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1.68 MB
- 文档页数:89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美国心脏协会、国际复苏联合会如何改进、简化复苏培训程序和提高复苏成功率是新指南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效不间断的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针对所有施救者(包括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共同的变化新指南更加强调CPR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
建议对于除新生儿以外所有心脏骤停者给予频率约100次/min的有力按压,而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对除新生儿外所有年龄段患者给予30:2按压/通气比。
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1秒,避免给予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
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应该先行实施5个周期CPR (约2分钟)后进行。
对于l岁以上婴儿和儿童推荐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目击突发意识丧失的儿童,如AED在场,应尽快使用。
对于院外发生的未被目击的心脏骤停,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后使用AED。
2 医务人员的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2.1 基础生命支持(BLS)(1)对于所有院外突然发生的成人或小儿意识丧失,应在电话求救后,携AED迅速返回现场进行CPR和除颤。
(2)对于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或考虑为缺氧导致的所有心脏骤停患者(如淹溺、创伤或药物过量)应首先实施CPR。
(3)对于怀疑颈椎外伤的无反应的创伤患者,开放气道可试用托颌法,如果托颌法未能够成功开放气道,应使用仰头抬颏法。
①初级医务人员面对成人患者,应能够识别其是否存在“足够”呼吸②而婴儿或儿童应观察其有无呼吸,如答案为否,则应该立即给予两次人工通气③高级医务人员应识别所有年龄段患者存在“足够”呼吸与否,并准备提供通气和供氧支持。
(4)对于存在脉搏但呼吸停止的无反应患者,应给予人工呼吸,而无需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频率成人为1O~12次/min,婴儿或儿童为12~2O次/min。
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1 秒以上。
(5)对于婴儿和儿童,心率低于6O次/min且伴有外周灌注不良表现时,则应实施胸外按压。
2005 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目录2005 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第一部分概论(Introduction)第二部分伦理问题(Ethical Issues)第三部分 CPR概述(Overview of CPR)第四部分成人基本生命支持(Adult Basic Life Support)第五部分电生理治疗:体外自动除颤器、电除颤、心脏复律、起搏治疗(Electrical Therapies: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Defibrillation,Cardioversion, and Pacing)第六部分 CPR的技术与方法(CPR Techniques and Devices)第七部分1、辅助气道控制与通气(Adjuncts for Airway Control and Ventilation)2、心脏骤停的处理(anagement of Cardiac Arrest)3、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的处理(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Bradycardia and Tachycardia)4、监测和药物治疗(Monitoring and Medications)5、复苏后支持治疗(Postresuscitation Support)第八部分急性冠脉综合症(Stabiliza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第九部分成人卒中(Adult Stroke)第十部分1、威胁生命的电解质异常(Life-Threatening Electrolyte Abnormalities)2、心血管急救中的毒理学(Toxicology in ECC)3、淹溺(Drowning)4、低体温(Hypothermia)5、濒死性哮喘(Near-Fatal Asthma)6、过敏反应(Anaphylaxis)7、创伤相关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Trauma)8、妊娠相关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9、电休克和电击(Electric Shock and Lightning Strikes)第十一部分儿童基本生命支持(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第十二部分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第十三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Neonatal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第十四部分急救措施(First Aid)第一部分:概论(Introduction)本文为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最新标准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正式公布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以下简称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BLS)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强调了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意义。
该标准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AED的普及使用。
(具体修改内容见如下2005年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标准比例表)随着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实施,原先2000版心肺复苏标准中的按气通气15:2和按压通气四个循环必将废除和停止执行,掌握和运用新指南势在必行。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心肺复苏术,国际用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CPR。
心脏骤停(如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触电、溺水、中毒、矿难、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现场第一目击者采取呼救、心肺复苏术等紧急救助措施。
在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术A、B、C三大步骤:即A---气道开放。
B---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胸外按压),有条件可采取D---自动体外除颤。
而现场抢救人员,必须要规范标准进行心肺复苏术A、B、C、D步骤抢救,才能使病人生命在最短时间获救。
因此,医疗卫生医务工作者及广大群众必须要学会心肺复苏技术。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会议集萃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会议于2005年1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举行。
会议对2000年的复苏指南面世5年来进行再次回顾、文献评价并作了重新修订。
会议提出300多个关于复苏的问题,然后将代表划分若干个小组,就提出的问题或推荐方案分别查询已发表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系统回顾来评价推荐内容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基本生命支持(BLS)(一)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1 抬颏仰头法,仍是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修改。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第一部分:概论(Introduction)本文为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本指南将取代《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新进展: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并且在心肺复苏期间增加了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和减少胸外按压的间歇。
下面是本指南的一些最重要的新建议:(1)、删除了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第4和11章)。
(2)、简化了人工呼吸的程序: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 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第4和11章)。
(3)、删除了对非专业急救者在无胸外按压时的人工呼吸训练(第4和11章)。
(4)、建议对所有年龄(新生儿除外)的患者实施单人急救时,单次(一般的)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该建议目的在于简化教学和提供更长时间不间断胸外按压(第4和11章)。
(5)、由医疗保健人士实施的儿科基本生命支持指南,将"儿科患者"定义修改为青春期前患者(第3和11章),但是由非专业急救人员应用的儿童心肺复苏指南(1到8岁)没有变化。
(6)、增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急救者应被授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每分钟100 次的速率),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第3,4,和11章)。
(7)、建议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可考虑先行约5 组(约2 分钟)心肺复苏,特别是在事发地点由呼叫到EMS抵达反应时间超过4到5分钟时(第5章)。
(8)、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治疗期间,推荐两次心跳检查之间给予约5 组(或者约2 分钟)心肺复苏(第5、7.2和12章)。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胸外按压深度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是5cm,但应避免超过
6cm。
旧指南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cm,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
过6cm,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请注意,过浅按压将不能对心脏和胸腔产生有效挤压,不能提高心脏输出量。
过深按压,又会造成胸骨和肋骨的损伤,给患者造成二次创伤。
因此严格规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按压深度是5\~6cm。
除规定的按压深度外,还对按压的频率和部位进行明确的规定。
按压部位位于两乳头连线和胸骨正中交界处,相当于胸骨中下1/3的位置。
按压时以左手掌根,放于按压点,两手交叉、手指交叠抬起离开胸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第一部分科学共识第二部分伦理原则第三部分生命支持第四部分培训教育一。
科学共识(Consensus on Science)以《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2000-2005)》为基础,介绍现场心肺复苏。
国际指南会议所推荐的意见以循证icu。
cn'〉医学(EBM)为依据:※证实了许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对一些证实为无效的抢救方法予以否定;※推荐经过严格循征icu。
cn'〉医学证实的新方法;※在目前的条件下指南为最有效和便于教学;※提供了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历史回顾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40年来CPR在全球风靡,美国普及7000万人次;CPR带来的希望,欧美平均每天能挽救1000例院外心搏骤停者;中国电力部门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为主的救护培训,70年代开始CPR普及,在触电抢救上取得了成就. 《国际CPRECC指南2000 》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
2005年1月对《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并将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
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医学专家的心血。
广泛与接受,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icu。
cn’〉医学人员、专业急救人员的参与。
二。
伦理原则(Ethical Aspects)CPR的目标:1。
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
2005国际CPR指南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要点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或称初期复苏:基础生命支持包括识别突发心跳骤停(SCA)、心脏停搏、卒中和气道异物梗阻(FBAO)的表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利用体外自动除颤仪除颤。
AHA用4个链接(生存链)证明时间对SCA病人VF的重要性,四个生存链具体如下:①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EMS)或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
②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
③早期进行电击除颤。
④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成人BLS顺序BLS的步骤包括一系列的评估和行动,这在BLS程序图(附后)中已有说明。
图表的目的是让这些步骤能直观、简单、易学、易记、易操作。
以下的框数是指图中的方框序数。
检查反应(框1)当救助者已经确认环境安全,就应该检查受害者的反应。
在检查中,可以拍打其肩膀,问“你还好吗?”。
如果受害者有所应答但是已经受伤或需要救治,应马上去拨打120。
尽快返回,重新检查受害者的情况。
启动EMS系统(框2)如果单独的救助者发现没有反应的成年受害者(如没有运动或对刺激无反应),应该立刻启动EMS系统,取得一台AED(如果条件允许),返回受害者处进行CPR和除颤。
如果有两个或更多救活者,应该首先开始CPR,其他人去启动EMS 系统和取得AED。
如果现场有医疗反应机构或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的医疗机构人员,而不是去呼叫EMS。
医务人员应根据最可能引起心脏骤停的病因最大可能,灵活使用救治顺序。
如果只有一个医务人员,看见病人突然倒下,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心源性的,施救者应呼叫120,去取AED,并返回作CPR,进行除颤。
如果仅有一个医务人员,面对淹溺或其他窒息(主要是呼吸)引起的心脏骤停任何年龄病人,施救者应先给5周期CPR(约2分钟),再去启动EMS。
开放气道与检查呼吸(框3)在进行CPR之前,首先将受害者仰卧位放到硬质的平面。
2005心肺复苏指南要点1.心跳骤停的诊断1)、意识丧失;2)、正常呼吸、咳嗽和运动消失;3)、大动脉搏动消失;在常温情况下心跳停止后典型症状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刻心音消失立刻3秒钟头晕10~20秒钟昏厥10秒钟左右抽搐60秒瞳孔散大30~60秒后呼吸停止,二便失禁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2.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唯一途径尽早呼救并到达患者身旁。
尽早进行电击除颤。
尽早进行徒手CPR。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3.复苏时间与成活率基本生命支持(BLS) 关系到病人的存活率:BLS<10 min,存活率为43.8%;BLS>10 min,存活率为20.7%。
4.初级心肺复苏(BLS)——第一个ABCD•A assessment+airway 判断意识、开放气道•B breathing 人工呼吸•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 defibrillation 电除颤A Assessment+Airway(判断有无意识和通畅呼吸道)1、判断意识-评估:病人无反应•“喂!你怎么啦?”•直呼其名临终前呼吸应按无呼吸及心脏停搏处理。
2、迅速呼救致电急救中心如病人失去知觉,复苏者叫人去给急救中心打电话。
3、适当的抢救体位(仰卧体位)整体转动、保护颈部平直无扭曲置于地面或床板4、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防压迫气道;防颈过度伸展;注意疑有颈椎损伤者;气道异物的清除。
舌和会厌阻塞?(1)仰头举颏法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同时抬举患者下颌,使舌离开咽后壁,开放气道。
(2)推举下颌法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不会因颈部动作而加重颈部损伤。
双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B Breathing判断有无呼吸;人工呼吸;(一)判断有无呼吸保持气道开放位置!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体逸出)、面(感觉气流),即“一看二听三感觉”指南推荐的人工呼吸一、单人CPR1、每次吹气时间>1秒2、潮气量足以产生明显胸廓起伏3、不可太快或太用力3、通气方式——气囊面罩•氧气••开放气道•密封面罩(E-C手法)•按比例捏球•有条件接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1、判断有无脉搏2、胸外心脏挤压(闭式)1)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2)按压部位的测定快速测定—近侧放示、中指在胸廓下缘–沿肋弓向中间滑移–胸骨下切迹–双掌根重叠A、把第一只手的示、中指放在肋缘下;B、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另一只手掌放在手指内侧(胸骨下半部分);C、把第二只手直接放在胸骨上的手上。
·临床指南·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介绍董士民 李侠编译 编者按:去年年末,美国《循环》(Circulation )发表了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 A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这是继2000年AH A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后的第二个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它是在前一个指南的基础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共识而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全文共分为14部分。
本刊编辑部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董士民教授编译了基础生命支持部分的内容,从本期起连续刊登,供读者参考。
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基础生命支持(BLS )包括:识别突发心脏骤停(SC A )、心肌梗死、卒中和气道异物阻塞(F BAO );心肺复苏(CPR );体外自动除颤仪(AE D )。
该部分总结了目击者(lay rescuers ,LR )和医务人员(healthcare providers ,HCP )实行BLS 的指南。
1 简介在美国和加拿大SC A 是造成死亡的首位原因。
起初的心电分析表明,院外SC A 者约有40%为室颤(VF )所致。
VF 具有紊乱的快速除极和复极特性,导致心脏颤动而无法有效地射血。
相当大的一部分SC A 患者发病时可能发生VF 或快速室速(VT ),但是当开始作心电检查时已经恶化发展为心脏停搏。
当心律仍然为VF 时由目击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许多SC A 患者能够存活,但当心律一旦恶化到心博停止时,则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SC A 患者VF 的处理是由目击者立即实施CPR 及电除颤。
另外导致心脏骤停的机制还有创伤、药物过量、淹溺,儿童大多是窒息,对这些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美国心脏病学会(AH A )用4个链环(“生存链”—4E )来描述SC A 2VF 患者重要的时间依赖性很强的复苏操作。
窒息所致心跳骤停患者同样适用于其中3个或全部4个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