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构架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1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一、信息化需求分析1、信息化现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
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
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
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
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
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
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
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企业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化平台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因此,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的关键要点。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1.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具备切实可行性,也要符合企业的发展策略。
2.确定信息化建设内容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应该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展开,针对企业实际的情况,确定好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
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计划。
3.选定信息化建设方式信息化建设方式既可以是自主建设,也可以是外部合作。
针对自主建设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方案。
外部合作的企业,则需要选择合作伙伴,确定具体的合作模式和付款方式等方案。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1.确定平台建设目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目标应该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环境,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在平台建设时,应该重视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确保平台的长期稳定性。
2.选定平台构架平台构架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来确定。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平台构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构架。
3.制定平台管理规范平台管理规范的制定是保证平台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所在。
平台管理的规范应该包括平台使用流程、管理责任分工等方面,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平台核心部件的安全管理。
4.选定合作伙伴针对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外部合作,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伙伴,规定好合作方式和细节。
一个好的平台建设伙伴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平台建设,提高平台质量。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应严谨制定,形成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才能有力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国能集团十四五信息化总体规划业务构架包括“十四五”是公司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同时也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智能制造风起云涌,人们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安全环保,传统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智能替代等竞争压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大力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从技术发展趋势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向各领域渗透融合,释放出裂变式的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潜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给世界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为集团公司加快由大变强、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从公司自身发展要求看,行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主战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集团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公司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这些大趋势、新形势,既为公司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同时也给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司“五大”发展战略,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来补短板、提能力、促创新,对内推动运营模式、管控方式转变,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新模式和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管控新方式,对外推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新业态,推动各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形成数据驱动业务创新的新能力。
建设科技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科技项目门径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知识管理等一体化管理,有效支撑总部、企业(含直属研究院)两级科技管理;完善电子实验记录、实验室信息管理、科技情报分析等科研专业系统,建设远程技术诊断与支持系统,为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开展协同工作、远程技术诊断提供平台支撑;建设科技协作创新平台,支持科研资源共享和科研方式创新。
企业竹理Business Management 基于T O G A F的制造企业信息化架构应用研究起南(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北京100013)摘要:企业信息规划是企业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TOGAF方法,对制造企业信息化架构规划进行研究。
首先对TOGAF方法与企业构架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然后对总体架构到信息系统规划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对TOGAF在制造企业信息化架构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从实践结果中得知,在制造企业信息化构架中运用TOGAF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其业务构架的困难度,还可以提升企业实施信息化构架的可行性,从而使该信息化构架建设符合制造企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制造企业;TOGAF;信息化架构;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随着企业信息化架构不断地发展,信息化技术与制造企业结合已经形成趋 势,信息化技术给予传统制造企业转型 带来新的方向。
对传统制造企业进行全 面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必然趋势。
同时在 制造企业内部从传统管理方式转向信息 化管理方式,提升制造企业管理的运营 效率。
因此,本文将基于TOGAF对制 造企业信息化架构应用进行研宄。
1相关理论概述1.1企业架构的内涵企业架构是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与 信息技术系统之间连接的窗口与桥梁,也 是企业信息技术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企业 构架主要分为业务、应用、技术以及信息 资源四个方面。
随着企业信息化架构研宄 的深入,将企业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管 理以及安全系统体系等相关的内容,都纳 入到了企业信息化架构当中。
1.2企业架构的构成企业构架主要由业务、应用、技术 以及信息资源四个方面构成。
第一,企业业务构架在企业信息化 战略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该架构 对于企业业务流程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出企业内外部业务信息化架 构与其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关系,直接将 高层次的业务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业务模式。
组织结构1.部门职责2.岗位职责企业信息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目标,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成立和圆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管理职责,保障企业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牢固运行,为企业供应正确、有效的财务、生产、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为企业高层科学决议供应依据,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企业 2010 年 2 号决议文件精神,特成立企业信息部,兼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向常务副总裁负责。
一、组织架构企业信息部部长IT保护主管系系项信软资统统目息件料管维组管开管理护组理发理员员长员员员二、岗位任职略三、企业信息部部门及岗位职责1.信息部部门职责(1)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及网络系统结构的设计,负责企业信息化系统选型工作,并负责编制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与选型报告,并报企业领导审批。
(2)负责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推进与执行,负责企业信息化项目推行工作的平常管理,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3)负责组织调研企业各部门信息化需求并汇总,负责组织企业财务、生产、技术、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开发,使企业信息化系统形成一个无缝连结的整体。
负责企业各种汇总报表、盘问软件、剖析软件的二次开发,为领导决讲和各业务经营环节供应及时、正确的决议信息。
(4)负责企业所有信息化项目的连续改良与平常保护,负责企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支持和保护工作,在保证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成立服务意识,为企业领导、各业务职能部门供应最优秀服务。
(5)负责企业人员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计算机应用的整体水平和办公效率。
(6)负责企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采买及维修计划编制。
2.岗位职责1.信息部部长(1)在企业常务副总裁的领导下,负责主持信息部的全面平常工作,负责拟订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及组织建设,并督查本部人员全面完成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工作检查、核查及讨论。
(2)贯彻落实本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亲近各部门工作关系,加强与企业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连结协调工作;(3)负责企业信息化系统整体构架,成立企业信息化推行组织,结合业务流程、项目管理,推行企业集成信息化系统。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架摘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信息化发展,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框架。
关键词: 建筑企业信息化数据门户网站一、信息化发展信息管理就是指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建筑企业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
第2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
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
第 3 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框架1 框架总体结构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它应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 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已有软件的利用以及系统评估准则, 如图1所示。
在上述4个方面的内容中, 前3个方面对应于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时所需考虑的不同侧面, 最后一个方面即系统评估准则代表前3个方面所需达到的目标。
2 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为了使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以便适应不同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有必要分析、总结目前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方面及其主要形式。
企业信息化制度1013(可编辑企业信息化制度(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EIS)是指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时,为了规范、统一和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包括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使用、安全等各个方面,以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共享和管理等内容。
首先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明确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步骤。
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硬件采购与配置、系统开发与测试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具备稳定、高效、安全的性能。
其次是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运维流程和规范。
包括系统巡检、故障排除、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第三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的行为规范。
包括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与注销、密码的保密与安全、数据的使用与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规范化使用。
第四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共享和管理。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流通、共享和管理的机制。
包括信息报送的流程、会议纪要的整理与归档、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传达和管理,降低信息沟通的成本。
第五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包括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保护、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能够抵御各类安全威胁,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最后是企业信息化制度的监督和管理。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明确制定、修订和执行的责任部门和人员,以及效果评估和改进的机制。
通过监督和管理,不断跟踪和优化企业信息化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化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化初步解决方案V1.0建立日期: 2022-09-29修改日期: 2022-09-30目录一、基本情况: (3)1.1 信息化范围: (3)1.2 方案应用目标: (3)二、板块介绍: (3)2.1 财务系统 (4)2.1.1系统实施 (4)2.1.2 软件功能介绍 (5)2.2网站部分 (7)2.2.1网站目的和定位 (7)2.2.2网站设计风格 (7)2.2.3网站整体构架 (8)2.2.4栏目详细介绍 (8)2.2.6网站建设流程以及实施计划 (10)一、基本情况:为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完善自身的机制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贵公司高层领导的倡导和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管理水平的标志,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实现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供应链顺畅,随时掌控仓库物料分布情况,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公司拥有一套整合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系统,支持各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准确及时地记录各职能部门中发生业务信息,传递到其它部门分享并最终为公司决策层提供准确及时得各种数据。
1.1 信息化范围:财务系统:总账、UFO报表、应收/应付管理、固定资产、出纳;网站:公司官网重新改造设计;服务器:使用京东云服务器1.2 方案应用目标:通过前期的业务调研,结合现有财务系统和网站,进行财务系统全面升级,利用之前财务数据升级到全新财务系统。
使用云服务器可保证数据安全性,已及多地访问财务系统,满足用户经营管理的整体需要。
新网站将以全新的面貌将企业形象、最新动态、产品介绍等通过互联网方式展示给全国用户。
二、板块介绍:2.1 财务系统此次财务系统使用模块包含:总账、UFO报表、应收/应付管理、固定资产、出纳;共5个用户使用,使用地点包含:北京、拉萨、哈尔滨。
2.1.1系统实施●在云服务器上重新进行软件系统安装部署,并且配置远程登录系统。
●将老财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升级,导入到新财务系统中。
EOM(Enterprise Operating Model)企业经营模型第八章 EOM设计思路关键词:BIS(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业务信息系统;MIS(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上一章讲述了我们建立中国企业信息化原则是什么?我们评判企业信息化优劣的标准是什么?那我们如何面对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呢?我们在提出这个方案时是如何思考的,其思维逻辑又是什么?1. 把企业信息化设计成一个系统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期初阶段了,我们拥有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化的经验和教训。
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的时候,往往把目光落实在如何实现一个具体的项目,不少人认为项目越多,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就随之越高。
正是这种错误想法,导致了企业在总体上对信息化把握力度减弱,造成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无序以及对外部信息交流共享的关注降低(有的甚至不关注)。
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发展。
如何在总体上把握企业信息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企业信息化当作一个系统来设计。
如果把企业信息化当作一个系统来设计,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把所有涉及到企业信息化的问题,放在一个系统之内加以考虑和解决。
那么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系统,那系统名称是什么呢?我们暂时把它称之为企业经营模型系统EOMS(Enterprise Operating Model System)。
因为企业经营模型包含了企业的全部的经营活动,而企业信息化就是围绕着企业经营活动而展开的。
当然这个系统也可以有其他的名称,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能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化的问题。
2.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和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个利润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也就是说信息化要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各种经营活动服务。
四化治企准则伴随着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迅速变化,中国企业正面临着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的转变亟须极其紧迫。
因此,提出了“四化治企”的战略准则,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向新型制造业发展。
“四化治企”准则包括:1.智能化:改造企业的传统制造系统,提升自动化水平,合理使用机器人、智能机床及其他智能设备,以及先进的制造技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制造流程自动化,以提高制造效率。
2.节能化: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优化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提高热利用率,显著减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3.高效化:统筹企业制造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持续改进企业管理体系,提高制造质量和制造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4.精益化:采用顾客导向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加快产品的开发速度,满足顾客的需求,达到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
实施“四化治企”的过程需要深度参与,各个环节有效协调。
企业首先要建立深度智能化的企业信息化构架,加强对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现场监控等应用的支持,实现智能制造及制造流程智能化、数字化等目标。
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建立节能、高效、精益的制造模式,结合现状建立合理的设备技术结构,实现技术改造,采用专业化、自动化制造技术,形成高效可靠的制造系统。
届时,企业将构建一个高效、精益的制造平台,建立全面的技术支撑体系,企业实现全过程的追溯,尤其是在产品技术、人员技能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显着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面智能化、高效化管理。
另外,要把“四化治企”的技术落实到企业的实施实践中,还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企业需要建立起让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技术改造实施中来的机制,并遵循技术更新、改进、升级的原则,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有效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总之,“四化治企”准则为中国企业向新型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制造业主体的技术改造,到管理体系模式的变革,都可以看到“四化治企”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3)2详细规划方案 (4)2.1技术实现方案 (4)2.1.1集成方案 (4)2.1.1.1技术管理建议方案 (4)2.1.1.2统一用户方案 (29)2.1.1.3统一认证(单点登陆)方案 (30)2.1.1.4统一待办任务集成方案 (33)2.1.1.5消息集成方案 (34)2.1.1.6移动集成规范方案 (36)2.1.1.7UI规范方案 (38)1项目概述通过架构顶层设计和统一管理,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撑未来业务快速上线。
对于财务核算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提升集团“财务服务能力”:基于统一核算规则,全流程贯通,全面协同,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支持财务转型;▪提升集团“财务管控能力”:一套系统、集中部署,落实全集团核算过程的统一,利用主数据、合并报告等手段,整体提升集团层面集中管控能力。
具体来看,本期工程重点要达成以下目的:▪建设集中化的财务核算系统,通过集团统一核算规则及管控规则的集中固化,替换原总部及各工程局、专业公司、设计院等子属分散部署的财务核算系统;▪与资金系统、报账系统集成,形成业财协同和财财融合体系,实现核算自动化,提升交易处理效率;▪实现总部、各工程局、专业公司、设计院等子属之间的关联交易协同,提升对账准确性和及时率;▪与合并系统集成,实现对外披露报表的自动化,实现全集团报表一点出具;▪与预算系统、资金系统、税务系统集成,提升财务专业运营能力,支撑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助力财务转型。
通过上述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纵向上,集团管理贯穿所有组织层级,实现纵向信息穿透、管理一体化;横向上,业务横向贯穿业务部门,实现业财协同;决策上,实现一个、一副面孔,一个数据口径、一套决策体系”的集中化财务管理平台。
2详细规划方案2.1技术实现方案2.1.1集成方案2.1.1.1技术管理建议方案客户化开发工具及擅长的开发内容建议:客户化开发管理:(1)需求调研需求调研的最主要目的是明确开发内容,其次是评估开发耗费的人工时,并做出合理的开发计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一、信息化需求分析1、信息化现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
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
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
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
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事情都归入到信息化系统中。
局部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
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计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部队,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
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营业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营业集成的需要,将应用步伐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
企业IT框架规划与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IT架构规划和设计成为保证企业信息化运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IT框架规划和架构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企业IT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规划和设计。
一、IT框架规划的重要性IT框架规划也称为IT架构规划,是一项以企业战略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企业现状、未来发展方向、技术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等关键因素,制定企业信息化系统构架的规划和设计。
IT框架规划对于企业的信息化事业意义重大。
首先,IT框架规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标志。
只有规划良好的IT架构,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升级的信息化需求。
其次,IT框架规划有助于节省企业IT投入和运维成本。
通过IT框架规划,企业能够排除低效和没有必要的技术项目,避免重复投入,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企业经营效益。
二、IT架构规划的内容IT架构规划是企业信息技术及管理的总体规划,它关注的是企业应用环境、硬件、软件、服务、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设计和规划。
要制定IT架构规划,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规划:1、业务流程IT架构规划需要关注企业的业务流程,它必须基于业务流程的完成情况,制定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IT架构规划。
企业IT架构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业务需求,以支持业务流程的实现。
2、系统架构企业IT架构规划必须关注企业的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包括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原则等。
企业IT架构规划必须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选择合适的系统架构,设计适合企业业务的数据处理、网络和安全控制等系统要素。
3、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是企业IT架构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对数据的管理与利用。
企业IT架构规划需要关注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以及如何将数据进行安全与高效的存储。
4、安全架构安全架构是有效保护企业IT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IT架构规划需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规划相应的安全策略、技术、管理措施等,确保企业IT资产得到保障。
浅谈企业信息化的构建企业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上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今后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先进的信息系统装备传统产业,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概括的称谓。
广义地说,企业信息化是指广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生产、管理实现自动化。
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的控制、测量、加工以及产品的设计等都无不采用信息技术,始终伴随生产过程的生产信息不断地被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自动化。
如果将浩如烟海的管理信息,如物资、财务、计划、销售、库存等由人工处理的信息也用现代化工具处理时,则此时企业的信息化就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企业信息化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实际上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应属于工业化的范畴,用自动化生产、测量、显示、控制等工具,通过生产信息达到生产的自动化。
另一部分是管理的自动化,即通过自动化工具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后者就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
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到计算机辅助管理(MIS、DSS、OA、ES)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那么企业就达到最高级的信息化,所形成的自动化系统应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企业能否获得最大的效益,取决于企业各种功能的协调程度,即集成度。
通俗地说,集成的作用就是使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刻以正确的方式传到正确的地方。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会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高速发展。
传统结构是一种职能型或垂直型的科层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特性表现为独立的、专业化的部门,部门是企业组织体系的节点,企业的日常业务所运载的信息流必须在部门之间流转。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工作的好坏不仅在于部门工作的好坏,而且在于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
部门本质上是专业群体的集合,部门之间必然存在壁垒,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壁垒效应就越明显,整个组织就越僵化。
而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变化中的市场要求任何一个组织结构都必须具有时刻应变市场的能力,即富有弹性,因此在大方向上,企业的组织结构必然向富有弹性的方向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是淡化部门的界限,强调整体协作。
企业进行信息化构建,尤其是实施ERP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企业再造工程。
需要整个企业统一思想、协调运作;需要深入调研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流程,重新审视我们既有的工作方法,评估其对企业整体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重组。
那么企业如何构建信息化呢?构建企业信息化包含若干步骤,这些步骤不仅包括技术的部分、而且更包括非技术的部分。
显然,构建企业信息化必须有效利用技术手段,而与传统的信息系统的构建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信息化构建必须强调非技术的因素,这是因为新型的技术手段,只有与新型的业务流程设计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如果新技术与旧的业务过程相结合,或是老技术与新的业务过程相结合,都将是失败的。
而且,技术的发展会影响到客户的需要,而客户的需要又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业务流程设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设计回影响到业务过程,而这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一代技术。
企业信息化构建时,应遵循如下步骤:1 是进行企业自我诊断: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高层决策机构首先应当借助外部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机构,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竞争地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力度和深度,才能既不脱离企业自身特点、基础和条件,又能很好地服从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2 是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突破口:什么时候启动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企业的什么地方进行突破,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现在”就上马信息化项目。
如果企业在体制、管理、观念、人员IT素质、资金预算等方面缺乏准备或准备不充分都会成为信息化的阻力,推迟信息化启动的时间。
企业应当在第三方咨询顾问的帮助下,全面、客观地分析这两方面因素的消长变化,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突破口,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
3 是进行企业全员信息化培训:信息化项目启动前,借助每三方管理咨询,对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就信息化意义、必要性、基本知识技能、预期效果等进行全员培训,不同于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实施商对系统和终端用户进行的应用操作技能的培训。
它不仅有助于尽快形成全体员工对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步骤等的共识,明确自己所应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增强员工参与度和积极性、创造性,减少障碍,克服阻力,提高项目成功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擦亮用户的眼睛”,培养和提高企业管理层特别是高层决策者对信息技术、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认识和判断力,以便正确地选择适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及其供应商、实施商,降低选型风险,防止决策失误。
4 是进行企业信息化的系统规划:企业信息化不仅更新了企业业务活动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对企业进行重新设计和实施这个设计,包括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商务模式、应用系统等。
企业的数字化将涉及企业内外部的许多方面。
因此,在实现由传统企业向企业信息化转化时,必须进行全面的系统规划。
作为企业信息化设计的系统化文档,系统规划是企业信息化设计实施的基础,以此为基准,将指导企业最终构建成一个符合目标的企业信息化。
系统规划包括战略规划、战术规划、硬件系统的规划、软件系统的规划(含软件的选型、实施步骤、实施周期、实施范围、人员配备)、系统投资的规划以及整个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
通过全面的系统规划还可以使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构建企业信息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
从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
(2)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
(3)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
(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
(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
(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
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5 是进行企业信息化技术实施、监理、验收评估及维护: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实施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开发集成、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等阶段,它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构造企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后台的应用系统;构造前台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项目进行实施阶段后,企业作为甲方,供应商和(或)其实施商作为乙方(一个或多个),需要由第三方作为监理方来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关系,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规划内容、进度要求顺利进行和设计功能的全面如期实现。
在项目实施监理阶段,监理方依据有关监理的法律法规,对项目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全程、全面的监理并提供甲、乙双方共同确认的《监理报告》。
项目实施完毕,进入验收评估阶段。
由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复杂性,在没有引入第三方的情况下,甲、乙双方常常在项目是否可以结束、何时验收以及依据什么标准验收等方面产生分歧,相持不下。
第三方管理咨询机构,按照信息化规划、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一套各方公认的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站在中立的地位,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提交双方确认,对确保项目成功和双方的利益都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验收评估结束后,信息化项目就进入维护、管理与扩展阶段。
对于项目实施方而言,项目竣工意味着用户买单,自己走人。
但对用户企业而言,项目竣工,一切才刚刚开始。
因为,系统建成正如生产线竣工,应用和投产才是目的。
此阶段,企业与第三方管理咨询机构可以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方管理咨询机构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阶段性信息化项目完成后的维护、管理与升级工作,紧紧围绕用户应用系统升级、扩展的要求,跟踪研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继续为用户企业提供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的服务。
同时,帮助用户企业建立IT供应商信用记录数据库及其根据用户系统维护、扩展需要作出快速响应、提供后续服务与支持的机制。
6 是进行企业信息化的绩效管理:企业信息化实施完毕,可以说信息化建设完成框架。
但是如何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企业的业务服务,如何衡量信息为企业带来的新价值,这必须有绩效管理的协助。
企业信息化的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性能、引发的管理创新、直接的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无形效益、业务能力等指标的确定,和指标的评价标准、指标的测评,得出目前企业信息化的短处和问题。
企业可以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对照标竿企业进行针对性改进。
使得企业信息化的构建形成闭循环,不断通过绩效的管理来优化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和业务。
以上内容,初步论述了企业信息化不同阶段的关键成功要素,这些策略运用与否、运用得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败。
希望本文对企业信息化各有关方面更好地研究和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特别是对用户企业(作为甲方的业主)科学规划、成功实施信息化,能够有所启发、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