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与道义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利与道义

西方伦理学的道德原则主要是功利原则和道义原则(功利论、道义论正式出现于近代社会),密尔的功利论是近代功利论的典型代表,康德的道义论是近代道义论的典型代表。功利论和道义论,都有自己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局限。现代社会的规则功利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修正了近代功利论,企图消除近代功利论的局限性。

功利论和道义论是从德性论和幸福论发展而来的,而这种发展也意味着古代伦理学走向了近代伦理学,从道德目标走向道德原则。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和幸福论一样,作为伦理学的思想体系,都包含了道德目标、道德原则等内容。德性论和幸福论侧重的是道德的目标。而功利论和幸福论侧重的道德的原则。

通过特定的代表人物来讨论功利论和道义论,以及规则功利主义。

以密尔为代表的功利论。

功利伦理学:就是以功利为道德基础的伦理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功利以及功利的大小作为道德追求的最高目标,以及作为道德判断的基本准则,注重行为的实际效果,即行为能否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功利。

理论来源:古代伊壁鸠鲁的幸福论,近代社会以来的诸如霍布斯、昆布兰、洛克、曼德维尔、莎甫伯利、休谟、斯密等人的有关伦理思想,都为功利伦理学的产生和完善做出了积极地贡献。边沁将近代功利伦理学加以系统化,而密尔则将其推向顶峰,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弱化那种将功利论极端化的倾向,在功利论伦理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某些道义论的因素。

与近代大多数伦理学家一样,密尔将趋乐避苦看成是人之不可动摇的本性。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利益,追求自己的快乐,为了追求快乐和利益而避免任何痛苦。密尔认为人们还有一种将个人和社会连成一体的社会感情和欲望,这种欲望和感情其实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由于内在的这种道德情感,一旦我们违背了义务,就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痛苦。在具有道德品格好的人那里,这种痛苦将会极大地增强,以至于他们绝不做违反义务的事。所以这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其实也是一种与履行义务保持一致的情感。

在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通过对经济人的假设,创造性的提出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源头。跟亚当.斯密一样,密尔从“趋乐避苦和道德情感”两个方面表达了双重人性的思想。他从人的同情心出发,讨论了自利的人如果通过控制自己的情感或行为,以形成一个高尚和谐的社会。换句话说,他从两个方面看待人性,认为自利是人的本性为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包括对他人的同情心、正义感等等。同情心能够使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能够舍身处理的为他的幸福着想。

密尔关于人性具有两重性质的看法,强烈的影响着他的伦理理论。人性首先有着趋利弊苦的自然本性,所以功利原则应该是伦理学的基本道德原则。同时,人性在趋乐避苦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也还有关注他人利益的道德情感。所以爱功利论原则作为伦理学基本道德原则的基础上,伦理学应该包含某种道义因素。

密尔和许多传统的功利伦理学家不同,他区分了性质不同的快乐。在他看来,快乐不仅具有量的差别,而且还具有质的差别,感性的快乐不过是低等的快乐,精神的快乐才是高等的快乐。快乐作为一种道德选择的原则,快乐的质优于快乐的量,即只要快乐存在质的区别,那么,即使低等快乐具有更大的量,人们也应该选择更高性质的快乐。密尔把快乐和幸福等价起来,幸福就是获得快乐、消除痛苦。把幸福作为道德追求的目标和道德选择的标准。在他看来功利论所追求的幸福不仅包含个人的幸福,也包含全人类的幸福。因此,功利论真正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只有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才是道德追求的目标和道德选择标准。

以上可以看出快乐的质的区别,以及质的快乐高于量的快乐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提法,可以看出功利论伦理学存在的理论缺陷,而密尔正是通过吸收道义论的一些因素,来

消除功利论的理论缺陷。所以密尔提出了德性幸福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德性论伦理学中提出了德性幸福的思想,密尔和亚里斯多德不一样,亚里斯多德认为合乎德性的快乐才是幸福,德性本身就是幸福,密尔则认为,德性自身并不是幸福,不过却可以使达到幸福的工具,德性和幸福也存在着许多关联。

密尔通过解释全体人的幸福问题,以及协调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所谓的法律和良心的问题。在他看来,我们在确立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为最高道德目标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因为那样一来,就会因为个人利益的牺牲减少了社会福利总量从而违背了最高道德目标,但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实际中总是难免有互相冲突的一面,因此必须用法律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

除法律之外,针对人性之中有道德情感,从而具有社会情感,密尔提出了良心这一杠杆。许多事情,个人在追求一个合法的目标是,必不可避免的因而也就合法地要引起他人的痛苦或损失,而这些行为并不违法,这时人们就需要良心来进行调节。他认为,良心的人性基础是人心中的社会情感,一种与人类成为一体的欲望。而良心并不等于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构成良心的人性基础,这个人性基础如若加上后天良好的文化熏陶,便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和习惯的作用,形成良心。

密尔是个地地道道的功利论者,他强调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其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个人利益。因为他认为个人利益组成了社会利益,况且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多的还是追求个人利益。只要的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这样的人也是道德的人。

康德为代表的道义论

日本学者安倍能成认为康德哲学是近代哲学的一个蓄水池,康德以前的哲学都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都从康德这里流出去。康德是研究西方哲学不能绕过的一座桥梁。康德全名叫做伊曼努尔.康德。他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哲学领域创立了系统而又典型的道义论伦理学。

道义概念是一个表示责任的概念。所谓道义伦理学,就是以“道义”为伦理基础的伦理学,它的基本特征在于将道义作为道德追求的最高目标,以及作为道德判断的基本准则,注重行为的内在动机,即行为是否出于对于道德责任的尊重,是否源自某种道德义务。从理论渊源上说,包括古代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希腊德性论,以及近代以来诸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卢梭等等,都是道义论伦理学的产生和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康德则将近代道义论伦理学推向顶峰。

内心的道德法则,是康德所说的两种伟大的东西之一,是道德则学也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要了解康德所说的道德法则,必须先了解康德对人的理解。在人性问题上,康德既肯定人的感性存在,更肯定人的理性存在。肯定人的感性存在,表明康德对于文艺复兴以来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肯定人的理性存在,表明康德对于近代社会理性崛起的认同。在涉及到道德领域,康德则坚决的主张人之理性存在的崇高地位。

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也是意志的动机,或者决定于感性,或者决定于理性。而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经验的内容作为行为的动机,还是应该以理性形势作为行为的动机呢?根据康德的看法,正如我们在自然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一样,我们在道德界也必须遵循道德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道德行为才能具有普遍性。

道德规律源自理性,只有理性才是普遍的。康德指出,如果我们的行为动机决定于经验内容,那么实践原理就不可能提供普遍的实践法则,因为一切经验内容都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的,因而是偶然的,个不相同的。如果,我们的行为动机决定于理性形势,纳闷,实践原理就能提供普遍的实践法则,因为理性形式作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对于一切有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