属夹杂,如合金元素与O、N、S形成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有些元素如Pb、Ag等游离态存在。
一、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1 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奥氏体形成元素)使A4点上升,A3点下降,导致奥氏体稳定区域扩大❖无限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Ni, Mn, Co❖有限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C, Cu, N2. 缩小奥氏体区的元素(铁素体形成元素)使A4点下降,A3点上升,导致奥氏体稳定区域缩小❖完全封闭奥氏体区的元素:Cr, Ti, V, W, Mo, Al, Si❖缩小奥氏体区,但不使之封闭的元素:B, Nb, Zr二、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1.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主要包括:B, N, Ni, Cu, Co, Al, Si等➢它们不能与碳元素形成化合物,但可以固溶于铁中形成固溶体➢这些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右边2. 碳化物形成元素主要包括Ti, Zr, Nb, V, W, Mo, Cr, Mn, Fe➢这些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左边➢它们都可与碳元素形成化合物,但形成的碳化物的性质差别很大➢Fe-C相图是研究钢中相变和对碳钢进行热处理时选择加热温度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先了解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影响。
➢钢中有三个基本的相变过程: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冷却时过冷奥氏体的分解以及淬火马氏体回火时的转变。
合金元素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的影响合金元素对减小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Ti、V、Zr、Nb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强烈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
W、Mo、Cr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中等。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Cu、Co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轻微。
Mn、P有助于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分解过程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Co)外都使C-曲线向右移动,即减慢珠光体类型转变产物的形成速度。
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稀土等。
磷,硫,氮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1) 铬(Cr)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
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
铬为不锈钢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
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
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2)镍(Ni)镍在钢中强化铁素体并细化珠光体,总的效果是提高强度,对塑性的影响不显著。
一般地讲,对不需调质处理而在轧钢、正火或退火状态使用的低碳钢,一定的含镍量能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据统计,每增加1%的镍约可提高强度29.4Pa。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程度比抗拉强度提高的快,因此含镍钢的比可较普通碳素钢高。
镍在提高钢强度的同时,对钢的韧性、塑性以及其他工艺的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
对于中碳钢,由于镍降低珠光体转变温度,使珠光体变细;又由于镍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因而和相同的碳含量的碳素钢比,其珠光体数量较多,使含镍的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碳素钢高。
反之,若使钢的强度相同,含镍钢的碳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因而能使钢的韧性和塑性有所提。
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
镍降低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这对低温用钢有极重要的意义。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制造中,对工件的强度、硬度、韧性、塑性、耐磨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了。
原因:(1)由碳钢制成的零件尺寸不能太大。
否则,因淬透性不够而不能满足对强度与塑性、韧性的要求。
加入合金元素可增大淬透性。
(2)用碳钢制成的切削刀具不能满足切削红硬性的要求。
用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3)碳钢不能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如要求耐热、耐低温、抗腐蚀、有强烈磁性或无磁性等等,只有特种的合金钢才能具有这些性能。
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方式11.1.1合金元素与钢中的碳相互作用,形成碳化物存在于钢中按合金元素在钢中与碳相互作用的情况,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1)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镍、硅、铝、钴、铜等。
由于这些元素与碳的结合力比铁小,因此在钢中它们不能与碳化合,它们对钢中碳化物的结构也无明显的影响。
(2)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碳化物形成元素),根据其与碳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碳化物形成元素分成三类。
1)弱碳化物形成元素:锰锰对碳的结合力仅略强于铁。
锰加入钢中,一般不形成特殊碳化物(结构与Fe3C不同的碳化物称为特殊碳化物),而是溶入渗碳体中。
2)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钼、钨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铌、钛有极高的稳定性,例如TiC在淬火加热时要到l 000C以上才开始缓慢的溶解,这些碳化物有极高的硬度,例如在高速钢中加人钒,形成V4C,使之有更高的耐磨性。
11.1.2合金元素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钢中11.1.3合金元素与钢中的氮、氧、硫等化合,以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和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11.1.4游离态,即不溶于铁,也不溶于化合物:铅,铜11.2合金元素对钢的平衡组织的影响表现在改变铁碳合金状态图11.2.1合金元素对钢临界温度的影响锰、镍、铜使A3线降低,钼、钨、硅、钒使A3线升高。
合金钢各元素的作用及牌号碳钢是经热处理后又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冶金工艺简单,压力加工和机加工性能好,价格低廉,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
但存在淬透性低、不能用于大型结构件、不能在高温、低温、腐蚀性等特殊环境使用的缺点。
为此,人们在碳钢的基础上特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以弥补碳钢的不足。
这些钢称为合金钢。
1合金钢按照合金元素总含量(质量分数)分类(1) 低合金钢<5%;(2) 中合金钢5%~10%;(3) 高合金钢>10%。
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常用合金元素Cr, Mn, Ni, Co, Cu, Si, Al, B, W, Mo, V, Ti, Nb,Zr, RE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1) 固溶体固溶于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2) 碳化物与碳形成特殊碳化物;(3) 金属间化合物与铁或其它合金元素形成金属间。
首先我来看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常用合金元素包括Cr, Mn, Ni, Co, 稀土等。
它们在钢中存在如下形式,一是固溶于奥氏体、铁素体以及渗碳体,二是与钢中的碳形成特殊碳化物,三是与铁或其它合金元素形成金属间混合物。
不同的形式将对合金性能起不同作用。
2.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 合金元素改善钢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大多数合金元素都会减缓钢在加热、冷却及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1) 细化奥氏体晶粒加热时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除了Mn);(2) 提高淬透性冷却时阻碍过冷奥氏体转变(除了Co、Al);(3) 提高回火抗力,产生二次硬化,防止高温回火脆性。
回火抗力是指淬硬钢在回火过程中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首先,合金元素的加入,往往能够能够改善钢的热处理工艺性能,这是因为大多数合金元素,在钢中不论以固溶态还是以化合物存在,一般都会减缓钢在加热、冷却及回火时的组织转变,因而会在热处理加热时,细化奥氏体晶粒,冷却时提高淬透性,回火时提高回火抗力或回火稳定性,并防止高温回火脆性。
2.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2) 合金元素提高钢的强度:(1) 固溶强化固溶于基体中,产生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2) 第二相强化固溶于渗碳体,提高其稳定性。
各种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1、铬Cr 铬在钢中的角色多元且重要,它会形成稳定而硬的碳化物,而且具有抗蚀性,其主要作用有:a、增进钢的硬化能力和渗碳作用。
b、使钢在高温时具有高强度。
c、能增加耐磨耗性。
d、增高钢的淬火温度。
e、能增进钢的抗腐蚀性。
2、镍Ni 镍在钢中的影响有:a、增进钢的硬化能力。
b、能降低热处理时的淬火温度,因为在处理时的变形小。
c、能增加钢的韧性。
d、高镍合金钢能耐腐蚀,例如:不锈钢就含有8%左右的镍。
3、钨W 钨能耐高温,而且溶于钢中会与碳形成碳化物成为碳化钨,能提高钢的强度。
此外,a、钨能提高钢的淬火温度。
b、加强钢钢的断面组织细微化,抵抗挥霍软化。
c、可以降低淬火时钢的晶粒生长趋势。
d、钨钢刀具有红热硬度。
e、可增加钢的保磁性,故可配入钢中而制造永久磁钢。
4、钒V 钒可以无限量固溶入钢中,并能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钒在钢中有脱酸除氧的能力,故含钒的钢,其断面结晶密实,此外,钒的作用还有:a、能提高淬火温度。
b、改善硬化能力,高温淬火加热时,能阻止其晶粒生长。
c、有助于钢的结晶组织细微化。
5、锰Mn 锰亦为钢中的重要元素,其作用及影响如下:a、添加适量时,锰含量增加可增加钢的最大强度及硬度。
b、锰有脱氧及脱硫的功效,故锰能发挥钢的锻造性与可塑性。
c、锰在钢中含量多,可降低钢的淬火温度。
d、可增进钢的硬化深度,尤其在含碳量高的由硬性锰钢最为显著。
6、钼Mo 钼可增加钢的最大强度及硬度,因此,在合金钢中也颇为重要:a、能改善钢在高温下抗拉及潜变强度。
b、在工作红热情况下,能使钢的硬度保持不变。
c、高速工具钢含钼,可予以较佳的机器切割性能。
d、合金钢中加入钼可去除回火脆性。
7、钴Co 钴为制造合金钢的重要元素,在钢中可以生成碳化物,但也可能有不良影响,它具有以下特性:a、钴可替代镍,如增加强度及耐热等性能。
b、会降低钢的硬化能。
c、能提高钢的淬火温度。
d、增加钢的保磁能力,故为制造磁石钢的主要元素。
合金钢分类
合金钢是一种钢铁材料,其具有比普通碳素钢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合金钢由两个或多个金属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的组合而成。
以下是合金钢的分类:
1. 铬合金钢:铬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增加钢的硬度、
强度和耐腐蚀性。
铬合金钢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器零件和不锈钢制品。
2. 镍合金钢:镍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塑性,并且具有优异
的耐热性能。
镍合金钢常用于制造高温设备和航空航天器材料。
3. 钼合金钢:钼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
强度和耐腐蚀性。
钼合金钢常用于制造刀具、汽车零部件和高温炉具。
4. 钛合金钢:钛是一种轻质的合金元素,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和
耐高温性能。
钛合金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器材料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5. 钨合金钢:钨是一种高硬度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
和耐磨性。
钨合金钢常用于制造模具、切削工具和钻头等。
总之,合金钢根据不同的合金元素组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每种类别的合金钢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 1 -。
合金元素及伴生元素在钢中所起的一些作用对于合金元素,需要区分是渗碳体、奥氏体或铁素体,以及加入钢中所起的作用。
每一种合金元素按一定百分比单独加入到钢中都会产生一种特性,如同时加入几种则会加强对钢特性的影响,但并不是对一种特性产生相同的影响,也许是作用与反作用,相互抵消。
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只是为所需性能提供前提条件,真正的性能要通过金属加工或热处理才能形成。
原则上钢中加入各种合金元素和伴生元素影响如下:Al 铝熔点:658℃铝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脱氧、定氮剂。
因而有很好的抗时效性。
少量加入还有助于细化晶粒。
由于铝能与氮形成很硬的氮化物,通常用作氮化钢的一种合金元素。
铝还能提高抗铁锈能力,所以经常被加入到合金铁素体耐热钢中。
对于非合金碳钢,通过渗铝(在钢表面渗铝)可增加防止生成氧化铁皮的能力。
铝会显著缩小γ相区,由于能大大增加矫顽力,因而用于铁-镍-钴-铝永磁合金。
As 砷熔点:817℃砷也能显著缩小γ相区,是一种伴生元素。
在钢中的作用与磷相似,也形成严重偏析。
但这种局部退火时由于含砷造成的偏析比含磷造成的偏析更难消除。
另外,砷还会增加回火脆性,明显减弱韧性并降低焊接性。
B 硼熔点:2300℃由于硼具有很高的中子吸收交叉断面,它被用于原子能设备控制器和屏蔽屏材料中。
在奥氏体18/8 Cr-Ni钢中加硼,通过沉淀硬化可提高屈服点和强度,但在该过程中抗腐蚀性又会降低。
硼造成的沉淀可提高高温奥氏体钢在高温段的强度性能。
对于结构钢,硼也可通过硬化提高表面硬化钢的芯部强度。
但含硼合金钢的焊接性会降低。
Be 铍熔点:1280℃铜铍合金用于制造钟表弹簧,因为它几乎不可磁化,且能耐受比钢弹簧数量更高的负荷循环。
镍铍合金很硬,耐腐蚀,用于外科仪器。
严格限制γ相区。
加铍可以沉淀硬化,但处理过程中降低了韧性。
脱氧效果显著,与硫有强大的亲合力。
C 碳熔点:3540℃碳是钢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合金元素。
除了碳以外,任何非合金钢在制造过程中都会无意含有其它元素,如硅、锰、磷、硫,再加入合金元素,以获得某些特性,有意增加镁和硅的含量,就形成了合金钢。
合金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
在碳素钢中加入%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优质钢要求小于%。
在钢中加入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
但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钢。
8、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生变形,称蠕变)。
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能。
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
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
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
改善焊接性能。
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
钢中加%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
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11、钨(W):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生的合金元素。
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工具钢加钨,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用。
12、铌(Nb):铌能细化晶粒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强度,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
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加铌,可提高抗大气腐蚀及高温下抗氢、氮、氨腐蚀能力。
铌可改善焊接性能。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铌,可防止晶间腐蚀现象。
13、钴(Co):钴是稀有的贵重金属,多用于特殊钢和合金中,如热强钢和磁性材料。
14、铜(Cu):武钢用大冶矿石所炼的钢,往往含有铜。
铜能提高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大气腐蚀性能。
缺点是在热加工时容易产生热脆,铜含量超过%塑性显著降低。
当铜含量小于%对焊接性无影响。
15、铝(Al):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
钢中加入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如作深冲薄板的08Al钢。
铝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合用,可显著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蚀的能力。
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6、硼(B):钢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钢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提高强度。
17、氮(N):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18、稀土(Xt):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镧系元素。
这些元素都是金属,但他们的氧化物很象“土”,所以习惯上称稀土。
钢中加入稀土,可以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形态、分布和性质,从而改善了钢的各种性能,如韧性、焊接性,冷加工性能。
在犁铧钢中加入稀土,可提高耐磨性。
钢铁材料中主要元素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元素符号对组织的影响对性能的影响Al 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36%及%,不形成碳化物,但与氮及氧亲和力极强主要用来脱氧和细化晶粒。
在渗碳钢中促使形成坚硬耐蚀的渗碳层。
含量高时,赋予钢高温抗氧化及耐氧化性介质、H2S气体的腐蚀作用。
固溶强化作用大。
在耐热合金中,与镍形成γ′相(Ni3Al),从而提高其热强性。
有促使石墨化倾向,对淬透性影响不显著As 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作用与磷相似,在钢中偏析严重含量不超过%时,对钢的一般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增加回火脆性敏感性B 缩小γ相区,但因形成Fe2B,不形成γ相圈。
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及% 微量硼在晶界上阻抑铁素体晶核的形成,从而延长奥氏体的孕育期,提高钢的淬透性。
但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加,此种作用逐渐减弱以至完全消失C 扩大γ相区,但因渗碳体的形成,不能无限固溶。
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及% 随含量的增加,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降低其塑性和韧性Co 无限固溶于γ铁,在α铁中的溶解度为76%。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固溶强化作用,赋予钢红硬性,改善钢的高温性能和抗氧化及耐蚀的能力,为超硬高速钢及高温合金的重要合金化元素。
提高钢的MS点,降低钢的淬透性Cr 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在α铁中无限固溶,在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为%,中等碳化物形成元素,随铬含量的增加,可形成(Fe,Cr)3C,(Cr ,Fe)7C3,(Cr ,Fe)23C6等碳化物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高碳钢的耐磨性。
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作用,并增加钢的热强性。
为不锈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化元素。
含量高时,易发生σ和475℃脆性Cu 扩大γ相区,但不无限固溶;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约2%或%。
在724℃及700℃时,在α铁中的溶解度剧降至%及% 当含量超过%时,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后可产生时效强化作用。
含量低时,其作用与镍相似,但较弱。
含量较高时,对热变形加工不利,如超过%,在氧化气氛中加热,由于选择性氧化作用,在表面将形成一富铜层,在高温熔化并侵蚀钢表面层的晶粒边界,在热变形加工时导致高温铜脆现象。
如钢中同时含有超过铜含量1/3的镍,则可避免此种铜脆的发生,如用于铸钢件则无上述弊病。
在低碳低合金钢中,特别与磷同时存在时,可提高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Cu2%~3%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可提高其对硫酸、磷酸及盐酸等的抗腐蚀性及对应力腐蚀的稳定性H 扩大γ相区,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而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也随温度的下降而剧减氢易使钢产生白点等不允许有的缺陷,也是导致焊缝热影响区中发生冷裂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钢中的氢含量Mn 扩大γ相区,形成无限固溶体。
对铁素体及奥氏体均有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
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进入渗碳体替代部分铁原子,形成合金渗碳体与硫形成熔点较高的MnS,可防止因FeS 而导致的热脆现象。
降低钢的下临界点,增加奥氏体冷却时的过冷度,细化珠光体组织以改善其机械性能,为低合金钢的重要合金化元素之一,并为无镍及少镍奥氏体钢的主要奥氏体化元素。
提高钢的淬透性的作用强,但有增加晶粒粗化和回火脆性的不利倾向Mo 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约4%及%。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抑奥氏体到珠光体转变的能力最强,从而提高钢的淬透性,并为贝氏体高强度钢的重要合金化元素之一。
含量约%时,能降低或抑止其他合金元素导致的回火脆性。
在较高回火温度下,形成弥漫分布的特殊碳化物,有二次硬化作用。
提高钢的热强性和蠕变强度,含Mo2%~3%能增加耐蚀钢抗有机酸及还原性介质腐蚀的能力N 扩大γ相区,但由于形成氮化铁而不能无限固溶;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约%及%。
不形成碳化物,氮与钢中其他合金元素形成氮化物,如TiN,VN,AlN等有固溶强化和提高淬透性的作用,但均不太显著。
由于氮化物在晶界上析出,提高晶界高温强度,从而增加钢的蠕变强度。
在奥氏体钢中,可以取代一部分镍。
与钢中其他元素化合,有沉淀硬化作用;对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不显著,但钢表面渗氮后,不仅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能,也显著改善其抗蚀性。
在低碳钢中,残余氮会导致时效脆性Nb 缩小γ相区,但由于拉氏相NbFe2的形成而不形成γ相圈;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约为%及%。
强碳化物及氮化物形成元素部分元素进入固溶体,固溶强化作用很强。
固溶于奥氏体时,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但以碳化物及氧化物微细颗粒形态存在时,却细化晶粒并降低钢的淬透性。
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二次硬化作用。
微量铌可以在不影响钢的塑性或韧性的情况下,提高钢的强度。
由于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钢的冲击韧性并降低其脆性转折温度。
当含量大于碳含量的8倍时,几乎可以固定钢中所有的碳,使钢具有很好的抗氢性能;在奥氏体钢中,可以防止氧化介质对钢的晶间腐蚀。
由于固定钢中的碳和沉淀硬化作用,可以提高热强钢的高温性能,如蠕变强度等Ni 扩大γ相区,形成无限固溶体,在α铁中的最大溶解度约10%。
不形成碳化物固溶强化及提高淬透性的作用中等。
细化铁素体晶粒,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
为主要奥氏体形成元素并改善钢的耐蚀性能。
与铬、钼等联合使用,提高钢的热强性和耐蚀性,为热强钢及奥氏体不锈耐酸钢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O 缩小γ相区,但由于氧化铁的形成,不形成γ相圈;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约为%及% 固溶于钢中的数量极少,所以对钢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
超过溶解度部分的氧以各种夹杂的形式存在,对钢塑性及韧性不利P 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及%。
不形成碳化物,但含量高时易形成Fe3P 固溶强化及冷作硬化作用极强;与铜联合使用,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但降低其冷冲压性能。
与硫锰联合使用,增加钢的被切削性。
在钢中偏析严重。
增加钢的回火脆性及冷脆敏感性Pb 基本上不溶于钢中含量在%左右并以极微小的颗粒存在时,能在不显著影响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改善钢的被切削性RE 包括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镧系元素及钇和钪,共17个元素。
它们都缩小γ相区,除镧外,都由于中间化合物的形成而不形成γ相圈;它们在铁中的溶解度都很低,如铈和钕的溶解度都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