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2.35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能提高学生对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提高学生对运算和测量结果有概括性的认识。

新课程对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观重新定位,重视数的概念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了单纯性的技能性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但在计算教学这一部分的力度却减弱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方面的错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生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我们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通过在中国期刊网查阅与数感有关资料,在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小学生数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案例研究法:在收集课题有关资料及成果中,以研究名师的教学案例,观摩教学实录为主,进行理性分析研究,边归纳边总结,最终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教学案例;

对比法:对比新课改之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变化;

归纳总结法:得出现行教学制度下小学生数学计算方面的特点以及能力差异;

综合分析法:最终得出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讨论与分析

1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数学计算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就目前而言,作为数学基础的计算能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

1.1《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基本计算

中较高的正确率和适当的速度,包括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合理、灵活的

运用。然而学生具体的计算能力最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法则的掌握;二是计算技能的形成。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在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

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主要依赖于后天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出了关于“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的一些基本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的计算努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在小学数学中,数与计算是最基本的内容,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会计算,但是要掌握哪些计算,掌握到何种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是有变化的。

1.2培养计算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据统计,发达国家中从事信息产业的人数占就业人口的50%左右。以此推算,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济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将有数亿计的人从事第四产业,大多数职业必将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数学素养。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证券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数学,如比和比例、利息与利率、统计与概率、运筹与优化以及系统分析与决策等等,均成为人人必备的数学知识。[2]

数学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是以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学好计算,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要引导和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加强计算题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课堂效率犹为关键,并且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会学数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2]

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计算的作用与意义后,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数学计算的需要。教师可借此教育学生立下远大志向,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学好数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明确学习目的,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是培养学生学习意志的根本途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增强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2造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整体不高的原因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错误普遍存在并影响着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尤其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现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知识和心理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感知能力的有限

感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个别属性在大脑中的客观反映,小学阶段是儿童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一部分学

生的感知能力发展较慢,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影响了学习效果。“低年级小学生在知觉过程中,事物的知觉很笼统,且不精确,对事物的细节很难加以区分。例如,他们常常把b与d、p与q等字母,将6与9、2与5等数字相混淆。” [3]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感知能力差,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因而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缺乏整体性。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这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再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对一些概念、法则往往不能及时、准确、清晰地掌握,因此导致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

2.2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计算除法时,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能一位不够1,就对着那一位商0,这里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2.3注意力不稳定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而且在注意的分配上也常常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容易造成学生计算的错误。”[4]在数学计算中,不仅要求学生注意集中,更强调注意的保持。但是有的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分散,这也是抄错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小学生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所造成的。小学生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的发展都不完善,往往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缺乏整体性,还带点随意性。

2.4个性特征的差异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都产生的巨大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处事能力。[5]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有的学生性情沉静、温和,行动伶俐,反映敏捷,情感和行为较为稳定,而有的学生则性情急躁、易变,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情感和行为不稳定。前一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做到注意集中、思路清晰、认真仔细,能自觉检查并及时纠正计算错误,计算能力比较强。而后一类学生则恰恰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性特征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每一名学生的计算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计算能力不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日益暴露的一个明显问题,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