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7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目标】1.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思考家乡的文化发展前景。
2.学习建议书的写法,为家乡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写一份切实可行的建议书。
【教学重难点】所提建议要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设计意图】这一课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一。
要求同学们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所提建议应当从家乡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泛。
选择方向上结合实际,如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有哪些改进的可能,具备了哪些条件。
同时,在对家乡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一份建议书,陈述建议的内容、理由、实施的步骤和可行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
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提出“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二)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单沉甸甸的人情债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变味的压岁钱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令人心惊的爆竹声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沉重的清明节合理性探讨 改造利用方向分组讨论①我们传统文化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保护、完善、改造和利用?②分组讨论,不必面面俱到,思考其中一两个方面就可以了,讨论交流后每组派代表展示。
③展示示例:我们的传统习俗总体上说是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某些习俗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有些甚至是有毒害作用的,有些习俗被后人恶搞以致遭人非议。
例如:沉甸甸的人情债每到春节,农村不少人家喜事盈门,婚寿嫁娶,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到处是喜庆的唢呐和锣鼓,于是人情债也接踵而至。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特色: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传统艺术、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文化特色。
2. 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家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并参与家乡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4. 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调查了解: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调查成果,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6.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文化建设活动中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能力,以及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文化建设的相关阅读材料。
3. 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家乡文化主题讲座:邀请当地文化专家或长者,为学生讲述家乡的历史、传统艺术和民俗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2. 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文化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文化的魅力。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之《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建议书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是作文的一种形式。
其内容很广泛,像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援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开展工作拥军优属活动家等,都可以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
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
不具有号召性。
如何写建议书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
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暑期中小学补课的建议书”。
2.称呼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
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2)建议的具体内容。
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3)提出自己希望被采纳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
4.结尾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与一般书信相同。
5.落款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
二.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形式,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
2.感知文化生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
3.学习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一些方法,培养爱好、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形式,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建设的方法。
2.家乡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介绍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
3.学习如何了解和感知本土文化,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走出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资源,熟悉当地的文化产业,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从中发现创新思路,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主导授课、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电子绘图表达、视频、照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体验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当地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当地文化出发,参与到家乡的文化建设中来,随后通过幻灯片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交流讨论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形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视频、图文信息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形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个维度感知家乡的文化。
3.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借助网上资源和图书资料,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产业及相关问题,展示家乡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参与到其中的角色和机会。
4.小组合作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创意设计中来,要求学生设计有家乡元素的品牌LOGO、特色产品、文化IP等。
XXXX学院/院校/高校高中语文课程课件·教案·讲义·检测·20 ~ 20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语文专业班级授课教师XXX学院教务处制教案编写说明一、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案管理,特制定教案编写说明。
二、教案的编写规范1.教师上课要有完整的教案,按照课程教案编写要求书写或以Word文档编制的纸质教案,不能以课件幻灯片的打印稿代替纸质教案。
2.从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位教师的教案,应加装统一格式的封面和首页后,每学期装订成册。
(推荐文本格式附后)3.由于课程类型(医学、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编写的具体格式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要素:(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3)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是指该课程或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加强学习的知识点。
(4)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
(5)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教材的内容及复习与该章节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以便更好理解新内容。
(6)课后实施情况及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课程概要:(课程教案首页)第四单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1.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
2.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1.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文化环境等,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韩宾宾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春节民俗。
2.引导学生探求春节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
3.从春节民俗淡化的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写建议书。
4.建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将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融入建议当中)5.通过对家乡春节文化生活的了解,参与家乡春节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二、准备材料1.鲁迅《祝福》中过年祭祀、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
2.文章冯骥才《四堡雕版》、鲁迅《祝福》、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
3.建议书格式资料和三份左右建议书范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文人笔下的“春节”鲁迅《祝福》(视频)、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合集)界定春节时间,狭义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到初八,广义的春节是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二)任务一我们身边的“春节”(眼中主要的春节民俗活动:饮食习俗、祭祀习俗、交往习俗等)吃吃喝喝、压岁钱、春节联欢晚会、掸新、放爆竹、贴春联、守岁(以前)、祭灶神爷、拜年……(三)任务二文化浸润下的“春节”如果春节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吃吃喝喝、热热闹闹,那么这样春节是没用生命力的,但是在每个同学心中我相信你们肯定或多或少感受到“春节”各种民俗活动背后的与众不同!请问这春节的吃喝放爆竹等与众不同在哪里呢?(蕴藏在每个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1.饮食类(吃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意义吗?)吃年糕——年年高;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即旧去新来的交子时象征着春节的到来;吃发菜丸——发菜,发财;吃鱼——年年有余,吃时留头留尾,接下来一年有头有尾2.压岁钱压岁,是为了驱邪、扶正,特别是民间认为孩子的魂魄不全,用压岁钱压服邪祟,以保孩子健康成长,这虽是迷信,却反映了一种愿望,愿后代硬硬朗朗茁壮成长。
但是现今这压岁钱的意义似乎成了形式,有时更是一种炫耀与攀比,原来的意义也渐渐消失。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活动指导]一、建议书的文体特征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向有关部门或上级机关和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建议书特点:1.文本性较强。
宜用书面语。
2.可塑性较强。
可以被增删。
二、建议书的写作格式1.标题。
一般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
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间。
2.称呼。
提出的建议希望得到哪些人的响应,称呼就写哪些人。
要写在第二行顶格,后面加冒号。
3.正文。
就是建议的内容,从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
正文部分的主要点有:(1)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便于对方考虑;(2)建议的具体事项。
4.署名。
在右下角写出建议人的姓名,即提出建议的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
5.日期。
写在建议人姓名的下方。
写建议书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精练。
[活动规划]1. 请以某某中学高一学生的身份就家乡文化建设给家乡的领导写一封建议书。
[知识点]微写作,实用类[答案]示例:关于家乡文化发展的建议书尊敬的县领导:乡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乡村生产、生活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重要精神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文化生活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乡村文化设施在数量、质量上跟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都不相适应。
文化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基础设施总体相对滞后。
二是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乡村,设施建设齐全、文化活动较活跃,主题比较丰富,经济条件较差的乡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不丰富。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1)“建议书”的概念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2)“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与内容要求学习重点1.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2.训练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训练思辨能力。
3.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活动难点1.抓住实质,提出中肯的建议。
2.理性分析能力。
(一)家乡文化调查资料整理。
1.整理调查记录表(1)调查主题:调查针对什么?目的是什么?(2)调查时间:历时多久?从某天某日到某天某日?(3)调查方式: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4)调查资料:实地考察记录,访谈实录(录音、笔录),资料摘记和索引,相关数据记录……(5)调查成果:获得感悟,得出结论,发现不足,找出原因。
2.确定问题,产生危机意识和建议动机。
经过调查研究,你一定会发现家乡的文化生活有很多负面的问题,且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提示】不和谐的因素家乡的种种文化陋习家乡的文化资源得不到重视和保护家乡的文化设施落后(二)家乡文化现状和溯源1.看清本质,找准源头引导:每一种文化现象背后都有文化实质。
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结果找原因。
追根溯源:家乡盛行求神拜佛,原因是什么?家乡的很多民间手艺都失传了,为什么?家乡的文化古迹遭到破坏,谁是罪魁祸首?家乡的文化未被挖掘,是政府哪个职能部门的事情?2.和家乡文化相关的部门职能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县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地方文化部门——宣传部、文化局、文化馆、博物馆、街道文明办……地方相关部门——城管局、环保局、教育局……(三)学习写作规范的建议书1.写作知识如何写建议书?【提示】提供建议书的一般结构2.实例参照参照点评一:尊敬的县长阿姨:您好!我是环县的一位公民,我生在环县,住在环县。
“环县”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注重环保的县城。
“环江河”应该是清澈见底的河流。
但这却与现实恰恰相反,环县大街上的垃圾随处可见。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升乡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特色: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名人事迹、历史遗址、传说故事等。
3. 家乡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4.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建议献策等。
5. 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 调查法:让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文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独特魅力。
3. 分组调查家乡的建设现状与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并感受家乡的发展。
4. 分组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想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文章,可以是建议献策、心得体会等。
2. 鼓励学生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并将经历和感受写成日记。
3. 让学生组队拍摄一段关于家乡文化特色的视频,展示家乡的独特魅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估学生在调查家乡建设现状与问题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时的创意和思考深度。
4.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5. 收集学生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短视频,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且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越来越重视。
作为一名高中生,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篇文章将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为主题,结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课程内容,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家乡文化建设。
一、家乡文化概述家乡文化,指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传统技艺、节庆活动等等文化资源。
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益于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推动家乡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文化的历史背景;2. 进行实践活动,参与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3. 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实施1. 活动一:家乡文化调研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前让学生调研自己的家乡文化,了解到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传统美食等等。
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采访老人等,对家乡文化进行了解和研究。
此外,提供外出拍摄调研的机会,让学生亲手去感受家乡文化。
2. 活动二:家乡文化体验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知名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博物馆等等,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市井小吃等等,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活动三:家乡文化传承和保护通过课堂讨论、文化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多么重要。
教师可以邀请当地有名的文化学者或者传承人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如传统节日、文艺展演等,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4.8.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1.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高思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考查。
一、整体把握这一课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三。
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请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二、文体知识1.建议书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是作文的一种形式。
其内容很广泛,像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援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开展工作拥军优属活动家等,都可以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
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
不具有号召性。
2.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
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
(一)如何写建议书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
《三__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三好少年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家乡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2. 掌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大和责任感。
二、导学内容1. 家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为何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3. 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三、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看法。
2. 进修(30分钟)a) 家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家乡文化的观点和包括语言、风俗、传统节日、建筑等在内的特点。
b) 为何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讨论家乡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珍爱和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卖力。
c) 如何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介绍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式,包括参与文化活动、珍爱传统建筑、宣传家乡文化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3. 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设计一个家乡文化建设项目,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共同为家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4. 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积极传承和宏扬家乡文化。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家乡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传统节日庆祝等;2.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五、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文化的文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设家乡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懂得了自己应该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提出改进建议,并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学会如何进行文化调研和数据分析。
提出针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改进建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家乡的文化遗址和景点,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村民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学会如何进行文化调研和数据分析。
提出针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改进建议。
难点:如何深入挖掘家乡文化的内涵。
如何将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2. 探究家乡文化: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文化遗址或景点进行参观和了解。
3. 调研家乡文化建设: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村民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4. 数据分析与改进建议:学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改进建议。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包括调研过程、数据分析和改进建议。
学生写一篇关于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感悟和体会。
2. 评价:评价学生的调研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评价学生的感悟和体会的深度和真实性。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地考察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调研报告和感悟作文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的丰富性、观点的独到性和分析的深度。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提升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2. 家乡的文化特色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 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的文化特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建设。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5. 实践活动:布置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实践经验,总结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文化特色的认知和了解。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4. 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相关家乡文化建设的案例资料。
3. 课外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家乡的文化特色案例。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学会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文化相关的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准备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回顾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互相交流学习。
3. 展示活动:每组选取一种文化特色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提问。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建议和期望。
五、课后作业2. 设计一个家乡文化宣传方案,可以是海报、PPT等形式。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家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家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文化建设相关的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自己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准备分享。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文化建设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互相交流学习。
《三__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3.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珍爱和传承的热情。
导学内容:1. 家乡文化建设的定义和意义。
2.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3. 家乡文化珍爱和传承的重要性。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家乡文化?家乡文化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是什么?二、观点诠释(10分钟)1. 家乡文化建设的定义:指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项目,珍爱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增进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2. 家乡文化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当地居民的文化自大心,增强地方认同感;有助于传承和宏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有助于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参与方式(15分钟)1.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方式:- 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如庙会、传统节日等。
- 参与当地的文化珍爱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参与文化遗产的珍爱和传承工作。
- 利用摩登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宣传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 支持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采购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或产品。
2.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家乡文化特色,分享自己的参与方式和体会。
四、珍爱传承(15分钟)1. 家乡文化珍爱和传承的重要性:- 珍爱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
- 传承优秀文化,是宏扬民族传统和文化自大的重要保障。
- 增进文化传承,是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关键动力。
2. 案例分享:请同砚们结合家乡的文化传统,分享一个有意义的文化珍爱和传承案例。
五、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对家乡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你愿意如何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尽力,珍爱和传承家乡的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色泽!六、作业安置(5分钟)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家乡文化特色,撰写一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计划书,包括参与方式、目标和措施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
必修上)
知识目标
1.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高思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考查。
一、整体把握
这一课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三。
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
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请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二、文体知识
1.建议书
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是作文的一种形式。
其内容很广泛,像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援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开展工作拥军优属活动家等,都可以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
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
不具有号召性。
2.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
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
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
(一)如何写建议书
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
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暑期中小学补课的建议书”。
2.称呼
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
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
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2)建议的具体内容。
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3)提出自己希望被采纳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
4.结尾
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与一般书信相同。
5.落款
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
(二)如何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
××××的考察报告”“关于××××的考察报
告”“××××考察”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2.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考察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考察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考察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考察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炼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考察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考察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考察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任务一调查家乡文化建设情况,并为家乡文化建设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写一封建议书。
[示例]
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书
尊敬的××镇领导:
××镇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人杰地灵的美丽家园,是一片有着宽厚仁和文明积淀的故土热乡。
随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我们镇的文化建设也需进一步发展。
为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城镇有能力多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县文化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场地等。
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有关部门还
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
对一些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2.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加快城镇文化建设,就要狠抓教育,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
从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
加大对青少年文化思想的教育与引导,多举办一些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多接触健康的文化,鄙弃那些低俗落后的文化。
3.完善城镇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城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把城镇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
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者的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居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
对于一些非法的盈利性文化场所要加大打击力度,必要时要依法进行取缔,从而给居民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
衷心祝愿家乡物质精神文明双发展!
此致
敬礼!
××学校高一学生×××
×年×月×日
任务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
请对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考察,然后撰写一篇考察报告。
[示例]
家乡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
一、活动主题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访家乡名胜古迹
二、活动目的追寻历史,看祖国大好河山
三、活动地点
四、活动范围
五、活动流程
六、报告内容侯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