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最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范文优秀7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
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会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和对不等式性质的利用,导入对解不等式的讨论。
3.学生体会通过综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4.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巩固,将本节和上节内容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件第3张)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比较和转化思想。
2.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统一思想。
3.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集体的作用,培养其集体合作的精神。
4.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体会不等式解集的奇异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阶梯步骤,并能准确求出解集。
3.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完成对应用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突破:教材中没有给出解法的一般步骤,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
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研究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从而锻炼他们活跃的思维。
四、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一)、复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篇二师: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购物金额对选择哪家超市有何影响?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和问题,自学课文一三1页至一三2页例1上边的内容,要求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书上的问题(1)、(2),时间是10分钟。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最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特点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特点及解法。
3. 课堂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并通过例题演示解题过程。
4. 应用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过程中,观察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解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材料,了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有,考虑如何改进讲解方式。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如有,考虑如何调整教学内容。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有,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2.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人教版数学教材。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第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系数、常数等基本元素。
2.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熟练地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 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未知数、系数、常数等。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移项、化简等。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移项和化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 利用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未知数、系数、常数等概念,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 通过例题,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熟练地求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移项、化简等。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 难点:复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 利用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复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通过复习,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讲解复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复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元一次方程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公式变形.教学难点:(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出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1)去分母、去括号.(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注意:移项要变号.(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让学生讨论:(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三)新课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ax=b(a≠0).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3.讲解例题例1 解方程ax+b2=bx+a2(a≠b).解:移项,得 ax-bx=a2-b2,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a≠b,∴a-b≠0.x=a+b.注意:1.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2.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3.方例2、解方程分析:去分母时,要方程两边同乘ab,而需ab≠0,那么题目中有没有这个条件呢?有隐含条件a≠0,b≠0.解:b(x-b)=2ab-a(x-a)(a+b≠0).bx-b2=2ab-ax+a2(去分母注意“2”这项不要忘记乘以最简公分母.)ba+ax=a2+2ab+b2(a+b)x=(a+b)2.∵a+b≠0,∴x=a+b.(四)课堂练习解下列方程:教材P.90.练习题1—4.补充练习:5.a2(x+b)=b2(x+a)(a2≠b2).解:a2x+a2b=b2x+ab2(a2-b2)x=ab(b-a).∵a2≠b2,∴a2-b2≠0解:2x(a-3)-(a+2)(a-3)=x(a+2)(a-b)x=(a+2)(a-3).∵a≠8,∴a-8≠0(五)小结1.这节课我们要理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与数字系数方程的区别与联系.2.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式子的值不能为零.六、布置作业教材P.93.A组1—6;B组1、注意:A组第6题要给些提示.七、板书设计探究活动a=bc 型数量关系问题引入:问题设置: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中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段作为检验样品)提示:由于电线的粗细均匀分布的,所以每段同样长度的电线的质量相等。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3.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2.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法中的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如“小明和小华的年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2)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典型例题,如“某数的3倍减去5等于8,求这个数”,并详细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23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3. 例题解题步骤;4. 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方程:3x + 5 = 14;(2)解方程:5y 2y + 3 = 12;(3)实际问题:小华买了3本书和2支笔,共花费45元,已知每本书的价格为10元,每支笔的价格为5元,求小华买书和笔的总数。
2. 答案:(1)x = 3;(2)y = 3;(3)小华买了5本书和1支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突破;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日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主备人:上课时间:月二、讲授新课问题: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快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慢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快车比慢车早1h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1)上述问题中涉及了哪些量?路程:AB之间的路程速度:快车70km/h,慢车 60km/h(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走10km)时间:快车比慢车早1h到达B地(相同的时间,快车比慢车多走60km)算式:60÷(7060)×70=420(km)(2)如果将AB之间的路程用x表示,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下列时间关系:快车行完AB全程所用时间:x70h快车行完AB全程所用时间:x60h两车所用的时间关系为:快车比慢车早到1h即:(慢车用时)(快车用时)=1x 60x70=1(3)如果用y表示快车行完AB的总时间,你能从快车与慢车的路程关系中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吗?等量关系:快车y小时路程=慢车(y+1)小时路程70y=60(y+1)(4)如果用z表示慢车行完AB的总时间,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等量关系:慢车z小时路程=快车提前1小时走的路程列方程0.52x(10.52)x=80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求出未知数。
四、巩固练习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5x+3yB. 2m3>1C. 25+7=18+14D.3t8=t+532.若关于x的方程(k1)x²+(4k+3)x+3k5=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的值为()A.0B.C.1D.3.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 x+y=1B. x²﹣x=1C.+1=3xD.+1=34.已知(m 3)+m3=0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_________.5.已知方程(m4)x+2=2009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6.有一养殖专业户,饲养的鸡的只数与猪的头数之和是 70,而鸡与猪的腿数之和是 196,问该专业户饲养多少只鸡和多少头猪?设鸡的只数为 x,则列出的方程应是()A.2x+(70x)=196 B.2x+4(70x)=196C.4x+2(70x)=196 D.2x+4(70x)=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列方程的方法: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元一次方程篇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复习目标:(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重点、难点: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灵活应用。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典型例题】例1.分析: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方程中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为整式,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在这里特别注意:未知数的次数及系数。
这三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y,要想成为一元一次方程就要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0。
解:例2.分析:此题要明确两点:(1)当方程中含有多个字母时,指出关于哪个字母的方程,这个字母就是方程的未知数,而其它的字母是代替已知数的字母系数,这类方程也叫字母系数方程。
(2)方程的解,即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此题从问题出发,求解关于x的方程即要求出x的值,而要求x的值要先求出m的值,如何求m的值呢?已知y=1是关于y的方程的解,即关于y的方程中字母y=1,因此可将y=1代入方程,从而求出m的值。
解:将m=1代入关于x的方程,得:例3.解: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以上五步,但在解方程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例4.分析:此题的括号较多,如果按照一般的做法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要观察分析方程找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解:例5.分析:此题中分母出现小数,如果用一般的方法先去分母,则比较麻烦,公分母就不好找,所以采取一个巧妙的方法,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方程中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再用去分母……解之。
解:注: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用的是分子、分母扩大相同倍数分数值不变,与去分母不同。
解:例6. 已知某铁路桥长1000米,现有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个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求火车的速度。
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篇一: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 ? 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会估计方程的解. 2.难点: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估计方程的解. 3.关键: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1、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像 2x=50,3x+1=4 等简单方程,那么什么叫方程呢?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呢?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能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2、上周的平均气温是 11℃,比去年同期气温的 1.5 倍低了 19℃,你知道去年同时期的气温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尝试解决。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 82 页练习 2.课本第 83 页习题 3.1 第 1 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篇二:一元一次方程优质教案】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知识重点 1、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难点:理解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师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情境引入教师提出教科收第 79 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从视频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一一、背景与意义分析本课安排在第1章有理数之后,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
方程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被广泛应用。
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
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
本课中引出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基本概念,并且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问题过程进行了归纳。
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
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是本课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还学习了最简单的方程。
本小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最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算术表示用算术方法进行计算的程序,列算式是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算术中只能含已知数而不能含未知数。
列方程也是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相等关系),它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的限制,方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相关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未知数进入式子是新的`突破。
正因如此,一般地说列方程要比列算式考虑起来更直接、更自然,因而有更多优越性。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到方程的意义,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会进行简单的辨别。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感悟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大全5篇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大全5篇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本节课在抓住主要目标,用活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就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探讨。
一、游戏导入,设置悬念师:同学们,老师学会了一个魔术,情你们配合表演。
请看大屏幕,这是20__年10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你这四个数字。
生1:24,师:2,3,9,10生2:84师:17,18,24,25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生:想!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一些教师常用教材的章前图或者行程问题情景导入,但章前图过于平淡且较难,不易激发学生兴趣,本次课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质是列一元一次方程x+(x+1)+(x+7)+(x+8)=任意框出的四个日期的和,x是第一个日期,这是本次课的第一个变化。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最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系数不为0的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2.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2. 新课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将问题转化为方程。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2. 评价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标准:准确理解概念,熟练掌握解法,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人教版数学教材。
2. 课件:教学课件,包含图片、动画、例题等。
3. 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拓展题。
4. 实际问题案例: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引入一元一次方程,讲解定义和简单解法。
2. 第2周:深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步骤,以及解的意义。
3. 第3周: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分析。
4. 第4周:练习题讲解,巩固知识,拓展应用。
九、教学拓展1. 对比二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思考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2. 探索其他方程类型:引导学生了解并探究其他类型的方程,如二次方程等。
3. 数学历史:介绍一元一次方程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方程与不等式”主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数与代数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一,是学生认知数量关系、探索数学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石,可以帮助学生从数量的角度清晰准确地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和“函数”三个主题,是学生理解数学符号,以及感悟用数学符号表达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初步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感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重要载体.方程与不等式的教学应当让学生经历对现实问题中量的分析,借助用字母表达的未知数,建立两个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知道方程或不等式是现实问题中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的数学表达,引导学生关注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算术与代数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验证反思的过程,形成模型观念;要关注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能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包括三个小节:5.1方程;5.2解一元一次方程;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与不等式”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揭示了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从数学学科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从应用数学的角度看,方程是一个既方便又强大的数学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加以解决.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主要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本单元的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它们在本单元前两节中占重要地位.解方程中蕴含的“化归思想”和列方程中蕴含的“数学建模思想”,是本单元中包含的主要数学思想,对于它们的体悟与内化,不仅对学生今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终身的发展非常有益,而且也是深入贯彻实施《标准2022》的素养理念的渠道,与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有非常密切且直接的关系,更是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探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保障.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从学生的认知基础上看,学生在前面学段中已经学过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对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同时通过对整式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的加减运算,即对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又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对方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是更系统、更深入、更复杂的讨论,更强调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的渗透,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仍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学中对问题情境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体会、感悟和理解这些数学内容的内涵.四、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完成从算式数学到方程式数学的进步,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2.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解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4.能够通过“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生活性原则:本节课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回归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
2024解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
那么,什么是方程呢?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那么,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了解一下。
2.案例分析例1:某数加上2等于5,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方程?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是x。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将方程两边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消去分母。
(2)去括号:将方程两边展开,消去括号。
(3)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两边的同类项合并。
(5)系数化为1: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4.练习与巩固(1)解一元一次方程:3x7=2x+5引导学生按照解方程的步骤进行解题,并让学生上台板演。
(2)解一元一次方程:5(x2)=3(x+1)4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
第二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那么,方程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例2: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每件进价10元,售价15元。
商店为了促销,决定在售价的基础上降价x元,使得每件商品的利润为10元。
求降价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表示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设降价x元,则售价为15x元,利润为售价减去进价,即(15x)10=5。
教学内容课本第110页至第111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次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以上重点也是难点.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教具准备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教学过程一、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数学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解法.1.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讨论下面的问题:(1)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注意对n的大小要有所考虑)(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 ,那么n 的值是多少?分析:(1)根据以上规定,如果买100件,需要花220元,当n ≤220时,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件2.2n (即511n ),当n>220时,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的件数为100+2202n -件,(即202n -件). (2)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 ,即511n =0.48n ,或202n -=0.48n ,•显然方程511n=0.48n 无解.解另一个方程得n=500.2.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报告,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一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你理解资料中有关数据的含义吗?如果不明白,请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弄懂它们,根据上面的数据,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求:(1)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精确到1元)(2)扣除价格因素,2006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精确到1元).建议上本节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去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弄清什么叫做“纯收入”、“增长10.2%”和“扣除价格因素”等含义.增长率问题有三个基本量:净增量、基础量、增长率.基本关系是:基础量×增长率=净增量(1)设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x元,由2006年比2005年增长10.2%,•得2006年比2005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2%x元,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x+10.2%x=(1+10.2%)x元,根据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587元,列方程为(1+10.2%)x=3587解这个方程,得x≈3255因此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2)2006年比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即3255×7.4%=240.87≈241(元)活动3:内容阅读课本第111页,活动3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2•建议上本节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去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弄清什么叫“增长约3%”和“增幅提高约1个百分点”.增长率问题有三个基本量:净增量、基础量、增长率.基本关系有:增长率=100%,⨯=净增量净减量降低率基础量基础量×100% 这里“增长约3%”是表示: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3%,即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1+3%)=2320.“增幅提高1个百分点”表示: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增长3%,•这是2000年比1999年增长率多1%,即2000年比1999年增长2%.设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约x 元,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1+3%)x=2320 ()解方程,得x ≈2252所以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约2252元.设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约y 元,列方程(1+2%)y=2252解,得 y ≈2208所以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约2208元.三、活动3本活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如三棱柱)2.分组.(2人或4人一组)开始做下面的实验:(1)把直尺的中点放在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注意:如果把直尺中点放在支点上,但直尺左右不平衡,说明直尺质地不均匀.(2)在直尺两端各放一枚棋子,这时直尺还是保持平衡.注意:中点不要移动,还是在原来的支点上,棋子要放在直尺的末端,离中点位置相等.(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然后记下支点到两端距离a和b.(不妨设较长的一边为a)(4)在有两枚棋子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再记下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四、在棋子多的一端继续加棋子,并重复以上操作根据统计记录能发现什么规律?以上实验过程可以填写在预先设计的记录表上.实验次数棋子个数a、b的值a与b的关系左右 a b第1次 1 1 a=b第2次 1 2 a=2b第3次 1 3 a=3b第4次 1 4 a=4b…第n次 1 n根据记录下的a、b值,探索a与b的关系,由于目测可能有点误差.根据实验得出a、b之间关系,猜想,当第n次实验时,a 和b的关系如何?•(a=nb)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支点应在直尺的哪个位置?•设直尺长为L,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解:设支点距离放n枚棋子的一端距离为x,根据实验所得结论,支点离一枚棋子的一端距离为nx,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x+nx=L.合并(1+n)x=L(n为x的系数,这里1+n≠0)系数化为1,得x=1Ln.五、作业布置1.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类似活动1的问题,并举出几个例子.2.从报刊、图书、网络等再收集一些数据,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编成问题,看看能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些问题.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设计解答题:1.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某校代表队的平均分是88分,其中,•女生的平均成绩比男生高10%,而男生人数比女生多10%,问男、女生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2.据了解,个体服装销售只要高出进价的20%便可盈利,•但老板们常以高出进价的50%~100%标价,假如你准备买一件标价为200元的服装,应在什么范围内还价?3.某开发公司生产的960件新产品,需要精加工后才能投放市场,现甲、•乙两个工厂都想加工这批产品,已知单独加工完这批产品甲工厂比乙工厂多用20元,而乙工厂每天比甲工厂多加工8件产品,公司需付甲工厂加工费每天80元,•乙工厂加工费每天120元,在加工过程中,公司需派一名工程师每天到厂里进行技术指导,并负担每天5元的误餐补助费.(1)求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各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2)公司制定产品加工方案如下:可以由每个厂家单独完成;•也可以由两个厂家同时合作完成.请你帮助公司选择一种既省时又省钱的加工方案,并说明理由.。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2、掌握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教学手段:引导——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知识复习(二)引导探究:带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样才能将所给方程转化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请学生回答)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1,得:遇有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三)练习:(A)组1、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若不对怎样改正?解方程2(x+3)-5(1-x)=3(x-1)解:2x+3-5-5x=3x-1,2x-5x-3x=3+5-3,-6x=-1,2、解方程:(1)10y+7=12-5-3y;(2)2.4x-9.8=1.4x-9.3、解方程:(1)3(y+4)12;(2)2-(1-z)=-2;(B)组(1)2(3y-4)+7(4-y)=4y;(2)4x-3(20-x)=6x-7(9-x);(3)3(2y+1)=2(1+y)+3(y+3)(4)8x+4=2(4x+3)-2(-3+x)(四)教学小结本节课都教学哪些内容?哪些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2、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掌握移项法则3、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昂成(数字系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4、能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初步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解方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师生活动时间复备标注一、结合课本112页知识结构图和回顾与思考中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形成框架,巩固重点知识二、典例回顾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例1.试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2.教学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和系数化为1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不等式,那么大家知道方程吗?方程与不等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生: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式子,不等式是表示两个表达式不相等的式子。
师: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殊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9页,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生: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
师:非常正确。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生: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b=0,其中a、b是常数,且a ≠0。
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要把方程写成一般形式ax+b=0。
然后,我们通过移项和系数化为1的方法来求解。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0页例1,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个方程的解法。
生:将方程2x+3=5写成一般形式2x=5-3,然后通过系数化为1,得到x=1。
师:很好,那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一下方程3x-4=7。
生:将方程写成一般形式3x=7+4,然后系数化为1,得到x=3。
4.巩固练习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现在我们来巩固一下。
3x+2=5;2x^2+3=5;5x-3=2x+1。
2x-3=5;3x+4=2x-1。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那么,同学们认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是什么?生:关键是把方程写成一般形式,然后通过移项和系数化为1的方法来求解。
2024年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内容包括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
具体章节内容为:3.1.1 方程的概念及3.1.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运用。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小明和小华分苹果的情景,提出问题:“小明和小华一共分了10个苹果,小明分了3个,小华分了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2. 知识讲解(1)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并详细解释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PPT上的两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例题及解题过程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x + 3 = 7(2)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求解。
2. 答案:(1)x = 2(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2.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详细讲解。
3. 例题的选择与讲解。
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
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答案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