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表面化学考试样卷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胶体表面化学考试样卷
判断题
1、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分子沉淀的浓度。(错,形成胶束的浓度)
2、温度升高时,多数液体的表面张力减小。(对)
3、新形成的水凝胶中,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都是连续相。(对)
4、泡沫体系是一种气溶胶。(错,液溶胶)
5、乳状液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错,不稳定)
6、物理吸附都是不可逆的吸附过程。(错,物理吸附可逆)
7、Na+,K+的皂是O/W型的乳化剂,Ba2+,Mg2+的皂是W/O型的乳化剂。(对)
8、凝胶经无限溶胀后,成为溶胶。(对)
9、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或固体中存在杂质。(错)
10、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错,系统表面的净吸力)
11、HLB值是亲水亲油平衡值,其数值低,表示分子的亲水性强。(对)
12、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错,详见P218)
13、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人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对)
14、蛋白质类高聚物形成的凝胶表面具有高度憎水性。(错)
15、南京的“雨花石”实际上是一种Liesegang环。(对,见书P163)
选择题
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B)
A 固体
B 气体
C 液体
D 气体或固体
2.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B)
A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C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
B 观察丁铎尔效应 D 观察ζ电位
3.固体物质与极性介质(如水溶液)接触后,在相之间出现双电层,所产生的电势是指( A )
A 滑动液与本体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势差
B 固体表面与本体溶液间的电势差 D 小于热力学电位φ
4.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 D )
A 沉降平衡
B 布朗运动
C 沉降电势
D 电导
5.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C)
A 一定使溶胶更稳定 C 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
B 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D 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6. 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D)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
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
7.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8.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A)
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C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B 溶解已达到饱和D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C )
A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C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B HLB值小,易形成O/W型 D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10. 将分散系统按粒子大小分类时,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是:( C ) P2 1
A 直径大于10-9m ;
B 直径介于10-7~10-5m;
C 直径介于10-9~10-7m;
D 直径小于10-5m。
11.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将其加入液体中后:( D ) P389
(A)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B)能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
(C)能显著增大腋体的表面张力;(D)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12. 下述现象中与表面活性物质无关的是:( D ) P389
(A)乳化;(B)润湿;(C)起泡;(D)溶解。
13. 插在液体中的玻璃毛细管里面液面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 D ) P206
(A)粘度;(B)蒸气压;(C)密度;(D)润湿性。
14.对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个人感觉)
(A)粗分散系统为多相;
(B)粗分散系统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D)一般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出是相体系。
15. 下列各性质中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的是:( C ) P50 动力学性质
(A)布郎运动;(B)扩散;(C)电泳;(D)沉降平衡。
简答题
1.胶体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但又可以较长时间的存在,为什么?
书P95,胶体本质上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又具有动力学稳定性,这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共存;在另一些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制备出来的溶胶之所以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2.大分子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书P521,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等。
3.写出使溶胶聚沉的方法。
P100,一,加电解质;二,电性不同的溶胶混合;三,微波处理。
4.详述乳状液的鉴别方法。
书P484,1.稀释法,2.染色法,3.导电法。
5.判断:硅胶在两种溶剂中对同浓度的苯甲酸(约0.1mol/L)吸附时,在那一种情况下吸
附量更大? 并给出理由。(暂时没找到比较贴切的内容与之对应)
6.详述乳状液的应用。
书P510,一,控制反应,二,农药乳剂,三,沥青乳状液,四,稠油的乳化降黏,五,纺织工业。
7.高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的异同?
书P520,相同点,不同点。
8.详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书P218 表4-6
9.胶凝作用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