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实验分析表

姓名学号得分实验名称习得性无助实验

研究背景

(“习得性无助”被认为是人类的一型沮丧。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

一直以来,情绪起源的问题都困扰着心理学家们。

华生在70年前曾做了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他用该实验证明了情绪能通过条件反射而习得。在试验中,小阿尔伯特对老鼠甚至后来泛化到对白色东西的恐惧。华生还证实了阿尔伯特习得的情绪是会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如,把阿尔伯特带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更亮的灯光,更多的现场人员。阿尔伯特对老鼠和兔子的反应仍然是恐惧,尽管程度有所减轻。

在1953年,哈佛大学的所罗门,坎明和维恩进行过另一项研究。他们把40只狗置于“穿梭箱”里;隔体将箱子分开两部分,一开始,隔体只有狗背高。从格栅箱底上对狗脚发出千百次电击。狗如果学习到跳过阻隔体到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然后,进行“挫折狗”的跳脱实验,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格栅通电,并且狗必须跳100次才终止电击。他们说:“当狗从一边跳入另一边之际,发出预料可免电击的松释声,但当它到另一边的格栅而重遭电击时,则发出惨叫。”接下来,用透明塑胶玻璃阻隔在两边之间。狗触电后向另一边跳跃,头撞玻璃。狗开始“大便、小便、惨叫、发抖、畏缩、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不再反抗。实验人员说他们为此“感动”。结论道,两边之间加以透明玻璃并加电击,“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脱意图。他们的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但华生和哈佛的学者们没想过如果在一个被试可以控制或逃离的情景中,被试们的反应又会如何呢?

60年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突出的实验者之一是宾州大学的马丁·赛里格曼。他和梅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以狗为被试的试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建构了他的理论。

(后续研究:1975 年塞里格曼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80年代,心理学家仍在继续做这种“习得的无助感”的实验。费城天普大学,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实验人员训练老鼠去认识警示灯,让它们知道5秒钟之内将有电击。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灯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区避免电击。在老鼠学会了这一步以后,实验人员又把安全区挡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电击而无法逃避。可以想见,后来即使可以逃避了,老鼠们还是无法重新很快习得逃避。)

实验设计

(包

括自变

量、应变

量及

额外变

量;实验

逻辑假

) 自变量: 第一阶段:被试是否有终止电击的能力水平(有能力,即按压镶板有效;无能力,即按压镶板无效) 第二阶段:被试于第一阶段习得的关于自己行为与电击关系之间的观念水平(认为终止电击于自身行为有关;认为终止电击与自身行为无关) 尽管实验者设计了两个阶段的实验,但个人认为,真正的自变量是第二阶段的自变量。因为从以下实验过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是为第二阶段的实验做铺垫。目的在于让两组被试产生不同的观念,即终止电击与自身行为有无关系的观念。 因变量: 第一阶段:被试受到电击后的行为(按压镶板;不按压镶板) 第二阶段:被试受到点击后的行为(跳过隔板,逃避电击习得成功;为跳过隔板,逃避电击习得失败) 第二阶段的因变量为真正因变量。 额外变量: (1) 狗的身高、体重、素质品种等 (2) 被试产生的练习效应 (3) 被试产生的疲劳效应 (4) 电流持续的时间(相同) (5) 电流的强度(相同) 实验假设:(第二阶段为验证阶段) 如果狗在先前经历中习得的无助(即认为它们的行为与终止电击无关),会对狗后续逃避电击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它们在能逃避电击的新环境中,也会放弃尝试努力的行为; 如果狗在先前经历中习得的无助(即认为它们的行为与终止电击无关),不会对狗后续逃避电击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它们在能逃避电击的新环境中,能学会逃避电击的行为。 实验过程: 实验被试: 24只肩高15-19英寸、体重25-29磅的杂交狗。被分成三组,每组8只:一组是“可控制电击组”,另一组是“不可控制电击组”,第三组是“无挽具控制组”。 第一阶段:(个人认为第一阶段实验是第二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 可控制电击组和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被逐一安置在一个名为挽具的装置里。在该装置中,狗的行动受到限制,但又不是完全不能动弹。在狗的头部两侧各有一个镶板,镶板在固定狗的头部朝向的同时也是一个按键,够可以通过移动头部来按压镶板。当电流传到可控制电击组的狗身上时,它可以通

过移动头部按压任意一个镶板来终止电击。

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它们中的每一只都要与可控制组中的一只匹配完全相同的电流在同一时间传递到配对的两只狗身上,但不可控制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电流一直持续到与其配对的可控制组的狗按压镶板终止电流为止。这样就确保了两组狗受到相同持续时间和强度的电击,唯一差别在于一组有能力终止电流,而另一组不能。

无挽具组的狗在这一阶段没有受到电击,可控制组和不可控制组的狗每

结果分析及结论实验结果:

第一阶段实验结果: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64次电击中,按压镶板以终止电击的行为所花费的时间迅速减少;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经历了30次测试后,不再有按压镶板的行为。

第二阶段实验结果:记录三组被试在往返箱中躲避电击的平均时间。(这里的耗时指从信号灯熄灭到狗跳过隔板之间的这段时间。)不可空置电击组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可控制组与无挽具组之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关于未成功习得逃避电击的狗的百分比,可控制电击组与不可控制电击组的差异也相当显著。可控制电击组是0,无挽具组大概是30%,不可控制电击组则接近80%。

结论:

由于可控制电击组和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的区别仅在于狗是否有能力主动终止电流,塞里格曼和梅耶相信一定是控制因素导致了两组狗在后来往返箱中学习躲避行为的显著差异。即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往返箱中表现正常,是因为它们在第一阶段的实验中习得了它们的行为与终止电击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它们会以跳过隔板躲避电击的方式行事。对不可控制电击组而言,第一阶段的实验中电击的终止与它们本身的行为无关,而是取决于与它配对的可控制电击组的狗的行为。在往返箱中,它们也不期望自己的行为会终止电击,它们缺乏激励它们去尝试躲避行为的动机。即它们习得了无助。

实验不足,如何改进不足:

(1)样本的数量和范围比较狭窄,仅以24只狗作为被试;

(2)电击频率高易产生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

(3)第二阶段试验于第一阶段试验有一定时间间隔,容易带来外来影响;

(4)如果由此实验结论直接推导至人类,则忽略了物种差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是高等智能动物,不等同于低等哺乳动物;(5)是否该考虑被试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对不愉快刺激的承受能力;

改进:

(1)后来,1975 年塞里格曼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个人认为,后续实验改进了上述(1)(4)两点的不足;(2)为了保证被试的同质性,在进行此类实验前,就被试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进行测试;

(3)个人认为,实验结论还过于经验论,行为主义色彩浓重。把人机械化,忽略了人有积极的建设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