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一线突破同步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讲义: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932.75 KB
- 文档页数:8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目标导航]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概念阐释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海军部于1916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迫使英国退出战争。
虽然一时取得了很大战果,但等于阻断了美国发战争财之路,促使美国提前宣战,造成战略上的失误。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战争(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思维点拨1.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2.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美国、中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协约国逐渐掌握了全部优势;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其国内政治危机,特别是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和柏林工人起义,德皇被迫退位。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战争。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1)准备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姓名,年级:时间: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北魏实行了()A.编户制度B.汉化政策C.宗主督护制度D.民族歧视政策答案C解析在完成统一后,北魏统治者在地方上建立了宗主督护制,出任宗主的多是地方豪强。
这样,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使人民的负担空前沉重,苦不堪言.2.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一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A.民族的融合B.分裂走向统一C.中央集权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一信息即可判断答案为A;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3.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
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①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4.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促进民族交融B.“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激化民族矛盾C.“班赐冠服"——废除鲜卑文化D.“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削弱国家对人民的控制答案A解析“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就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促进了民族融合,故A正确.5.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
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
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
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本题共涉及了孝文帝的两项改革措施:俸禄制和均田制,A仅是俸禄制的作用,B、C仅是均田制的作用,故排除。
[课标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第1课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目标导航] 1.了解埃及出现内忧外患的原因和表现。
(重点) 2.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难点)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1.内忧(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①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将其变为一个行省。
②实权掌握在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手中。
(2)马木鲁克的暴政①政治:内部争权夺利,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掌握包税权,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欧洲几个世纪。
③外交:奉行闭关政策;排斥西方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2.外患(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埃及成为英法的争夺对象。
(2)概况①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占领开罗。
②1801年,英国配合土耳其军队攻入埃及。
概念辨析(1)包税制政府不直接按规定税率向纳税人征税,而是采取招标承包方式,将某一种捐税把要征收的税款数额,包给富商、私商,由承包人运用官府授给的征税权,自行确定征收办法,向纳税人征税。
(2)英法对埃及的侵略一方面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打破了埃及的闭关状态。
这就是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的双重性。
二、乱世中的穆罕默德·阿里1.背景(1)法国殖民者被驱逐以后,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势力卷土重来,英国也加紧了殖民渗透。
(2)埃及人民面临着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的两大任务。
2.崛起(1)在同法军作战中,阿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和政治领导才能,很快成为阿尔巴尼亚军团驻埃及土军中一位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人物。
(2)在复杂的形势下,阿里削弱了马木鲁克势力,控制了埃及的统治实权。
(3)1805年,阿里被推举为埃及总督,被授予帕夏封号。
(4)1807年阿里号召人民组织志愿军抵抗侵略,迫使英军撤出了埃及。
思维点拨马木鲁克势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最重要的国内背景,代表着改革前埃及内部落后的封建经济基础。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目标导航]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1.三条战线2.“施里芬计划”(1)制订①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②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2)实施①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俄军进攻德国东普鲁士等地,并且俄军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3)结果: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
概念阐释1.阵地战冷兵器时代,军队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称为阵地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
2.施里芬及其计划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订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要旨在于加强德军的左翼力量,取道比利时直取法国巴黎,速胜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
其特点是速战速决。
二、“凡尔登绞肉机”1.背景(1)德、奥匈结束东线战事的计划落空,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
(2)交战双方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
(3)德军准备通过凡尔登战役,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2.战况(1)1916年2月德军发动进攻,使用了飞机、飞艇和毒气弹。
(2)法军摆脱被动后,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3.结果(1)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
(2)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归纳总结为什么说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关键性的一年?(1)从双方企图看,交战双方都想在这一年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
(2)从战争形势来看,这一年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3)从双方投入看,双方动用了大量兵力和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弹。
(4)从战争结局看,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一方转移。
4.地位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双方伤亡总人数达到70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其他战事在海上战场,发生了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日德兰海战。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目标导航]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依据(1)协约国和同盟国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3)塞尔维亚等国的战争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思维点拨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1.欧洲衰退(1)经济危机:因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欧洲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2)政治危机①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②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2.美日崛起(1)对美国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占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8.5%。
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2)对日本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扩张的良机:它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的良机: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3.民族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战后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4.国际联盟: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易混易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英国经济霸权受到挑战,但并未完全丧失。
经过两次大战之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才真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目标导航] 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
(重点) 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
(重点)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难点) 4.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重点)一、大势所趋1.国际形势(1)在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3)整体趋势: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①《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②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②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维点拨(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内地;与此同时,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新思想的演进1.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思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目标导航] 1.理解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背景。
(难点) 2.理解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政治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措施。
(难点)一、智者的选择(改革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
2.北魏统治的危机(1)阶级矛盾激化:北魏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的贪污和搜刮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任意杀戮,从而激起各族民众的暴动。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拓跋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常常发生矛盾。
思维点拨北魏前期的经济、政治改革,本质上是落后的制度与中原先进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北魏统治者不得不正视的现实,迫使他们进行改革以摆脱危机。
二、孝文帝改革的措施1.制度改革重点精讲(1)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政府分配的是大量无主荒地。
(2)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迁都洛阳(1)原因①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遇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
②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的生活供应。
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是当时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2)迁都:493年,孝文帝以讨伐南朝为名,迁都洛阳。
(3)影响:迁都洛阳是孝文帝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革除旧俗的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思维拓展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
第2课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 2.理解孝文帝改革在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中的作用。
(重点) 3.认识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表现(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
(2)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3)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
2.影响: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二、繁盛的洛阳1.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促进了洛阳商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和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2.洛阳的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政府专门为中亚和大秦国等外国商人设立四通市。
3.一些富商大贾周游天下或远走异域,使得南北互市、中外贸易不绝。
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
思维点拨孝文帝迁都后洛阳在北魏时的状况和地位当时的洛阳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最大的商业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都市,还是都城建筑艺术的典范,国内外物资集散交流中心,民族融合的集中体现。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1.表现(1)魏晋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迁居中原,各族人民长期通婚杂居,相互融合,胡汉差别逐渐消除。
(2)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3)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后,也成了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错提醒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度统治模式的转化;民族融合也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而是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到汉族文化之中,如服饰、风俗、饮食等。
2.影响(1)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2)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重点)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重点)3.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
(难点)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崛起(1)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北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2.统一黄河流域(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2)影响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拓跋珪封建化改革思维点拨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2.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
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融和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社会矛盾激化(1)基层统治方式: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负担沉重。
(2)赋税制度: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社会矛盾激化。
易错提醒正确认识宗主督护制的实质宗主督护制是官府与地方豪强势力勾结、镇压民众、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方式。
2.民族矛盾激化: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目标导航] 1.了解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继续发展的概况。
(重点)2.理解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奠基作用。
(重点)3.分析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难点)4.探究梭伦改革的特点、原因与评价。
(难点)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梭伦出走(1)原因①客观原因:梭伦改革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
下层平民因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也有许多抱怨。
②主观原因:梭伦拒绝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
(2)概况:梭伦离开雅典,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
2.僭主政治的建立(1)背景: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
②“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
③“海岸派”继续拥护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消除纷争。
(2)建立: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
(3)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
易错提醒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
他事实上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以独裁的形式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1)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2)政治上: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解负令”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③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归纳总结梭伦改革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而经济的繁荣发展要求深化改革,并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经济条件。
2.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1)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
[自我校对]
A .黄河流域
B .官吏俸禄制
C .均田制
D .迁都洛阳
E .封建化
F .民族交流与融合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全面把握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1)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
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整顿吏治
内容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采取了汉化措施。
如: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2)促进了洛阳的繁盛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4)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重点)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重点)3.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
(难点)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崛起(1)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北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2.统一黄河流域(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2)影响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拓跋珪封建化改革思维点拨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2.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
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融和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社会矛盾激化(1)基层统治方式: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负担沉重。
(2)赋税制度: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社会矛盾激化。
易错提醒正确认识宗主督护制的实质宗主督护制是官府与地方豪强势力勾结、镇压民众、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方式。
2.民族矛盾激化: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改革运动。
重点精讲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史论要旨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2.孝文帝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知识图示主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史料一①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
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
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②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史料二③《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史料解读]①说明北魏政权内部存在严重的民族压迫。
②表明鲜卑族统治者横征暴敛,严重破坏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
③体现了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
[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第一段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史料一中第二段史料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什么结果?提示问题:民族矛盾尖锐。
影响: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巩固。
结果: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2)史料二所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针对史料一反映的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说明: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对汉族的儒家、道家思想非常了解,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措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必要性: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北魏面临统治危机,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①阶级矛盾:由于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赋税制度的混乱导致国家、豪强地主、农民之间的矛盾重重。
②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可能性①客观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拓跋珪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逐渐转向农业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同时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②主观条件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具有推行汉族封建国家统治经验的强烈愿望。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是()①鲜卑族自身的落后,难以对先进地区实施有效管理②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需要缓解④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2.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答案 B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战争时,鲜卑贵族驱使汉人为其打头阵的状况,这反映了当时鲜卑族和他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③都城偏远④南朝政权的威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中原和代北的不同特点,拓跋珪规定了相应的租税赋役制度。
天兴元年正月,他重申维持旧燕旧土的租赋制度。
在平城及其周围设置八部帅,其职责是对分土定居的氏族成员“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同年,拓跋珪从中原地区迁徙大量被征服的人口到京城,“诏给内徙新民耕田,计口授田”。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在代北地区有了发展,国家按比例对定居从事农业劳动的国人和徙民考课,为北魏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保障。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归纳道武帝拓跋珪改革的措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拓跋珪改革的意义。
答案(1)改革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给内徙新民耕地,根据人口授予土地。
(2)意义:在代北地区初步建立起封建生产关系;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以后的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改革的措施”依据材料中“拓跋珪规定了相应的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量校收入”“诏给内徙新民耕田,计口授田”等信息分析作答;第(2)问“意义”结合“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在代北地区有了发展”“为北魏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保障”等信息和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的改变、政权的巩固、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进程等方面综合分析作答。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
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
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魏答案 D解析秦朝、西汉和唐朝时期汉族接触不到鲜卑语,故A、B、C三项错误;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故D项正确。
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答案 B解析本题抓住限定词“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
故选B。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主要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这种方式()A.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B.减轻了农民负担C.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D.缓和了阶级矛盾答案 C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这里的“胡汉豪族的威权”具体是指()A.建立郡县制B.采用宗法制C.宗主督护制D.实行分封制答案 C解析北魏建国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由当地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造成了地主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的现象,故出现“胡汉豪族的威权”现象,故C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5.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这表明孝文帝()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答案 B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没有涉及教育和文化的推广,也没有涉及他对传统习俗的改革。
6.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统计,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叛乱事件就有二十几起,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
这说明()①北魏统一北方违背了历史潮流②北魏统治者固守旧思想③社会矛盾尖锐④改弦更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这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这就要求当局进行必要的改革,故③④说法正确;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迎合了历史发展潮流,①说法错误;②不能由材料得出。
[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
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
但是,此后各地起义仍时有发生。
(1)材料一所叙述的内容中蕴含着哪几种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者采用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2)材料一、二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认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何在?答案(1)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作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2)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危机严重。
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北魏统治。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要从材料一、二,尤其是人民起义所折射出来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来分析改革的原因,由此可以判断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