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构,学生]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
- 格式:docx
- 大小:17.74 KB
- 文档页数:3
从学生角度出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2023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想要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本文将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自由开放的时代里,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更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外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学生应该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作业和复习,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式。
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次,学生需要具备协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这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更多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需要了解并尊重自己的同学,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发现彼此的长处和不足,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与同学和教师沟通,学会听取意见,执行计划。
第三,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给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而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结合实际,深入探究知识的本质和深层次的规律性。
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与他人分享。
最后,学生需要具备积极参与的精神。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
学生也可以主动向教师谋求借助,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并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着重关注教师的建议和要求,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学科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想要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协作、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的能力。
通过这些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方式和技巧,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我。
因此,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互动,向他人学习,在进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五段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的实验与研究从“五段式教学模式”来看,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能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四个意识的培养学习,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
改革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利用信息、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创造、生活、健体、审美等,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旧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
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
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
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五段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各年级、普遍地灵活运用了新的“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李爱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谈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作的尝试。
一、营造和谐课堂,送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双向交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摈弃所谓“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平等、互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而不应是教师强制学生被动学习。
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2、用爱心召唤、感染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催化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奉献一片爱心,生活中关心,学习上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这样学生就会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激发自己主体作用的发挥。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关注它、探究它,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多种,比如,运用媒体技术,化学实验,化学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实、现象等。
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比如在“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开始先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大多数学生凭感觉回答显中性;抓住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的实验,使学生感到惊奇,充满了疑问。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钻研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技艺,促使主体作用的发挥。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四度”好课堂摘要:新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揭开了“课堂革命”的序幕,课堂改革如火如荼。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打造具有学生主体参与度、学生思维深度、学习效度和教学互动温度的“四度”好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育时代新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参与度,深度,效度,温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新时代,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迫切呼唤“课堂革命”,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21 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我国自 2001 年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小学课堂在静悄悄的变化——从“知识传递”到“知识构建”的课堂转型(钟启泉,2017)。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育人的主渠道。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堂好课应以“四度”即参与度、深度、效度、温度为指标,打造“四度”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落实新课改要求,培育时代新人。
一、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堂好课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
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和强力执行;教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勇敢尝试和科学创新。
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深根发芽。
本文在分析课堂教学涌现出来的各种模式,toushi课堂教学现象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如下六大发展趋势。
一、让学生参与课堂不管是我们的京剧,还是西方的歌剧,艺术含量不容怀疑,但都存在曲高和寡的遗憾.好在对于对那些用脚投票的观众,大家都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过于低俗,而是不断调整京剧和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更多观众走近剧院。
毕竟大家都明白,观众的艺术品位是通过看京剧和歌剧提高的,所有的指责只能让他们远离京剧和歌剧。
对课堂教学来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越是复杂,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让出课堂;虽然要教师让出课堂,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
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而是教师如何从课堂主导者转换为课堂组织者;这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而是教学能力的转换,前者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后者需要重新学习才能实现.很有意思的是,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强的地方,教师更愿意也更有实力来捍卫现状,因此要实现这样的转换更加困难;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弱的地方,教师在学生不参与课堂或者在课堂上不学习的现状面前,不得不改变这种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于是反到成了实现这种转换的突破口.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一轮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真正的领军学校并不是老牌的名校,反到是象杜郎口中学等传统意义上的薄弱学校。
在那些老牌名校里,尽管教师主导课堂并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有较强的主导能力,要么可以用权威要求学生听课,要么可以用魅力吸引学生听课,再加上学生也有更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所以他们的课堂病态并不明显。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们往往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但实际上,在许多教室里,学生们更倾向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
然而,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呢?1.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
这可以通过笑声、轻松的谈话和友善的态度来实现。
当学生感到放松和自在时,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2. 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来自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尽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可以通过引用真实的例子、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或展示有趣的媒体内容来实现。
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增加了,他们就更愿意参与其中。
3. 鼓励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参与的有效方法。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讨论观点,并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
这样的互动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4. 引导开放性问题和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和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能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
同时,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以保持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5. 创造互动式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式的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
这些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供及时反馈学生的参与和努力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建议。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努力被重视,激发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以上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当学生变成课堂的参与者时,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为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
浅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作者:严敏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15期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首先,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
要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真正的发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过程观,教学过程必须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中解脱出来,做到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总结经验、探索新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另外,教师还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他们的知识全面发展。
一、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全员、全方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除了在思想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外,还必须树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选择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我就采用了“激疑——质疑——解疑——存疑”的方法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主动参与,力图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主体精神的培养。
(1)激疑。
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是一个理解、运用、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造是教师首先考虑的核心问题。
疑问则是此核心的前提,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则发端于情景。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学生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
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
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
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
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
活动型课堂结构化教学设计一. 引言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再仅仅扮演信息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活动性教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课堂中,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活动型课堂结构化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 活动型课堂结构化教学设计的原则1. 学生参与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任务导向原则:活动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快乐地玩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3. 合作学习原则:合作学习是活动型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小组合作、伙伴互助等形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4. 周期性评价原则:在活动型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三. 活动型课堂结构化教学设计的步骤1. 分析教学内容:在进行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适合开展活动的内容。
2. 设计活动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组织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组织活动的进行。
活动过程可以包括问题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4. 提供学习资源:活动型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如书籍、工具、技术设备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活动任务和学习目标。
5. 评价学习效果:在活动型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出类型,拟定出教学方法,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目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习惯,仍然不自觉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在根本上没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
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另外,我们应该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知识。
还注意以人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学生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等多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阶段: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分组,这正是我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的一种体现。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搜集、加工、整理材料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地位最集中的体现。
这一过程虽然是在课下进行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
正如有的老师在课后点评时所说:“这节课真正的价值在课外。
谈谈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老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或者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老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图片、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来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来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要倡导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听从和服从,而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解决学习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
建立起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模式。
一、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该作相应的改革。
(一)改革课堂模式: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最大化”地优化起来,才能给学生让出自主探究的时间。
1、改变语文课堂繁复耗时的肢解改变语文课堂繁复耗时的肢解式讲析。
肢解性讲析课文,打破了文章的整体美感。
学生心目中,有零碎的字词,有割离的句子,有机械的段意,也有刻意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却没有作品本身,没有对作品中理趣与语言有机结合而生成的美的切实感觉。
在语文教学中,字词的解释、语句的揣摩、段落的研读,都应将其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究中。
从整体感知到细部体会,再从细部收获回到领悟文意,使学生在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留下的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而是鲜活的、灵动的篇章。
2、改变精讲的“灌输性”,注重教学精讲的“示范性”。
选择精讲片段,把阅读、体会、思考、质疑、解释的过程展示出来,为学生的自读“做样子”。
“示范性”重视的是思路、过程的展示,它并不停留于把教参的结论传给学生,而是以带领学生感悟、指导学生思考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层次,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二)改革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小组学习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自尊,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提高与辈群体变往的能力,使学生学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交往技能,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小组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一、引言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学生需要更多的参与和互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应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商务谈判、旅游景点导游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3.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完成任务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4.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法律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5.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地理拼图游戏、国家位置竞争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地理知识。
6.问答互动教学法问答互动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答,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该策略的核心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
1. 创设开放和鼓励学生参与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发挥创造力。
教师要提供鼓励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践和体验学习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措施。
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启发式教学和差异化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互相讨论和独立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等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能够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以上几点策略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
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一、参与的全面性原则参与的全面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少数人的参与,而是全体学生的参与;不只是个别教学环节的参与,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不只是动作的外显行为参与,而是动作、思维、情感的全部参与。
贯彻这一原则的主要要求是:1.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教师首先应该仔细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去挖掘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
其次,对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进步更要特别鼓励。
2.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不应局限于练习巩固阶段,而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学活动的总结等。
应该看到,学生参与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体验越强烈,其主体意识就越能得到增强,从而就越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教师要创设全身心参与的环境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基础,情感是学生参与的动力,如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没有兴趣的支配,没有情感的卷入,那只是一种被动的“参加”。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维的参与,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模仿思维的范例,尝试思维的机会,选择思维的条件,创造思维的情境。
学生思维参与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核心。
再次,教师要给予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耳等各种感官投入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自己。
二、参与的层次性原则参与的层次性原则是指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活动都有所发展。
落实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教师可以采取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等手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程度的参与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指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把握切合自己实际的参与机会,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爱抚。
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就像一场独特的演出,老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着这个教育舞台。
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扮演主角,而学生则是观众的角色。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们缺乏参与和主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学习。
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鼓励学生提问当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对话时,积极参与就会成为必然结果。
然而,学生通常不愿意在课堂上提问或发表看法,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批评或嘲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 鼓励学生提问: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任何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激发他们提问题的勇气。
2.回答问题:老师应该积极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4.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放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被评价。
5. 注意学生的情感状态:当学生感到沮丧或有抵触情绪时,老师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纠正。
以上方法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参与。
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
1. 分配职责:将每个学生的职责分配清楚,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内容和任务。
2. 鼓励集体讨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集体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3. 鼓励学生提供帮助: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4. 创造友好的环境: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友好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舒适和自在,在这个环境中自然而然就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积极地学习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5. 获得意见反馈:老师可以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定期进行评估,以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以上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参与”这四个字可以说在当今的社会和教育的大背景下,含义颇深也颇重,学生不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而能够主动参与的课堂,说明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教师当然也是身心愉悦的,而且很有成就感。
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學呢?1心理上要相信尊重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首先是由于教师教育观念上不相信学生所致。
认为学生没有能力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是白板一块,于是教学中就不敢放手。
备课时凭想象准备,并依此设计去讲授,让学生跟着自己走,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不理睬,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加以禁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带而过等等,这样,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进来,甚至会打击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
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由于心理成长的原因,其参与度会更为下降。
结果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参与和接受,学生的发展是有限的。
所以,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已有发展水平,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发展学生,才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
2要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不是教师独霸天下的场所,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平时不要吝啬一个简单的微笑,这样就会解除学生那种与生俱来对老师的畏惧感,在课堂上要和学生互动起来,要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
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创造过程,如: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传统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从属地位,然而近些年各类职业院校都在尝试改变这种模式,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本论文希望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实践在新冠疫情常态下,金融危机也在全球范围蔓延,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已就业和再深造的学生看,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占有较大的优势。
目前传统的讲授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话语权在老师身上,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这已不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重要性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对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国内外现状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改革不断得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也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1国内文献综述目前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艺术通识类在线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吕文静[1]认为:在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课程的基础上,要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学习者的需求与感受体现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要素中。
李立娟[2]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融合教学探究》中探索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计专业岗课证结合教学改革,提出“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课证深度结合、助力学生能力提升、服务特区经济建设”的会计专业“岗-课-证”教改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并在其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新时代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时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1.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
2.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新时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几种创新教学方法的体会:1.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新时代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以下是我对加强师生互动的体会: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
摘要:在现代教学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不断参与,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结构;改革;主动参考;发展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82-02收稿日期:2015-09-21
现阶段,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老师“满堂灌”和“满堂问”等现象。
教师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权利,脱离了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硬是牵着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自以为合理,其实未必合理的教学思路上走,把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处理成教师一厢情愿的烦琐讲解和架空分析。
这种做法会大大挫伤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且严重抑制了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导致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
可见,改革当前农村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那么,应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
一、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条件,教师的真诚、关怀和帮助,可以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反之,则会扼杀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谈到他的小学老师时说:“一响起铃声,就带来一阵阵的恐惧。
上课往往是先发算术本子。
每喊一个名字,下面就有人把本子领回来,可是喊到我,那个算术本就像瓦片一样向我飞来,有时就落到别人的椅子底下……从这时起,我认为算术这是一门最没有味道的,也是最难的学科,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以这门功课为最糟。
但是,那位十八九岁的从不打骂学生而热爱学生的语文教师,爱用歌唱的声调教学生读诗,使我在二十几年之后,还能背诵她教的诗。
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多么有益的影响。
”从魏巍的话,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与算术老师的关系紧张,以致一上算术课就担心害怕,扼杀了他学好算术的动力。
而语文老师则热爱学生,从不打骂学生,教学生读诗,让他觉得是在歌唱一样快活有趣,对他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可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应对每位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关心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
学生非常重视这种情感体验,他们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及老师的课,他们会在感受到老师爱心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回报心理――学好语文,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参与学习。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还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针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
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当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把课件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
这样,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学生自然会乐于参与到学习当中。
把游戏引入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游戏趣味性强,气氛热烈,最富有吸引力,当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时,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学生眼里也放出光来,跃跃欲试。
欢乐的游戏极自然地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如习作指导时,教师把“抢坐”这个游戏引入了课堂:选四位学生,要求四位学生听老师的口令绕三张椅子正步走、跑步走、向后转……当老师喊“坐下”时,则要马上抢到椅子坐,没有抢到坐的学生就要表演节目;接着剩下的三个学生绕着两张椅子走……直到最后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学生为优胜者,游戏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教师紧接着要学生叙述刚才看到的游戏经过,学生纷纷举手,就连平时胆子小的学生也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精讲巧练,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学习
目前,有不少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死气沉沉,不说、不问、不发言。
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不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提出问题后根本就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急于求成,使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或答不准确,造成学生难堪的场面,打击了其自尊心。
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各环节,力求简短、精练,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也就是课堂中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等。
例如《新型玻璃》一课,传统教学就是照本宣科,把五种新型玻璃讲解给学生听,这就显得枯燥乏味。
而一位教师却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先精讲“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要求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并像老师那样描述“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之后再用第一人称形式介绍第三种“变色玻璃”;然后要求学生向人们推荐“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
这样精讲巧练,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课文,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悟得了学习方法,并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
四、开展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来让学生掌握,而是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动脑、动口,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考方法去讨论,鼓励创造性的见解,再通过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指导来学懂知识。
这样热烈的讨论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
五、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习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学生善于质疑,也有利于改变当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被动状态。
学生也会在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启发他们去问重点、问难点,问在点子上、关键处,还要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加以鼓励,并引导他们解决疑难,学会质疑解难。
学生通过质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切身感受质疑解难的乐趣,明白求知的路上离不开积极的参与。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角,而是一座桥梁。
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知识,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灵魂――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刘维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陕西教育科研(课改实验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