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4
- 格式:doc
- 大小:360.34 KB
- 文档页数:21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篇一:计数器实验报告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图中LD—置数端CPU—加计数端CPD —减计数端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D0、D1、D2、D3 —计数器输入端Q0、Q1、Q2、Q3 —数据输出端CR—清除端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表5-9-1当清除端CR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为低电平,置数端LD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0、D1、D2、D3 置入计数器。
当CR为低电平,LD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
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
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U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D 输入,表5-9-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加法计数表5-9-减计数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实验报告单四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净化过滤天然水
二、实验目的:学习吸附沉淀、过滤等基本操作
三、实验原理:过滤能把溶于水与不溶于水的物质分开。
四、实验器材:烧杯、漏斗、玻棒、自然水、铁架台、滤纸
五、实验步骤: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或结论
1、吸附沉淀,净化水。
取一烧杯自然水,加少许明矾,静置,观察。
加入明矾后,水较
____________。
因为明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过滤器
3、组装过滤装置。
4、过滤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5、比较过滤后的水与未经处理的天然水未经处理的天然水____;过滤后的水__________。
问题和讨论:
1、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过滤后的水仍浑浊,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结论:
过滤能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杂质。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年月日。
4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探究44《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合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溶解取约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左右的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现象是:液体是(
)的(填澄清或浑浊)
2.过滤将滤纸折叠成圆锥状,置于漏斗中,接着用玻璃棒引导溶液顺棒流下.(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现象是:滤液是(
)的。
(填澄清或浑浊)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
粗盐,水
器材:
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滤纸;胶头滴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五、实验总结:
1、本实验共用到2次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2若过滤之后还存在浑浊,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反思评价
1。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班号:实验者: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完成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仪器 (3)三、实验原理 (3)(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4)四、实验容 (5)1、搭接实验电路 (5)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6)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6)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7)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8)五、思考题 (8)六、实验总结 (8)一、实验目的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3. 直流稳压电源 1台4.数字万用表 1台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 1台6.交流毫伏表 1台三、实验原理(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
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中毒事故后果模拟一、训练目的1.通过训练,学会使用PHAST软件对石油化工装置泄漏后可能发生的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掌握使用PHAST软件建立相对模型,模拟分析中毒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2.掌握毒性物质致死概率。
二、训练内容要求毒性气体或液体泄漏后中毒事故的模拟三、训练仪器本训练所用实验软件为:PHAST6.7四、训练方法和步骤:1.了解毒性物质泄漏中毒的原理,学习使用Vessel/pipe source 模型模拟中毒事故的方法。
2.选择Vessel/pipe source 模型3.输入相关参数(硫化氢泄漏)4.分别对扩散结果和毒性结果进行分析⑴扩散浓度结合硫化氢毒性阈限值,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给出造成轻伤、重伤和死亡等不同中毒效果的浓度范围。
⑵致死概率通过看图和查看毒性报告,找出不同毒性致死概率与对应的范围,对付这些区域进行分析。
五、气体泄漏扩散浓度计算1.阈限值(TLVs)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针对多种化学物质制定了极限剂量,称为阈限值。
阈限值是空气中一种物质的浓度,其所代表的工作条件是,几乎所有的工人长期在这样的暴露条件下工作时,不会有不良的健康影响。
工人只有在工作时间才会暴露于此种毒物中,即每天八小时,每周五天。
2.阈限值与允许暴露浓度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制定了一套极限剂量,称为允许暴露浓度。
3.致死概率的计算个体致死概率可通过中毒事故后果模型计算出某一事故场景在位置处产生的毒物浓度数值,然后根据概率函数法计算得到。
六、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使用了PHAST软件,并了解了毒性物质泄漏中毒的原理及相关计算。
压力容器认知训练一、训练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压力容器的分类、特点、安全管理及检测检验方法和事故原因分析。
掌握KZL4—13—AII型工业锅炉,LSG立式水直管锅炉安全管理及检测检验方法。
二、设备KZL4—13—AII型工业锅炉,LSG立式水直管锅炉.三、认知训练内容1.压力容器的分类和特点。
最新实验报告_实验四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特定条件下物质的热传导性能,并验证傅里叶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物质热传导率,加深对热传导现象的理解。
实验原理:热传导是热能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自由电子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根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q = -kAΔT/Δx,其中q是热流量,k是热传导率,A是传热面积,ΔT是温度差,Δx是传热距离。
实验设备:1. 恒温水浴2. 热传导率测量仪3. 标准样品(如铜、铝块)4. 温度传感器5. 保温材料6.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所有设备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将标准样品放置在测量仪中央,确保样品与测量仪接触良好。
3. 使用恒温水浴设定两个不同的温度,分别作为实验的高温端和低温端。
4. 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样品的两端,以便准确测量温度差。
5. 开始实验,记录不同时间间隔的温度数据。
6. 根据温度数据和傅里叶定律计算热传导率。
7. 改变温度梯度,重复步骤5和6,获得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热传导率。
8.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梯度与热传导率的关系图。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加,热传导率呈现上升趋势。
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其内部结构和分子振动特性有关。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傅里叶定律在描述热传导现象时的有效性,并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进行测定,进一步理解了影响热传导性能的因素。
实验结果对于材料科学和热能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理解循环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循环结构相关语句的含义、格式及使用3、学会循环的应用及控制,包括:①掌握使用循环输入多个数据的方法②掌握在多个数据中有选择地输出数据的方法③掌握在多个数据中对某种数据进行计数的方法④掌握求多个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⑤掌握使用break、continue语句终止循环4、掌握循环的嵌套二、知识要点1、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的概念2、三种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执行过程3、理解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中“条件表达式”之不同含义4、二重循环的执行过程三、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1、循环变量的主要用途是:2、用循环求多个数的和之前,先要把和的初始值赋为:3、用循环求多个数的乘积之前,先要把乘积的初始值赋为:4、字符变量能否作为循环变量?5、循环过程中,如果循环条件成立,但需要结束循环,可采用什么办法?6、什么叫循环的嵌套?四、实验内容(要求提供:①算法描述或流程图②源程序)1. 编程,利用循环计算以下表达式的值:(5+52)*(4+42)*(3+32)*(2+22)*(1+12)*(1/2+1/3+1/4+1/5)(for循环)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main(){int a;double sum=1,sum1=0;for(a=1;a<=5;a++)sum=sum*(a+a*a);printf("结果为%lf\n",sum);for(a=2;a<=5;a++)sum1=sum1+(1.0/a);printf("%lf\n",sum1);printf("结果为%lf\n",sum*sum1);return 0;}2. 编程,从键盘输入若干个整数,当输入0时,输入停止。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优秀4篇实验四霍尔效应篇一实验原理1.液晶光开关的工作原理液晶的种类很多,仅以常用的TN(扭曲向列)型液晶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TN型光开关的结构: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夹有正性向列相液晶,液晶分子的形状如同火柴一样,为棍状。
棍的长度在十几埃(1埃=10-10米),直径为4~6埃,液晶层厚度一般为5-8微米。
玻璃板的内表面涂有透明电极,电极的表面预先作了定向处理(可用软绒布朝一个方向摩擦,也可在电极表面涂取向剂),这样,液晶分子在透明电极表面就会躺倒在摩擦所形成的微沟槽里;电极表面的液晶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且上下电极上的定向方向相互垂直。
上下电极之间的那些液晶分子因范德瓦尔斯力的作用,趋向于平行排列。
然而由于上下电极上液晶的定向方向相互垂直,所以从俯视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从上电极的沿-45度方向排列逐步地、均匀地扭曲到下电极的沿+45度方向排列,整个扭曲了90度。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上述均匀扭曲排列起来的结构具有光波导的性质,即偏振光从上电极表面透过扭曲排列起来的液晶传播到下电极表面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度。
取两张偏振片贴在玻璃的两面,P1的透光轴与上电极的定向方向相同,P2的透光轴与下电极的定向方向相同,于是P1和P2的透光轴相互正交。
在未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来自光源的'自然光经过偏振片P1后只剩下平行于透光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到达输出面时,其偏振面旋转了90°。
这时光的偏振面与P2的透光轴平行,因而有光通过。
在施加足够电压情况下(一般为1~2伏),在静电场的作用下,除了基片附近的液晶分子被基片“锚定”以外,其他液晶分子趋于平行于电场方向排列。
于是原来的扭曲结构被破坏,成了均匀结构。
从P1透射出来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在液晶中传播时不再旋转,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到达下电极。
这时光的偏振方向与P2正交,因而光被关断。
由于上述光开关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让光透过,加上电场的时候光被关断,因此叫做常通型光开关,又叫做常白模式。
科学实验报告——柳枝的扦插
实验材料:
柳树枝条;花盆;盛水托盘;土壤;剪刀;小铁锹。
实验步骤:
1、插穗选择:选择有两个节以上、有芽、穗长5-7厘米、直径1-1.5厘米的成年
柳树中部枝条。
2、插穗处理:用剪刀将枝条的上端削平,每个枝条留3-4个芽,带少数叶片。
下
端削成平面。
3、将适量的土壤放入花盆中,用小铁锹松土。
4、将插穗插入土壤中,浇适量的水。
5、在随后的种植中每天浇适量的浇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实验照片: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扦插是植物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之一,相较于从种子开始生长的植株,其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并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实验名称: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1 目的1)熟悉扭摆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扭摆测定几种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和弹簧的扭转常数,并通过理论公式推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3)验证转动惯量与距离平方的关系。
2 仪器扭摆、转动惯量测试仪、游标卡尺、天平3 实验原理3.1原理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一定的角度,在扭摆的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
根据胡克定律有:M= - K Θ (1)根据转动定律有:M= Ιβ (2)令ω2=K/I ,忽略轴承的摩擦阻力矩,由(1)、(2)得:θωθθβ222-=-==I Kdtd 上述方程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此方程的解为:)cos(ϕωθ+=t A 式中,A 为谐振动的角振幅,φ为初相位角,ω为角速度,此谐振动的周期为:K IT πωπ22==(3)由(3)式得:224πKT I =可见只要知道弹簧扭转常数,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便可确定物体的转动惯量I 。
3.2弹簧扭转常数测量方法本实验利用公式法先测得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再用扭摆测出载物盘的摆动周期T 1,再把圆柱体放到载物盘上,测出此时的摆动周期T 2,分别代入(4)式,整理得:2122024T T I K -=π(5)其中I 0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4 教学内容4.1 测定扭摆装置的弹簧扭转常数1)选择圆柱体,重复6次测量其几何尺寸及其质量,根据公式确定其转动惯量;2)把载物盘安装在转轴上并紧固,调整扭摆机座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3)调节好计时装置,并调光电探头的位置使载物盘上的挡光杆处于其缺口中央且能遮住发射、接收红外光线的小孔;4)让其摆动,重复测量6次20个周期t 1;5)把圆柱体置于载物盘上,再让其摆动并重复6次测量20个周期t 2。
4.2 测定球体的转动惯量1)将塑料球安装在扭摆的转轴上并紧固;2)让其摆动并重复6次测定10个周期t4.3 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1)装上金属细杆(金属细杆中心必须与转轴重合),测定摆动周期t(10个T);2)将滑块对称放置在细杆两边的凹槽内,此时滑块质心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5.00,10.00,15.00 ,20.00,25.00cm,测定摆周期t(10个T),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计算转动惯量时,应扣除支架的转动惯量)。
实验报告6篇实验报告 (1)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一般过程:1、选择适宜的溶剂:①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实验报告 (2)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实验报告(4篇)实验报告篇一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准备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探究指导: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探究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学生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机电学院2012年12月21日学院机电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课程名称MATLAB程序设计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实验4: 数据和函数的可视化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绘图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指令调用的先后顺序。
2、掌握MATLAB绘图指令的调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数学函数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离散函数和连续函数。
MATLAB对这两种函数数据的可视化都提供了相应的指令。
仔细阅读教材【例5.1-1】的实现代码, 运行并保存结果;并改用stem函数, 画出【例5.1-1】的序列图。
仔细阅读教材【例5.1-2】的实现代码, 运行并保存结果;并分别使用描点和连折线方式, 画出连续函数y=xcosx的近似图形(采样点数自定, 要求画出的图尽量接近原连续函数的图)。
仔细阅读【例5.2-2】的实现代码, 理解plot指令画多条曲线的运用方法, 运行并保存结果;并使用plot函数和legend函数, 在同一个图形窗口上画出y=sint和y=sin(2t)在[0,2pi]区间上的图形, 并标出图例。
仔细阅读【例5.2-4】的实现代码, 理解图形标识选项的运用方法, 运行并保存结果;并修改代码, 把“sin(t)”字体改为正体, 大小改为20, “极大值”改为宋体。
阅读【例5.2-6】, 理解使用hold on指令画多幅图的方法, 运行并保存结果。
阅读【例5.2-8】, 理解使用subplot函数画多个子图的方法, 运行并保存结果。
(1)综合实验: 阅读以下关于通过绘制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综合演示图形标识的示例, 理解示例中所有图形标识指令的作用, 掌握各个图形标识指令的运用方法, 并在原指令上改动以实现以下功能:(2)把横坐标范围改为0至5pi, 纵坐标范围改为0至2;(3)把图中的横轴的刻度改为从0开始到4pi, 中间各点间隔为pi/2;纵轴刻度改为从0开始到1.5, 中间各点间隔为0.3;(4)把图中的α改为σ。
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报告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而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即得到细胞膜。
目的要求: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方法步骤及结果: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由低倍一高倍),在另一侧用吸引(引流法)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结果: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说明................................................................................................................... ................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是:①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②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2)若选择植物细胞为实验材料,应先用纤维素酶和呆胶酶去除细胞壁后再进行试验。
...............................................................................................................................................迁移应用1、在制备细胞膜时,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的动态变化是( )①细胞破裂②凹陷消失③内容物流出④细胞体积增大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①植物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含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优点(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易吸水涨破。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学期:2011-2012学年上学期云南大学信息学院一、 实验目的1、掌握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2、掌握选择结构相关语句的使用3、训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二、 知识要点1、关系运算及运算符2、逻辑运算及运算符3、选择结构相关语句if 、if-else 、if 嵌套、switch 等的意义、语法格式及使用4、容易混淆的“==”与“=”运算符三、 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1、写出6种比较运算符:2、写出3种逻辑运算符:3、“a 和b 都是正数”的逻辑表达式是:4、“a 比b 大,或者c 比b 大” 的逻辑表达式是:5、“a 等于b ,但是c 不等于d ” 的逻辑表达式是:6、“y 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2” 的逻辑表达式是:7、“x 不等于0” 的逻辑表达式是:四、 实验内容 (要求提供:① 算法描述或流程图 ② 源程序 )1、编程序,计算下面分段函数的值(if-else )⎪⎩⎪⎨⎧≥-<≤+<+=)15(102)150(53)0(10x x x x x x y2、编写程序,输入一个小写英文字母,如果它位于字母表的前半部分,输出它的后一个字母;位于后半部分时输出它的前一个字母(if-else )。
3、输入某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级A 、B 、C 、D (或a 、b 、c 、d ),要求按照等级输出对应的分数段。
A 级对应的分数段为85~100分;B 级对应分数段为70~84;C 级对应分数段为60~69;D 级对应分数段位60分以下(switch )。
4、输入某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在90分以上,输出“A ”;80~89分输出“B ”;70~79分输出“C ”;60~69分输出“D ”;60分以下则输出“E ”(if-else 或swiitch )。
五、实验结果(要求写出运行界面及输出的运行结果)六、实验小结。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组长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天平的使用及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1. 能熟练使用电子分析天平,掌握称量方法。
2. 学会使用容量瓶,掌握配制溶液的两种方法。
仪器和试剂仪器:电子天平、称量瓶、锥形瓶、托盘天平、容量瓶、烧杯、移液管。
试剂:无水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
实验原理1.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容量瓶是一个细颈梨形的平底瓶,带有磨口塞。
瓶颈上有一刻度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一般为20C)当液体充满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瓶内溶液体恰好与瓶上所标示的体积相等。
容量瓶用来配制准确浓度或稀释溶液。
1)查漏:注水后塞上瓶塞,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2)洗涤:自来水振摇,蒸馏水润洗。
2)定量转移: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先将固体溶解在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作导引,缓缓将液体转入容量瓶中,转入完毕后,应仔细用洗瓶冲洗玻璃棒、烧杯及容量瓶径内壁,最后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即可。
3)对容量瓶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尤其是碱溶液,不可长久存放于容量瓶中。
2.配制溶液的方法。
粗配:计算(所需溶质质量)—称量(台秤或托盘天平)—溶解—稀释(到所需体积)。
精确配制: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称量(分析天平)—溶解(烧杯)(50ml 水)—移液(至容量瓶)—洗涤(烧杯3次)—定容(摇匀)。
实验步骤(一)天平的使用1.天平构造的观察2.检查:检查天平盘内是否干净,必要的话予以清扫。
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若不水平,调节底座螺丝使气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3.开机:关好天平门,轻按“ON”键,LTD指示灯全亮,松开手,天平先显示型号,稍后显示为0.0000g,即可开始使用。
4.称量练习:直接法称量练习在LTD指示灯显示为0.0000g时,打开天平侧门,将被测物小心置于秤盘上,关闭天平门,待数字不再变动后即得被测物的质量,做好记录。
打开天平门,取出被测物,关闭天平门。
数据库实验4-实验报告数据库实验 4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据库实验 4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数据库中的某些关键概念和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提高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_____,运行环境为_____操作系统,使用的开发工具为_____。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创建数据库首先,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相应的命令或操作界面创建了一个名为“_____”的数据库。
在创建过程中,指定了数据库的一些基本属性,如字符集、排序规则等,以满足后续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二)创建数据表在创建好的数据库中,根据实验要求创建了若干个数据表。
例如,创建了一个名为“students”的表,用于存储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student_id)、姓名(student_name)、年龄(age)等字段。
创建表时,仔细定义了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等属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插入接下来,向创建的数据表中插入了一些测试数据。
通过执行相应的插入语句,将学生的具体信息逐个插入到“students”表中。
在插入数据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了数据的格式和合法性,避免了因数据错误导致的插入失败。
(四)数据查询完成数据插入后,进行了各种查询操作。
使用了简单的查询语句,如“SELECT FROM students”来获取所有学生的信息。
还使用了条件查询,如“SELECT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18”来获取年龄大于 18 岁的学生信息。
通过这些查询操作,熟悉了如何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的数据。
(五)数据更新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了更新操作。
例如,通过执行“UPDATE students SET age = 20 WHERE student_id =1”的语句,将学号为 1 的学生的年龄更新为20 岁。
在更新数据时,谨慎操作,确保只更新了预期的记录。
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1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就是在布上染色,在布上不好染,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下。
老师拿来三个盒子,她给我们介绍里面的东西,里面有三个空塑料小瓶子,还有捣蒜时用的捣棒、扣子、茶杯、夹子、冰糕棍等等。
老师还告诉我们染色工艺有许多种手法,我们今天要学习扎染和夹染。
老师拿出三袋颜料,分别是红、黄、蓝,她拿出小勺子挖了两勺放在小瓶子里,又倒了两厘米的水,再一晃就行了。
我们先试了试扎染,扎染就是把一张纸或是一块布折三折,像一个扇子样,然后再用皮筋扎起来,在两边扎一下,中间扎一下,然后再染色。
出来的形状是条条形的,非常美丽。
我们又试了夹染,这时冰糕棍或者扣子就派上用场了,夹染就是用夹子把扣子或者冰糕棍夹起来。
染色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滴太多了颜料,只能滴那么三四滴,滴多了就不好了。
滴完后,让颜料在纸上或布上蔓延出来,再把用夹子夹着的冰糕棍、扣子去掉,打开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做出来的手绢上面印有扣子的形状,非常漂亮。
然后,我还染了一个商标牌,因为商标牌没法折,所以我是用夹染制作的。
最后,老师送给我了一个小手绢,我非常喜欢这个小手绢,因为这个小手绢里的颜色非常丰富饱满。
这次的活动真有意义!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科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班级:A16养殖1班
学号:*********
*名:**
课程实验项目目录
实验项目名称熟悉C编程环境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一种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C_Free 3.5)。
(2)掌握在集成开发环境中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掌握开发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建立一个工作目录取名为:“班级”+“学号”+“姓名”+“Csy1”。
将以下各题的实验结果文件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1. 启动C_Free 3.5,在其集成环境中,输入下面的程序,以文件名Csy1_1.c保存在建立的工作目录中,然后再按要求进行编辑和运行调试。
调试要求:
(1)将第3行最后的";"去掉,运行程序,查看出错信息;
(2)在sum=a+b前插入一行:a=a+b; 运行程序查看输出结果。
2. 输入下面的程序,以Csy1_2.c保存文件,并进行程序编辑和运行调试。
调试要求:
(1)运行程序,分别输入10,20 、4.5,5.9 和78,18查看程序运行结果。
(2)将程序中 return (s);语句改为 return s; 运行程序,查看运行结果。
(3)将"printf"分别改为"Printf"和"print"运行程序,查看程序编译时的错误信息。
3. 编写程序打印输出如下形式的信息,并以Csy1_3.c保存文件。
*******************
You Are Good!
*******************
*4. 仿教材例1.2或例1.3编写一个C程序,输入2个整数,输出它们的和、积。
并以Csy1_4.c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报告应有教师评语和成绩。
计算机上机类的实验报告如果保存的是电子稿,也要教师批改,有评语和成绩。
)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说明: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内容、原理、步骤、结果分析等。
每份实验报告应有教师评语和成绩。
计算机上机类的实验报告如果保存的是电子稿,也要教师批改,有评语和成绩。
)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