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工艺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8
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流派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高峰的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宋代的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匠们所进行的领域,而且还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宋金银器、宋木工、宋壁画、宋碑刻四个领域。
一、宋金银器宋金银器是宋代工艺美术中的一大流派,这个时期,铸造技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金银器工匠,他们在技艺和制作工艺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
其中最为著名的铸造技术就是“熔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金银器的制作更为精细,外观更为平滑,而且寿命也会更加长久。
宋代还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金银器工匠家族,这个家族就是“侯吴家”。
这个家族有很多出色的金银器工匠,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的银器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世界级别。
二、宋木工宋木工是宋代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工艺美术流派,木工们在这个时代主要是负责制作木制家具和建筑材料,而且他们的技艺也相当的高超。
木工们在制作家具的时候会非常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木材的质量,而且他们的雕刻技术也非常的高明。
在宋代,木工们的制木工艺水平和创意也是非常高的,他们用象牙、玉石和金银线来装饰木制家具,赋予它们更多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三、宋壁画宋壁画是宋代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工艺美术流派,这个时代的壁画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的高明。
宋代的壁画主要是在寺庙或皇家宫殿内进行制作,而且在制作壁画之前他们还会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拍摄、标线、涂底等工作。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还会将墨汁和颜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创作。
四、宋碑刻宋碑刻也是宋代非常著名的一个流派,这个时代的碑刻制作工艺和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宋代的碑刻主要包括石刻、铁刻等,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也非常注重笔画、纹理和字形的变化,以及字体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总结: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艺术之巅,他们的工艺技术和制作水平一直是世界上无人能及的,而且在那个时期,许多流派和工匠出现,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始终保留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之中。
宋朝的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艺精湛与格调高雅:宋朝工艺美术在器物制作方面非常擅长于造型的协调与极致的雕刻技巧。
例如,宋代的通草纹花瓶等作品,展现了制作者精湛的技艺和追求高雅格调的工匠精神。
注重创新与发展:宋代工艺美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与其他时代的工艺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造型设计上,还表现在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上。
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质朴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
这种简洁、朴实的风格,与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体现了整个宋代文艺思潮的美学趣味。
形式多样与实用性强:宋代工艺美术在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同时注重实用性。
例如,宋代的瓷器造型多样,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备实用价值,如梅瓶等造型结构特点既美观又实用。
综上所述,宋朝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为技艺精湛、格调高雅、注重创新与发展、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以及形式多样与实用性强等方面。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宋代工艺美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课程论文(2010至2011学年度第1学期)题目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姓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号*****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内容摘要: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中国宋代的工艺美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使中原地区得到了统一。
社会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及其生活需求和城乡商品交流扩大及发展,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独特风格。
关键字:工艺美术种类风格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造型艺术之一。
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作为物质产品,工艺美术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工艺美术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1、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2、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宋代比较突出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陶瓷工艺、纺织工艺、服装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玉石工艺、铜器工艺等。
宋代的工艺美术,以其清新、典雅而闻名于世。
这一时期,工艺美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而有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级的兴起、对生活需求和城市商品交流不断扩大,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自由奔放,简练潇洒,清新质朴的时代风格。
一、谈宋代工艺美术,首当其冲应先谈到宋代的陶瓷工艺,幽雅、秀丽的宋代陶瓷宋代工艺美术最突出成就就是陶瓷工艺。
不仅规模、制作技术,还是艺术水平,都达到火纯青的境界,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着名的瓷窑一般公认并广泛流传于世的有官窑、定窑、哥窑、汝窑、钧窑等。
实际上名窑远不止这些,耀州窑、磁州窑、德化窑、景德镇窑也以其清新质朴的瓷器闻名于世。
宋瓷品种繁多,而同一品种又有许多不同形式,如单就瓶来说,磁州窑釉下彩梅瓶定窑白梅瓶就有梅瓶、玉壶春瓶、橄榄瓶、胆式瓶、多管瓶、葫芦瓶、贯耳瓶等十几种造型。
宋瓷造型讲究完整、圆满、和谐,从轮廓、到内部都组合得自然得当,恰如其分。
以中国瓷器史上流行时间最长、最受人们喜爱的梅瓶和玉壶春瓶为例,这两个造型都是在北宋时期创造的,梅瓶的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逐渐收敛,虽然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生产的梅瓶造型略有变化,但都具有一种挺拔刚劲、而又雍容大度的美感。
玉壶春瓶是多口、细颈、圆腹、圈足,由于瓶体重心在下部,因而显得端庄秀雅,优美舒展。
小巧玲珑的造型与柔软温和的曲线,让人感受到一种玉的纯美的韵味。
宋瓷的釉色是组成宋瓷美的第二大因素,瓷器由五代进入两宋后,更加追求造型和釉质的美,崇尚沉幽古雅,故多厚釉。
中国瓷器自古以来追求一种玉的精神和玉的美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清水出芙蓉”,在这种类玉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宋瓷没有艳丽的色彩和华丽的花纹,而多以其细腻的釉色呈现出典雅涵蓄、高贵朴实的美感。
宋瓷以单色瓷为主,五大名窑除了钧窑釉色鲜艳外,其它各窑无一不是靠细腻精致的单色釉取胜。
如龙泉釉的粉青釉,釉色呈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梅子青釉色浓郁青翠,类似碧玉的色泽。
着两种釉料都采用高温下不易流动的石灰碱,在工艺上多次泉窑暗刻花玉壶春瓶磁州窑剔花玉壶春 龙泉釉的粉青釉梅子青釉施釉以增加釉层厚度,烧成后釉质如玉堆脂,温润滋厚,深沉凝重,是青瓷冰肌玉骨的完美再现。
定窑烧制的白瓷,胎薄质坚,釉色柔和莹润,光洁如美玉,而黑釉瓷则以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为单色瓷增添了新的艺术风采。
宋瓷的装饰手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等。
定窑莲纹清风峻节瓶南宋木叶纹茶盏这些手法大多是在瓷胎上制作,再施以釉色,釉汁的沉积形成深浅不同的淡雅色泽。
宋瓷的图案内容主要有莲花、荷叶、牡丹、鱼藻、卷草、海水、鸳鸯、龙凤等,此外,也有野塘、芦芽、残荷败草、大雁南飞以及富于生活情趣的戏婴纹和动物纹。
宋瓷简洁优美的造型、柔和莹润的釉色、精湛的工艺,使宋瓷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器物的功用价值,成为一个时代审美理想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为中外学者誉之为陶瓷的典范,所以,有人说宋代是一个“瓷的时代”。
二、另一比较有特点的工艺就是宋代的服饰,他总体风格为简朴、儒雅,是中国服饰工艺的一段重要的变更与传承的时期。
就服饰文化而言,宋代既传承了唐、五代的服饰制,又在儒学复兴、理学构建的热潮中,在重文轻武政策策庇护下,革新了唐代服饰风尚,创建了一片自由闲适、含蓄而又合乎礼仪的儒雅化服饰天地,而宋人的这种服饰观念对后世的服饰文化也带来大的影响。
宋代服饰的儒雅化风尚是对唐代开放、热烈、张扬服饰风尚的一种革新,宋代服饰的自然之美、含蓄之美、清雅之美绝不逊色于唐代服饰。
宋人不仅抛弃了唐人开放、裸露样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服饰观念。
唐人崇尚丰肥,追求雍容华贵,喜欢张扬,而宋人却比起前者更为深刻,更为成熟,更具有文化底蕴。
从这一角度看,宋代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历史长河中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宋代皇帝朝服宋代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北宋统治者大力推行儒家思想有关。
宋代官服尽求古制,追求等序、自上而下、由尊至卑、由贵到贱的等级严格的等级制度体系。
两宋服饰又恢复了自古以来宽袍大袖的风格,儒家所以倡导的简朴之理,在宋代民服风尚中尽显。
在服饰文化领域“礼”作为一把尺子规范着人们的服饰行为,我们说宋代服饰儒雅化,其内涵除了自然、闲适、含蓄、文雅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合乎礼仪”不合乎礼仪的一概被禁止。
在宋代前后三百多年间,服饰风格式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宋代服饰风格以简洁、儒雅、端庄为其基本特征。
三、宋代的家具工艺,可谓是历史上的大变革了,简洁隽永的家具宋代进入高型家具时代,改变中华民族自商周以来的跪地而坐的习惯,进入垂足而坐时期。
宋代家具受建筑影响,改变以往的“箱形壶门”结构,大多采用洗练单纯的梁柱式框架结构,方方正正,比例优美,装饰简洁比例优美。
家具的装饰也极其素雅,很少有大面积的雕刻装饰,最多在局宋代家具宋代家具部画龙点睛,如各种装饰线脚,对腿部稍加点缀,结构工整,文雅隽秀,同时宋代家具讲究木作技术,各榫卯部件和装饰线脚制作都十分精细。
宋代家具这种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宋代文人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江南私家园林造园风格的影响,这种以质朴取胜,很少有繁缛装饰的家具艺术风格,成为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前奏曲。
从以上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领域可以看出宋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倾向于古朴,典雅,大气。
这是由于宋代特殊的历史条件对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两宋政权执行“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政策。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十分软弱的年代,反映在工艺美术上,就是它缺乏宏博华丽的雄伟气魄。
但它的艺术格调却是高雅的,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涵蓄、心物合一的美学风范。
宋代的文化、哲学对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明言:“华夏民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并且其趋势乃在“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
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中,作为宋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宋代工艺美术体现出与前代截然的新特征——清淡雅致风格,这一风格又随着理学的演进而得以传承并发扬,那正是时代意识在文化发展中的充分体现和必然结果.首先,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不仅提高了文臣的社会地位,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这是宋代工艺美术趋向清淡雅致风格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原因。
另外,宋代帝王、地方官员也作各种“谕俗”、“劝学”之文,勉励百姓学习,这对于家庭教育也是一种鼓励与鞭策。
这样,在宋代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室,下到各级官吏、地主士绅乃至一部分平民百姓,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层。
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多样化的全面的开拓,创造出“郁郁乎文哉”的宋文化盛象,这样的时代文化氛围,自然培育出一个规模庞大的文人士大夫阶层。
他们与前代文人相比,文人意识更为自觉,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也因此渗透着更为强烈的文人气质,这种强烈的文人气质渗透到工艺美术文化中,则表现为含蓄内敛,崇尚朴澹自然,追求清新儒雅的文人风度。
同时,宋代的统治阶层崇奉道教,在全国大力扶持和推行道教。
道学“静为依归”,崇尚自然、含蓄、平淡、质朴的审美观。
青色的幽玄、静寂正适宜这个时期的审美情趣。
总之,宋代工艺美术清淡雅致的风格的出现与形成是宋代政治气候与社会生活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是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
宋代的工艺美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它的特色。
其风格迥异于唐代豪华与放纵之风,而形成一种理性之美,唐代华丽,宋代幽雅;唐代开阔恢宏,宋代严谨涵蓄;从中可以看到,宋代时期人们所追求的是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工艺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