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越文化建构劳技校本课程-文档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9.0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古越文化建构劳技校本课程

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特质决定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建设充满活力和亲和力、生命力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就必须智慧地开发本土地域资源。鉴于绍兴的文化特质,我们进行了劳动与技术课程本土化建设的探索。在劳技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注:此处指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下文同)把镜头对准火热的校园生活,引领学生融人生活,漫润于古越文化生活中,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学习生活必备的各种技术,发现、捕捉、分享具有古越特色的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加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生活中提炼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

一、依托“历史文化”,开发实践型劳技课程项目生活性、文化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是劳技课程的本质特征。按照劳技课程的本质特性拓展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具有科学性,合乎课程资源空间拓展的规律。古越文化来自于本土人的生活,是劳动技术运用实践体验过程中知识、智慧、技能、经验的积淀。我们尝试通过绍兴“兰文化”、“桥文化”、“水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放大劳技校本课程资源生成的空间。

以“兰文化”的传承为例,绍兴栽养兰花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世界之最。1984年1月22 日,兰花正式被任命为绍兴市花。在暑期实践活动中,我校有一个小队的实践活动,是了解兰知识,学习种植兰花的知识。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据学

校进一步了解,小队中有一个孩子的爷爷是绍兴漓渚挺有经验的种兰专

家。了解了这个信息后,我们聘请他为校外劳技专家,向4〜6年级学生讲授兰花的知识,传授种兰的技巧,并由种兰扩展到其它种植知识。还以此为契机,在各班成立种植小组,开发实践型劳技课程项目。

实践活动方案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搜集资料。参观兰种植园或科技示范园。激发学习兴趣,写观后感;搜集有关种植兰花、蔬菜方面的资料,在班上汇报;动用各种资源,访问有经验的学生家长、菜农、兰农,了解种植、管理、收获蔬菜、种植兰花等方面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

第二阶段是种植、管理。学校的场地原本是寸土寸金,特别是我校本部场地较小,于是,我们就借着学校绿化全面招标,引进种植队全面改造校园绿化之机,建立了一个劳技教学活动场地。我校种植的花卉有冬青、牡丹、海棠、栀子、盆景桃、月季、虞美人、一串红等;树木有杨树、水杉、槐树、银杏等。劳技活动时,把学生带到绿化种植的地方,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了解特点,并亲自种植花卉、施肥、除虫、对它们进行观察记录,在园林绿化人员的指导下,使学生掌握许多花木的播种时间、生长特点及管理技术。教师告诉学生养花、种树也能创

收,发动学生在自家庭院内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而我校还有一个校区,场地宽敞,我们就在校园的空地上专

门开辟了一块种植实验基地,带领学生亲手耕作、栽培。开垦田地,分小组播种;观察种子发芽、生长情况,写观察日记,在全班交流;请菜农和花农现场作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的指导。学生再

亲自参加田间管理。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内汇报,全班交流;办一次种植墙报展。

第三阶段是分享劳动的果实。各小组收菜,展示花卉,进行种植能手的评比;送菜给特困户、老师或卖菜;集体讨论活动的发现、收获;办一个花卉、蔬菜摄影作品展。

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亲眼目睹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亲身感受劳动的快乐,亲自发现了问题,亲手解决了问题,这一切都是他们真切的感受,切身的体验。这些比书本上的间接知识更能培养人的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生态园种植、桥模、船模等小物件、小装饰品、小模型的实践制作,与古越历史文化亲密接触,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兰乡”、“桥乡”、“水乡”绍兴,拓展了基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学生劳技实践活动空间,从这样

高层次的劳技实践体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之爱的培养和熏陶。

二、依托“民俗文化”,开发艺术型劳技课程项目

传统的儿童游戏、古色古香的灰塑艺术、源远流长的金银饰品、丰富多彩的扇艺文化……绍兴的民俗风情,史传绵长,积淀深厚,影响深远,极具民族性、地方性和社会性。绍兴的民俗事象,林林总总,丰富多彩,触目皆是,不一而足。民俗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文化,体现了绍兴水乡文化的地域特色,是绍兴文化、绍兴精神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土壤与源泉。

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给了我们灵感,我们尝试将劳技与艺术结合,开发艺术型劳技课程项目。教师们上网、进书店、走访民间老

艺人……进一步广泛搜集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坐下来

进行一次次的讨论,根据年级特点,我们在五六年级中,利用江南水乡特有的螺蛳壳、蛋壳、蟹壳、河蚌壳等材料为载体,以绍兴的水乡风光、风景名胜为题材,指导学生在劳技课中创作趣味工艺品。通过欣赏图片调动兴趣、初步尝试自我感知、仔细探究发现特点、运用方法动手创作、作品展示交流评价、走向社会实践调查、虚心学习改进技法、加强练习提高能力等方法,来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劳技课的艺术含量。

为了体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黑瓦白桥的意境,我们在四年级劳技课中开设单色剪纸工艺。通过小组讨论,选择本土化的创作主题、围绕主题分工剪刻、合作粘贴拼组情境、展开想象创意表达、装裱保存展览宣传等步骤,将剪纸的艺术性与劳技活动所倡扬的实践性相整合。

民俗文化关涉着地域物产,链接着传统的劳动制作技术,是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宝库,蕴含着家乡人民的智慧、技艺和美好情感,这种劳技课程资源的开发能为学生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提供良好的情境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