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容量
- 格式:doc
- 大小:66.90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容量指标【实用版】目录1.环境容量指标的定义2.环境容量指标的分类3.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方法4.环境容量指标的应用5.环境容量指标的局限性正文环境容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承载能力的一种标准,通常用于评估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或者最大经济规模。
环境容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容量指标的定义。
环境容量指标是一种衡量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或者最大经济规模。
环境容量指标通常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多个方面。
其次,环境容量指标的分类。
环境容量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资源类型分类、按照环境要素分类、按照地区分类等。
例如,按照资源类型分类,环境容量指标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指标、水资源指标、气候资源指标、生物资源指标等。
再次,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资源消耗量法、人均占有量法、生态足迹法等。
其中,资源消耗量法是指根据一个地区的资源消耗量来计算环境容量指标;人均占有量法是指根据一个地区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计算环境容量指标;生态足迹法是指根据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来计算环境容量指标。
此外,环境容量指标的应用。
环境容量指标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评估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地区发展等。
例如,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该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或者最大经济规模,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最后,环境容量指标的局限性。
环境容量指标虽然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环境容量确定原则1、在保证旅游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2、以满足旅游者的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为原则二、环境容量测算根据方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公园地形地貌特征,森林公园环境容量采用面积法和游路法结合计算,由于公园道路能形成回路,因此游路法采用完全游道法计算。
面积法计算公式为:C=A÷a×D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面积,单位为平方米D――周转率,为景点开放时间除以游完景点所需时间所得的值。
完全游道法计算公式为:C=M÷n×D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M――游道全长,单位为米;n――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D――周转率,为游道全天开放时间除以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所得的值。
则游客容量测算公式如下:G=t÷T×C式中:G――日游客容量,单位为人;t――游完某景区或游道所需的时间;T――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合理的时间;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根据方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性质和特点,参考国内森林公园的参数指标,方山省级森林公园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否则测算如下表:62.8万人次。
三、旅游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
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一)旅游环境容量测算1、测算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
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环境容量计算
环境容量的计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面积容量法:C=A×D/a,式中,C为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为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D为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览景点所需时间);a为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
- 完全游道法:C=M×D/m,式中,M为游道全长,单位为米;m为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环境容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环境功能分区、污染物背景浓度、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等。
在进行计算时,建议仔细阅读相关规范和设计图纸,并咨询专业的环境工程师或研究人员。
环境容量指标(实用版)目录1.环境容量指标的定义和意义2.环境容量指标的分类3.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4.环境容量指标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挑战正文【环境容量指标的定义和意义】环境容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系统对于污染物的容纳和处理能力的一种科学评估方法。
环境容量指标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规划,同时也可以为公众提供环境质量的信息,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容量指标的分类】环境容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大气环境容量指标:衡量一个地区大气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空气质量达标等。
2.水环境容量指标:衡量一个地区水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功能区划分等。
3.土壤环境容量指标:衡量一个地区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包括土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等。
4.生态环境容量指标: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扩散特性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环境容量指标进行科学计算和预测。
环境容量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环境容量指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企业可以根据环境容量指标调整生产规模和污染物排放,公众可以根据环境容量指标了解环境质量并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容量指标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挑战】环境容量指标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容量指标的政策和法规,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水污染防治法》等,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然而,环境容量指标在我国环境保护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容量指标的计算和预测方法有待完善,环境容量指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提高,环境容量指标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需要拓展等。
环境容量(environment capacity)又称环境负载容量、地球环境承载容量或负荷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e)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内都在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入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污染物并滞留体内,以致随生物的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简述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污染空气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与管理建议、结论及建议、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二恶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qǐ),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二恶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伦敦型烟雾指由煤烟引起大气污染的硫酸烟雾。
因这类烟雾在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故名。
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
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APMP制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木片气蒸、洗涤、化学预处理及浆料的洗涤、浓缩等处理过程。
环境容量公式环境容量这个概念在咱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还挺重要的。
简单来说,环境容量就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那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环境容量公式。
先给大家讲讲我之前的一个经历吧。
有一次我去一个小山村游玩,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开始发展一些小型的工厂。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好事,能带动经济发展嘛。
可慢慢地,问题来了。
村里的小河不再清澈,空气也变得有些浑浊。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环境是有它的承受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美好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那咱们回到环境容量公式。
环境容量公式通常是用来计算在特定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所能允许的最大量。
比如说,对于大气环境容量,常用的公式会涉及到大气的扩散能力、污染物的排放强度、环境的自净能力等因素。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大气想象成一个大容器,污染物就像是往这个容器里倒的水。
排放强度就是倒水的速度,扩散能力就是让水均匀分布的能力,自净能力就是把水排出去或者净化掉的能力。
如果倒水的速度太快,超过了扩散和自净的能力,这个容器就会被装满,也就是大气受到了污染。
对于水环境容量,也有类似的计算方法。
要考虑河流的流量、流速、水质目标以及污染物的降解速度等。
比如说一条小河,它每天的水流量是固定的,如果每天排放进去的污染物太多,超过了它能够净化和承受的范围,河水的水质就会变差。
再比如说土壤环境容量,这就跟土壤的质地、结构、微生物活动等有关系。
就好像一块土地,它能吸收和转化一定量的肥料,如果施肥太多,超过了土壤的容量,不仅浪费了肥料,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
总之,环境容量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搞清楚环境能承受多少“压力”。
咱们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让咱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一直美丽下去。
就像我在那个小山村里看到的,如果不考虑环境容量,盲目地发展,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啊,大家要记住,保护环境,从了解环境容量公式开始,让我们一起为美好的环境努力!。
环境容量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也逐渐增大,进而导致了环境负荷的不断累积。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环境容量。
本文将对环境容量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意义与应用。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环境所能够承载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利用的程度。
简单来说,它代表了环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每个地区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
环境容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耗的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容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资源容量和污染容量。
资源容量指的是环境能够提供的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它与人类的资源需求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当资源需求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可能引发资源过度开采和短缺等问题。
污染容量则是指环境能够容忍的污染物排放量。
不同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和消解速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环境的污染容量。
如果超出了环境的污染容量,就会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环境容量的概念在环境管理和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使他们能够合理规划和管理地区的资源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丧失。
另一方面,它也为公众提供了一种认识生态环境的方式,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了解了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实施原则,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容量的评估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目前,许多地区都对环境容量进行定量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调控。
例如,一些城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进行限制,实行水资源配额制度;一些国家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环境容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境容量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它涵盖了资源容量和污染容量两个方面。
环境容量指标
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总量。
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环境容量概念解释
环境容量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反映了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和承载能力。
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本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污染物的性质、排放方式和浓度等。
二、环境容量指标意义
环境容量指标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指导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环境容量还可以作为评价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依据。
三、环境容量分类
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容量可分为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等。
每种环境容量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四、我国环境容量现状及问题
我国环境容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区域环境容量已经超载。
主要问题是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自净能力不足,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此外,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环境容量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五、提高环境容量的措施
1.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提高环境准入门槛,降低污染物新增量。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3.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4.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5.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六、总结
环境容量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和提高环境容量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环评知识:什么是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题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容量是在环境管理中实行污染物浓度控制时提出的要领环境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后者是指某一环境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十五”期间,我国就开始编制国家环境容量指标,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环境容量总额,然后按年度分配给各省市区;各省市区再往各地市分解。
每年环境容量指标都要往下削减。
这样一来,要求逐步下降的“污染物排放总额”与各地市因发展而产生的“排污量”之间,总有一些冲突。
宁夏银川市与石嘴山市是国家环保局重点监控城市,多年来一直靠发展火电以及高载能产业寻求发展空间。
2004年底,两市就已完成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工作,这为两市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源、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的控制方案,也为治理提供了依据。
同时,宁夏也编制完成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实施方案》和《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报告》,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预验收。
但宁夏环保局局长邸国卫指出,许多地方政府仍旧没有把“环境容量”当成“必守规则”,因为环境条件和污染物排放有相当的复杂性,准确计算特定地区的环境容量有些困难,有时候用的指标不同,算出来的量值可差出20倍以上。
因此,有些地方就以此为理由,不按环境容量来规划发展规模和指导发展方向,置已经明确的环境容量指标于不顾。
而像石嘴山所处的地方,位于陕甘宁蒙“三角”地区,这个地区多年来都依靠煤炭资源发展高载能、高污染的产业,建设了大量的性质雷同的高载能工业园区,因此,交界地区之间还可能存在着污染责任互相推脱的问题。
环境容量的概念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环境容量作为衡量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环境科学和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环境容量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环境容量对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环境容量的定义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特定区域或系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或资源利用水平等。
简而言之,环境容量是指在不破坏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或资源利用量。
二、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其中较为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生态足迹法、碳足迹法、水足迹法等。
以生态足迹法为例,计算生态足迹时需要考虑人类活动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的消耗,从而反映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三、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越强,环境容量相对较大。
例如,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强、土地肥力高的地区,其环境容量通常较高。
2.环境负荷:环境负荷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压力。
当环境负荷超过环境容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环境容量的大小。
3.科技进步和管理能力:科技进步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容量。
例如,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扩大环境容量。
4.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的增加,从而影响环境容量的大小。
四、环境容量对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环境容量的概念对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容量的概念可以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环境容量的计算和评估,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性,从而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容量(environment capacity)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 承受有机体数量的最大限度。
环境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后者是指某一环境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一个特定的环境(如一个自然区域、一个城市、一个水体)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
其容量的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环境空间越大,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就越大,环境容量也就越大。
对某种污染物而言,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越不稳定,环境对它的容量也就越大。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对污染物有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
通过这些作用,降低了污染物的浓度,减小甚至消除了污染物的毒性,这种能力就叫环境自净能力。
不过,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这个限度就叫环境容量。
它的定义是: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平衡不受到危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能够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当环境受到污染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环境可以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
受污染的环境,经过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受污染的环境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排的工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综合影响,其中毒症状为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的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环境容量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环境容量不?就好比一个大房间,它能容纳的人数
是有一定限度的呀!环境容量呢,就是大自然这个超级大“房间”所能
承受的各种东西的极限量!比如说,它能承受多少污染排放,能养活
多少生物。
这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场地就那么大,来的人太多就会
挤得不行啦!
咱举个例子哈,一条小河,它能溶解的污染物是有限的呀,如果排
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这个限度,那河水不就变脏变臭啦!环境容量不就
是这么个道理嘛!
再想想看,森林能提供的氧气、能养活的动物,是不是也有个量呀!要是过度砍伐、过度捕猎,超过了这个量,那森林不就遭罪了嘛!
所以说呀,咱得好好保护大自然,别超过它的环境容量,不然最后
倒霉的还是咱自己呀!咱可不能瞎折腾,得让大自然这个大“房间”一
直好好的呀!我的观点就是:环境容量很重要,保护它是我们每个人
的责任!。
名词解释环境容量的重要性
环境容量是指某个特定环境所能承载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
最大数量或强度。
它是衡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环境容量的概念源于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平衡的追求,其对于环境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容量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当人类活动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例如,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过度捕捞会导致鱼类资源枯竭。
因此,了解和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环境容量的评估可以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
通过对环境容量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特定地区或特定资源的上限使用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制定海洋渔业管理政策时,需要评估海洋资源的容量,以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此外,了解环境容量还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和应对环境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通过对环境容量的研究,可以预测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其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总之,环境容量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和指标。
了解环境容量的概念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
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污染物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环境污染物特有的容量,又称为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污染物
排放量所能容纳,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极限量。
概括来说,环境容量的概念是一种基于污染物的污染限度限制,对污染物排放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环境完好无损而定义的技术概念。
环境污染物容量一般与污染物质量需求量(MRL)、环境质量目标和补偿比等
有关,如果环境容量低于MRL值,则表示本生态环境已经受到污染物的严重影响,无法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果环境容量超过MRL值,则说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尚可控制,维持环境质量的目标可以实现。
环境容量的确定,首先需要系统地分析生态系统现有的多种环境因子,以及污
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系统特征和污染物排放特性,通过生态模型对环境容量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安全限度。
由于环境容量直接影响着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因此环境容量概念在污染源控
制及环境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容量以生态系统特征为核心,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支撑系统设定的生态安全限度下,生态环境对对污染物排放量下限所能容纳的技术概念。
环境容量的名词解释
一、概念
环境容量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环境系统能够容纳并承受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和资源消耗的能力。
也可以理解为环境系统自我调节和自净能力的上限。
环境容量是环境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大小与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影响因素
环境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因素: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是影响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环境容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和交通等方面,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市化、交通拥堵等。
3. 环境政策和管理:环境政策和管理对环境容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三、重要性
环境容量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可逆的,环境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自净作用恢复到原有状态。
而一旦超出环境容量,环境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因此,保护环境容量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容量的概念可以用于制定环境政策和管理措
施,如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补偿等。
名词解释环境容量
正文
环境容量是指自然或人工环境所能够承载的生物或社会系统的
数量或规模。
它可以用来评估和预测一个系统能够持续支持的生物物种、人口或经济活动的数量。
在生物学中,环境容量通常用于描述一个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的生物物种数量。
生物物种的数量受限于环境中的资源,例如食物、水源、栖息地等。
当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达到饱和或超过负载时,环境容量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
当生物物种的数量超过环境容量时,可能会导致资源竞争、生态系统崩溃或物种灭绝等问题。
在社会科学中,环境容量的概念也被广泛运用于人口学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环境容量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城市或地区所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
这涉及到对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评估和规划。
当城市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时,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环境容量的评估和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环境容量的认识和控制,可以避免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在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中,环境容量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以确保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
总结起来,环境容量是一个用于描述自然或人工环境中可提供给生物或社会系统的资源、支持或负载的概念。
它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预测系统的可持续性,并为
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面积法
游人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瞬时容量=空间面积/单位规模指标
日容量=瞬时容量×日周转率
年容量=日容量×年可游天数
计算结果见下表:
(1)按风景名胜区各区分类面积计算
东湖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计算表一
东湖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计算表二
2.线路法
到规划期末(2020年),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性道路总面积约238240平方米,按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0平方米计,计算结果见下表:
按游览道路总面积计算:
东湖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计算三
分析并满足该地区的生态允许标准、游览心理标准、功能技术标准等因素而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态允许标准应符合表3.5.1的规定;
2.游人容量应由一次性游人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1) 一次性游人容量(亦称瞬时容量),单位以“人/次”表示;
(2)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日”表示;
(3)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年”表示。
3.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宜分别采用: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平衡法,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3.5.1.1:
表3.5.1.1 游人容量计算一览表(1) 游览用地名称(2) 计算面积(m2) (3) 计算指标(m2/人) (4) 一次性容量(人/次) (5) 日周转率(次) (6) 日游人容量(人次/日) (7) 备注 4.游人容量计算宜采用下列指标:(1)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5-10m2/人。
(2)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
其中:主景景点:50-100m2/人(景点面积);一般景点:100-100m2/人(景点面积);浴场海域:10-20m2/人(海拔0~-2以内水面);浴场沙滩:5-10m/人(海拔0~+2m以内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