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水发

导言

(一)有感于校长培训

1.一个好的校长一定就有一所好的学校

2.一个好的校长一定是教师的专业引领者,教师是学生的老师,校长是老师的老师,局长是校长的老师,接受培训更新观念非常重要

3.一个好的校长一定会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办学,教师是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如果说对教师而言,工作要以生为本,对校长而言,则工作要以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一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升教师做人的修养,其次才是提升教师做教师的修养(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之关键在于校本教科研培训。校本教科研培训包括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是围绕常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校内研讨活动,包括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考试分析、作业研讨等。例如轮流说课,共同研讨的集体备课活动:开学初,明确教学与计划做出集体备课安排:时间、地点、主题、说课人、主持人、备注;每次集体备课前印发说课稿和相关材料;说课人说课淙课件,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形成公共教学案和公共课件,并上传公共邮箱;各自个性化发挥与生成课堂;统一检测内容与反馈要求,个人教学反思。

校本科研:相对于校本教研,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深刻性等特点,它要求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广泛和程序,采取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本人或本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如小课题研究等,突出学校教师主体,人人有课题。

校本培训:本校校校长、学科带头人、有某种特长的教师或者外出学习回来的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本校教师所做的业务培训,它具有灵活性,便于操作、针对性强等特点,这三个校本是现在校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有感于教师工作状态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缺乏深度的思考和探究,教师的工作大都是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呈现出琐碎的随意的、口述的谈话式的,因也是肤浅的等特征,所以1.教师工作低质低效,影响教育质量;2.教师工作没有乐趣,没有幸福感,不生职业倦怠,影响生活质量;3.教师工作专业程度不高,影响社会地位,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通过研究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小课题研究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天天做研究,那么工作就是一种乐趣,一种幸福。

一、教师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课题研究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

1.重申报,轻研究,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时也只是勿忙间整一篇报告,有的则有头无尾,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

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2.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3.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4.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部分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5.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6.课题研究实效低,课题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换成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出现“假、大、空、高、远”这种研究现状。

三、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课题研究

把“假、大、空、高、远”这种研究现状,变成“真、小、实、低、易、近”

真: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

小: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小课题”研究

实: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from my practice,in my practice and for my practice)

低: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

易:一种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

近: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田野研究。

这样的研究就是小课题研究。

1.何谓“小课题研究”

这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主的发展、一种内在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土壤就是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教师发展的条件就是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有一种洞察与思考,就是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教师课题研究的范式,当然也就是基于自己实际教学问题解决的“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

2.对小课题研究的理解之一: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可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

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理解之二:研究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校本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式研究等;研究的周期最多为一个学年(或多或少),研究的情境就是学校、课堂,研究的基础是教师的研究兴趣,研究的主体就是教师个人,研究的优势是教师每天都在教育教学“现场”,身临其境,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鲜活的教育情境,教育问题,教育故事。理解之三: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自己工作中的立足自己本校的实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课题。

3.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叙事研究。它是指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实际的遭遇困惑,尝试解决的过程及自己的感悟,能引起自我转变的一系列事件,并在事件的叙述和交流过程中能引起参与者们的认同与思考,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怀教学往往就变成了有价值的“反思性教学”、有意义的“研究性教学”,叙事研究是解决中小学教师“科研神秘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4.教师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

实施流程:学校推动一项工作,阻力来自于教师本能性拒绝,认识性障碍。人的行为往往是由心态决定的,而心态往往是由认识决定的,教师小课题研究要求“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所以学校首先要做好全员培训,解决好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认知问题。

步骤:

(1)以科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沙龙,交流“课程与教学”当中的问题与困惑。

(2)教师建立自己的“问题库”,并进行自主选题。

(3)教师申报课题(个人——科组——学部——科研处)

(4)科研处审定并发文公示

(5)学部组织集中开题

(6)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应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等)(7)科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

(8)学部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中期报告)

(9)教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

(10)教师撰写结题报告

(11)学校开展结题答辩与鉴定

(12)组织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评价,印发“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集”。

关于选题:研究始于问题,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课,教师要建立自己的问题库,从问题库中筛选出个人研究的小课题,或通过科组教师座谈会交流,一个科组或一个备课组选择一个主课题,每个人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实际,从某一个微环节切入,确定一个子课题——一个自己研究的个人小课题。课题与问题的、课题与小课题的关系:如果说课题源于问题,问题则源于教学困惑与烦恼,而小课题则要求我们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无需太长时间,无需太深的理论功底,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加上适当的限定词以缩小研究的范围,问题要成为课题必须有价值。

在课题研究中促教师专业成长-精选教育文档

在课题研究中促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的颁布,在解读《指南》精神,推动全园幼教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推动课改的关键。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现实情况是新教师中非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80%,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更 是迫在眉睫。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有很多,而课题研究让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投入教育实践,既能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丰富实践活动,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实践也证明,我园通过课题“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开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课题立项,为全园教师搭建参与课题研究的平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我园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实验幼儿园,课题申报之前即将乔迁新园,面临全园性的环境创设。根据《指南》中有关环境的要求,针对园里环境创设中存在着①内容片面化②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不强③环境创设的保留时间过长④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⑤主题活动中的环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幼儿园立足实际,紧密结合园里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 于2013 年6 月申报了课题《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旨在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实施中,更加突出幼儿的主体地

位,以幼儿为本,结合主题活动创设一个幼儿能不断参与并与之 对话”的活动环境,使之更好地、更灵活地为实现主题活动教育目标服务,使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课题获批后,经过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决定在全园实行,每位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平台,针对问题、反思实践,满足了教师专 业成长的需求。 在课题研究中探索,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专业成 长。课题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的过程。首先,幼儿园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经费,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相关资料:《在墙面环境中学习》《环境创设》 区角新视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等书籍。同时,课题组成是上网查阅、搜集资料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价值,经过共同探讨后决定细化课题的研究内容,把“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分别从幼儿的审美、认知、社会性发展三方面的价值进行研究。最终决 定在小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审 美发展的价值研究”,中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 设整合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研究”,大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价值研究”。由三个年段的年段长负责课题的实施工作。各年段长分别拟出了课题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淮安市新渡中心小学蔡巧红 一、课题研究概述 什么是课题?很多理论书籍中都有阐述。但我认为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是否可以这样来界定小学教师所研究课题的内涵。 首先,“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须感悟和心得。 其次“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总之,我认为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

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强化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二、课题分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是指国家、省、市、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的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课题。俗称“规划课题”。有人把规划课题研究称为“专业研究”,“正规、正式研究”。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①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参与度的问题,这些课题都是真实的、有实效的课题。 ②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帮助和指导。 三、为什么要做课题 这个问题可以从学校与个人两方面的发展来考虑。 学校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讲座文稿[技巧]教学文稿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 今天我讲的谈不上业务讲座,因为我也和大家一样,也在学习中,只不过先学一步,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将我学到的有关科研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大家做以交流。也许我所讲的内容并不能给大家带来多大的帮助,但只要大家能通过今天的交流,对科研方面只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为了让大家高质量的开展小课题研究,真正做好这项工作。我先简单地说一说我校的科研课题。上学期,我校申报并立项了课题《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与矫正策略》。要想不流于形式,大家首先要真正了解此课题,明确课题的意义,知道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大致包括哪些。在此我列举几个:比如记忆习惯、演讲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不耻下问的习惯、定计划的习惯、预习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建错题集的习惯、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认真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等。 众所周知,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这学期我校将重点开展

习惯课题实践研究活动。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课题研究 有道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形式,它是通过对所选择的课题的计划设计、借助科研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大家可能早有耳闻,一提到课题研究,一些教师就觉得头疼,其实,过去我也这样,觉得科研都是专家们的事,与我们没什么关系,咋研究不都是一回事,结果不都是一样,走形式、走过场。开题时轰轰烈烈、中间无声无息、结题时抄抄写写、材料东拼西凑。也有一些教师把科研当成是一种负担,认为我们教师一天到晚这么忙还搞什么科研。还有一些教师以为交几篇论文、随笔就是搞科研了。一直以来科研就给教师们造成了一种误区。其实这样想就错了,科研、教育教学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犹如“鱼离不开水”、“瓜离不开秧”一样,所以科研离不开校园和课堂,没有每天的教育教学,就没有科研。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实质上每天都在搞科研,只是没有对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过程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说的多、做的多,写的少、留下的记录少。只是没有规范并及时积累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教育教学中的成败,及时推广应用而已。比如:我们教师每天面对教育教学,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你们都采取相应的策略把它解决了。(例如:有的学生调皮捣乱,教师在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还有的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让学生愿意学,所以在平时备课时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备教法、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以前,一提起“课题研究”,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办法做,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这两年,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现在有很多教师已经不满足参与,而是希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但又不知道怎样入手。介于这种认识,现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状况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实际水平,我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教师怎样进行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阶段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校本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从而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1、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小学教师要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专业,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变“教书匠”为“研究型”的教师,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教科研素养”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2、教师自身的需要 创名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同样,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必须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还得依靠教育科研。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

仅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其次,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由于了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向校长已经为大家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不难看出,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展。 二、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一)正确把握教育科研在学校的定位 1、学校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重在实践,重在改造本校的教育现实,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本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方法于举措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研组的工作中心。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人。教研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教学沙龙、专题研修等,在这些活动中只有让教师们参与其中,亲历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收到实效。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体现在老师参与的热情度上。当然,行政领导也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等,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肯定,也将会成为教师成长的永远动力。 4、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老师的成长,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大部分老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索教育过程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以达到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运用的目的,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中,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你开展小课题研究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你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探讨哪些具体问题?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探讨哪些具体问题呢?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教师如何做课题

《教师如何做课题》感悟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为了弥补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理论知识的匮乏,为了改变自己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我认真阅读了李冲峰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觉得豁然开朗。 《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冲峰教授编著,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 在这九个步骤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研究能力的,是如何恰当选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和如何撰写结题报告这三个环节。 一、如何恰当选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选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立论要充分、合理。研究者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所选的课题要以事实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没有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课题盲目性很大,研究成果也经不起推敲。 (2)价值性原则:理论价值(学术价值):是指课题对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3)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表述准确。研究者要将所研究的课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选定的课题要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不着边际。要小题大做。尤其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更应该选定明确而具体的课题,避免课题过大难以驾驭,无法达到教育研究应有的深度。 (4)创新性原则:好的课题应该具有独创性,选定的课题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是未被完全解决的,也可以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对一些问题的定论。研究者要清楚一个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加以创新。 (5)前瞻性原则:有创见、有新意,属科研前沿、学术空白。所选课题及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服务。 (6)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研究者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所掌握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时间、经费、设备、技术支持等主客观条件都是选择课题时要考虑的因素。 (7)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19年精选文档

《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近年来“教师专业化”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出现的一系列新变 化和新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 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过程为本课题的研究 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农村教师成长的途径和目标 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是比较低的,在资源上和城市教师有很大差距,教师成长受到限制。本课题的研究一是为了促进农村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二是为了提高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三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赋予农村孩子以优质的竞争力。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 1.开展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操作机制。 2.在络化下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明确网络化对教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逐步培养一支能够恰当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民乐县三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共有教师32人,通过对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32名教师中认为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足够时间的占32%,没有良好环境的占45%,缺乏专业指导的占50%。如何探究出一套适宜我校教师发展的路子,是 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查我校基本情况,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技术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以及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还有许多困惑。我们认为在加强校本有效培训的同时,要大力强化校本有效研修的力度,才能真正使教师走进新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而我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城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 子女、留守儿童增加,都为我们必须全面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 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现状提出了挑战。为了响应党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号召,我校必须从改变教师入手,因为成就教师, 就是成就学校,就是成就学生的未来。因此,本课题探索和建立 特色式农村教师“网络教研”,通过“网络教研”实施研究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方法,并付诸实践,特别是以运用网络研修为亮点,以实践“同课创新型再构”为创新点,进行校本有效研修,具有本地区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发展性和 代表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具有 实用价值。 四、研究内容设计与方法的理论价值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内容提要: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路。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 下面从选题、开题、结题三个环节谈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如何选题 选题,是课题探究的第一步。选题水平是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选题过程本身也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一环。中小学教师要有效地开展科研,必须首先学会如何选题。 (一)选题原则 1.价值性原则 选题的价值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要具备一定评定标准的理论学术价值或实践应用价值。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探索活动,这就要求作为科研起点的选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利于验证、批判和发展教育理论,完善教育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教育实践应用的需要,利于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及规律,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根据。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丰富、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很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选题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否则将经不起推敲,徒有立论,而毫无意义可言。 3.创新性原则 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有新意,有独创性和突破性,也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是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它是新颖的。 4.可行性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备保证其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的现实条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科研过程的各种必要条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论修养、研究能力、科研品格、兴趣爱好等;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保证课题顺利开展的资料、设备、时问、人员、经费和必要的行政支持与研究时机等。 (二)选题路径 1.从教育实践中选题。教育实践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源泉。中小学教师天天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依据创新教育相关理论,以培养创新智能为主线发展

学生的创新素质;了解儿童的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总结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语言交际实践、语文操作实践、语文活动课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 1.语言交际实践 (1)课前练说(2)专题讨论(3)主题演讲(4)问题辩论(5)采访活动(6)争当小广播员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 2.语文操作实践 (1)黑板报(2)橱窗(3)手抄报(4)操作与习作(5)语文乐园等方面进行研究。 3.语文社会实践 (1)专题研究报告(2)社会调查(3)访问(4)社区服务的计划与总结(5)观察大自然写心得体会(6)社会宣传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学校把课程计划的要求与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起来,开展了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的培训。我校根据上级要求,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实施。 教师项目化管理校本培训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着手准备本次教师项目化培训的相关工作。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项目化管理校本培训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全体教师会议向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自己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听好辅导课,记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签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 3、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应带头积极参与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教师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时每位教师教师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根据每位教师参与学习的态度、作业与成效,评选继续学习先进教师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教师项目化校本培训的实施途径 1、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教师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学校通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专题学习会、区级街道级教学研讨活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学校教育教学论坛活动、教师小组学习研讨活动、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因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新的教学理论来支撑,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研究的基础。 2、开展集中校本培训活动 校本培训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交流与分享,为此,学校为教师培训提供教学实践智慧碰撞的平台。

教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提纲 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1、必要性。 2、可能性。 3、特质性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应关注的问题 1、要重视过程 2、要重注应用性 3、要遵循的原则 三、如何申报立项科研课题 四、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怎样选题 1、选题的基础原则 2、选题的一般步骤: 3、选题的具体方法 4、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1、课题名称的确定 2、目的的论证 3、背景论证。 4、基础论证 <三>内容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结构的科学树 <四>步骤设计 <五>方法设计 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座谈会、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 实验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模拟法、案例法。 <六>成果设计 讨论稿、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研讨课、实验观摩、 实验小结、论文、研究报告、个案分析、电脑光盘 <七>文档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记录调查记录实验记录 五、怎样设计实施方案和计划。 1、实验题目。 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 3、实验目的与操作。 4、实验的指导思想; 5、实验对象; 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 7、实验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 六、怎样搜集整理资料 1、资料分类 2、搜集资料的原则 3、搜集资料的方法 4、材料记录要求 5、材料的加工整理 6、分析材料常用方法 七、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建议 1、方向性 2、科学性 3、过程性 4、合作性 5、推广性 八、怎样申报结题

教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王一枝 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1、必要性。教育要创新,观念要创新,知识要创新,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创新的能力呢?由于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就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2、可能性。 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局外人,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景的最佳人选。 总之,迫切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研究者。丰富的研究机会,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 3、特质性 我们倡导的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具体来说,有一个目的、两种需要、三股力量、四条原则。 <1>、一个目的 教育科研的目的来自于研究的课题。课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理论,二是来自实际。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实际,教育实践中有着教师所需要的取之不竭的课题,当然,即使来自实际的课题,必需要学习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两种需要 教育科研要适应两个需要:一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符合我国亟待更新、转变的教育观念的需要。针对这两个需要,教师应先阅读有关论著,掌握材料,写好文献综述,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提出问题研究,为提出假设提供经验和依据。再根据自己的思路汇综而成。 <3>、三种力量 课题的成功,要依靠“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题研究总结

与好习惯同行争做实小美少年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题研究总结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基于此,我校确立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在重中之重,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着手,用爱心和细心塑造每一位学生,用多彩的活动吸引每一个孩子,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营造育人环境,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熏陶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我们首先从营造氛围入手,合理规划,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物件都闪现出成功教育的光泽。例如,在甬路上精心绘制了娇艳的小花,让花儿陪伴孩子们文明走路;用“修德、育智、求美”校训命名的每幢教学楼,以及气势恢弘的“杏坛讲学”“东方少年墙”及奥运标志墙,时刻引导孩子们“修身正行,健体求美;在教学楼内设立科技、童话、德育、艺术、读书主题长廊,引领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求美楼的“实小小名士”和“校级读书小博士”两块光荣榜,激励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而班级门上赫然悬挂的特色标牌、班主任寄语、班级宣言等,时刻提醒学生不忘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教学楼内随处可见的温馨小提示,既美化了学习环境,更时时提醒孩子们“安全第一,文明相伴”……一草一木皆能说话,一楼一室皆能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无形中提醒孩子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环境育人的同时,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同学发出“良好习惯伴我行”倡议,号召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如通过讲述“福特应聘”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校园随处可见“环保小卫士”的身影,课间、中午、课外活动,他们三五成群,手提塑料袋在校园里捡拾杂物。 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们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制定了《“美在课堂”——实验小学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评价标准》,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学会倾听、书写规范等方面教育,注重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每学期我校都多次举行硬笔书法比赛、读写姿势比赛,促使学生养成了正确的读写习惯。 为使队员明确校内外的行为准则,我校制定了《言行美从我做起——实验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规定了学生一天从早晨、课堂、课间、午间到放学都应该怎样做,使学生心中有规范,行为要规范。同时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小干部们身披绶带,宛如坚守岗位的值勤战士,成为全体队员“文明伴我行”的一道重要防线。 二、改革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手段,督促学生不断发展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举止文明、行为规范的心灵之美,活泼欢快、充满朝气的健康之美,经典诵读、丰富积累的读书之美,参与体验、精益求精的特长之美等都是学生之美的具体体现。为此我校全面开展了“我是实小美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分类制订《“我是实小美少年”班级和校级评价标准》,内容涵盖文明、清洁、学习、读书、健身、特长、社区实践七个方面。并

小学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1

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科研的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提高或解决的小型的教育科学研究。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天被大量琐碎、无序、繁杂的各种问题所包围。越是这样就越不能选择题目偏大的课题,以免出现课题大题小做的现象。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们应该是基于“小现象”、“小问题”的研究,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做小课题研究重在选题,选题要切中要害,不能太大,要有实际意义的小问题才能算小课题研究。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呢? 1、选题切口要小。这是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点,新课改提出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你是就哪一种学习方式转变谈这个问题?这三种学习方式虽有区别,却有联系。是怎样区别,又是怎样联系的?基层老师做课题,最好不要做这样的大课题,而应该选择预习、课堂听讲、作业等学习环节的一个方面来研究。有老师选择“下课前五分钟的教与学”、“怎样提高教师发问的有效性”等选题是比较合适的,这是从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一个环节、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一个方面、一种现象等入手,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2、研究内容小处着眼。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从小处着眼,研究内容一般只针对教育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展开,可以是在班主任工作或在任教学科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只是一个教育教学细节。例如“学生怎样倾听同学的发言”或者是“怎样培训学生的倾听能力”,

其研究的范围就让人一目了然。 3、着力小问题。小课题研究目的是解决是教师遇到的一些细小问题,它贴近实践,扎根班级,扎根课堂,扎根学生,课题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例如“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怎样指导学生背课文”、“学生上课懒得举手发言怎么办”等这样的小课题,以小见大,耐人寻味,解决的都是教师身边的小问题,好操作,易出成效,还可以尽快让教师体会到小课题研究的好处。 因此,在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时,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操作方法应有不同的侧重:对于总结性的课题,要根据自身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或案例设计一套可操作性的模式和策略;对于问题性的课题,要着力分析问题的成因,阐述问题解决中所运用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问题解决中的方法、过程详细阐述;对于应用性课题,即优质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应用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应用,首先要着眼于使这些模式、方法与理念的本土化改造,以适合于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对这些方法、模式或理念进行分解和具体化,形成本地区可操作的模式与策略。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人员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如一个备课组,或是教师自愿组成的一个团队。人员构成应尽量简单。我们从杂乱无序的教育教学中梳理出科研着手研究的真切问题,是一项从事课题研究的重要能力。而且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和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寻找教育科研的“根基”。 1、课题是什么?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也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在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和问题聚焦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拥有鲜活又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土壤,为课题研究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如果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角度来说,教几十年书将是重复几十遍的事,则是做一个地地道到的“教书匠”。

二、小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握课题研究的“法则”。 学校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等。 (一)选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正常情况来说,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2~3年左右,投放的精力比较多,所以选择课题一定要慎重。 1.他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虽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或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研究的两个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和《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原课题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建立起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我校小学数学问题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3.注重平时积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手。要做

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小课题研究:观念、探索与发展 作者:车言勇 一、观念: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智者不惑)——要为小课题研究寻找充足的理由, 并赋予积极的意义 在教育路上,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认识,而不取决于行动。虽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坚持关键在行动,能否成功不在想的多少而在做的多少。但我个人认为,认识比行动更重要。因为行动源于认识。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正误,决定行动方向的对错。认识高低,决定行动效果的优劣。所以,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 为什么要开展小课题研究,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正如小课题研究一样,如果你对它没有任何兴趣,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毫无意义。如果你觉得它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作用,那么可以为之寻找充足的理由,可以赋予它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这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 下面,我从公私两个方面,为小课题研究寻找充足的理由,赋予它积极的意义。第一个方面,对公而言,通过教育科研,通过小课题研究,我们能优质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我们加强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转型,必然要求教育随之转型。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计划经济是人道,是按照统治者的意图来人为调节,它强调的是长官意志和利益平均,实际上形成了若干等级、整体发展滞后和许多人为的不必要的麻烦,在教育教学领域,其思想体现就是以为中心,其行为表现就是强调上级的命令、发展的整体推进、教学意志的落实和共性的发展,实际上造成了没有办学自主权(千校一面,同挤一桥)、同步发展(大家齐步走,强校不强、弱校不倒,有岭而无峰)、被动(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和个性的泯灭(万人同语);而市场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 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 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 “科研兴教”的敦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 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 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 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 军。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 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 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 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 的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 20XX年11月24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 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和佛 山教研室的姚淑华老师、南海区教研室党朝亮先生和各市、 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 老分别作课,我校的杜小敏老师为全省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杜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 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和全 体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11月25日,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 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 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