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导学案(学生)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陈情表》导学案一、背景知识1. 周代的分封制度在中国古代,周代的分封制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天子会将国土分封给诸侯,这样可以控制各个部族的势力范围,并且通过封爵制度来让各个部族之间形成一定的等级制度。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汉代,而且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陈寿和翟玄之间的纷争在西汉时期,陈寿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将领和政治家。
他曾经担任过很多的官职,同时他也是汉武帝身边的重要将领。
但是,在翟玄叛乱那场战争中,陈寿并没有能够取得胜利,而是被翟玄所杀。
这场战争对汉朝的政局和国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对陈寿的生平留下了很多疑问和记忆。
二、作品简介1. 作者《陈情表》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军事将领韩愈所写。
韩愈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唐代文学的思想和美学特征。
2. 内容简介《陈情表》是一篇以奏疏形式写成的文章,陈寿于公元166年因被诬陷而被赐死,而此时还有一个刺杀陈寿的凶手翟玄还没有被抓捕。
为了将事情真相上报朝廷,陈寿的家族决定写一份奏疏,向朝廷陈述事实真相,请求将翟玄抓捕归案。
但是,由于朝廷内部的阻碍和反对,陈寿的家族不得不多次修改这份奏疏,最终才得以呈报。
《陈情表》就是这样一篇奏疏。
文章的内容非常的感人,充满了对陈寿的悼念和对翟玄的谴责。
韩愈通过这篇文章,强烈呼吁朝廷能够高度重视陈寿的生平和事业,并采取措施将翟玄抓捕归案。
三、文本分析1. 结构分析《陈情表》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开头的题目部分、正文部分、陈寿被害的史实部分、陈情表奏章的撰写经过及其心路历程的部分、结尾的请降务满的部分。
在文章的结构中,韩愈通过点题、阐述陈情、编排陈谏的顺序将整篇文章构建得井然有序。
文章的节奏感非常强,而且内容丰富,给人一种很强心灵震撼力的感觉。
2. 语言特点《陈情表》语言雄浑有力,具有很强的文学特色。
韩愈用很大的篇幅来描述陈寿的功绩和心志,强调陈寿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以此来塑造陈寿的形象。
《陈情表》教学设计(6篇)《陈情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体会李密祖孙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本文劝说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等文言现象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等文言现象2、学习本文高超的劝说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景导学“忠则出师,孝则陈情”,我们今天来感受一下李密的拳拳赤子孝心。
一、作者及相关知识1、“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
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2、作者: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二、朗读疏通课文,归纳知识点1、第1段2、第2段3、第3段4、第4段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
探究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的艺术手法。
2、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重点难点1、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注意以传记的方式说理、用类比说理、用鲜明对比说理的特点。
2、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意义。
情景导学结合现实,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交流探讨。
学习活动一、深入学习理解《陈情表》1,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2,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所陈何情?想达到什么目的?3、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4、题目中的“情”字有几层含义?5、讨论: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陈情表》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主备人:刘锦杰使用时间:2010年9月日使用人:《陈情表》导学案[目标展示]1.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导学过程]一、李密及后人评价: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
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
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
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苏轼有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1)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
(2)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三、(一)给加点字注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床蓐.()茕茕..()孑立猥.()以微贱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拔擢.()宠命优渥.()宦.()达五尺之僮.()洗.()马(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1.臣以险衅.... 2.夙.遭闵凶3.门衰祚.薄 4.茕茕孑...立5.形影相吊. 6.逮奉..圣朝7.臣具.以表闻. 8.犹蒙矜.育9.责臣逋.慢 10.不矜.名节11.过.蒙拔擢.. 1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四、【文本研习】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回答:作用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陈情表》教案《陈情表》教案(精选10篇)《陈情表》教案篇1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
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
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
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导学生疏通字词,理解全文内容三、反复诵读课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几层含义?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齐读课文,思考:为何“陈”?“陈”什么?提示:为何陈----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马,不能就职。
(不想到晋朝为官)陈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赏析构思艺术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陈情表》导学案【素养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和“表”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2.学习文章言辞恳切委婉、陈情于事以及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细节来书写感情的写法,体会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
3.品味文章蕴含的真切情感,继续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人论世】李密,三国时代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李密以至孝闻名于世,因此屡被征召。
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解题】陈:陈述,禀报情:情况,情理表:奏,章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写作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建立政权后,由于当时东吴尚踞江左,为了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司马氏王朝于是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名贤。
此外,当时朝廷坚持以孝治天下的策略,而李密以孝闻名于世,于是朝廷便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愿与司马氏王朝合作,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
晋武帝览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
”感动之际,晋武帝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祖母。
在李密写完这篇表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刘氏就去世了。
李密在家服丧期满后,出仕官职很小,因为当时的政局已相当稳定,晋武帝不需要李密了,便不再重用他。
李密做了两年官后辞去职务。
【明确字音】险衅()夙愿()闵凶()愍惜()鲜见()祚薄()期功()强近()僮仆()茕孑()床蓐()逮捕()洗马()猥贱()逋慢()拔擢()优渥()盘桓()希冀()日薄西山()【初读感知】李密遭遇了哪些不幸,作者这样写有何目的?【合作探究】1.作者怎样写自己的两难境地?有何表达效果?2.朗读课文,面对晋武帝的征召,作者陈述了哪些情况(实情)?3.朗读课文,面对晋武帝的征召,作者如何陈情?【全诗主旨】本文叙述了作者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苦抚养,真挚的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忠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陈情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文语感。
2.学会鉴赏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感悟亲情,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一、知识记忆与理解【知人论世】1、走进作者(1)以至孝动天下。
李密,名虔,字令伯,三国时犍为人,西晋文学家。
李密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将其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至孝而名扬于乡里。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必亲自口尝膳食、汤药,然后将其进献。
(2)以刚正见称仕途。
李密于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任河南温县令,以刚正见称,政绩显著。
李密出仕后,本想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报效朝廷,但由于朝中权贵畏惧他的刚正,故朝中无人推荐他。
后任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
后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2、写作背景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
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
【自主独学】(一)自读感知1、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该如何看待李密的“孝”?2、李密提出的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3、翻译句子:(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二)基础梳理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险衅.( ) 陨.首( ) 夙.愿( ) 闵.凶( )祚.薄( ) 期.年( ) 猥.琐( ) 笃.厚( )班级:小组:姓名:矜.育( ) 优渥.( ) 茕茕.( ) 拔擢.(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陈情表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学习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学法指导】自读、独学、诵读感悟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法【课时】3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背景、掌握本文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自主完成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
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李密的《陈情表》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可见此文感染力之大。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解题:陈:陈述;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如《出师表》)。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二、基础知识预习效果检测(各组展示,其他学生点评)(一)给加点字注音险衅()夙遭闵凶( ) 祚()薄()外无期( )功强( )近之亲应()门之僮茕茕孑立( ) 终鲜()兄弟.猥()以微贱.床蓐().陨()首责臣逋()慢日笃()拔擢()矜育()盘桓()更相为命()宠命优渥()洗()马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后,碰到疑难组内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展示,集体解疑。
郸城一高高二学案·答案第7课陈情表【基础梳理】一、mǐn mǐn zuò/qióng r ùyǔn/būzhuówò二、1.“闵”通“悯”,忧愁、忧伤2.“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三、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相当于“我”/动词,看见/动词,进见、拜见/动词,出现2.名词,守节的志向/名词,志向/动词,立志、专心/动词,做记号/名词,意愿、志气3.动词,行走/名词,队伍、军队/名词,路程/名词,行为/动词,运行4.形容词,缺少/形容词,新鲜/形容词,非常少、不多四、1.名词作动词,生病2.名词作动词,做官3.名词作动词,任职4.名词作动词,上奏折5.名词作状语,向上6.名词作状语,像犬马7.名词作状语,每天、一天天8.名词作状语,在家内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10.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11.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12.形容词作动词,加重13.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五、1.不会行走。
2.成人自立。
3.指辛酸苦楚的处境。
六、判断句。
如今,我是蜀国卑贱的俘虏。
2.状语后置句。
州里的有关官员到我家催促,像星火一样急。
3.固定句式。
所以,我的一点私心是不愿放弃对祖母的奉养而远远地离开。
【重点突破】1.(1)祖母需供养。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孝道”,作为小辈为祖母养老送终是李密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李密是祖母抚养长大的,现在九十六岁的祖母体弱多病、卧床不起,李密应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2)怀旧思想。
西蜀灭亡才两三年,李密仍然对西蜀存有美好的记忆,他还不能接受一个新的朝廷。
况且他对西蜀后主刘禅评价很高,认为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自然对晋灭西蜀心里面还是很不服气的。
(3)后顾之忧。
面对建立不久的晋朝,李密对晋武帝的喜怒哀乐还很不了解,为了稳妥与安全,他还是决定不去洛阳。
当然,从李密最终入晋为官来看,他不是不想做官,而是他觉得当时不宜做官。
《陈情表》导学案1.学习目标(1)熟读、理解、背诵全文。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意。
(3)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4)体味作为“表”的文体特征。
2.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意。
难点: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授人以鱼】【自我检测】1.下列各句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历职郎署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愿陛下矜愍愚诚D.则刘病日笃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报养刘之日短也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猥以微贱,当侍东宫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历职郎署A.群贤毕至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侣鱼虾而友麋鹿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属皆且为所虏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刘夙婴疾病A.则告诉不许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此小大之辩也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6.下列加粗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臣以险衅A.谨拜表以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以供养无主D.以弱天下之民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④⑥D.③⑤⑦⑧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学案导学教学设计第一节:导入
经典名篇《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品之一。
学生们在学
习这篇文章之前,首先需要对作者、背景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故此,导入环节可以设计成一段简短的导读,引导学生进入文章内容,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节:背景介绍
在学习《陈情表》之前,了解作者的背景故事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
对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等方面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文
学作品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第三节:课文解读
接下来,学生们将深入学习《陈情表》的内容。
教师可以逐段进行
解读,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
入领会文章的核心思想,体会屈原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第四节:文学鉴赏
在完成对《陈情表》的初步阅读和解读后,学生们可以进行文学鉴
赏的环节。
通过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这
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五节:情感体会
最后,学生们可以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对《陈情表》的情感体会。
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自己身处的环境和时代,以《陈情表》为启示,表达对国家、家乡、亲人等方面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在学习《陈情表》这篇经典名篇时,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愿学生在学习《陈情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情感上的启发和提升。
《陈情表》教案八篇《陈情表》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__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读课文文言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篇__。
诵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你领悟到感情。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前教师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读后要稍加点拨)三、分析__这篇__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
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1 ) __既然课题为《陈情表》,是谁陈情?明确: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__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 )向谁陈情?明确: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 )陈什么情?明确: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__,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
在李密写给晋武帝的这篇表文中,主要是牵涉到了三个人物,他们是(祖母、晋武帝和李密自己),那围绕着三个人物的关系,李密都陈述了哪些方面的情呢?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语言建构——检查复习文言知识点】参考答案:一、略二、明辨通假字(1)“闵”通“悯”,可忧患的事(2)“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蓐”通“褥”,垫子三、解释重点实词(1)孤单的样子(2)安慰(3)怜悯(4)自夸四、判断文言句式(1)判断句;如今我是亡了国的卑贱的俘虏(2)被动句;刘早已被疾病缠身(3)状语后置;于星火急;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五、熟记文化常识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主要用来表志陈情、诉说心事。
《陈情表》译文参考1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2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
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3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陈情表》导学案(一)班级:姓名:小组:评价:【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自习或自主时间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用25分钟把预习案、探究案完成,剩余时间完成训练案。
2.重点预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并标注在课文中。
3.把有疑问的题或词中的句子做好标记或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处”。
【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学习方法】诵读——自主——合作——探究——总结【课前活动】阅读欣赏:中国的孝文化“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
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
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
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
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
譬如说丧期之间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
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
《陈情表》导学案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把握情感
2、串译首段,翻译文句,理解文段内容。
3、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4、背诵第一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当时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学习重难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字词和句式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由学生自主完成)
1、重点词语解释:
衅()夙遭闵凶()慈父见()背
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通假字:
夙遭闵凶()常在床蓐()4、古今异义:
九岁不行:古义:()今义:()
至于成立:古义:()今义:()
5、特殊句式:(指出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
而刘夙婴疾病
6、翻译下列句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1、李密
晋初散文家。
字令伯。
一名虔。
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李密被其祖母刘氏收养。
历任蜀国州从事、尚书郎等职。
蜀亡后屏居乡里,累举不应。
泰始三年(267)李密44岁,晋武帝立太子,征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他为此上《陈情事表》。
武帝览表感动,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刘氏死后,李密服丧满,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出为河内温令。
2、“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三、师生共同赏析课文
提问: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2、下面哪些内容体现了“险衅”二字?
八、布置作业:整理文言知识;背诵第一段;预习二、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