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 格式:doc
- 大小:596.28 KB
- 文档页数:7
2020浙江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图例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居民区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5题。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完成8、9题。
8.图中甲洋流(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
专题2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全国卷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地域文化差异]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这说明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文化蕴涵,故C项正确。
2.[考向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 A解析据材料“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可知,油纸伞耐用度低且价格相对较高,故油纸伞应在降水较多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推广,故A项正确。
读1985~2010年我国东北四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表,回答3~5题。
3.[考向区域发展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矿产资源B.劳动力C.市场D.交通答案 A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当地丰富的煤炭、铁矿石资源基础上,建立了以机械、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主导因素为矿产资源,故A项正确。
4.[考向区域发展阶段]2001~2010年,东北四个工业部门产值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A.基础原材料工业B.装备制造业C.能源工业D.轻工业答案 D解析读表可知,2001~2010年,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比重均降低;装备制造业由6.98%上升到7.77%,轻工业由5.06%上升到8.16%,即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工业部门为轻工业,故D项正确。
5.[考向区域发展阶段]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需求量减少B.能源储量减少C.劳动力短缺D.基础设施落后答案 B解析东北煤炭、石油等能源丰富,煤炭、石油等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期开发,日益枯竭,导致能源工业比重降低,故B项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下面两图中,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图乙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析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其原因。
(4)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和C处更适合建军港的理由。
答案:(1)差异:东南部地势总体上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势较平坦。
理由:东南部河流短促,西北部河流较长。
(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因山地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东南部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携带的海洋水汽因地形抬升形成降水,西北部降水较多。
(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易出现大雾天气。
(4)A处更靠近海沟,航道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浪小;面向太平洋,地理位置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第(1)题,阶段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不断转变;市场需求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利润也更高。
第(2)题,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从图例和注记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正确表述是关键。
第(3)题,乙为传统工业区,要考虑环境因素、交通等,丙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要考虑科技水平及人员素质、优美环境、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等。
第(4)题,仔细对比左右两幅图片可得出,该地交通布局更加合理,运输方式增加,线路密度增大等。
2020年浙江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一、单选题沙漠光伏电站通过光伏发电与生态农林业结合的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共赢。
下左图为“哉国北方某光伏电站景观图”(图中乙箭头表示甲车行驶方向),下右图为“该电站所在地北极星高度测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发现,某日12:40(“北京时间”),该电站光伏板的影子最短,则该地地理坐标最可能是()A.50°N,115°E B.40°N,115°E C.50°N,110°E D.40°N,110°E2.关于该光伏电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站发电受时空限制较小B.可能会产生光污染等问题C.甲车沿乙箭头向偏西行进D.加快当地荒漠化治理步伐奥林匹克半岛位于美国本土西北角,以“温带雨林”著称于世。
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其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且全年分布均匀。
如图为“奥林匹克半岛水系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公路沿河修建,主要为了欣赏风景B.乙位于两条水系间,地貌为山间谷地C.丙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河流发育稀少D.丁位于半岛中心,多条支流汇入其中4.半岛上“雨林”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寒流产生浓雾增加大气湿度B.全年温和多雨,增强光照C.半岛西侧地形起伏,增加降水量D.暖湿的西南季风增加热量在下图中,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6.由图甲推断,图乙中风出现时间约为()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日16时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时7.若旗帜冬夏季飘动方向相反,则引起该地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人类活动变化B.天气系统不同C.太阳高度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问题。
专题14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6、7题。
四大地区指标甲乙丙丁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27.(2020年江苏卷)【区域自然地理特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4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表1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图14表1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年径流量(km3)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177 100 350 1290 5800 (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________(4分)【2020年高考模拟题】(2020·廊坊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十多年来,中国某建筑公司在俄罗斯完成了多个质量过硬、广受赞誉的建筑项目,成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亮丽名片。
该公司承建的圣彼得堡涅瓦商业中心建有深达15.5米的四层地下室,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市的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
2015年9月,该公司正式接手修复位于莫斯科(55°45′N,37°37′E)的某工程,公司采用独创的施工方法克服了建筑企业冬季停工的困难,缩短了5个多月工期,创造了俄罗斯古建筑修复最快速度的纪录。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专项训练题选择题1、近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
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共建绿色、美好家园,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图示意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案的工作流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各类垃圾与处理方案匹配正确的是()A.塑料纸张-方案①B.废旧电池-方案②C.尘土烟蒂-方案③D.剩菜剩饭-方案④(2)有利于缓解我国现阶段制造业原材料短缺的方案是()A.方案①B.方案②C.方案③D.方案④2、当地时间4月28日晚8:00,2019世园会开幕式在北京延庆举行,4月29日至10月7日,世园会对外览162天。
世园会核心园区面积503公项,正式确认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00多个,参观人次达1600万以上……2019北京世园会是继昆明世园会、上海世博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博览会。
如图为世园会会址及相关信息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2019世园会选址延庆而非北京市区的可能原因是()①距离首都近,交通便捷②占地面积广,土地租金低③对首都方方面面冲击大④带动和促进延庆社会经济发展⑤延庆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2)北京世园会对外展览持续期内,下列现象符合事宴的是()A.当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当地正午日影逐渐缩短C.当地昼夜变幅先增后减D.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3)有关举办北京世园会带来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举办地及周边环境,给北京及全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B.促进举办地及周边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务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C.促进区域间物流往来、产业合作,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D.带动旅游业、园艺业及重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延庆产业结构升级3、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十一区域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0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点1土地退化考查角度1▶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考查土地资源的退化(2019年全国Ⅲ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
第3题,由前两题的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不会主要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由题干“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可知,该地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气温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
答案▶ 1.A 2.D 3.C考查角度2▶以河流水文特点为背景,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2018年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考地理试卷(解析版)2020年江苏省⾼考地理试卷⼀、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2020年4⽉8⽇22时,⼩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亮”。
下图为“⽉亮视直径最⼤与最⼩时的对⽐⽰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 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超级⽉亮”()A. ⽉球位于远地点附近B. ⽉球位于近地点附近C. 地⽉系位于远⽇点附近D. 地⽉系位于近⽇点附近2. 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A. B.C. D.【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球围绕地球公转,其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地球位于其中⼀个焦点上,“超级⽉亮”⽐平常看起来更⼤、更亮,说明此时⽉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离地球距离较近,A错误,B正确;地⽉系位于近⽇点或远⽇点对于“超级⽉亮”没有影响,C、D 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4⽉8⽇为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圈以内⼩范围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范围出现极夜,由此可排除BC选项;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即120°E的地⽅时为22时,所以150°E为0时,且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致与A图对应,D图错误。
综上分析,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A图,故选A。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3. 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是()A. ①B. ②C. ③D. ④4. 图中断层()A. 形成后⼀直在活动B. ⽐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 导致现代河⾕下切D. ⽐侵蚀⾯形成时间早【答案】3. A 4. D【解析】3题详解】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如⽯灰岩。
读图可知,四处河⾕中只有①河⾕有可溶性的⽯灰岩,其他三处河⾕的岩⽯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是①,故选A。
【4题详解】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说明断层⽐侵蚀⾯形成时间早,D正确。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
如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例如: 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发展水平不高 南亚的孟加拉国自然条件较差区域发展得很好日本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种类: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例如,在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2)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3)分布和组合:极不平衡。
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很好地支撑经济发展→例如澳大利亚。
(4)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发展的关键。
①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制约经济发展。
②矿产资源贫乏,利用其他优势→并未阻碍经济发展。
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生态脆弱区 概念 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分布 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我国状况 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例如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带(1)北方农牧交错带①过渡地带⎩⎪⎨⎪⎧农区与牧区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②气候冷暖、干湿变化→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
(2)土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治理原则①首先:树立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②其次: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
(2)具体措施措施具体做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体系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地养地,自然恢复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考点一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2020·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难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重难点解读〗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色。
高考试题更是给出具体的文字、图表材料,要求考生依据相关情境,从自然、人文方面进行区域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试题更多地以区域图、区域统计图等为载体,综合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或者比较一个区域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特征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同时还要掌握区域分析的工具等。
〖典例探究〗(2018·全国卷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答案】4.C 5.C【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
所以,澳门半岛东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
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5.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
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故C项正确。
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
【点睛】判断填海造陆主要方向的关键有两个。
第一,确定以“海”命名的道路距海远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结合澳门半岛丘陵为主的地形,澳门半岛原始的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受其影响,街道的布局不规则;而新填海造陆的地形,地势平坦,街道布局比较规则,据此也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填海造陆比较多。
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一、综合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解析】本题以瑞士的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气候、工业、地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的工业占地小,运输方便,同时又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损耗。
(3) 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战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客户更愿意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需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背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0年9月21日,国新办举行“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发布会”。
湖南省长沙市79.98平方公里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
下列属于长沙市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的是()①国家发展内循环经济的重要增长极②“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③航空区位突出,发展内陆临港经济的不二之选④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读我国四大自然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的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动态性3.导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输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不同B.人口多少不同C.文化习惯不同D.经济水平不同4.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整体性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征性质绝对一致某网2019年8月26日报道,中国地调局、青海省、中石化三方联合建设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察开发试验项目,着力打造干热岩勘察开发示范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最终突破干热岩勘察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实现干热岩勘察开发重大仪器国产化,建立中国首个可复制推广的经济型、规模化干热岩开发示范工程。
干热岩一般指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
干热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
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原理是()A.生物循环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D.大气环流6.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对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要是通过改善能源资源质量增加资源安全B.增加能源供给,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C.增加资源供给,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增强国家能源安全D.加速干热岩资源的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安全和国家资源安全7.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A.综合效益更强B.不排放温室气体C.设备使用寿命长D.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8.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恢复生态B.梯级开发C.资源开发D.利用河流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江苏省推动全省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安全环保提升和智能化改造。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强化: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我国某地河流纵横,河流水量常年较大。
古代,该地区的牧民往往居住于距河流较远的区域。
冬季,该区域的妇女在盐度较高的湖中凿取厚厚的冰块,过着一年中最忙碌和最辛苦的日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辽河平原B.天山牧区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2.牧民居住于距河流较远的区域,其主要原因是( )A.保护水源B.躲避灾害C.便于放牧D.利于防卫3.该地区冬季妇女采冰主要是用于( )A.生活用水B.夏天降温C.冰饰雕刻D.乳酪制作2、杭州湾是鱼类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重要的索饵育肥场所,是凤鲚的重要产卵和索饵场。
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溫度和盐度等密切相关,鱼类据此选择产卵地是其躲避敌害生物(如水母)的一种生存策略。
下图中黑色圆点表示观测点凤鲚仔稚鱼密度,曲线为盐度(‰)等值线。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1-2题。
1.杭州湾盐度等值线在东北部向南凸的主要原因是该处( )A.水温较高B.受钱塘江大潮影响C.长江径流量大D.人类活动较频繁2.据图可知凤鲚仔稚鱼的敌害生物的生活习性为( )A.喜高盐、高透明度水体B.喜高温、低透明度水体C.喜低盐、高透明度水体D.喜低温、低透明度水体3、下图是“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沿图中44°N纬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最有可能是( )A. B. C. D.2.下列关于P、Q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B.降水均集中于夏季C.P地风蚀地貌分布广泛D.Q地适宜发展畜牧业4、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据此回答1-2题。
1.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2.从国情出发,我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①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1.(2022·山东济南·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新高铁是中国首条穿越戈壁大风区和风沙区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km。
下图所示路段盛行风向为偏东风,大风天气频繁,是兰新高铁风沙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防治风沙问题,在铁路建设期间,有关部门建立了阻沙栅栏、石方格等工程防沙措施,但在风沙流长期作用下,这些防护措施旁形成了厚度50cm以上的积沙。
(1)运用图例在图中方框内绘制高铁沿线石方格、阻沙栅栏和积沙段的位置。
(2)简述积沙对该路段高铁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积沙问题,请为风沙防治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在方框内平行于高铁线,距高铁线由近及远依次为:石方格、阻沙栅栏、积沙段。
(2)在风力作用下,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加大钢轨的磨损;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3)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形成固沙和阻沙体系;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破坏产生的沙源。
【解析】本题以兰新高铁相关内容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积沙对该路段高铁的危害、风沙防治建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结合图例及材料可知,防风阻沙栅栏,可以有效降低风速,减弱风力的挟沙能力,使沙粒沉降,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石方格能阻止积沙覆盖钢轨,减少了沙粒对于钢轨的磨损,故分布上距离钢轨最近。
防风阻沙栅栏相当于第一道防线,应布局在钢轨与石方格以外,距离钢轨有一定距离。
通过拦沙,使积沙被阻拦在防风阻沙栅栏外侧。
绘制答案如下:(2)结合当地气候状况和材料分析。
在风沙流长期作用下,这些防护措施旁形成了厚度50cm 以上的积沙,随着积沙厚度的增加,可能会填埋路基和轨道;沙粒增加与铁轨的摩擦,加大了对钢轨的磨损,维护成本增加;材料“图示路段盛行风向为偏东风,大风天气频繁,是兰新高铁风沙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可知,该处风力强劲,在风力作用下,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3)防风沙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植被固沙,或是建设阻挡风沙的工程,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该区大风天气频繁,降水少,不适宜种树,只有种草或用石块压沙,所以采取的防沙措施是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栅栏、石方格等工程防沙措施,即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形成固沙和阻沙体系;还可以通过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破坏来减少产生的沙源。
2020高考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专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 m 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 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 米迅速降至155 米。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比较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差异。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
(4)1998 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解析】(1)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和数值变化规律可描述出该地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该地降水主要由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形成,暖湿的西南季风在青藏高原阻挡下被抬升,在迎风坡处易形成降水,而越往青藏高原西北部,水汽越少,降水逐渐减少。
(2)河流水文特征一般可从流量、落差、流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比较。
该河上游降水少,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下游降水多,流量大。
上游位于高原上,海拔较高,但落差较小,下游地处高原边缘,落差大。
因此上游流速较慢,水能资源较少,下游反之。
(3)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即该地有利于粮食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热量、土壤、水源、地形等方面回答。
(4)“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分别说明该地物种丰富和地质现象复杂。
物种丰富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条件适宜、自然条件空间差异尤其是垂直差异大、人类活动影响小等方面分析。
地质现象复杂往往和地处板块边。
【答案】(1)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总体从西南向东北递减,受山地地形抬升,在中印边境地区出现大于4000mm 的多雨中心。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中城市A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被称为“春城”,其原因是( )A.海拔高,夏季凉爽;冬季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B.全年在盛行西风控制之下,比较温和C.受海洋影响较大,故气候温和D.森林覆盖率高,对气候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图中铁路为著名的南昆铁路,是西南地区的一条出海通道。
该铁路的修建说明区域具有( )A.整体性B.差异性C.均一性D.开放性1.A 2.D [第1题,图中A城为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主要受地形和准静止锋影响,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第2题,修建铁路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域开放,发展区域经济。
] (2019·合肥模拟)下图为世界两著名岛屿分布简图。
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甲、乙两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大陆岛,乙是火山岛B.都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C.两岛屿人口密度都比较大D.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4.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 )①地价便宜②港口众多,海运便利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5.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其主要原因是(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②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③受高纬度大陆气团控制,气温低④土壤贫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D 4.D 5.A [第3题,结合经纬网可以判断出甲岛屿为塔斯马尼亚岛,乙岛屿为火地岛,两岛屿都是大陆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并不处于生长边界;两岛屿人口稀少;结合纬度来看,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4题,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此外,北部地区距离本土消费市场近。
第5题,乙岛屿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且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所以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
](2019·哈师大附中模拟)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
高考地理区域发展专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B 工业化阶段,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D 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大答案:D解析: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尚未起步,A 错误;工业化阶段,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较大,B 错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高,C 错误;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大,D 正确。
2、区域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
为此,需要调整区域的发展思路和产业结构,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以下关于区域发展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 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C 转型阶段,人地关系进一步恶化D 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答案:D解析: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A 正确;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出现明显不协调,B 正确;转型阶段,人地关系最为紧张,C 错误;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D 正确。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
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的 10 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A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B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C 工业增长缓慢,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D 工业增长缓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的 10 年间,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环境污染程度也快速上升,说明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 正确。
4、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A 初期阶段B 成长阶段C 转型阶段D 再生阶段答案:B解析: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规模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B 正确。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商业化
B. 工业兴起
C. 腹地人口增加
D. 运输路线建设
2.第四阶段中,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主要是
A. f地理位置优越
B. 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C. 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
D. 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
【答案】1.D 2.B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第二阶段,a与b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较其他周边的聚落发展较快。
2.由图可知,a、b为港口城市,相对于f有更加优越的位置。
图中无法显示沿海港口的淤积,且沿海港口的淤积与f城市成为大都市无关。
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对f 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要使f城市成为首要大都市主要在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其他产业。
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 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 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岛上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
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3-4题。
3.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其根本原因是
A.脱离大陆较早
B.开发历史较早
C.环境比较单一
D.缺少大型天敌
4.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景观是
A.荒漠
B.草原
C.绿洲
D.森林
【答案】3. A 4. D
【解析】
3.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岛,由于脱离非洲大陆较早,生物进化缓慢,物种相对单一,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
4. 由图可知,孤猴集中分布区位于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景观是森林。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
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
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
当地多往北房,因其"避风又向阳"。
据此完成5-6题。
5.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房子半边盖——节约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
D. 房屋斜屋顶——收集雨水
6.为达到北房"避风又向阳"的要求,可以
A. 将中庭部分的面积变小
B. 北墙加厚,南向开窗
C. 把落叶树种改为针叶树种
D. 升高厦子房的高度
【答案】5.D 6.B
【解析】5.关中地区降水不多,房屋斜屋顶,主要为了收集雨水;此地风沙不大,不是为了阻挡风沙;房子半边盖,不能节约木材;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采光。
6.将中庭部分的面积变小不便于采光;北墙加厚,南向开窗;温带应该种植落叶树种,不适宜种植针叶树种;升高厦子房的高度会遮挡北房。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
据此完成7-8题。
7.上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引水杂质
B. 方便引水管自流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
8.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东南丘陵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
【答案】7.A 8.C
【解析】7.读图可知,引水卧管设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
8.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工程是为缺水严重且地形起伏比较大,有洪水灾害的山区设计的,最符合条件的是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水资源丰富,河套平原和藏北高原气候干旱,难以发生洪水灾害。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9-10题。
9.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西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B. 云南,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黑龙江,园地、耕地
D. 新疆,耕地、牧草地
1. 关于图中三省区正确的说法是
A. 三省区水域比重都小的原因基本相同
B. 甲省区耕地分布主要受水源因素的影响
C. 贵州省耕地面积广大,集中连片分布
D. 内蒙古其它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答案】9. D 10. B
【解析】
9. 根据图中内蒙古Ⅱ用地类型比重最大,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则可知Ⅱ为牧草地,黔为贵州的简称,贵州Ⅰ用地比重较高,仅低于林地,可知Ⅰ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该省区为新疆。
10.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省区为新疆。
气候较为干旱,大部分耕地围绕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边缘,近河流、水源地带分布,耕地分布主要受水源因素的影响。
内蒙古、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域比重较小。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分大量下渗,地表水相对缺乏,水域比重较小。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耕地面积较小。
图中显示,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占到15%以上,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2017年9月20日,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
全国落实保护面积15.50亿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占划定面积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划定面积的88%;城市周边划定9740万亩,通过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
根据材料完成11-13题。
11.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
A. 摸清耕地分布家底
B.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D. 统筹我国城乡规划
12. 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
A. 保证城市农副产品供应
B. 限制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C. 限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
D. 促进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13. 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可能位于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答案】11. B 12. C 13. B
【解析】
11.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止任意占用耕地,影响粮食安全。
摸清耕地分布家底不是主要目的。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统筹我国城乡规划不是主要因素。
12. 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禁止乱占耕地。
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限制城市
用地无序扩张。
基本农田发展粮食生产,不能保证城市副产品供应。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农业人口迁入城市无关。
利于促进郊区农业健康发展。
13. 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应是平原面积广阔的区域。
北方地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耕地面积广,可能位于北方地区。
南方丘陵低山分布广,平原面积小。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不是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省区(最)可能是( )
A.辽宁 B.山东 C.上海 D.广东
15.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
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
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
【答案】14.D 15.C
【解析】
14.由农业结构组成可知,该省份可以种植甘蔗,由此可以推断出该省区为广东。
15.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到第三阶段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
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
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8题。
16.下列与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无明显相关性的是( )
A.地形
B.湖泊
C.盛行风
D.距海远近
17.图示城市分布区的地貌类型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冰川堆积
181.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主要是克拉玛依( )
①为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更大②规模大,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③农业生产条件差,从事农业人口少④城市起步早,第三产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6 D 17. B18. C
【解析】
16.由图可知,②地位于天山山麓地带的湖泊沿岸,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西北风,掠过湖面,水汽增加,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故②地降水量大于①地。
故D项正确。
17.图示城市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故B项正确。
18.克拉玛依为石油工业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产业,该地地处沙漠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从业人口少,故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
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