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塞翁失马——
正如唯物辩证法中提到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包括了事物的相互作用,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从马亡,带骏,好骑,折髀,征战,到最后的跛故。事情之间一环扣一环,不就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吗?马亡进而有骏马,良马因而好骑,事物前者促进、导致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因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故事中人们两吊一贺,时忧时喜,然而这忧喜吊贺之间,很形象地向大家阐述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没有塞翁的失马又怎么会得到那匹血统纯正的宝马呢?这一失一得是矛盾的,但是人们往往只是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是对立面之间的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而忽视了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只是看到了塞翁失去一匹马而没有去想失马所带来的后果。正如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福和祸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故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儿子爱好骑马,然而骑马总有摔的危险,偶尔的一次摔下来没什么,但摔的次数多了,不免会有受重伤的危险,比如故事中提到的摔折了大腿,这反映了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多次的从马上摔下来是量的累积,摔断大腿就是质变的结果。从中我们也看出了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累积过程,没有量变的累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故事中人们一次次的否定当初的看法,这就说明,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是矛盾得到解决。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每一次人们的否定都是质变,把事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的否定之否定不是简单的回归到原初,而是事物上升了一个阶层。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塞翁的儿子得马失马折髀保全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终上升到祸福相倚内涵。
此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从中看到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失马得马是现象,得失坦然是本质,折髀应征是现象,祸福互倚是本质;以得失难测的形式,反映了祸福不测的内容;有丢马、骑马的原因,有得马、折髀的结果;有摔伤的可能性,有跛而保全的现实性;有失马、摔伤的偶然性,更有祸福难测,矛盾对立统一的必然性。
综上,我们从塞翁失马的故事出发,运用辩证法的诸多规律进行思考,小处我们认识到了祸福相倚,事物难测的现实性经验;大处我们通过此故事了解到辩证法中矛盾对立,辩证统一的深刻内涵。最终,我们应该贯彻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正确理念,熟记理论知识,结合现实实践内容,逐步提高我们的个人素养,摆正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社会进步增添一份力,做一个时代性需要的、有用的人。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其蕴含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观点,是最原始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人生长河,学业、事业、交友、婚姻,一辈子要经历太多事,怎可能凡事一帆风顺呢。所以我们的人生或大或小、或重或轻,都会遇到一些曲折坎坷和祸福得失。每当我们遇到这些挫折坎坷,就要有一种塞翁失马的精神,调整心态,平衡得失,辩证地看待、正确地处理人生的这些坡坡坎坎。
哲人曾言世上有三种人:一种人善于把别人的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此为最聪明之人;一种人能够把自身的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此为聪明之人;一种人既不能把自身的教训更不能把别人的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此为最愚笨之人。我们要力戒做第三种人,努力做第二种人,最好能做第一种人。
言及此处,不由深思: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而塞翁得马又岂知祸福呢?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每每取得一点成绩或进步,就洋洋自得,盲目地自我膨胀;有的人一日得势便不知东南西北,以为天下第一;有的人仗着有几个钱就以为老子有钱我怕谁,有钱就能有一切。岂不知事物皆具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钱能成事也能败事,多少人功成名就之后却因不能正确看待成功和成就,看不穿名和利,最终落得人财两空、身败名裂,此种教训我辈皆应谨记。
塞翁故事的辩证法观点十分明确,失马与得马皆一时之得失,而得失之后的成败没有谁能说得清。所以我们切不可为一时之得失而妄自诽薄,任何时候都要宠不惊、辱也不惊。收获成功之时,给自己泼泼凉水,清醒清醒发胀的头脑,不可因得马而乐极生悲;遇到挫折之时,给自己打打气、加加油,恢复恢复信心和勇气,不可因失马而丢掉拥抱太阳的机会。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9、塞翁失马——矛盾双方向对立面的转化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而已。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解析: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导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福和祸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