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与整数相乘-_2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分数相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其本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素材:准备与分数乘法相关的生活实例,便于引导学生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烹饪、分配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题,教师及时批改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决,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
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分数与整数相乘》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分数与整数相乘》各位评委、各位专家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它是小学数学国标本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解决更多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时内容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例1教材以做绸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探索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安排了配套练习“练一练”以及练习八1-5题,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以学生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兼难点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结合上述我对教材的认识,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我预设了以下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4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指导学生弄清题意,知道这根长方形的直条表示1米长的绸带,而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3份也就是3/10米用来做一朵绸花。
出示第(1)小题,组织学生涂色表示做3朵这样的绸花所用的米数。
[通过涂色,既激活学生对加法和乘法已有认识,又启发学生列出不同算式解决问题]。
指名交流,交流时说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列出3/10+3/10+3/10或3/10×3或3×3/10。
[通过学生的观察、涂色、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几分之几的既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4课《分数与分数相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分数与分数相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与分数相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引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问题。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分数与分数相乘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法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4.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与整数相乘》是本册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对于分数与整数相乘,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应用,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知识。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40人,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请问这个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例,如2/5×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材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和解决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分数乘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数乘法,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分数与分数相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课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理解其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定义、计算法则、运算规律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本节课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
2.学生对分数运算的规则和规律尚不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复杂分数运算的把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耐心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理解其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复杂的分数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1课《分数与整数相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1课《分数与整数相乘》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意义,灵活运用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与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例题与练习:教师出示例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然后,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应用与拓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基础上编排,教学分数乘法的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扩展原来的乘法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并且为学习分数除法作充分的准备。
分数乘法的知识主要有两块:一块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另一块是分数乘法的计算。
整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学生建立整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就能高效地解决求若干个相同部分合并起来的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可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在整数乘法基础上的一次很大的发展。
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就能用乘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并且为以后应用百分数的乘法提供支持。
分数乘法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
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离不开计算,分数除法也要转化成分数乘法才能进行。
本单元教材把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结合起来同步教学,一共编排7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例1分数与整数相乘,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例2分数与整数相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4、例5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6三个分数连乘例7倒数的知识单元整理与练习在表格里可以看到,全单元内容以计算教学为主线编排,同步教学运算的意义,优化了结构。
乘法运算的范围从整数、小数扩大到分数,其意义、算法以及实际应用都有较大的发展。
教材以计算为主线,学生可以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的新内涵,又通过运算概念的发展来理解算法,不失是一种极好的结合。
从例题的编排可以看到,全单元知识发生与发展的线索清晰,前后联系紧密。
先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后教学分数和分数相乘,符合简单到复杂的编排原则。
分数和整数相乘,先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在运算意义上和整数乘法一致,可以集中力量解决计算方法;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运算方法上仍然是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集中力量扩展乘法的意义。
教学分数乘分数,得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涵盖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体现了计算法则的高度概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