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课程论文《基于可拓学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 格式:docx
- 大小:472.66 KB
- 文档页数:30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普荃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带领所教学生到昆明的青年路、环城东路等主要城市道路进行城市公交车运营情况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访问昆明市公交二公司的数据来结合物元可拓模型的应用原理,对城市公交系统如: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运营环境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
主要是考虑到“公交优先”在昆明等很多城市已经实施运行了十余年之久,至今,公共交通优先仍有哪些优势?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如何有效避免单目标评价所带来的片面、孤立结论?如何经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得出现在我市公共交通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完善和提升,最终为其他人口规模和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城市的公交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物元可拓模型;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运营环境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92-05一、引言面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管早在1999年前后我国就已经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格局发展模式,很多城市也一直坚持发展“公交优先”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城市公交系统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完善和改进?该如何结合城市本身特点来评价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绩效呢?种类繁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该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合理、科学来反映城市公交的情况,并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从大量事实表明: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其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比如:极大程度改变了市民出行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结合其他交通方式出行带来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交通拥堵的减少、出行质量的提高、能源消耗的降低、低收入人群能享受到社会的福利等,对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能针对性较强地发现城市公交车在运行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亦能较好地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有效提高和完善其发展。
国外建成城市公交系统时间较早对城市公交系统的评价研究也相对起步较早,既有涉及对城市公交某个方面的评价,如:票价、政策、路网布置、换乘系统等,也有包含了运营环境、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的整体评价。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1. 引言城市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居民的出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效能和可达性,可达性评价成为了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旨在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的规划方法。
2. 可达性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可达性评价是一种衡量交通系统对于居民出行需求满足程度的方法。
它综合考虑了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服务质量和出行时间等因素,以评估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水平。
常用的可达性评价方法包括OD矩阵分析、交通网络分析和交通模型模拟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出行数据、交通网络数据和地理数据,计算出不同地区的可达性指标,从而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3.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原则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规划方案应该基于充分的数据和分析,包括出行需求、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规划方案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包括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等。
此外,规划方案还应该注重提升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和服务质量,以提高可达性水平。
最后,规划方案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的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践案例来进行分析。
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和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城市规划部门决定制定一套新的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首先,他们收集了大量的出行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以了解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网络的状况。
然后,他们利用可达性评价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的可达性指标,并将其绘制在地图上,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可达性水平的分布情况。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的创新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新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汽车。
这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人们外出的时间,提高了生活与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伴随着物流的发展,运输车辆的数目也不断增加。
这种情况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我国的内需。
可是,它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给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运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为伴随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却相对的落后。
不少城市规划者当时在规划市政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的当前的交通情况。
这便容易导致当前道路交通车辆承载能力的供需矛盾突出,引发城市交通拥堵的发生。
当前,我国的不少城市已经出现了交通拥堵,给交通的运行带来了不少压力。
北京市就是典型的例子。
完善交通管理,避免交通拥堵出现的意义更为突出。
交通顺畅有助于城市交通的顺利运行,这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
当前,不少上班族由于交通的拥堵而上班迟到,其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而交通问题的解决必然能够大大降低因交通问题而带来的运行障碍。
另外,交通的便捷性能够给市民带来舒适感,能够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相反,城市交通拥堵则容易提高市民的焦虑感,严重影响其幸福感。
为此,城市交通问题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一个关键措施。
再次,交通环境是人们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依据。
混乱的交通环境必然会使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最后,城市交通拥堵会增加城市的行政成本,严重影响行政的效率。
严重的城市拥堵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成本。
一般来说,交通拥堵的成本大约能占GDP的1%到3%,当交通拥堵发展到一定严重的程度,城市的运行压力降会大大增加,甚至出现城市瘫痪的情况。
因此,优化交通管理,保证交通顺畅可以提高城市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可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此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其目的和意义也就在于此。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公交系统绩效评价作者:普荃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6期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带领所教学生到昆明的青年路、环城东路等主要城市道路进行城市公交车运营情况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访问昆明市公交二公司的数据来结合物元可拓模型的应用原理,对城市公交系统如: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运营环境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
主要是考虑到“公交优先”在昆明等很多城市已经实施运行了十余年之久,至今,公共交通优先仍有哪些优势?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如何有效避免单目标评价所带来的片面、孤立结论?如何经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得出现在我市公共交通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完善和提升,最终为其他人口规模和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城市的公交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物元可拓模型;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运营环境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92-05一、引言面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管早在1999年前后我国就已经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格局发展模式,很多城市也一直坚持发展“公交优先”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城市公交系统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完善和改进?该如何结合城市本身特点来评价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绩效呢?种类繁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该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合理、科学来反映城市公交的情况,并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从大量事实表明: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其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比如:极大程度改变了市民出行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结合其他交通方式出行带来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交通拥堵的减少、出行质量的提高、能源消耗的降低、低收入人群能享受到社会的福利等,对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能针对性较强地发现城市公交车在运行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亦能较好地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有效提高和完善其发展。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京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摘要 (3)二、项目简述 (3)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3)2. 项目背景 (4)三、项目内容 (4)1. 整体方案 (4)2. 重点业务和行业应用介绍 (5)四、项目意义 (13)1. 对中国移动的意义 (13)2. 对南京公交的影响/意义 (15)五、项目社会效应 (15)六、项目实施单位 (15)七、附件说明 (16)“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京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一、项目摘要江苏移动凭借着完善的网络、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第一的服务态度,针对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贴身设计,与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开展多种业务的全面合作,其中包括VPMN、移动办公短信、帐户绑定IP直通车、集团彩铃、集团商务桌面电话、企业随E行、集团专线等业务。
自2003年正式开始合作以来,双方的合作大力促进了南京市市政交通方面的信息化进程,该项合作在受到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好评、提高移动业务收入的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帮助公交公司公司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使各部门实现资源最佳利用和分配,增强对突发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并大大提高公交车的服务水平和公交公司的企业形象,实现公交运营和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
通过双方合作,在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增进城市市政服务水平的同时,可以提高移动公司的GPRS业务收入、绑定集团用户,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多样化服务的同时,树立移动公司的良好形象。
二、项目简述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南京市公交总公司成立于1931年,是南京市规模最大、线路最多的公共交通公司拥有2600余辆公交车、130多条线路,是以城市及近郊区公共汽车营运为主业,公交车制造、出租汽车、广告、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社会教育培训、康复医疗等多种经营并举的国有大型企业。
总公司下设11个客运部、3个汽车修理厂、1个物业管理分公司、1个车辆修理厂、1个出租汽车分公司、1个营收中心、1个教培中心、1个驾培中心,1所职工医院和1个从事多种经营的新江南实业总公司。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可拓学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姓名彭洋洋学号 1120140500课程名称管理系统工程任课教师陈亚林提交日期 2014年 1月15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3)1、国外研究现状 (3)2、国内研究现状 (4)3、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5)(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6)(四)研究方法 (7)(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7)第二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模型的建立 (8)(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8)1、物元分析理论 (8)2、关联函数 (9)(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 (10)1、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0)2、交通系统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10)(三)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级评价模型 (13)1、经典域、节域和预警对象 (13)2、安全关联度计算和距的确定 (14)3、评价指标权系数 (15)4、评价等级评定 (15)第三章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16)(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级的划分 (16)(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级评价指标阈值 (16)(三)经典域、节域和预警对象的确定 (20)(四)待评价物元的确定 (21)第四章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2)(一)南京市公交系统概况 (22)1、南京市交通现状 (22)2、南京市公交现状 (23)(二)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等级评价 (25)1、各指标经典域和节域的确定 (25)2、权系数及关联函数的计算 (26)3、综合评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27)4、小结 (28)参考文献 (29)摘要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优先发展的交通模式,相关组成的完善对于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正确、合理、有效的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总结阐述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公交构成存在问题的,按照科学性、可比性、系统性、适用性等基本原则,从网络技术性能、经济效益水平、公交服务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方面重新构建了更合理、更全面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可拓学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全面客观的系统评价。
结合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物元可拓模型;系统综合评价AbstractAs a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pattern,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valuate the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rrectly,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city's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Based on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and problems our country city bus pose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more reasonabl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which considers technical network performance level, economic benefits, bus service leve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comparable, systematic, applicability, the four basic principles. Then we build the comprehensive model of city public traffic system evaluation based on Extenics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model is good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Keywords: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Matter-element Extension Model; System Evaluation第一章绪论(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作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城市公交系统的状况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共交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和交通出行的优劣,也会影响到城市交通事故发生率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良好的交通条件不仅能够使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决策者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公交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公交客运服务水平,使公共交通运力实现“全面协调、重点发展”的策略,进一步开发公共交通运输市场。
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评估城市中的公交需求与现状城市公交供给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去提高相应的公共交通综合水平,这对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来综合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并且不能停留在定性的评价层面,更需要提供一个或者多个量化指标来具体的指导公交优化措施。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立足于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级的因素,拟建立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评价,总结其发展变化规律,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的薄弱环节,促进公交规划与建设便捷、高效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1、国外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内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起步较早,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多,并形成了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理论体系,建立了符合地区公共交通实际情况的设计原则,即“公交线网络化、站点布局合理化及公共交通智能化”的“三化”准则。
国外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以及如何优化公交网络等方面,其研究重心是基于公众对公共交通系统的的认可程度,即利用基于乘客心理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通过不同类型的调查方法和相应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完成交通运营过程中的服务质量水平、线路运行水平等方面研究。
瑞典学者首先在1989年建立了瑞典顾客满意度晴雨表(SCSB),开创了评价体系的研究思路。
随后美国于1994年在此原型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并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模型。
Iseki和Taylor[1](2010)在12个车站周围对749位乘客进行了重要性与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从设施、信息获得、可靠性、可达性、安全性5个方面16项进行,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计算排序,发现公共交通服务的安全可靠性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Sik Sumaedi[2](2012)等研究了雅加达市公共交通乘客的行为意图,探讨了乘客行为意向和其他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满意度、感知价值、感知付出、服务质量;通过问卷调查339位乘客获取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概念关系模型,其实证结果显示,感知价值和服务质量对乘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显著。
美国城市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按车站、线路、系统分成了三个层次的公交服务,建立了层次化的管理模式,并且每个层面上按照覆盖性、方便性、舒适性三个评定标准完成定量评定,实现了将公交服务与乘客出行决策的动态联系,动态管理和评定。
2、国内研究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这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和研究学者的重视。
国内在公共交通系统规划领域的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及各大高校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城市公交系统评价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东南大学王炜[3]等根据公共交通系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模式,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具体评价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为其评价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吉林大学王建智突破性的完成了将单项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相结合,并运用其评价体系构造了长春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李春清[4]等则从安全、方便、迅速、舒适、经济和换乘高效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任其亮[5]等根据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便捷性的起讫点、公共交通容量、线路及公共交通辅助设施等4个主要因素,选取了换乘距离、换乘系数、公交站点覆盖率、公交线网密度等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公共交通便捷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Vague 物元评价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进行评价。
凤晓梅[6]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数据库以及基于GIS的公交评价指标体系。
李聪攀[7]研究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层次分析评价法,运用可拓学建立了可拓物元模型,评价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判定等级及发展趋势,并提出预警。
胡启洲[8]等通过建立城市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公交线网进行评价,建立了多层次评价公交线网的灰色关联模型。
孙娟[9]研究了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结合可拓学理论,建立西安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了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王炜[3]等基于GIS提出了一种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但以上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进行准确控制,加大了实际操作的困难。
3、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现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综合利用模糊数学、多元统计、多目标决策、信息论方法等科学手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