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应收票据的贴现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相关问题研究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其涉及到票据的实际价值以及贴现的利率等因素。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应收票据,从而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降低风险。
以下是相关问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应收票据的计价问题是指在一定期限内的应收票据的实际价值。
这个问题涉及到票据的到账日期、到期日、面值等因素。
研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票据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来解决。
我们可以根据票据的到账日期和到期日来计算票据的实际到账时间,然后再结合票据的利率来计算应收票据的实际价值。
应收票据的贴现问题是指将未来的票据现金流量转化成现值的过程。
贴现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票据的到期日、利率等因素,提前支付一部分票据金额的一种金融活动。
研究这个问题可以运用贴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构建贴现模型,计算应收票据的贴现额度和贴现利率。
1. 票据的到账日期和到期日。
这两个日期是计算票据实际到账时间和贴现期限的基础,需要准确获取和记录。
2. 票据的面值和金额。
票据的面值是票据的基本信息,而票据的金额是票据的实际价值,需要根据面值和贴现利率等因素计算得出。
3. 贴现利率。
贴现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票据到期日、票据类型等因素确定的贴现费率,需要准确把握和运用。
4. 贴现额度和实际到账时间。
根据贴现的原理和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应收票据的贴现额度和贴现利率。
实际到账时间也是计算票据实际到账金额的基础。
研究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问题可以采用定量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现金流量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等,也可以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访谈等。
还可以借助金融工具和软件来计算和分析应收票据的实际价值和贴现额度。
研究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问题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课题,对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应收票据,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的探讨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持有者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付给现款、待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的业务。
应收票据贴现分带追索权的贴现和不带追索权的贴现两种。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不带追索权的贴现业务,企业应按应收债权的出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带追索权的贴现业务,企业应按以应收债权质押取得借款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本文拟对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分别上述两种情况,做些探讨。
(一)不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例1] 2005年4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收到乙公司签发并承兑了一张商业汇票,票据面值为58.5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6个月。
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不带追索权)给银行,银行支付48万元的贴现款。
甲公司预计乙公司会退货10%,2005年9月6日乙公司退货,价税合计2.34万元所退货物商品为1.6万元。
当前较通行的会计处理如下:①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借:银行存款48、其他应收款5.85、营业外支出4.65,贷:应收票据58.5②9月6日乙公司退货时: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 ,贷:其他应收款2.34同时:将当初预估的偏差调整“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3.51,贷:其他应收款3.51所退货物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1.6 ,贷:主营业务成本1.6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将应收票据贴现时,很难预计某一特定客户是否会退货的比例,除非交易双方已经达成了具体的退货协议。
在没有达成具体的退货协议时,就不应确认“其他应收款”。
因此,6月1日甲企业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应改进如下:借:银行存款48、营业外支出10.5,贷:应收票据58.5若日后真的发生退货,按正常的退货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将调减的价税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以调减前期多确认的“营业外支出”: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贷:营业外收入2.34同时,所退货物入库:分录略。
应收票据的贴现(一)票据贴现的概念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贴现就是指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
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银行要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价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
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借款的担保品,当票据到期,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时,银行有权向贴现企业索要票款。
(二)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应收票据的贴现要计算贴现息和贴现净额(或称贴现所得额),并据以登记有关账户。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x贴现率x贴现期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 上式中,票据到期价值是指票据到期时可收回的全部金额。
对无息票据来说,到期价值就是票据面值;对带息票据来说,到期价值则是票据面值与票据利息之和。
贴现期是指从票据贴现日到票据到期前一日的时间间隔。
贴现率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
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例3-8】]甲企业因急需资金,将一张面值为10000元,3个月期的无息票据提前两个月向银行办理贴现,出票日为9月1日,到期日为12月1日,假设银行贴现利率为9%,该票据的到期值、贴现息和贴现净额计算为: 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0000元 贴现息=10000元x9%x2/12=150元 贴现净额=10000元-150元=985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收款通知,编制记账凭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9850 财务费用150 贷:应收票据10000 2.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企业将带息票据向银行贴现时,票据到期的本息之和扣除贴现息的余额,就是贴现所得额。
教案:应收票据贴现教案章节:一、应收票据贴现概述二、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三、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四、应收票据贴现的风险管理五、应收票据贴现的税务影响一、应收票据贴现概述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的定义和作用2. 介绍应收票据贴现的基本流程3.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与应收账款贴现的区别和联系二、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公式和方法2. 分析影响应收票据贴现利率的因素3. 通过案例计算并分析应收票据贴现的金额和成本三、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2.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3. 通过案例演示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过程四、应收票据贴现的风险管理1.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可能面临的风险2. 介绍应收票据贴现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3. 探讨应收票据贴现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五、应收票据贴现的税务影响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涉及的税务问题2.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对税务的影响3. 通过案例分析应收票据贴现的税务处理及影响六、应收票据贴现的决策分析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决策的关键因素2.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3. 探讨如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应收票据贴现的决策七、应收票据贴现市场分析1. 介绍应收票据贴现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3. 探讨应收票据贴现市场的风险和机遇八、应收票据贴现政策与法规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相关政策法规2. 分析政策法规对应收票据贴现市场的影响3. 探讨应收票据贴现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发展九、应收票据贴现的案例分析1. 提供应收票据贴现的实战案例2. 分析案例中的应收票据贴现策略和效果3.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十、应收票据贴现的培训与指导1. 应收票据贴现知识的基本培训内容2.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的操作流程和技巧3.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十一、应收票据贴现的信息化管理1. 介绍应收票据贴现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2. 讲解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应收票据贴现的效率3. 分析信息化管理对应收票据贴现风险的控制作用十二、应收票据贴现的跨部门协作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2. 分析跨部门协作对提高应收票据贴现效率的影响3.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十三、应收票据贴现的绩效评估1. 介绍应收票据贴现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2. 分析绩效评估对提高应收票据贴现业务水平的作用3. 探讨如何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优化应收票据贴现业务十四、应收票据贴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1. 讲解应收票据贴现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2. 分析职业道德对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影响3. 探讨应收票据贴现行业法律法规的遵守与监督十五、应收票据贴现的未来发展趋势1. 分析应收票据贴现行业的发展趋势2. 探讨新技术和新模式对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影响3. 预测应收票据贴现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应收票据贴现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涵盖了贴现概述、计算、会计处理、风险管理、税务影响、决策分析、市场分析、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培训指导、信息化管理、跨部门协作、绩效评估、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键入文字]
试论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以下就是试论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
一、应收票据及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而收到付款人在特定时间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承诺。
在会计上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仅限于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二、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应收票据的核算使用应收票据账户,具体账务处理
1。
如何核算企业应收票据的贴现核算企业应收票据的贴现应收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面金额中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业务活动。
中华会计网校小编整理了票据贴现的一些核算步骤及方法:在贴现中,企业付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所得。
贴现利息和贴现所得的计算公式如下: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票据载明的利率计算的票据全部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在会计处理上发生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可设置“短期借款”科目,等票据到期,当付款人向贴现银行付清票款后,再将“短期借款”账户转销。
如果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由于票据到期应由银行负责承兑,企业不会发生或有负债,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可直接冲转“应收票据”账户。
现将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工业公司将一张180天到期,年利率为8%的票据计10000元,向银行申请贴现。
该票据的出票日是6月1日,申请贴现日是8月30日,银行年贴现率为9%,其计算及会计分录如下。
1.计算(1)票据到期值=票面额×(1+利率×票据时间)=10000×(1+8%×180天/360天)=10400(元)(2)贴现天数=8月30日至11月28日=90(天)(3)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间=10400×9%×90天/360天=234(元)(4)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400-234=10166(元)(5)利息收入或支出=票据贴现所得-票面额=10166-10000=166(元)2.会计分录(1)8月30日贴现时:借:银行存款10166贷:短期借款10000财务费用——利息166(2)11月28日票据到期,当出票人向银行兑付票据和利息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短期借款10000贷:应收票据10000(3)11月28日票据到期,如出票人未能按期支付票据的本金和利息,拖欠债务,则企业应承担这笔或有负债,以银行存款偿付给贴现银行。
浅析应收票据贴现及其利息的核算作者:刘中爱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1期【摘要】企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业务,属于金融资产的转移的内容之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3—金融资产转移》的有关规定,这种金融资产的转移,其会计处理因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而不同。
本文结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分析应收票据的贴现及其产生的利息在不同情况下的会计核算方法。
【关键词】金融资产转移;应收票据;贴现;利息一、应收票据贴现概述应收票据在会计上即是指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照是否计息不同,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应收票据取得时,均采用按面值计价入账。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
银行贴现所扣的利息称为银行贴现息,银行贴现时所用利率称为贴现率,票据价值就是票据的到期值,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据的面值,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据到期时的票据面值和所带利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3—金融资产转移》的有关规定,企业持未到期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属于金融资产的转移。
对金融资产的转移涉及的会计处理,核心是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其中,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的规定,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以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如果企业仍保留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则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以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由此看来,应收票据的贴现根据票据的风险是否转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带追索权,贴现企业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即不能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另一种不带追索权,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即该金融资产可以终止确认。
浅议应收票据的贴现第一篇:浅议应收票据的贴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议应收票据贴现的日常会计处理方法【内容摘要】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每一个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经常涉及到的业务,而每个企业对此项业务也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选择好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客观地分析各项财务指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正确的决策方案。
在此,以商业汇票为例,谈一谈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会计资料的影响。
【关键词】应收票据贴现会计处理方法在日常的会计业务中,企业经常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这时,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并且要充分地考虑到交易的经济实质。
这其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贴现的票据到期时,债务人尚未偿还,而此时申请贴现的企业是否有偿还的责任呢?又该做怎样的会计处理呢?对于票据贴现业务,会计上有“质押法”和“出售法”两种处理方法。
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对贴现企业的会计表报的有关项目以及财务指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的会计处理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果在签订的协议中有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而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一方负有向贴现机构还款的责任。
那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贴现应收票据而产生的有关风险和收益都不发生转移,所以应收票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将仍由申请贴现的企业来承担。
该业务属于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的借款,申请贴现的企业就应按照质押法来进行会计处理。
目前,在销售业务频繁的煤矿企业,日常处理商业汇票时,多采用此法。
例如:某矿2006年3月1日销售原煤一批,收入到A 企业签发的期限为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其中,货款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票面金额为351000元。
4月10日,某煤矿由于资金临时周转需要,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6%,该票据的贴现期为52天。
某煤矿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的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款时,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银行借款的本金贷记“短期借款”等科目。
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相关问题研究引言应收票据是商业交易中常见的一种债权工具,它是债权人向债务人订立的一种书面证据,代表了债务人要向债权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货款。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经常会遇到应收票据的计价和贴现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资金运作效率。
对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财务决策至关重要。
一、应收票据的计价方法1.承兑汇票的计价方法承兑汇票是由购买者向发票人发起的票据,它的金额是由发票人在汇票上确认的。
在进行计价时,需要根据汇票金额、兑付期限和贴现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承兑汇票的计价可以采用实际计价法和名义计价法两种方式。
一般来说,非承兑汇票的计价方法与承兑汇票相似,也可以采用实际计价法和名义计价法两种方式进行计价。
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价方式进行操作,来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二、应收票据的贴现问题1.贴现的定义和作用贴现是指持有人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提前向银行兑现,银行扣除利息后支付给持有人的行为。
贴现的作用主要是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提前获得票据的款项,以实现资金的周转和利润的提升。
2.贴现的利率确定贴现的利率根据市场情况、票据的金额、兑付期限、持有人的信用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贴现利率越低,货币的时间价值越小;贴现利率越高,货币的时间价值越大。
企业在进行票据贴现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贴现利率,以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
3.贴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票据贴现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法性问题:贴现操作必须合法合规,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的相关规定。
(2)成本问题:贴现利率和手续费会对企业的财务成本造成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3)风险问题:贴现操作会涉及到资金的提前到手,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和票据风险,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结论应收票据的计价与贴现相关问题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和贴现策略,来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应收票据贴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是指针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处理金融工具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变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无法全面适应新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需求。
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引入,旨在规范和统一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式,弥补传统会计准则的不足。
它提供了一个更加准确和透明的会计准则框架,能够更好地反映金融工具的实质和风险特征。
其中一个重要的新金融工具是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出售自己拥有的应收票据,并在交易过程中通过贴现方式获得现金。
这种贴现交易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获取资金,提高企业的流动性。
在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下,应收票据贴现需要按照一定的会计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需要将应收票据贴现的收入和支出合理地分摊到不同会计期间,并及时计提相关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总之,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引入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支持。
对于应收票据贴现这一具体的新金融工具而言,合理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能够确保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准确地反映其相关交易,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组织架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全文的内容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具体的功能和内容。
引言部分旨在引入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概述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及其重要性。
同时,也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小节: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和应收票据贴现。
在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一节中,将详细介绍新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及其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而在应收票据贴现一节中,将重点探讨应收票据贴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等相关问题。
浅析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特点票据贴现是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企业行为,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票据的背书转让及贴现行为越来越多,充分认识和掌握应收票据贴现也显得尤其重要。
标签:应收票据贴现贴现利息到期值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帐款等。
其中应收款项又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在小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它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我们重点谈一下对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特点。
一、应收票据概念及特点应收票据是指小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产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根据面值中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简称带息票据)和不带息商业汇票(简称不带息票据)。
带息票据是指汇票到期时,承兑人按票据面额及应计利息之和向收款人付款的商业汇票。
在这类商业汇票中,票面价值为本金,另外标有票面利率(一般是年利率)。
则: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不带息票据是指票据到期时,承兑人仅按票据面值向收款人付款的票据。
在这一商业汇票中,票面价值一般为本利和,即已将票据的利息计人面值,不另外标有票面利率。
则: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二、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贴给银行一定利息后收取剩余票款的业务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形式。
企业为了重视应收票据的管理,期末,还应将当期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上以附注或旁注的方式加以说明,以揭示可能发生的潜在负债,特殊需要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应收票据贴现时,用来计算银行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收入。
浅析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特点作者:周保陆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0期[摘要] 票据贴现是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企业行为,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票据的背书转让及贴现行为越来越多,充分认识和掌握应收票据贴现也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应收票据贴现贴现利息到期值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帐款等。
其中应收款项又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在小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它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我们重点谈一下对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特点。
一、应收票据概念及特点应收票据是指小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产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根据面值中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简称带息票据)和不带息商业汇票(简称不带息票据)。
带息票据是指汇票到期时,承兑人按票据面额及应计利息之和向收款人付款的商业汇票。
在这类商业汇票中,票面价值为本金,另外标有票面利率(一般是年利率)。
则: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不带息票据是指票据到期时,承兑人仅按票据面值向收款人付款的票据。
在这一商业汇票中,票面价值一般为本利和,即已将票据的利息计人面值,不另外标有票面利率。
则: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二、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贴给银行一定利息后收取剩余票款的业务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形式。
企业为了重视应收票据的管理,期末,还应将当期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上以附注或旁注的方式加以说明,以揭示可能发生的潜在负债,特殊需要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持票人以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通过背书手续,请银行按贴现率从票据价值中扣取贴现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的贴息后,以余额兑付给持票人。
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形式。
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借款的担保品。
票据价值就是票据的到期值,不带息票据为票据的面值,带息票据为票据到期的本利和金额。
用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持票人必须在票据上“背书〞。
票据到期值与贴现收到金额之间的差额,叫贴息或贴现息,通常记作财务费用。
贴息的数额根据票据的到期值按贴现率及贴现期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
贴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票据实收金额=票据到期值-贴息
持票人在票据背书后,如出票人到期拒付,背书人有代偿的责任。
就背书人来说,是一项可能发生的负债。
在会计上称为“或有负债〞。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或有负债,应在补充资料中加以列示。
浅议应收票据贴现的日常会计处理方法
【内容摘要】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每一个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经常涉及到的业务,而每个企业对此项业务也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选择好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客观地分析各项财务指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正确的决策方案。
在此,以商业汇票为例,谈一谈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会计资料的影响。
【关键词】应收票据贴现会计处理方法
在日常的会计业务中,企业经常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这时,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并且要充分地考虑到交易的经济实质。
这其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贴现的票据到期时,债务人尚未偿还,而此时申请贴现的企业是否有偿还的责任呢?又该做怎样的会计处理呢?对于票据贴现业务,会计上有“质押法”和“出售法”两种处理方法。
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对贴现企业的会计表报的有关项目以及财务指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的会计处理
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果在签订的协议中有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而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一方负有向贴现机构还款的责任。
那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贴现应收票据而产生的有关风险和收益都不发生转移,所以应收票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将仍由申请贴现的企业来承担。
该业务属于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的借款,申请贴现的企业就应按照质押法来进行会计处理。
目前,在销售业务频繁的煤矿企业,日常处理商业汇票时,多采用此法。
例如:某矿2006年3月1日销售原煤一批,收入到A企业签发的期限为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其中,货款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票面金额为351000元。
4月10日,某煤矿由于资金临时周转需要,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6%,该票据的贴现期为52天。
某煤矿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的借
款时,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银行借款的本金贷记“短期借款”等科目。
会计业务如下:借:银行存款 347958 财务费用 3042 贷:短期借款:351000
二、应收票据出售的会计处理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出售的会计处理
企业将应收票据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和债务人及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方协议不附有追索权的,在所售出的票据到期无法收回款项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则不能向出售票据的一方进行追偿,所产生的的风险完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
这时,企业按规定应做以下会计处理:企业根据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的协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扣以及现金折扣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售出应收票据已提取的坏帐准备金额借记“坏帐准备”科目,按应支付相关的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售出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应收票据融资损失”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应收票据融资收益”科目。
(二)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出售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出售应收票据时附有追索权,即在有关应收票据到期无法从债务人那里收回款项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向出售应收票据的企业追偿债务,或按照协议的约定,企业有义务按照约定金额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回购部分或全部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坏账风险则全由售出应收票据的企业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照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来进行会计处理。
即企业以出售应收票据取得借款时,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银行借款的本金贷记“短期借款”等科目。
企业因票据到期而无法从债务人那里收回款项,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回应收票据时,应按银行借款的本金借记“短期借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应收票据贴现的不同会计处理对会计报表以及财务指标的影响
(一)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采用质押法核算时,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短期借
款”等科目。
此时尽管企业已将应收票据的所有权转让给了金融机构,但不能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要一直到票据到期收回款项后,企业才能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这样,在贴现票据到期前会使企业资产和负债项目同时增加,使流动资产、总资产等项目金额增加。
而采用出售法核算时,借记“银行存款”、“营业外支出——应收票据融资损失”或贷记“营业外收入——应收票据融资收益”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企业资产项目一增一减,对流动资产、总资产项目金额不产生影响。
如果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在会计期末前到期并收回,在质押法和出售法下,资产负债表的项目金额应当是一致的。
但如果已贴现的应收票据不在本会计期间内到期,而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到期,那么应收票据贴现采用质押法核算时,流动资产、总资产、流动负债、总负债的金额均将比采用出售法核算时要大。
2.对损益表的影响
采用质押法核算时,企业发生的贴现利息应记入“财务费用”科目,增加当期的期间费用,而减少当期营业利润。
采用出售法核算时,企业发生的贴现利息记入“营业外支出——应收票据融资损失”科目或“营业外收入——应收票据融资收益”科目,增加了当期的营业处收支,影响当期的营业利润。
尽管这两种方法最终都不会影响利润总额,但却会使损益表中列示的项目发生不同的变化。
(二)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经过上述的分析,采用质押法和采用出售法对应收票据的贴现进行核算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相关项目的金额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与其相关的财务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变现能力指标
变现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
当应收票据贴现采用质押法核算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会比采用出售法核算时要大,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则比采用出售法核算要小。
2.资产管理指标
应收票据贴现采用质押法核算时,不直接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而是等票据款项收回后再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而应收票据贴现采用出售法核算时,则直接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于是,在会计期末如果存在已贴现但未到
期的应收票据,则质押法下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将比出售法下的要小,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比出售法下的要大。
3、偿债能力指标
与出售法相比,质押法会使企业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增加,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指标上升。
采用出售法时发生的贴现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科目,而采用质押法时发生的贴现利息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质押法下的已获利息倍数远远大于出售法下的已获利息倍数。
4、盈利能力指标
由于采用出售法核算时发生的贴现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而采用质押法核算时发生的贴现利息计入营业外收支,从而导致成本费用总额不同。
出售法下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比质押法下的要大。
四、应收票据贴现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根据《票据法》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质押时,应在应收票据上注明“质押”的字样。
而在日常处理中,应收票据无论是否附有追索权,一般都不会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另外,根据《担保法》规定,受质人在处置质押资产时,应征得出质人同意。
而实际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通过贴现方式取得的票据再贴现时,却不一定要征得贴现申请人的同意,因此,附有追索权的票据不能单纯地视同为票据质押。
其二,在日常处理中,企业申请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回款项一般也不通知企业,而且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收回款项的日期与应收票据上约定的到期日也往往不同。
如果企业按质押法核算,在应收票据到期销账时则会缺少原始凭证,会计核算也不一定能遵守及时性原则,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妥之处。
其三,在应收票据贴现的两种处理方法下,财务指标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果企业通过应收票据贴现方式大量融资并采用质押法来核算,那就会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资产的流动性,进而对企业的筹资造成不利的因素。
其四,《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应归集到“财务费用”科目;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
系的各类收支。
而应收票据贴现采用出售法核算时,发生的费用计入了营业外收支,票据的贴现做为一种的的确确的融资的行为,显然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产生了不符。
其五,《企业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要求,企业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作为或有负债,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采用质押法核算时,直接将属于或有负债的票据贴现确认为负债,这也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符。
综上所述,应收票据特别是银行承况汇票贴现,不应以是否附有追索权为标准来确定其会计处理方法,而是应当由申请贴现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出票人的信誉、实力以及承兑银行、金融机构的情况做出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以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增强企业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编写组《企业财务制度讲座》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年2月
2、彭亚文《新编商业流通企业会计》人民大学出版社区 2005年11月
3、王忠秋《新编会计实务》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年3月
4、胡文《企业财务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6年1月
论文打印日期:200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