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带着火炉,独自前 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
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 往湖心亭看雪。(湖上)
了,结束。
④〔拿〕撑,划。
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
天空与白云、与山峦与 ⑤〔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
火炉。毳,鸟兽的细毛。
湖水,浑然一体,白茫 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
欣赏朗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 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 )一小舟,拥/ 毳( 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 )沆(Hàng) 砀(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 dī )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③〔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 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得正沸腾。(他们)见到 我,非常高兴地说:“在 湖中怎么还能碰到像你这 样(有闲情雅趣)的人
呢!”(随即)拉我共饮。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 白①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②。及 下船,舟子③喃喃曰: “莫说相公④痴,更有 痴似相公者!”
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
茫一片。 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
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⑦〔一白〕全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①、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只有(淡淡的)长堤的一
②、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自然质朴
(白描)
不事雕琢
短文生动地描写出西湖的 美丽及游湖人的雅趣,表 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 和避世、清高、脱俗的情 怀。
结构图解
雾凇沆砀
赏雪
天云山水
奇
湖心亭看雪
上下一白
痴雪 迷天 山奇 水遇 。,
两人对坐
奇遇
痴
三人同饮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 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 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 精于茶艺鉴赏,爱繁花似锦, 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 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 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 散文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 《琅嬛文集》《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 《夜航船》《四书遇》等文学 名著。
( jiè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 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 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gèng )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 nán)曰:“莫 说/相公痴,更(gèng )有/痴似相公者!”
背景资料
•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 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 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 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 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 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 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 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 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 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 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①〔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 指酒杯。 ②〔客此〕在此地客居。 ③〔舟子〕船夫。 ④〔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我痛饮了三大杯, 然后告别。问他们 的姓氏,(得知他 们)是金陵人,在 这里客居。下船后, 船夫自言自语地说: “不要说相公痴, 还有像我们相公一 样痴的人啊!”
一词多义
一小舟( 一 )
白描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 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像的画法。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 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 象的描写方法。
雪景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浙江杭州西湖湖心亭:在西湖中央,是“中国四 大名亭”之一。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 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 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但是历史非 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湖心平 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 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 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 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 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 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 光远,山催水色深”。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 地题着“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笔,这是将 “风月”二字的外边部分去掉,取“风月无边” 的意思,这种文字游戏是文人痼疾,看来连帝王 也不能免俗。值得一提的是胡来朝作《湖心亭柱 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月夜;六桥花柳, 浑无隙地种桑麻”。这副铭文虽有些煞风景,但 游人读了未必没有好。”亭前有乾隆皇帝手书 “虫二”石碑,正好是繁体“风月”去掉周边笔 画后所剩的字,寓意此处风(风)月无边之意。湖 心平眺被列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环岛皆水,环 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 感。
是日更定( 这)
一
是
上下一白( 全 ) 是金陵人( 是 )
更有此人( 还 ) 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
是日更定矣( 古时计时单位 )
上下一白( 白色 ) 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泛指酒杯 )
1.“看雪”的时间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是 西湖 ?
2.写雪大的句子是大雪三日? 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是 湖中人鸟声俱绝?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
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
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拿④ 正住在西湖边。大雪下
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 了三天,湖中行人、飞
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⑦。
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 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轮廓),和我的一叶小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舟,船上的两三个人罢了。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 来到湖心亭,看见有两个
此人③!”拉余同饮。
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
一个童子把酒炉里的酒烧
①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 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② (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这里形容船小。
借这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的渺小,与苍茫 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小 的感叹。
6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人 )
热情好客 充满惊喜
7.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什么?
拉余同饮
8. 我的态度是什么? 余强饮三大白
偶逢知己而无限喜悦豪爽
9.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 “痴”;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寂的情怀
“绝”: 消失, 从听觉上 表现冬雪的威严.
3.湖心夜景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景
广漠)
4.写湖心亭夜景时作者特写的景物是什么?
堤亭舟人,痕点芥粒 (特写
wenku.baidu.com
渺小)
5、“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 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好不好?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