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分子荧光法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15
分子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一. 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一)分子的激发态——单线激发态和三线激发态大多数分子含有偶数电子,在基态时,这些电子成对地存在于各个原子或分子轨道中,成对自旋,方向相反,电子净自旋等于零:S=2份112;+(-2份112;)=0,其多重性M=2S+1=1 (M 为磁量子数),因此,分子是抗(反)磁性的,其能级不受外界磁场影响而分裂,称“单线态”;图1 单线基态(A)、单线激发态(B)和三线激发态(C)当基态分子的一个成对电子吸收光辐射后,被激发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通常它的自旋方向不改变,即ÄS=0,则激发态仍是单线态,即“单线(重)激发态”;如果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还伴随着自旋方向的改变,这时便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电子净自旋不等于零,而等于1:S=1/2+1/2=1 其多重性:M=2S+1=3即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影响而产生能级分裂,这种受激态称为“三线(重)激发态”;“三线激发态” 比“单线激发态” 能量稍低。
但由于电子自旋方向的改变在光谱学上一般是禁阻的,即跃迁几率非常小,只相当于单线态→ 单线态过程的10-6~10-7。
(二)分子去活化过程及荧光的发生:(一个分子的外层电子能级包括S0(基态)和各激发态S1,S2,…..,T1…..,每个电子能级又包括一系列能量非常接近的振动能级)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在较短的时间内可通过不同途径释放多余的能量(辐射或非辐射跃迁)回到激态,这个过程称为“去活化过程”,这些途径为:1. 振动弛豫:在溶液中,处于激发态的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发生碰撞,把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迅速传递给溶剂分子(环境),在10-11~10-13 秒时间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这一过程称为振动弛豫。
图2 分子吸收和发射过程的能级图2. 内转换:当激发态S2 的较低振动能级与S1 的较高振动能级的能量相当或重叠时,分子有可能从S2 的振动能级以无辐射方式过渡到S1 的能量相等的振动能级上,这一无辐射过程称为“内转换”。
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技术,它可用于测定溶液中分子结构、组成、组分和吸收特性,以及提供关于反应机理的许多信息。
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生物研究、环境研究和制药技术等多个领域。
荧光光谱反应的本质是,一些物质能够从激发态吸收来自外部光源的一定能量,并从激发态到低能量的稳定态跃迁,从而释放出某种光,而这些释放出来的光就是荧光光谱。
基本原理在分子荧光光谱中,激发态是将能量投射到分子上,使其进入一种不稳定的、能量较高的激发态,然后分子会自动以一定的速率从这种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跃迁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能量的荧光光谱。
具体而言,当激发态的分子能量超过一定的最低能量时,它将进入具有较低能量的稳定态,从而释放出光子。
通常说,这些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与激发态的能量有关。
应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可以用于识别、测定和分离不同物质,它可以用于研究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药物,也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
分子荧光光谱法还可以用于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构型变化和反应机理等问题,可以用来研究复杂有机化合物中的加合反应,也可以用来研究金属离子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优缺点分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检测范围广等优点,可用于大量的物质的有效分析。
此外,它还具有自动控制设备、能测出大量小浓度物质等优点。
然而,分子荧光光谱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只能测量没有涂料、沉淀物和色素的物质,而且只有在激发态跃迁释放出荧光时,它才能完成光谱测量。
结论分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它具有敏锐的测量特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多种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
不仅如此,它的测量过程还简单易行,使它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分子荧光分析法物质吸收外界能量后,其电子能级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物质的激发态分子以无辐射跃迁的形式释放能量,之后降至第一电子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此时,分子发射的光即称之为荧光分子荧光分析法:通过测定物质分子所发射荧光的特征和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一)基本原理一、分子荧光的产生1. 单线态:当物质处于基态时,电子成对地填充在能量最低的各轨道中,一个给定轨道中的两个电子具有相反的自旋(自旋量子数S分别为1/2和 -1/2),即总自旋量子数S为0,分子中电子能级的多重度M=2S+1=1。
此种状态称为单线态。
• 激发单线态:当物质受到光照射,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时,物质分子内可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
若吸收能量后电子在跃迁过程中不发生自旋方向的变化,即总自旋量子数S为0,分子中电子能级的多重度为1。
则该分子所处的能级状态称为激发单线态。
• 激发三线态:当物质受到光照射,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时,物质分子内可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
若吸收能量后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还伴随自旋方向的变化,即分子具有两个自旋平行的电子,其总自旋量子数S为1,分子中电子能级的多重度M=2S+1=3,则该分子所处的能级状态称为激发三线态。
2. 振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的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相碰撞,以热能量交换的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低振动能级间的跃迁。
3. 内部转移:两个电子能级非常接近时,电子从较高电子能级以非辐射跃迁形式转移至较低电子能级,此过程称为能量的内部转移。
4. 荧光发射:处于激发单线态的电子经过振动弛豫和能量内部转移,回到第一电子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的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此过程称为荧光发射。
5. 系间跨越:受激发分子的电子在激发态发生自旋反转,使分子的多重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由第一激发单线态(S1)跃迁至第一激发三线态(T1),使原来两个自旋配对的电子不再配对。
分子荧光光度法
分子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物质浓度和反应动力学的分析方法。
它基于分子在受到光激发后发射荧光的原理,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分子荧光光度法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激发波长,以激发待测物质中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
当激发波长的光照射到样品中时,样品中的分子吸收光能并跃迁到激发态。
在激发态停留的时间足够长时,分子会发生非辐射跃迁,即释放出荧光。
荧光的强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分子荧光光度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物质。
其次,它具有快速和简便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测定。
此外,分子荧光光度法还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环境监测、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等。
然而,分子荧光光度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荧光信号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荧光染料的性质等。
因此,在进行分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
其次,某些样品可能会产生背景荧光干扰,这会降低测定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消除背景荧光的影响。
分子荧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在物质浓度测定和反应
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激发波长和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步。
分子荧光法原理范文分子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纯度、反应速率等。
其原理是基于分子在光的激发下,吸收能量后进入激发态,随后再通过辐射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这种发射光的特性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分子荧光的原理可以通过两个基本过程来解释:激发和发射。
激发是指分子从基态(低能量态)通过吸收光能转变为激发态(高能量态)。
发射是指分子从激发态通过辐射发射出相应波长的光能回到基态。
在分子荧光法中,首先需要用一个激发源来提供能量,例如紫外线灯或激光器。
这些能量会被样品中的分子吸收,并将其激发到一个较高的能级。
一旦分子处于激发态,其平均寿命会受到能级布居度的影响。
这意味着在光激发源关闭后,分子将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的速率将决定发射出的光的强度。
1.斯托克斯位移:当分子处于激发态时,其能级处于较高能量。
在发射过程中,分子会从高能量的能级跃迁回到较低的能级,释放出温度较低的光子。
这个过程称为斯托克斯位移。
斯托克斯位移导致荧光光谱的峰值波长比激发光谱的波长长。
2.光谱分析:通过测量发射光的波长和强度,可以了解分子的特性。
分子具有特定的发射光谱,其峰值波长和强度与分子的结构和环境有关。
通过对发射光谱的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纯度以及其他性质。
3.荧光寿命测量:荧光寿命是指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分子拥有不同的荧光寿命,可以通过测量荧光的寿命来确定分子的浓度和性质。
荧光寿命测量需要使用荧光寿命仪,该仪器可以测量荧光的衰减速率,从而获得荧光的寿命。
4.荧光猝灭:荧光猝灭是指在一些条件下荧光强度减弱的现象。
猝灭可以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吸附、化学反应等)来实现。
荧光猝灭可以用于表征分子的相互作用,测定反应速率等。
分子荧光法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荧光标记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方法,通过将荧光染料与特定分子标记在一起,可以实现对分子的追踪和分析。
此外,分子荧光法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污染物检测、环境监测等方面。
分子荧光光谱法又称分子发光光谱法或荧光分光光度法,即通常所谓的荧光分析法。
法。
该法是一种利用某一波长的光线照射试样,该法是一种利用某一波长的光线照射试样,该法是一种利用某一波长的光线照射试样,使试样吸收这一辐射,使试样吸收这一辐射,使试样吸收这一辐射,然后在发然后在发射出波长相同或波长较长的光线的化学分析方法。
如果这种再发射约在 s 内发生,则称为荧光;若能在生,则称为荧光;若能在 s 或更长的时间后发生,则称磷光。
分子荧光光谱法就是利用这种再发射的荧光的特性和强度来对荧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荧光分析法的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高,其测定下限比一般分光光度法低二至四数量级。
级。
选择性也比分光光度法好,选择性也比分光光度法好,选择性也比分光光度法好,但其应用不如分光光度广泛,但其应用不如分光光度广泛,但其应用不如分光光度广泛,因为只有有限数量因为只有有限数量的化合物才能产生荧光。
的化合物才能产生荧光。
一、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一)(一) 荧光光谱的产生荧光光谱的产生荧光物质分子吸收了特定频率辐射后,荧光物质分子吸收了特定频率辐射后,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或更高激发态)高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的任一振动能级,的任一振动能级,在溶液中这种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在溶液中这种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在溶液中这种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以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后,而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无辐射跃迁)。
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
便产生荧光。
由于无辐射跃迁的几率大,因此分子荧光波长常常比激发光长。
因此分子荧光波长常常比激发光长。
激发光源的波长通常是激发光源的波长通常是在紫外区,在紫外区,荧光也可能在紫外区,荧光也可能在紫外区,荧光也可能在紫外区,但更多是在可见区。
第七章分子荧光分析法第一节概述物质的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如果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伴随有光辐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发光(molecular luminescence),以此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子发光分析法。
物质因吸收光能激发而发光,称为光致发光(根据发光机理和过程的不同又可分为荧光和燐光);因吸收电能激发而发光,称为电致发光;因吸收化学反应或生物体释放的能量激发而发光,称为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
根据分子受激发光的类型、机理和性质的不同,分子发光分析法通常分为荧光分析法,燐光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历史悠久。
早在16世纪西班牙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就发现含有一种称为“Lignum Nephriticum”的木头切片的水溶液中,呈现出极为可爱的天蓝色,但未能解释这种荧光现象。
直到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它们能发射比入射光波长稍长的光,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并根据荧石发荧光的性质提出“荧光”这一术语,他还论述了Stokes 位移定律和荧光猝灭现象。
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包括荧光素、曙红、多环芳烃等600多种荧光化合物。
近十几年来,由于激光、微处理机和电子学新成就等科学科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理论的进步,促进了诸如同步荧光测定、导数荧光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相分辨荧光测定、荧光偏振测定、荧光免疫测定、低温荧光测定、固体表面荧光测定、荧光反应速率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光纤化学传感器等荧光分析方面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新型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解决了生产和科研中的不少难题。
目前,分子发光分析法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环境科学以及农牧产品分析,卫生检验、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七章分子荧光分析法第一节概述物质的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如果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伴随有光辐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发光(molecular luminescence),以此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子发光分析法。
物质因吸收光能激发而发光,称为光致发光(根据发光机理和过程的不同又可分为荧光和燐光);因吸收电能激发而发光,称为电致发光;因吸收化学反应或生物体释放的能量激发而发光,称为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
根据分子受激发光的类型、机理和性质的不同,分子发光分析法通常分为荧光分析法,燐光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历史悠久。
早在16世纪西班牙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就发现含有一种称为“Lignum Nephriticum”的木头切片的水溶液中,呈现出极为可爱的天蓝色,但未能解释这种荧光现象。
直到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它们能发射比入射光波长稍长的光,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并根据荧石发荧光的性质提出“荧光”这一术语,他还论述了Stokes位移定律和荧光猝灭现象。
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包括荧光素、曙红、多环芳烃等600多种荧光化合物。
近十几年来,由于激光、微处理机和电子学新成就等科学科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理论的进步,促进了诸如同步荧光测定、导数荧光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相分辨荧光测定、荧光偏振测定、荧光免疫测定、低温荧光测定、固体表面荧光测定、荧光反应速率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光纤化学传感器等荧光分析方面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新型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进一步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解决了生产和科研中的不少难题。
目前,分子发光分析法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环境科学以及农牧产品分析,卫生检验、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节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一、荧光(燐光)光谱的产生物质受光照射时,光子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被物质的基态分子所吸收,分子中的价电子发生能级跃迁而处于电子激发态,在光致激发和去激发光过程中,分子中的价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自旋状态,通常用电子自旋状态的多重性来描述。
一个所有电子自旋都配对的分子的电子态,称为单重态,用“S”表示;分子中的电子对的电子自旋平行的电子态,称为三重态,用“T”表示。
电子自旋状态的多重态用2S+1表示,S是分子中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其数值为0或1。
如果分子中全部轨道里的电子都是自旋配对时,即S=0,多重态2S+1=1,该分子体系便处于单重态。
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基态是处于单重态的,该状态用“S0”表示。
倘若分子吸收能量后,电子在跃迁过程中不发生自旋方向的变化,这时分子处于激发单重态;如果电子在跃迁过程中伴随着自旋方向的改变,这时分子便具有两个自旋平行(不配对)的电子,即S=1,多重态2S+1=3,该分子体系便处于激态三重态。
符号S0、S1、S2分别表示基态单重态,第一和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T1和T2则分别表示第一和第二电子激发三重态。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它可能通过辐射跃迁和无辐射跃迁等分子内的去活化过程丧失多余的能量而返回基态。
辐射跃迁的去活化过程,发生光子的发射,伴随着荧光或燐光现象;无辐射跃迁的去活化过程是以热的形式辐射其多余的能量,包括内转化(ic),系间窜跃(isc)、振动弛豫(V R)及外部转移(ec)等,各种跃迁方式发生的可能性及程度,与荧光物质本身的结构及激发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等因素有关。
假设处于基态单重态中的电子吸收波长为λ1和λ2的辐射光之后,分别激发至第二激发单重态S2及第一激发单重态S1,图9-1示意了分子内所发生的各种光物理过程。
振动弛豫它是指在同一电子能级中,电子由高振动能级转至低振动能级,而将多余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
发生振动弛豫的时间为10-12S数量级。
图9-1中各振动能级间的小箭头表示振动弛豫的情况。
内转移当两个电子能级非常靠近以致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常发生电子由高能级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转移到低能级。
图9—1所示,处于高激发单重态的电子,通过内转移及振动弛豫,均跃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荧光发射处于第一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级的电子跃回至基态各振动能级时,所产生的光辐射称为荧光发射,将得到最大波长为λ3的荧光。
注意基态中也有振动弛豫跃迁。
很明显,λ3的波长较激发波长λ1或λ2都长,而且不论电子开始被激发至什么高能级,最终将只发射出波长λ3的荧光。
荧光的产生在10-6~10-9S内完成。
系间窜跃指不同多重态间的无辐射跃迁。
如:S1→T1。
通常,发生系间窜跃时,电子由S1的较低振动能级转移到T1的较高振动能级处。
有时,通过热激发,有可能发生T1→S1,然后由S1发生荧光,即产生延迟荧光。
燐光发射电子由基态单重态激发至第一激发三重态的几率很小,因为这是禁阻跃迁。
但是,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有可能以系间窜跃方式转至第一激发三重态,再经过振动弛豫,转至其最低振动能级,由此激发态跃回至基态时,便发射燐光。
这个跃迁过程(T1→S0)也是自旋禁阻的,其发光速率较慢,约为10-4~10s。
因此,这种跃迁所发射的光,在光照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外部转移指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及能量转移,使荧光或燐光强度减弱甚至消失。
这一现象称为“熄灭”或“猝灭”。
二、激发光谱曲线和荧光光谱曲线任何荧光化合物,都具有两种特征的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荧光激发光谱(或称激发光谱),就是通过测量荧光体的发光强度随激发光波长的变化而获得的光谱,它反映了不同波长激发光引起荧光的相对效率。
激发光谱的具体测绘办法,是通过扫描激发单色器以使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激发荧光体,然后让所产生的荧光通过固定波长的发射单色器而照射到检测器上,由检测器检测相应的荧光强度,最后通过记录仪记录荧光强对激发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即为激发光谱。
从理论上说,同一物质的最大激发波长应与最大吸收波长一致,这是因为物质吸收具有特定能量的光而激发,吸收强度高的波长正是激发作用强的波长。
因此,荧光的强弱与吸收光的强弱相对应,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形状应相同,但由于荧光测量仪器的特性,例如光源的能量分布、单色器的透射和检测器的响应等特性都随波长而改变,使实际测量的荧光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不完全一致。
只有对上述仪器因素进行校正之后而获得的激发光谱,即通常所说的“校正的激发光谱”(或“真实的激发光谱”)才与吸收光谱非常近似。
如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而让荧光物质所产生的荧光通过发射单色器后照射于检测器上,扫描发射单色器并检测各种波长下相应的荧光强度,然后通过记录仪记录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的关系曲线,所得到的谱图称为荧光发射光谱(简称荧光光谱)。
荧光光谱表示在所发射的荧光中各种波长组分的相对强度。
荧光光谱可供鉴别荧光物质,并作为在荧光测定时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或滤光片的根据。
和激发光谱的情况类似,在一般的荧光测定仪器上所测绘的荧光光谱,属“表现”的荧光光谱,只有对光源、单色器和检测器等元件的光谱特性加以校正以后,才能获得“校正”(或“真实”)的荧光光谱。
溶液荧光光谱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斯托克斯位移斯托克期在1852年首次观察到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这种波长移动的现象称为斯托克斯位移。
2、荧光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波长无关分子的电子吸收光谱可能含有几个吸收带,而其荧光光谱却只含一个发射带。
激发光波长改变,可能将分子激发到高于S1的电子能级,但很快经过内转移和振动弛豫跃迁到S1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产生荧光。
由于荧光发射发生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而与荧光体被激发到哪一个电子态无关,所以荧光光谱的形状通常与激发光波长无关。
3、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的镜像关系基态分子通常处于最低振动能,受激时可以跃迁到不同的电子激发态,会产生多个吸收带,其中第一吸收带的形成是由于基态分子被激发到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的各不同振动能级所引起的,因而第一吸收带的形状与的形状与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中振动能级的分布情况有关;荧光光谱的形成是激发分子从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辐射跃迁至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所引起的,所以荧光光谱的形状与基态中振动能级的分布情况(即能量间隔情况)有关。
一般情况下,基态和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中振动能级的分布情况是相似的,且荧光带的强弱与吸收带强弱相对应,因此,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形状相似。
另外,在第一吸收带中,S 1态的振动能级越高,与S 0态间的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的波长越短;相反,荧光光谱中S 0态的振动能级越高,与S 1态间的能量差越小,发射荧光的波长越长。
所以,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形状虽相似,却呈镜像对称关系。
图9—2是蒽分子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不同的荧光物质结构不同,S 0与S 1态间的能量差不一样,基态中各振动能级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有着不同形状的荧光光谱,据此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三、荧光的影响因素1、荧光的影响因素荧光量子产率(ϕ),定义为荧光物质吸光后所发射的荧光的光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值,即吸收的光子数发射的光子数=ϕ 激发分子总数发射荧光的分子数或=ϕ 荧光量子产率有时也叫荧光效率,ϕ反映了荧光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其值越大物质的荧光越强。
前面已经提到,在产生荧光过程中,涉及到辐射和无辐射跃迁过程,如荧光发射、内转移、系间窜跃和外转移等。
很明显,荧光的量子产率,将与上述每一个过程的速率常数有关。
若用数学式来表达这些关系,得到i f fK k k ∑+=ϕ式中f k 为荧光发射过程的速度常数,i K ∑为其它有关过程的速率常数的总和。
显然,凡是能使f k 值升高而使其它k 值降低的因素,都可增强荧光。
假如非辐射跃迁的速度远小于辐射跃迁的速度,即i K ∑《f k ,荧光量子产率的数值便接近于1。
在通常情况下,ϕ的数值总是小于1。
不发荧光的物质,其荧光量子产率的数值为零或非常接近于零。
一般说来,f k 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而i K ∑则主要取决于化学环境,同时也与化学结构有关。
2、荧光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了解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可以预示分子能否发光,在什么条件下发光,以及发射的荧光将具有什么特征,以便更好地运用荧光分析技术,把非荧光体变为荧光体,把弱荧光体变为强荧光体。
但由于至今对激发态分子的性质了解不深,还无法对荧光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
(1)有机物的荧光①共轭效应 具有共轭双键体系的芳环或杂环化合物,其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越容易产生荧光;环越多,发光峰红移程度越大,发光也往往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