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2-2013_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_第_2_部分:钻井作业(出版稿)
- 格式:pdf
- 大小:106.55 KB
- 文档页数:8
《页岩气固井工程第2部分:水泥浆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件能页标字〔2015〕5号文件《关于下达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5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的制定项目,由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牵头负责制定《页岩气固井工程第2部分:水泥浆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行业标准。
1.2工作简要过程在参照以前的标准文本、油田收集的信息和大量室内实验室与现场试验证的基础上,制定《页岩气固井工程第2部分:水泥浆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标准。
从2015年1月开始到2015年5月,完成了征求意见调查表、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调查稿的起草工作。
制定的简要过程如下:2014年2月10日提出制定标准意见,编写立项书,提交立项书;2014年11月5日下达编制标准任务,进行工作调研;2015年03月17日调研,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基本框架;2015年04月21日完成草案稿的编写工作,在前头单位内部征求意见,形成工作组讨论稿初稿,向工作组内部征求意见;2015年05月29日工作组内部讨论并争取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对照标准文本,编写编制说明。
1.3主要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固井完井研究所、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负责人:李美平,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高级工程师,负责组织协调。
严海兵,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工程师,标准编写、修改、标准编制说明、处理专家意见等工作。
刘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参加标准制定。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韩旭发布时间:2022-02-25T03:26:28.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30期作者:韩旭[导读] 作为页岩气开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身份证号码:41022319911126xxxx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摘要:作为页岩气开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定向水平井在新能源开发中的效果很明显,但在水平井钻井施工技术却一直面临摩阻扭矩过大、井壁失稳、岩石地层易坍塌等各个方面问题,并且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文章中以某水平井的钻探施工经验为例,在油基钻井液、旋转导向钻井工艺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水平井的钻探工艺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页岩气属于一个具备丰厚储备且非传统的重要再生能源,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意义突出,而石油勘探产业对页岩天然气的研究利用程度也在日益提高。
自九十年代中期,大量页岩天然气被发掘以来,其生产总量增长巨大,并将会在未来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目前页岩天然气在盆地中的储备也较为丰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页岩天然气储备已冲破了456*1012m3,利用空间很大。
当前在页岩气的钻取、完井,尤其是在孔隙水压力裂、连续石油管线中的射孔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开发之下,页岩气的使用范围将愈来愈宽,所以需要对于页岩气钻井资源开发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进一步探究。
一、浅层地层井漏页岩气的储层大多表面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在中国西南地区涪陵、威远等区域,表层地层一般结构较为松散、溶孔发育没有完全、地下水和暗河散布较广泛,在钻井中井漏现象明显。
地下暗河与地表径流速度差相连,如果井漏还易造成环境污染,常规桥联的堵漏强度也很难完成,井漏后地下水进入井筒,还易冲洗钻井泥浆,从而大大降低了密封强度[1]。
(一)钻井提速困难直井段的浅层地层可钻性差,要求井眼长度变化很大,且钻取速率缓慢,尤其是在龙潭到栖霞地区组会的火岩地层,单钻孔时磨损进尺非常低。
1 页岩气野外地质调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页岩气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安全环保措施、野外工作检查验收、野外地质调查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公益性、基础性页岩气野外地质调查,适用于页岩气基础地质研究、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可以作为页岩气矿业权转让、区块评价的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 5615-93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 5517-92 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3 工作程序公益性页岩气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即开展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准备阶段、野外地质调查阶段及室内综合整理阶段。
a) 准备阶段组织准备→收集与整理资料→野外踏勘→编制技术设计。
b) 野外工作阶段地层剖面测制、观察及采样→路线走廊大剖面调查及采样→资料初步整理→样品初步整理→编写野外工作小结→野外验收。
c) 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全面整理资料→综合研究→编制正式图幅、图件及报告→报告评审→资料汇交。
4 前期资料收集与整理4.1 资料收集内容地形图、中-大比例尺的地质资料(区调报告及图件)、地面物探(重力、磁力、电法、地震等)及油气化探资料、遥感地质资料、重要钻井、测井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资料。
4.2 资料整理与图件编制a) 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应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制资料目录,建立资料档案。
b) 建立地质剖面与钻井资料卡片。
c) 编制调查区的地质调查程度图、综合地质草图、综合地层岩相柱状图、构造纲要图、含油气远景草图等图件,用作野外踏勘、设计编制和野外调查的指导和参考。
5 野外踏勘踏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工区的野外工作条件、施工条件及基本地质特征,检验已收集的资料,为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了解工区的安全与环保条件,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页岩气钻井技术作者:达瑞来源:《石油知识》 2017年第6期钻井工程无疑是工业中的“大哥大”,它们的进步与否直接影响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与进展。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常规化石能源的日益消耗及消费结构的转变,导致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升温,钻井技术也取得了—系列进步与提高。
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发利用页岩气的成功经验在全球引发了“页岩气革命”;2009年国土资源部重庆綦江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的启动,中石油第一口页岩气井一威201井的开钻,2010年中石化第一口页岩气井一河页l井的开钻,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公布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为25.08×1012m3,展现了页岩气开发利用的良好远景,也预示着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进入机遇或黄金期。
结合国内外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实践,页岩气井钻井工程中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平井井眼轨迹的优化页岩气勘探开发钻井中,不仅要钻遇更多的裂缝,获得更大的储层泄流面积,显著改善储层流体在井筒周围的渗流状态;利用最小的丛式井井场,使开发井网覆盖区域最大化,以简化地面工程及后期生产管理,为批量化钻井、压裂施工作业奠定基础,以减少地面设施,延伸开采范围,规避地面不利条件的干扰等。
页岩气水平井井眼优化设计的关键是充分利用三维地震及储层应力资料选择井位和井眼方位,规避井漏、断层等工程复杂问题,确保后期压裂裂缝与井眼方向垂直,以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提高页岩气的采收率。
测量与导向工具的选择水平井钻井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工具、测量、钻井与油藏等学科有机结合,涉及测量和导向工具的选择、使用与控制问题。
合理选择测量和导向工具用于水平井井眼的精确定位、地层评价,以引导中靶地质目标。
及时根据地层条件的变化,实时调整井眼轨迹,滑动复合交替进行以提高水平井段的机械钻速,避免井下复杂和事故。
地质导向可根据随钻测量和随钻地质评价的测井数据,控制井眼轨迹使钻头始终沿储层钻进。
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分析王继峰赵棋顾黎明(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市834009)摘要:在我国,目前对页岩气的技术开采上,工程体系非常的庞大,而开采页岩气的一项核心技术是水平井技术。
文章将从对页岩气的储存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在开采页岩气中对水平井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优势,其优势具体包括对页岩层天然裂缝的充分利用、促进后期的压裂增产以及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本效益等。
文章进一步将阐述对水平井方位的优选、轨迹控制、井身结构的设计、完井技术、钻井液体系以及钻头的优选等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对国内外页岩开采状况进行对比,发现在对我国的页岩气进行开采的过过程中一个最佳选择就是应用水平井技术。
关键词:页岩;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在资源短缺以及环境保护的双重重压下,在全球范围内,非常规能源渐渐成为一个新热点。
页岩气的储量相当的大,在全球中,已经探明的页岩气储量大概是456×1012m 3。
我国在页岩气的开采中,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还尚未对页岩气的开采进行非常系统性的研究。
所以,文章将重点介绍页岩气开采的一个核心技术,也就是水平钻井技术。
一、在进行页岩气开采中,水平井的优势在储层方面,页岩的储层特点跟常规天然气的储层有不同之处,页岩气储层的储层具有非常强的非均匀质性,这种独特的储层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页岩气在开采上独特的开采方式。
目前,在对页岩气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一项核心的技术就是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能够更多的储层很好地穿过,对天然裂缝能够更好的进行利用。
在泥页岩中,发育较好的是垂直裂缝,并且对于很多的页岩气,其都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储层的天然裂缝之中。
通过对水平井的运用,就可以对储层以及储层中的天然裂缝进行更多层的穿过。
有助于压裂增产。
页岩气的产量由储层裂缝的数量直接决定。
垂直井井眼方向平行于地层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在进行压裂的过程中,裂缝在扩展方向上主要沿着地层的最大主应力方向,所以,直井对压裂增产很不利。
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摘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区块页岩气勘察起步较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勘察技术有待提高。
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上,起步较早、技术水平趋于成熟。
就此,文章就区块页岩气水平钻井完井技术展开分析关键词: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分析笔者以涪陵焦石坝区块为例,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各向差异显著容易出现井下安全事故且钻井时间长。
经过对该区块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难点展开适应性评估,制定可行性方案从而为涪陵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开发创造条件。
一、页岩气水平井钻井特点分析水平井和页岩之间的储层和中裂缝相交,基于现有条件下扩大接触面积,完善页岩气流动状态。
由于水平井井眼在最小的主应力位置,可以使井眼基于压裂条件下与井筒相交从而压裂增产。
水平井比直井要求较低,地下延伸性较大,防止受到地面因素影响。
基于费用投资上分析,水平井经济造价多,但是采量较多有助于经济收入的提升。
因为页岩气在钻完井上呈现复杂性、系统性特点,特别在低空隙度和低渗透上。
所以,钻井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储存保护。
泥页岩呈现碎花膨胀特点,目前当务之急是提高钻井工艺。
此外,由于经济投入较多需要注意垂直井段深度控制。
钻井时避免坍塌问题,采取科学的控制方案。
这样做的原因的是:不同区域的页岩气地质和储量不同,在页岩气水平开采过程中应立足于现实状况、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从而研发适应国内的水平井开采技术。
二、页岩水平井钻井液研究泥页岩自身有着吸水膨胀性特点,所以容易发生井壁失稳,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页岩地层层理和页岩裂缝发育,岩心外层存在细小缝隙,钻井液流入垮塌页岩层内并通过体表水化反应在泥页岩地层内产生膨胀,引发坍塌与井壁失稳。
所以,在选择页岩气水平钻井液过程中应做好密封工作。
伴随着开采页岩气的快速发展,有关技术并未得到了研发使得实际开采成功率较低。
国内关于开采页岩气研究上缺少充足的资料依据与经验积累,极容易出现钻井液密度较大,尤其是钻井开采过程中井壁失稳严重。
ICS13.100E09 Q/CNPC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2部分:钻井作业Code for site safety inspection of petroleum enterprise—Part 2:Drilling operation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钻井现场安全检查组织构成 (1)4 钻井现场安全检查频次 (2)5 钻井现场分级安全检查 (2)6 钻井现场安全检查内容 (10)7 钻井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与验证 (23)附录A (规范性附录)钻井设备检查表 (25)附录B (规范性附录)工艺过程安全检查表 (36)前言Q/CNPC 124-2006《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物探地震作业;——第2部分:钻井作业;——第3部分:修井作业;——第4部分:油田建设;——第5部分:炼化检维修;——第6部分:测井作业;——第7部分:管道施工作业。
本部分为Q/CNPC 124-2006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钻探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石、王多金、樊开浩、贺吉安、樊新胜、白明富、蔡勇、赵强、黎凡、杨光道。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2部分:钻井作业1 范围Q/CNPC 124的本部分规定了石油钻井队现场安全检查内容与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作业的钻井队现场日常安全检查,不适用于在海洋和湖泊作业的钻井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CNPC 12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固井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固井是钻井工程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钻井工程的成败和油气井的寿命,而且影响到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整体效果。
为保证固井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固井工程必须从设计、准备、施工、检验四个环节严格把关,采用适合地质特点及各种井型的先进固井工艺技术,确保质量,达到安全、可靠、经济。
第三条固井作业必须按固井设计执行,否则不得施工。
第二章固井设计第一节设计格式与审批第四条固井设计格式按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发布的《xx井xx套(尾)管固井设计》要求执行。
第五条固井审批程序按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发布的《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技术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节套管柱强度要求第六条套管柱强度设计方法SY/5322-2000执行。
其中,在高压气井和超深井的强度设计时,必须考虑密封因素。
1对安全系数的要求见下表数据。
第七章套管柱抗挤载荷计算在正常情况下按已知产层压力梯度、钻井液压力梯度或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值计算。
遇到盐岩层等特殊地层时,该井段套管抗挤载荷计算取上覆地层压力梯度值,且该段高强度套管柱长度在盐岩层段上下至少附加50m第八条套管柱强度设计应考虑热采高温注蒸汽过程中套管受循环热应力的影响。
第九条对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井的套管柱强度设计,在材质选择上应明确提出抗酸性气体腐蚀的要求。
有关压裂酸化、注水、开采方面对套管柱的技术要求,应由采油和地质部门在区块开发方案中提出,作为设计依据。
第三节冲洗液、隔离液和水泥浆要求2第十条冲洗液及隔离液1、使用量:在不造成油气侵及垮塌的原则下,一般占环空高度的300~500m。
2、性能要求:冲洗液和隔离液能有效冲洗、稀释、隔离、缓冲钻井液,与钻井液及水泥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能控制失水量,不腐蚀套管,不影响水泥环的胶结强度。
第十一条水泥浆试验按SY/T5546-92执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稠化时间、滤失水、流变性能、抗压强度等。
对于定向井的自由水测定,应先将水泥浆置于井底循环温度条件下,测试装置倾斜至实际井下斜度或45°,然后测定自由水。
1 页岩气野外地质调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页岩气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安全环保措施、野外工作检查验收、野外地质调查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公益性、基础性页岩气野外地质调查,适用于页岩气基础地质研究、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可以作为页岩气矿业权转让、区块评价的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 5615-93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 5517-92 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3 工作程序公益性页岩气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即开展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准备阶段、野外地质调查阶段及室内综合整理阶段。
a) 准备阶段组织准备→收集与整理资料→野外踏勘→编制技术设计。
b) 野外工作阶段地层剖面测制、观察及采样→路线走廊大剖面调查及采样→资料初步整理→样品初步整理→编写野外工作小结→野外验收。
c) 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全面整理资料→综合研究→编制正式图幅、图件及报告→报告评审→资料汇交。
4 前期资料收集与整理4.1 资料收集内容地形图、中-大比例尺的地质资料(区调报告及图件)、地面物探(重力、磁力、电法、地震等)及油气化探资料、遥感地质资料、重要钻井、测井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资料。
4.2 资料整理与图件编制a) 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应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制资料目录,建立资料档案。
b) 建立地质剖面与钻井资料卡片。
c) 编制调查区的地质调查程度图、综合地质草图、综合地层岩相柱状图、构造纲要图、含油气远景草图等图件,用作野外踏勘、设计编制和野外调查的指导和参考。
5 野外踏勘踏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工区的野外工作条件、施工条件及基本地质特征,检验已收集的资料,为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了解工区的安全与环保条件,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2018年05月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难点及选用原则唐力1、2(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净化厂,四川苍溪628400)(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页岩气项目部,重庆永川402160)摘要: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钻井施工的效率,合理解决钻井液的技术难点,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优选最适合的钻井液体系,达到预期的钻探施工目标,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效果,满足页岩气田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难点;选用原则1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难点基于页岩气的致密性特点,在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解决钻井液的技术难点问题,采取保证安全钻探,达到设计的钻井施工目标。
页岩气本身的特点,结合水平井钻井的技术难点,尤其针对造斜井段、稳斜井段及水平井段的钻探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井眼轨迹,才能钻探出优质的水平井,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需要。
中石化礁石坝的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页岩气的特点,包括页岩气的有效厚度大,孔隙度大,脆性高,给钻井施工带来利好。
中石油在长宁页岩气开发中,钻探直井和水平井,实现页岩气的开发,通过页岩气水平井的体积压裂技术措施的应用,提高了页岩气的开发效率。
自主研发复合桥塞分段压裂工艺技术措施,提高压裂施工的效果,达到页岩气开发的技术要求。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井壁稳定性的问题和井眼清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钻井施工中钻井液的浸泡时间,由于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页岩气水平井的钻井施工质量。
因此,合理解决钻井液的技术难点,才能达到预期的钻井施工的效率。
解决井壁稳定性的问题,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合理控制井眼的受力情况,防止力学因素影响到井壁的稳定性。
优选最佳的钻井液体系,防止对井壁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钻井液的性能进行控制,减少钻井液上返时对井壁的冲刷作用,避免产生井壁失稳的情况,保持井壁的强度,为钻探出优质的水平井奠定基础。
实施欠平衡钻井技术措施,控制钻井施工过程的压力,防止发生井喷事故,提高页岩气水平井钻探的安全性。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
陈金喜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8(025)008
【摘要】就页岩中天然气的水平井钻井的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对页岩中天然气的开采有所启发与帮助.
【总页数】1页(P134)
【作者】陈金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吐哈录井工程公司新疆鄯善 838202【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页岩气水平井钻井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 [J], 刘旭礼
2.基于脆性随钻解释的页岩气地质导向应用 [J], 李特社;夏宏泉;陈颖杰
3.一种基于随钻VSP地震地质导向的钻井轨迹高效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J], 杨敬雅;李相文;刘永雷;徐博;高江涛;王茂;吴江勇;张泉
4.基于录井参数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应用研究——以M18井区水平井录井随钻地质导向为例 [J], 王晨;陈向辉;徐声驰;伊力亚斯·谢力甫;鄢吉朝;胡张明
5.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在页岩气水平钻井中的应用 [J], 段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等两项目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在重庆召开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年(卷),期】2018(14)12【摘要】近日,按照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基础司要求,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非煤分标委秘书处)在重庆组织召开审查会,对重庆科技学院牵头制定的《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安全技术规程》、《页岩气田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规程》两项行业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基础司、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测井西南分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的14位专家成立的标准审查专家组,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等标准参编单位的编制人员以及非煤分标委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1页(P83-83)【关键词】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化委员会;重庆涪陵;标准审查;带压作业;页岩气;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协会标准《栓钉焊接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在西南交大召开 [J], 徐江梅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叠压供水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在京召开[J],3.《页岩气田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规程》《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两项标准送审稿审查会顺利召开 [J],4.《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J], 邓耀辉5.标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在京顺利召开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现状
李闯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
【年(卷),期】2016(003)003
【摘要】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当前中国页岩气钻完井技术应用现状,阐述了页岩气钻完井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目前页岩气开发主要以水平井为主,页岩气钻
完井中主要应用的关键性技术包括井工厂技术、旋转导向技术、油基钻井液技术及固井技术.井工厂技术用最小的丛式井井场使井网覆盖区域最大化,为后期批量化钻
井压裂施工奠定基础,还可节省地面工程;旋转导向技术在裂缝性储层、低渗透储层、薄油层等复杂储层中具有准确定向的优势;油基钻井液耐高温及抑制水敏性能好;漂
浮下套管等固井技术大大提高了套管居中度和固井质量.以上关键技术在页岩气钻
完井中取得的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李闯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163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3
【相关文献】
1.国内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现状 [J], 李闯;
2.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国内领先 [J], 彭刚;
3.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J], 赵军
4.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J], 胡晓强;徐智慧;李成利
5.页岩气钻完井技术现状与难点探究 [J], 何方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