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教学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9.3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初中课标的要求是: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是声现象的入门和本章学习的基础。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速以及影响声速的因素,根据课标要求本节的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难点是:真空中不能传声。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现象是比较熟悉的,在生活中对声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化知识的认识。对声音的产生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得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此外通过组织学生例举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巩固知识突出重点;对于声音的传播可采用实验与师生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推理总结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突破教学难点;对于声速由于难度不大,可由学生自行观察“小资料”分析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声音的传播速度受温度和不同介质的影响,回声;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会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以及声速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过学习声音的产生的过程,体会通过实验与分

析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关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与日常

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真空中不能传声

【教学方法】

运用实验法、谈话法和讲授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通过口述现实生活中的声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

2、提出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二、知识教学

(一)声音的产生:

1、实验: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2)分别用手触摸正在说话和未说话时候的咽喉。

(3)用手触摸正在发声和未发声是的小音箱喇叭内壁。

2、学生讨论: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实验

现象。

3、分析:(1)振动的橡皮筋、喇叭内壁振动、咽喉(声带)

振动,有声音发出。

(2)橡皮筋、喇叭内壁、咽喉(声带)不振动,没有声音产生。

4、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

音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1、实验演示——真空罩实验

师:抽去真空罩中的一部分空气,同学们听到闹钟声音的音量如何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音量减小了;原因是真空罩中的空气减少了。

师:再抽去真空罩中的部分空气又如何?

生:听到的音量更小了。

师:假如能完全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能听到的音量又如何?为什么?

生:假如能完全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则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因为没有空气。

2、分析:没有空气声音就不能传播。

3、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4、那些物质能传声呢?

(1)通过真空罩实验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可以传声。

(2)学生实验:两个同学一组,分别在桌子的两边,一个同

学轻敲桌子,另一同学用耳贴桌子倾听。

(3)演示实验:将闹钟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使之沉入水底学生观察、听是否有闹钟的声音。

5、学生分析:除了空气,桌子能传声,水也能传声。

6、总结:(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媒介,统称为“介质”。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7、声音的传播机制:

带动多媒体展示图2.1-6分析总结声音的传播:鼓振动——→周围传入耳朵带动

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到声音。

(三)声速

1、根据速度的定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速

度)类比得出声速的定义:描述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声速。

2、学生观擦“小资料”并讨论影响声速的因素有哪些?

3、分析:(1)空气(液体或固体)的温度越高,声音在其中

的传播速度越大。

(2)相同温度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固体中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

4、结论:(1)在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的声音的而传播速度

越大。

(2)相同温度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有:V

>V气

固>V液

5、回声:回声是声源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而形成的。

三、例题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音,那么这口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解:

分析:声音由发出点(井口)传播到井底再反射回到井口所经过的路程是井深的两倍。

所以声音的传播路程

S=V.t

S=340m/s x1.5s=510m

设井深为:h

则有:S=2h

所以:h=S÷2

h=510m÷2=255m

四、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题1-4题。

五、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