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证期间一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6
《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保证期间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范围,是保障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常常引发争议,导致法律关系的不稳定和权益的冲突。
本文旨在通过对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研究,分析现行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完善我国保证制度提供参考。
二、保证期间的法律定义及功能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即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的一段时间。
保证期间的主要功能在于确定保证人的责任范围和期限,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三、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现状及争议(一)现状目前,我国关于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相对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期间的确定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保证期间的起算点、长短、是否可约定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二)争议1. 保证期间的起算点问题。
关于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有观点认为应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也有观点认为应考虑主债务的履行情况、保证人的担保意愿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2. 保证期间的长短问题。
关于保证期间的长短,现行法律并未规定具体的标准,导致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判决存在差异。
3. 保证期间的约定问题。
在部分合同中,债权人与保证人可能就保证期间进行了约定,但这些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可对抗第三人等问题也存在争议。
四、原因分析(一)立法原因部分原因在于立法的不完善和模糊性。
例如,关于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和长短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二)司法原因部分原因在于司法实践中的不统一和不确定性。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对保证期间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差异,导致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社会原因此外,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对保证期间的确定产生影响。
例如,在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债权人可能更倾向于要求较短的保证期间以降低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十一条规定: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
理解保证期间,应把握五个关键点:(一)保证期间是不变的,在合同签订时即已有了准确的界定;(二)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主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
如果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如果主合同在期满时经协商达成“展期”(即延长履行期日),此展期协议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则起算点顺延至“展期”届满之日,如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则起算点不变;(三)保证期间的“长”与“短”,如果有约定则以约定的有效,称之为“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则执行担保法及《解释》规定的法定期间六个月,称之为“法定保证期间”;(四)依据《解释》第三十二条规定,如果出现“约定”的保证期间“终结日”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则视为未约定,执行担保法规定的六个月的标准;如果“约定”的保证期间是截止到“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没有准确期日)”,则视为约定不明,执行两年的规定,这是司法解释规定的特殊标准,但应明确这一时间仍然是不变期间;(五)以准确具体的起算点为标准,依据“约定保证期间”或“法定保证期间(原则是六个月,例外是两年)”的内容,即可准确计算出保证期间的终止日。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因为保证期间是不变期间,保证期间届满日之前债权人是否依法及时行使权利对保证人应否承担法律责任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依据担保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和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如果债权人依法定要求主张权利,则发生保证期间向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转换;如果债权人未依法定要求主张权利,则发生保证人因保证期间届满而免于承担保证责任的法律后果。
《保证期间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保证期间制度是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确保债务能够得到履行。
本文将对保证期间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定义、作用、适用范围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保证期间制度的定义与作用保证期间制度是指债务人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以确保债权人权益的制度安排。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债权人权益: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需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从而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2. 促进交易安全:通过保证期间制度,可以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交易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
3. 规范市场秩序:保证期间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保证期间制度的适用范围保证期间制度适用于各种经济交易领域,如借贷、买卖、承揽等。
其主要特点包括:1. 适用范围广泛: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均可适用保证期间制度。
2. 保障方式多样:保证期间制度可采取一般保证、连带保证等多种保障方式,以满足不同交易需求。
3. 时效性要求:保证期间制度对时效性有严格要求,超过规定期限将无法主张保证责任。
四、保证期间制度的实际操作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保证期间制度面临以下问题:1. 保证期间的确定:保证期间的确定往往涉及合同双方的约定以及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 保证责任的认定:在债务纠纷中,如何认定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是一个关键问题。
3. 诉讼时效问题: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权利,导致债权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五、完善保证期间制度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保证期间制度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1. 明确保证期间的确定方式:通过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明确保证期间的确定方式,减少不确定性。
2. 完善保证责任的认定机制:建立完善的保证责任认定机制,确保公正、公平地认定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3. 延长诉讼时效期限:适当延长诉讼时效期限,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民法领域,保证期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债务履行、担保责任以及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之间的权益关系。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研究,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保证期间的定义及法律意义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限。
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如果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内承担担保责任。
因此,保证期间的确定对于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现状及分析目前,我国法律对于保证期间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
首先,关于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法律并未明确规定。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也存在差异,如一般保证人和连带责任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不同。
此外,部分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能未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导致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难以确定具体的保证期间。
四、解决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明确规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为避免争议,可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
这样既符合公平原则,也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2. 统一不同类型保证人的保证期间。
为简化法律程序和减少争议,可以规定一般保证人和连带责任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相同或相似。
同时,对于超过一定期限未行使担保权的债权人,可规定其丧失担保权。
3. 完善合同约定。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并确保约定的内容清晰、明确、合法。
对于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形,可参照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进行确定。
4. 加强司法解释和指导。
法院在审理涉及保证期间的案件时,应遵循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精神,加强裁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同时,上级法院应对下级法院的裁判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司法实践的规范性。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保证期间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保证期间制度,是民事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保证期间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本文将对保证期间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基本概念、法律性质、应用场景及存在的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保证期间制度的基本概念与法律性质保证期间制度是指在债务履行期限内,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其基本特点包括:一是保证人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二是保证期间是可约定的,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三是保证期间届满后,保证人的责任得以解除。
从法律性质上看,保证期间制度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它既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为债务人提供了有效的救济途径。
同时,保证期间制度还体现了法律的效率性,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保证期间制度的应用场景保证期间制度在民事法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首先,在借贷合同中,债权人为了降低风险,往往要求债务人提供保证人。
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
其次,在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经济活动中,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和降低风险,也会采用保证期间制度。
此外,在工程项目、合作项目等大型经济活动中,保证期间制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保证期间制度的挑战与完善建议尽管保证期间制度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保证期间的约定往往存在不明确、不公平等问题,导致纠纷频发。
其次,部分保证人缺乏诚信意识,滥用保证期间制度,给债权人带来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建议:1. 明确约定保证期间的起止时间和计算方式,避免产生歧义。
同时,应规定合理的保证期间长度,既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又不过度加重保证人的负担。
2. 强化对保证人的诚信监督和管理,对滥用保证期间制度的保证人进行严厉惩戒。
【推荐下载】论保证期间-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论保证期间论保证期间论保证期间论保证期间内容提要保证期间是保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和研究保证期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
保证期间既不是诉讼时效亦非除斥期间,而是保证合同中当事人约定的“失权条款”上的期间。
本文对保证期间的理论与相关立法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并对立法提出若干修改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立法和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保证期间一、引言保证,属于人的担保,是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保证制度,不仅具有促进交易,确保交易安全的作用,而且还更有利降低交易成本。
保证制度的完善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交易的信用水准。
在保证制度中,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保证责任的存废。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对保证期间的规定却未尽合理与周详;学界虽从96年来对此有所探讨,但深入系统全面研究者甚少;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保证期间的有关法律问题认识也不尽相同,造成同一类型的案件判决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保证期间的产生渊源及创设保证期间制度的本旨入手,对保证期间的分类、性质及其与诉讼时效的关系进行阐述,旨在求得对该问题的较深认识,并希望这将对保证制度的立法与实际操作的不断完善有所裨益。
二、保证期间的概念保证期间的界定与保证期间的定性,一直是学界中非常有争议的问题,而如何界定其定义与保证期间的定性密切相关。
故准确界定保证期间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保证期间的定性和正确适用。
然究竟何谓保证期间?笔者认为,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
第1篇一、引言保证期间,是指在保证合同约定的期间内,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
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入手,对保证期间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保证期间的概念和法律规定1. 保证期间的概念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期间分为一般保证期间和连带责任保证期间。
2. 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1)一般保证期间《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六个月。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2)连带责任保证期间《担保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两年。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三、保证期间的计算和起算1. 保证期间的计算保证期间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固定期间计算,即从保证合同成立之日起计算;另一种是按照债务履行期限计算,即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 保证期间的起算(1)一般保证期间一般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为保证合同成立之日起。
如果保证合同成立时间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间不一致,则以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间作为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
(2)连带责任保证期间连带责任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如果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间与保证合同成立时间不一致,则以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间作为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
四、保证期间的效力1. 保证期间的效力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在以下情况下,保证人仍需承担保证责任:(1)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保证人未表示放弃保证权利的;(2)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3)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2. 保证期间届满后的处理(1)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论保证期间的起算(一)关键词:保证期间/含义/起算内容提要:实践中很多人认为,保证期间起算,保证责任才产生,保证期间不起算,保证责任就不产生,这种观点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很多困惑,也极不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
本文在分析保证期间的含义的基础上认为,保证期间的起算并非保证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保证期间只限定保证责任的消灭,并不限定保证责任的产生。
据此,作者对主债务履行期变动、主债务分期履行、主债务人预期违约情况下保证期间和保证责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了保证期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对保证期间作了进一步规定。
但法学界对保证期间的一些理论问题仍旧存在较大分歧,司法实践中也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
本文拟从保证期间的含义入手,重点论述一下不同情况下保证期间的起算问题。
一、保证期间的含义在我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最早采用保证期间概念的是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保证规定》),其第10条规定:“保证合同中约定有保证责任期限的,保证人在约定的保证责任期限内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在保证责任期限内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第11条规定:“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责任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在被保证人承担责任的期限内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如果在主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书面要求债权人向被保证人为诉讼上的请求,而债权人在收到保证人的书面请求后一个月内未行使诉讼请求权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保证规定》的规定,此时的保证期间是一种约定期间,不具有法定性质,即若当事人明确约定了保证期间的,债权人必须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否则保证人免责;若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法律不强行设立保证期间,债权人行使权利不受保证期间的制约,保证人也不具有保证期间的保护,但保证人可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催告债权人向债务人为诉讼上的请求,若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的请求后一个月内仍未行使诉讼请求权的,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
《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法律体系中,保证期间是指担保人承诺为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责任的有效期限。
明确和准确地确定保证期间,不仅对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往往存在诸多争议和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保证期间的法律含义及重要性保证期间是指担保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时所承诺的承担责任的有效期限。
在债务履行过程中,若债务人未能按期履行债务,则担保人需在保证期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保证期间的确定对于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现状及挑战(一)现状目前,我国法律对于保证期间的确定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争议。
例如,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期限长短、是否可约定等问题均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挑战1. 法律规定的模糊性: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保证期间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 司法实践的不统一:不同的法院在审理保证期间案件时,往往存在判决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法律适用混乱。
3.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保证期间的确定过程中,往往涉及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双方利益成为一大挑战。
四、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解决路径(一)完善法律规定首先,应明确规定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期限长短及是否可约定等具体内容,以减少实际操作中的争议。
其次,应明确规定担保人在保证期间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约定的法律后果,以增强法律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司法实践的统一性法院在审理保证期间案件时,应遵循法律的规定,统一判决标准,确保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同时,应加强法官对保证期间相关法律规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法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在确定保证期间时,应充分考虑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保证期间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范围,是保障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保证期间的含义及重要性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按照约定对主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
它具有保障债权人权益、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作用。
在债务履行过程中,如果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
因此,保证期间的确定对于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维护交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现状及分析(一)现状在司法实践中,保证期间的确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约定不明确或无约定;二是约定违反法律规定;三是约定与实际履行情况不符等。
这些问题导致保证期间的确定存在困难,影响了债权人的权益保障和交易秩序的维护。
(二)问题分析1. 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保证期间的确定不够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2. 约定不明确: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约定往往过于简单或模糊,无法明确保证期间的起止时间。
3. 诚信原则缺失:部分保证人在签订合同时不诚信,故意规避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保证期间的确定存在困难。
四、解决保证期间确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一)完善法律规定1. 明确规定保证期间的起止时间: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保证期间的起止时间,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规定默认保证期间:当债权人与保证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法律应规定默认的保证期间,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二)加强合同约定1. 详细、明确的合同约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应详细、明确地约定保证期间的起止时间、保证方式及保证范围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明确责任。
2. 遵循诚信原则:签订合同时应遵循诚信原则,不得故意规避或违反法律规定。
(三)加强司法实践中的解释和指导1. 司法解释:司法机关应通过司法解释对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进行明确解释和指导,为司法实践提供统一的法律依据。
《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保证期间是指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约定的期间,也称为保证责任期限或担保时效期限。
它是债权人在其主债权到期的法定期限内可以行使要求担保人履行保证义务的时间。
本文将对保证期间的确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其涉及的理论依据和实务中的实际操作。
二、保证期间的理论基础(一)法理依据根据我国《担保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期间是保障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
在保证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及其起止时间,以确保债务人能够按时履行其义务。
保证期间的设定为债权人提供了及时的权利保障和风险防控。
(二)合同法的应用从合同法角度出发,合同当事人有约定保证期间的自由,这是基于合同的自由原则和诚信原则。
通过合理的约定,能够更好地保障双方的权益。
三、保证期间确定的原则(一)确定性原则为了保证保证期间的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原则尤为重要。
保证期间的起始时间、时长和结束时间等应清晰明确,以减少因不明确性带来的争议。
(二)公平原则保证期间的确定需遵循公平原则,既不能过分损害债务人的利益,也不能对债权人的权益保护不够充分。
应合理平衡双方利益,确保公平公正。
(三)合理性原则保证期间的确定应基于实际情况的合理考量,包括债务的性质、金额、还款期限等因素,确保其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四、保证期间确定的实际操作问题(一)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在实务中,由于合同双方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足或疏忽大意,导致对保证期间的约定不明确或缺失。
这往往会导致纠纷的产生,影响双方的权益。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并确保其具有明确的起止时间。
(二)起算点的问题关于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也存在争议。
理论上有主张以主债权到期之日起算,也有主张以债权人首次请求债务人履行或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时起算。
确定起算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三)延长或缩短的问题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可以延长或缩短保证期间也是实务中常见的问题。
担保合同知识:保证期间-一、保证期间的概念保证期间是保证人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
首先,它表明了保证人的被动性。
从《担保法》中对保证概念的描述,我们知道补充性是保证的属性之一。
保证债务以补充性为原则。
因为保证人是为他人而负担债务,原债务人所负担的债务也并不因为保证人的介入而消灭,其仍然是原债务的债务人。
在一般保证中,除了保证人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况之外,债权人在向保证人请求其履行保证债务时,必须提供其已先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并且已对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仍无果的证据。
即使在连带责任保证,虽然保证人和债务人处于几乎同等的地位,但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的前提必须是债权人对保证人提出了履行保证债务的请求,否则,保证人可以不用履行。
因为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既可以只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债务,也可以不顾债务人而向保证人请求履行保证债务。
债权人的债权究竟靠谁来实现,选择权在债权人。
综上所述,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都具有被动性。
其次,它表明了债权人的主动性。
保证制度完全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创设的法律制度,保证人在其中处于只负担债务而不享有相应权利的不利地位。
为了平衡二者之间的利益,特地设立了保证期间制度,使得保证人不必承担无休止地为他人负担债务的风险,从而也对债权人行使权利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即债权人必须在一定期间内主张权利。
这个一定期间就是保证期间。
因此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较快地实现,债权人必须在保证期间内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否则将承担不利的后果。
再次,它表明了保证人免除保证债务的条件。
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和最长期间都是保证人免除保证债务的必要条件,只要在这个最长期间内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保证人就免除其保证债务。
二、保证期间的特征从上述对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保证期间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保证期间是由保证合同的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但首先是约定期间。
大家好!今天我想就合同担保问题中的一块——从立法完善角度看保证期间制度,展开我的论述。
在我开始我的论述之前,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合同担保这一章节的认识,一方面,也算是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一章节,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大家从中了解到“保证期间”这一问题在这个章节中的地位。
合同的担保,实际上是合同债的担保,是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的法律措施。
从某种角度上,合同担保可以划分为:第一、人的担保——在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之外,又附加了一般财产作为债权实现的总担保。
第二、物的担保——以债务人或者其他人的特定财产作为清产债权的标的,在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将财产换价,并从中优先受偿,使其债权得以实现的担保形式。
第三、金钱担保——是在债务以外又交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该特定数额的金钱的得丧与债务履行与否联系在一起,使当事人双方产生心理压力,从而促使其积极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实现的制度。
至于反担保,我只想把它理解成一种为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易于实现其追偿权而设立的制度,我个人是不赞成它于以上三种担保分为一类的。
教材这一章在第一节介绍完合同担保概述后,用了两节,分别介绍了保证和定金两种制度。
一开始我不太明白这种分类,后来去翻了合同法才隐约感觉到,保证和之前所说人的担保是对应的,而定金则对应金钱担保,至于《担保法》中有提到的抵押、质押、留置,我认为应该和物的担保对应,由于已经有了物权法来调整,并属于物权而非债权,在此不详细论述了。
保证,是指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该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担保方式。
而我即将要论述的保证期间,可谓是《担保法》最具争议的概念。
《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对其进行概念描述。
根据法条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保证期间是指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或者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
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适用于一般保证)或向保证人主张权利(适用于连带责任保证),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保证期间(5篇)第一篇:保证期间《担保法》: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解释》:第二十三条最高额保证合同的不特定债权确定后,保证人应当对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余额承担保证责任。
第三十七条最高额保证合同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如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有保证人清偿债务期限的,保证期间为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没有约定债务清偿期限的,保证期间自最高额保证终止之日或自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六个月。
第三十一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四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第三十六条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1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就保证人的保证责任而言,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与一般责任保证合同相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保证合同保证期间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在保证合同保证期间的相关事项,以便各方更好地了解其权利和义务。
1. 保证期间的概念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限。
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保证人应当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
保证期间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
2. 保证期间的约定2.1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期间的长短。
约定保证期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期间不得低于法定最低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不得超过法定最高保证期间;•保证期间应当是明确的、可计算的时间段。
2.2 如果合同中未约定保证期间,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证期间为两年。
3. 保证期间的计算3.1 保证期间的计算从债务人应当履行债务的最后一天开始计算;3.2 如果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保证期间相应缩短;3.3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4. 保证期间的延长4.1 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可以书面向保证人请求延长保证期间;4.2 保证人同意延长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自延长之日起重新计算;4.3 保证人不同意延长保证期间的,保证责任消灭。
5. 保证期间的中断5.1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保证期间中断;5.2 保证期间中断后,保证期间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5.3 保证期间中断不影响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6. 保证期间的效力6.1 在保证期间内,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责任;6.2 保证期间届满后,保证责任消灭;6.3 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不能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7. 结论保证合同保证期间的约定和计算对于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并注意保证期间的计算和效力。
如有疑问,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建议。
8. 注意事项8.1 当事人应当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期间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以免产生纠纷;8.2 当事人应当注意保证期间的延长和中断情形,以充分发挥保证合同的效力;8.3 债权人应当在保证期间内行使权利,以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8.4 保证人应当在保证期间内履行保证责任,避免因逾期履行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论约定保证期间——以担保法第25条、26条为中心张谷【全文】引言中国担保法上最有争议但未必复杂的概念,莫过于保证期间。
保证期间包括约定的、法定的两类。
不论约定的还是法定的保证期间,又都可析分为一般保证(即有先诉抗辩权的保证)的、连带责任保证(即无先诉抗辩权的保证)的保证期间。
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理论界和实务界有种种观点,例如除斥期间说、混合除斥期间说、诉讼时效说、特殊的责任免除期间说等等。
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承认法定保证期间的合理性,并且对于约定保证期间和法定保证期间的功能和性质几乎都不加以区分,而是采取一体把握的立场。
这样“一锅煮”的结果是,原本就不合理的法定保证期间愈发地不可理喻,而原本较为合理的约定保证期间,因为一体把握的拖累,反倒被解释得不尽合理了。
笔者以为,为了正本清源,拨云见日,必须将约定保证期间和法定保证期间分别把握。
本文拟先简略指陈法定保证期间的弊端,再重点研究约定保证期间。
一.法定保证期间的功能和定位担保法上的法定保证期间,指保证人和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对主债务人起诉或申请仲裁的期间(第25-26条)。
骤视之,法定保证期间似乎兼有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保护保证人的双重作用。
但细味之,却又令人疑窦丛生。
如所周知,债权人的担保利益和保证人的利益,两者之间此消而彼涨。
既不能为了保护保证人,而使得债权人借助于保证所追求的担保目的落空;也不能为了实现担保目的,而过分牺牲保证人的利益。
不过在评估保证人的利益时,切不可仅仅执着于保证合同本身,尚需深入到主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中,深入到保证人与主债务人的关系中,才能明了保证人提供担保的原因和债权人获得保证担保的原因,才能发现保证人真实利益之所在。
首先,如果将原因理解为“表征契约特性的交易目的”的话,毫无疑问,保证合同本身是“有因契约”(徳kausaler Vertrag),因为担保目的(徳Sicherungszweck)即是原因之一种,就像清偿目的、赠与目的一样。
合同订立原则平等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规定,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不论所有制性质,也不问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
当事人所取得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无偿调拨。
③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
自愿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的规定,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
包括:第一,订不订立合同自愿;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第三,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第四,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第六,可以自由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公平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及保证合同债务的发生保证合同是保证人对债权人承诺二签订的在债务人不能履行清偿债务责任时承担保证责任的合同。
论保证期间一提要保证期间是保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和研究保证期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
保证期间既不是诉讼时效亦非除斥期间,而是保证合同中当事人约定的“失权条款”上的期间。
本文对保证期间的理论与相关立法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并对立法提出若干修改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立法和实践有所裨益。
一、引言保证,属于人的担保,是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保证制度,不仅具有促进交易,确保交易安全的作用,而且还更有利降低交易成本。
保证制度的完善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交易的信用水准。
在保证制度中,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保证责任的存废。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对保证期间的规定却未尽合理与周详;学界虽从96年来对此有所探讨,但深入系统全面研究者甚少;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保证期间的有关法律问题认识也不尽相同,造成同一类型的案件判决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保证期间的产生渊源及创设保证期间制度的本旨入手,对保证期间的分类、性质及其与诉讼时效的关系进行阐述,旨在求得对该问题的较深认识,并希望这将对保证制度的立法与实际操作的不断完善有所裨益。
二、保证期间的概念1994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1994)8号)第10条、第11条规定了“保证责任期限” .这是我国法律文件中最早出现相似保证期间的概念,但其并没有明确定义保证期间或保证责任期限的概念。
1995年颁布《担保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保证期间制度,其中涉及“保证期间”的一共有6条,即第15、22、23、25、26、27条,但同样也没有对保证期间做出定义,而仅对保证期间的订立和效力做出原则性规定。
保证期间的界定与保证期间的定性,一直是学界中非常有争议的问题,而如何界定其定义与保证期间的定性密切相关。
故准确界定保证期间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保证期间的定性和正确适用。
然究竟何谓保证期间?笔者认为,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
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在一般保证中)或向保证人(在连带保证中)主张权利。
逾此期限,债权人未提起上述主张的,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
可见,保证期间构成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关于保证期间的概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第一,保证期间原则上由保证合同的当事人自由约定。
“从合同关系自身来讲,合同及其法律所保护的是当事人之间的信赖与期待,实现意思自治的理念”,这同样适用于保证合同。
《担保法》第15条把“保证期间”的约定作为保证合同的一个基本条款;当合同没有确定或确定不明确时,按合同漏洞的补充原则由法律加以补正。
第二,保证期间是债权人应当主张权利的期间。
在该期间内保证人未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则免除责任。
因此,本质上,保证期间是一项旨在维护保证人利益的制度。
第三,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对象及方式因保证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我国保证制度中,存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两种形式。
但因保证形式不同,要求主债权在保证期间应主张权利的对象和方式而有所不同。
连带保证中,债权人应在保证期间向保证人提起权利要求,而在一般保证中,权利主张的对象是主债务人,方式仅限于诉讼或仲裁,这是由一般保证的自身性质即保证人所享有的先诉抗辩权所决定的。
第四,从法律后果来看,保证期间的经过具有消灭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效果,但其效果取决于在该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是否对主债务人或保证人主张权利。
一方面,若债权人未主张权利的,则保证人逾期则免除保证责任。
另一方面,在债权人按上述对象和方式主张权利的,保证人也未必一定承担保证责任。
如在一般保证中,若主债务人在主债权人提起诉讼后完全适当地履行了主债务,则保证人不承担责任;若主债务人未完全适当地履行了主债务,即便保证期间已结束,保证人也仍然承担保证债务。
有些学者认为保证期间,亦称保证责任期限,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讫期间。
笔者认为,虽然此后半句“保证责任期限,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讫期间”不容置疑,但前半句把保证期间和保证责任期间划上等号,此种提法值得商榷。
对于保证责任有两种不同范围的理解:一、广义的保证责任,即在保证合同成立时立即产生,保证人于主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时须承担得以自己的财产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法律后果,因此在实际保证债务产生前就存在,即所谓的“无债务之责任”。
二、狭义的保证责任,即保证债务,在主债务届履行期(连带责任中)或主债务人财产经强制履行仍未果(一般保证中)才产生。
因而,保证责任期限也存在广义保证责任期限和狭义保证责任期限之分。
然而,保证期间既不同广义的保证责任期限也不同于狭义的保证责任期限。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保证责任期限,顾名思义就是保证责任存在的期限,只要存在保证责任就有保证责任期限的存续。
可见,保证责任期限起始于保证责任的产生,并随保证责任的消失而终止。
广义的保证责任期限是自保证合同成立之时起算。
虽然在连带保证中,保证债务期限的起算点与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一致的,均从主债务的履行期限届满时开始,但按照《担保法》第25条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前提条件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但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并不是保证债务的充分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法院强制执行仍未能得到履行。
即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的保证债务只有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在约定的期间或法律推定的期间(即保证期间)内积极主张权利(只能是诉讼上权利)而得不到履行时开始。
而且,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向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的(一般保证中)或向保证人主张(连带保证中)保证债权,则保证期间因此而早于约定的期间提前结束,但保证责任期限并不因此而结束。
即使超过保证期间,保证人仍然可能承担责任。
例如一般保证合同中当事人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一年。
债权人因主债务人在主合同履行期10个月仍未能履行,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保证期间终止,而保证人开始承担保证债务是在胜诉后经法院强制执行仍未果之时。
其次,《担保法》舍弃了在其之前适用的“保证责任期限”的概念,而以“保证期间”来取而代之,不能说没有理由。
无疑,这是立法技术的一个进步。
立法上尚且抛弃“保证责任期限”的概念,学术界又何必抱残守缺?再次,混淆这两概念容易模糊了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的界限。
保证责任期限实际上从保证责任产生之时算起直至保证债务得到履行或诉讼时效届满,其中狭义的保证责任期限与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应是重合的。
而一般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自保证期间届满之后才开始计算。
因而区分保证期间与保证责任期限有利于明确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最后,混淆这两个概念容易使人将保证期间误认为诉讼时效。
由于保证责任期限与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存在紧密的联系,将保证期间混谈为保证责任期限的结果可能导致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混淆。
当前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的争议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综上所述,保证期间与保证责任期限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前者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推定,债权人应当向主债务人或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而后者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讫期间。
然而,有些学者却将它们相混淆,究其原因大概是《担保法》出台前的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中本来不准确的“保证责任期限”在作怪吧。
三、保证期间的意义与价值各国民法有关保证的立法中,在保障债权实现的同时,为促使债权人及时地行使对保证人的权利,以平衡债权人和保证人之间的利益,促使这种担保方式发挥社会经济作用,均对保证效力作一定的时间限制 .详细地说来,设定保证期间的意义在于:首先,保证期间的实质是一项保证人利益的制度,这是立法上平衡保证人与债权人利益的结果,是由保证合同的性质所决定的。
保证合同的履行,是发挥保证制度社会功能的中心环节。
立法者在做出权利分配时,必须依照正义的价值进行判定和取舍,以寻求保证制度中保证人、债权人主债务人三方之间的权利衡平机制。
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应予保护外,在公平的理念上,保证人的合法权益也应予保护。
众所周知,保证合同是单务、无偿合同。
在保证关系中,只有存在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债权人并不负对待给付义务,即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保证债务,债权人并不对此提供相应代价。
“有偿的约定承受保证契约之订立者,非保证契约。
”若不对债权人的权利行使加以适当限制,则保证人在保证关系中的地位则极其不利,而债权人似乎可以肆无忌惮地行使权利。
而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对于保证人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债务人的财产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把债务转嫁给保证人。
因此立法中才设定保证期间制度,以求对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作进一步限缩。
这样,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及时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使保证人免于日后可能承担的责任。
即便在连带保证中,若债权人及时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在保证人履行了保证债务后,也可以及时地向主债务人行使代位追偿权。
如果债权人不及时行使权利,一旦债务人的财产发生变化丧失履行能力,保证人在履行了保证责任后,则再也无法行使代位追偿权了。
因此立法上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理念设立相应的救济手段,在评估当事人各方利益,并在此基础进行平衡。
设定保证期间,从立法上向保证人倾斜的体现,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限定在一定的期间内,可以避免保证人无止境地处于承担责任的不利状态或是长期处于随时可能承担责任的财产关系不肯定状态,同时也可抑制因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而主债务人财产状况可能出现恶化,以致影响到保证人的追偿权的实现。
因而保证期间是一项旨在维护保证人利益的期间制度。
其次,敦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
债务及时顺利地得到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和立法者的共同愿望,同时也可稳定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保证具有单务无偿性,而且由于保证合同为从合同,根据主从债务的特点,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的中断往往随着主债务诉讼时效而中断,如果仍只适用对债权人的债权行使进行限制的诉讼时效制度,则显然对于保证人过于苛刻。
对于债务人行使保证债权过于宽容,对促使债权人利益行使权利不利。
总之,保证期间将保证人的责任承担作出限缩,一旦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将免除责任,以免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而增大保证人的风险,从而敦促了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
再次,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保证制度的信用基础的必然要求。
保证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当事人的意志结果。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也正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