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高一-《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素材 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语文--打印版
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
由于语素的不同,词语在词义上会出现差异。
辨析词语差异可以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和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入手。
1.词语的适用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却截然不同。
如“学习”只适用于好的方面;而“借鉴”既可以用于经验也可以用于教训。
“鱼龙混杂”只适用于人,“鱼目混珠”只适用于物。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以免误用。
2.词义的侧重点
词义的侧重点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的侧重。
有些词语虽然表达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不同,在词义的侧重上就会存在差异。
如“简洁”侧重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简捷”侧重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另眼相看”侧重横向上与其他事物比较;“刮目相看”侧重纵向上与过去比较。
实际表达中究竟哪个更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
3.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指的是词语在表达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却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
如“准确”指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程度较轻;“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程度较重。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程度较轻;“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程度较重。
4.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指词语由于本身含义存在差异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词语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用法。
词是句子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准确运用词语的前提是准确辨析词义。
Word打印版。
学习活动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教学设计1.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别,把握词语的用法,尤其是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2.理解词义除了概念义,还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能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别,选择恰当的词语。
3.在阅读实践中,要认真揣摩,仔细领会作家选词炼字的艺术。
一、情境导入向杂志《咬文嚼字》投稿。
完成学习活动三的学习,可根据杂志的栏目设置,完成一篇语言札记,经修改润色后,向杂志投稿。
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字词推敲准确生动课前活动:阅读朱德熙的《词义》,了解词语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课中活动:活动一: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词语的选择要“恰当”“合适”,即要准确、生动。
准确,就是用合乎规范的语言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恰当表达思想感情。
生动,是指在恰当的基础上增强词语的表现力,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一些文学大家在进行文稿修改时,往往字字斟酌,以求“恰当”“合适”。
请欣赏点拨,并完成思考部分学习任务,探讨选用不同的词语造成的不同表达效果。
点拨: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里说,“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1.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词语的辨析与运用技巧词语是我们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准确运用词语,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精准、准确。
然而,中文语言的多样性也使得一些词语之间存在辨析的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并探讨如何运用这些词语的技巧。
一、词义辨析1. 含义相近的词语在中文中,有许多词语的含义非常相近,难以区分。
比如,“美丽”和“漂亮”都可以用来描述外貌或事物的美感,但有细微的差别。
前者强调内外兼修,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后者更注重外在形象的吸引力。
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根据语境和句子的需要,灵活运用。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的外貌,可以使用“漂亮”;如果要形容一幅风景画或者一种艺术品,则可以使用“美丽”。
2. 词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意义上非常相近,但在使用上有所区别。
比如,“知道”和“了解”都可以表示对某一信息的知悉,但它们的用法略有不同。
前者强调的是掌握了某一事实或信息,而后者则是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入了解。
因此,在运用这两个词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选择。
如果要表达对某一简单事实的了解,可以使用“知道”;如果要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细致研究和深入了解,可以使用“了解”。
二、运用技巧1. 合理运用词语的上下文在写作中,为了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灵活运用词语。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形容词来修饰名词,使用动词来描述动作,使用副词来修饰程度等。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时,我们可以使用形容词“高大”来修饰名词“身材”,进一步丰富了句子的表达。
而如果我们使用动词“站着”来描述这个人的动作,则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出这个人的形象。
2. 运用词语的比较和对照为了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运用词语的比较和对照来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在作文中讨论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速度、舒适度、环保程度等方面的区别来突出重点。
使得文章更加具体、具有说服力。
部编高中语文常见词义辨析汇总1.意气/义气[例句]①青年人应该意气奋发,而不应该意气用事。
②他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
辨析:意气,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在东西,指人的精神状态。
义气,往往适合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场合。
2.寥廓/辽阔[例句]①寥廓而深邃的夜空,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②西藏辽阔的大草原,是很多旅游爱好者向往之地。
辨析:寥廓强调“空阔”,多用于空间范围。
辽阔。
强调“广大”,多用于平面方向上。
3.壮丽/瑰丽辨析[例句]①我国大好河山是何等的壮丽。
②这个小岛周边的海域拥有瑰丽的珊瑚、缤纷的海鱼和湛蓝的海水。
辨析:“壮丽”着重指雄壮,多指山川、建筑与场面。
“瑰丽”着重指奇特,多指事物的瑰奇绚丽。
4.躯体/胴体[例句]①很多人在感冒时,都会出现发烧、流鼻涕等躯体不适的症状。
②如今,这条颇具规模和特色的羊肉产业链上,从羊毛胴体到皮张、绒毛、下货、血等副产品全部有专业公司收购或加工。
辨析:二者使用的范围不同,“躯体”只能用于指人的身体,“胴体”可以指人的身体,但最基本的意思是“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四肢、头尾、内脏后剩下的部分”。
5.以至/以致[例句]①她那么专心致志以至于,来访者的到来都没有发现。
②如果党脱离了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失去了先进性,以致最终失去执政资格。
辨析:“以至”表示递进关系,后面加“于”。
“以致”多表示招致不好的后果。
6.忸怩/扭捏[例句]①她落落大方的走了进来,完全没有一般少女的那种忸怩和不安。
②现在时代在变,老年人相亲也不再扭捏。
辨析:“忸怩”与心理有关形容不大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多指小孩、姑娘的神态。
“扭捏”强调动作的姿态、言行的方式。
7、装饰/妆饰[例句]①华丽的服装、精美的首饰,只能装饰一下外表,高雅的气质高贵的心灵则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德行和充实。
②她正对着镜子妆饰自己那张脸。
辨析:“装饰”强调用具有美化作用的物品去装扮。
“妆饰”强调用化妆品和工具去化妆或化妆出来的效果。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作者:陈慧娟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2年第48期任务群阐释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
同学们要借助多种积累词语的方法,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词语库;把握古今词义及其演变特点、规律;掌握辨析方法,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多角度辨析词义;能将具体的语言词汇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阅读文本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本单元学习任务的实践,需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既需要重视对经典文本的语言品鉴,也需要重视语言在交流、写作中的应用。
品鉴指津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词语的选择,不仅讲究“对”,也追求“好”;既要准确,也要生动。
古人早就有“炼字”一说,这说明词语的选择不但极其重要,而且绝非易事。
我们在锤炼字词时,要明确锤炼对象的类型,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
一、明确锤炼对象常见字词锤炼对象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等。
当物作为动词发出者时,用比拟的手法赋予物以人性,可收到活化物象、化静为动的效果。
“推敲”一词来源于“僧敲月下门”,这是对动词的锤炼。
王国维盛赞张三影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是锤炼“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所收到的艺术效果。
形容词不仅可以突出描绘对象形、声、色各方面的特点,还可以活用为名词或动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修饰出春天色彩感的同时,又化作动词,表现出百草渐生的动态景象;而“又”作为虚词则把作者“春风会再来,自己却不知何时能归家”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另外,对数量词、叠词等的锤炼也利于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以及充沛的情感。
二、掌握辨析方法词语辨析包括对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根据词语适用对象、范围、词性、感情色彩等的范畴差异,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辨析。
统编教材高一上册第八单元《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词义在具体语境中的美,并学会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欣赏汉语语言的美,并能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理解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性。
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任务一:从语法角度辨析下面几组词语,并总结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深刻/深人2、充分/充足3、商量/商榷解析: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同义词在语法上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词性的不同;二是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三是和它搭配的词语不同。
任务二:按照要求归纳整理下列各组同义词。
(1)希望、盼望、渴望;相信、信任(2)边疆、边境;开垦、开辟3)树木、树;车辆、车(4)果断、决断、武断;鼓动、鼓舞、煽动(5)恐吓、吓唬;美丽、好看(6)交流、交换;流传、留传(7)突然、猛然;公然、公开词义轻重不同:词义范围大小不同:集体与个体: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搭配对象不同:语法功能不同:任务三:品味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同义词,说说它们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你又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2、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任务一:下面句子哪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请找出来,体会其效果。
(1)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发“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3)几个女人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词语运用与词义辨析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运用词语准确、恰当地表达意思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我们常常需要正确运用词语,并准确辨析词义,以确保我们的意思能够准确传达给他人。
本文将围绕词语运用与词义辨析展开讨论。
一、词语运用的重要性词语运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效果。
准确运用词语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准确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同时,恰当运用词语还可以提升文章的语言水平,增添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词语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语义准确:选择词语时要确保它们的语义与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相符合。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兴奋”的意思时,可以使用诸如“激动”、“欢喜”等词语,而不是与之相反的词语,如“沮丧”、“厌烦”。
2. 词性匹配:在运用词语时,要注意选择与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相匹配的词性。
例如,在进行描述时,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形容词或副词,而在叙述动作时,需要使用动词。
3. 上下文适应: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在运用词语时,要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合适的含义。
例如,单词“打击”在体育竞技中可以表示“运动员的攻击行为”,而在其他情境下则可能表示“不幸遭受的损失或伤害”。
二、词义辨析的方法词义辨析是指在一些词语具有相似或接近的词义时,根据具体语境和用途的不同来选择最准确合适的词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词义辨析方法:1. 比较对照法:将待选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通过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选择最适合表达意思的词语。
例如,“明亮”和“光亮”两个词语,前者强调光线强烈,后者则侧重光线充足。
2. 语境参考法: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词义辨析。
在运用词语时,要考虑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或文章的整体语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准确含义。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时,可以从他的行为、外貌、性格等方面来选择适宜的形容词,使描述更加贴切。
3. 反义辨析法:通过对比词语的反义词,来进一步辨析其具体含义与用法。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
由于语素的不同,词语在词义上会出现差异。
辨析词语差异可以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和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入手。
1.词语的适用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却截然不同。
如“学习”只适用于好的方面;而“借鉴”既可以用于经验也可以用于教训。
“鱼龙混杂”只适用于人,“鱼目混珠”只适用于物。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以免误用。
2.词义的侧重点
词义的侧重点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的侧重。
有些词语虽然表达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不同,在词义的侧重上就会存在差异。
如“简洁”侧重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简捷”侧重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另眼相看”侧重横向上与其他事物比较;“刮目相看”侧重纵向上与过去比较。
实际表达中究竟哪个更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
3.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指的是词语在表达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却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
如“准确”指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程度较轻;“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程度较重。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程度较轻;“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程度较重。
4.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指词语由于本身含义存在差异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词语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用法。
词是句子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准确运用词语的前提是准确辨析词义。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