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0.63 KB
- 文档页数:14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练习试题及答案一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 A.《学记 ))B. 《论语 )C.《大教课论》D.《一般教育学》1.A. 世界上最早的一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2." 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 ." 反响了古代教育的 ( ) 特色.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别和对峙C.教育目注明确D.鲜亮的阶级性2.B." 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 , 治于人者食人 , 治人者食于人 ." 反响了占代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别和对峙的特色 .3.教育史上两大对峙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3.C. 教育史上两大对峙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4.C.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牛 . 格塞尔是成熟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 杜威是适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5.格塞尔的 " 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 充分说了然 ( )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课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5.D. 格塞尔的 " 同卯双生子爬梯实验" 充分说了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 教育不可以超越人的q 三理成熟的基础.6.教育上的 " 拔苗滋长 " 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A.序次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6.A. 教育上的 " 拔苗滋长 " 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序次性规律 .7.第一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 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课论》C.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7.B. 第一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 并详细论证了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课论》8.衡量教师教课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课计划B.教课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8.B. 教课大纲是衡量教师教课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9.拟定教课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 A.课程设置B.学科序次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9.A. 拟定教课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 .10.教师劳动的创建性主若是由 ( ) 的特色决定的 .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着手段D.劳动方式10.B. 教师劳动的创建性主若是由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的特色所决定的 .11.奖励和处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 ). A.比较法B.模范法C.谈论法D.自我教育法1 1.C. 奖励和处罚属于德育工作的道德谈论法 .12. 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 ).A.指引法B.模范法C.发言法D.谈论法12.B. 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 这是德育的模范法 .13." 大有大成 , 小有小成 " 是 ( ) 教课原则详细运用的结果 .B.启示性C.牢固性D.因材施教13.D." 大有大成 , 小有小成 " 表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14.教师一定做到 " 严以律己 , 为人师表 ", 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拥有 ( ).A.创建性B.示范性C.连续性D.主体性14.B. 教师一定做到 " 严以律己 , 为人师表 ", 因为教师的劳动拥有示范性 .15.依照学生的能力 , 学习成绩或兴趣喜好分为不一样组进行教课的组织形式称为( ).A.活动课时制B.分组教课C.设计教课法D.道尔顿制15.B. 依照学生的能力 , 学习成绩或兴趣喜好分为不一样组进行教课的组织形式称为分组教课 .16.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种类是 ( ). A.新讲课B.复习课D.综合课16.D. 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种类是综合课,它合用于比较简单的课程.17.教育目的的功能在于 ( ).A. 导向 , 规范和威望功能B. 激励 , 谈论和规定功能C. 导向 , 激励和谈论功能D. 规范 , 指引和谈论功能17.C. 教育目的拥有导向, 激励和谈论的功能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认识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一致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8.B.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种类上, 它属于 (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中心课程19.C.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2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 作用.A.基础B.要点C.导向和动力D.物质基础20.C.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 而遗传才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练习试题及答案二1.在 17 世纪 , 埘班级讲课制恩赐了 , 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 , 从而确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1.B.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讲课制 , 并从理沦上二确定了班级讲课制的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次序渐进 , 这是因为(). B. 教师的知识 , 能力是不一样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依照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好遇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2.C. 学生的身心发展拥有必定的序次性, 教育要依照人的身心发展的序次性, 做到次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以为 ,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独一门路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合B.增强现代科学教育C.展开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3.A. 马克思以为 ,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独一门路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合4.在教育活动中 , 教师负责组织 , 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 , 采纳科学的方法 , 获取优异的发展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可以起到主导作用4.C. 这句话充分说了然教师在教课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发挥主导作用 .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小孩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5.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 他在教课中主张教师中心, 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 " 模范教课 " 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6.B. 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提出了模范教学.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 一个由我支配的特别的环境 , 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 我可担保 , 任意选择一个 , 不论他父亲母亲的才华 , 偏向 , 喜好如何 , 他父亲母亲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 我都可以依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 , 律师 ,艺术家 , 大商人 , 甚至乞丐或匪徒."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看法B_环境决定论的看法C.家庭决定论的看法D.小孩决定论的看法7.B. 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上述看法以为小孩的成长发展只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 , 与遗传等其余因素没关 , 故属于环境决定论的看法 .8." 建国君民 , 教课为先 " 这句话反响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8.A. 建国君民 , 教课为先 , 反响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9.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是( ).A.教师和学生B.教师和教科书C.学生和教科书D.教课内容和手段9.A.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10. 影响少年小孩道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此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10.C. 学校教育在少年小孩的道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1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A. 明确的共同目标B. 相同 , 心理相容的氛围C.共同的生活准则D.必定的组织结构11.A. 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12." 视其所以 , 观其所南 , 察其所安 " 这句话反响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劝导性原则C.尊敬学生与严格要求相联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2.B. 这句话反响了德育的劝导性原则.13.在各种教课组织形式中 , 有利于高效率 , 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课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课B.分组教课C.班级教课D.设计教课13.C. 班级教课制有利于高效率 , 大面积地培养学生 .14.在我国 , 课程详细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 , 教课大纲 , 教科书B. 课程计划 , 课程标准 , 教课大纲C. 教课大纲 , 教科书D. 课程计划 , 教课计划 , 教课大纲14.A. 在我国课程详细表现为教课计划 , 教课大纲和教科书 .15.据记录 , 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 A.殷周期间B.秦朝C.唐朝D.明朝15.A. 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殷周时代.16."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的学思联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16.B. 《论语》中最早提出了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的学思相联合的教育思想 , 此语最早由孔子提出 .17.小学生简单把 "b" 写成 "d", 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行熟 .A.感知能力B. 注意能力 A. 说服教育法C.记忆能力 B. 陶冶法D.思想能力 C. 实质锻炼法17.A. 小学生简单把 "b"写成 "d", 这说明小 D. 模范示范法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 感知拥有抽象性 ,精确性比较差 .20.A. 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A.复杂性B.创建性C.示范性D.长久性18.B. 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在进行教课是一定要有创建性 , 要针对不一样学生的特色因材施教 .19.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经过其余方面的超凡发展获取部分赔偿 , 这表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拥有 ( ).A.序次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19.D. 个体身心发展拥有互补性 , 机体的某一部分受损后 , 可以经过其余方面的超凡发展在必定程度上得以赔偿 , 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0.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练习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 1 分 ,共 20 分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A.察看法实验B.自然实验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联合实验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余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根源则是(B )A.客观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提出学习过程应一直以人为本,一定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感情 ,需要等的学习观是( A)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4.学习者依据必定的谈论标准进行自我谈论和自我督查来增强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C)A.直接增强11.艾宾浩斯忘记曲线显示 ,忘记是有规律的 ,B.间接增强其规律是 (A )C.自我增强 A.先快后慢D.代替性增强 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5.学习迁徙产生的客观必需条件是( C) D.不快不慢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牢固程度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对另一种详细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类迁徙是D.学习的方法(D )A.正迁徙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色是(A ) B.横向迁徙A.重申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C.特别成分迁徙B.重申模拟的作用 D.非特别成分迁徙C.重申增强的作用D.重申临时神经联系的建立13.小学生的个性偏向性主要表此刻(B )A.需要 ,动机 ,世界观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D) B.理想 ,信念 ,世界观A.成正比关系 C.兴趣 ,动机 ,世界观B.成反比关系 D.兴趣 ,喜好 ,理想C.没有关系D.成倒 U 性曲线关系14. 自信 ,坚毅 ,勤劳描述的是人的哪一种心理特色(B)8.看法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 ) A.气质A.接受学习B.性格B.发现学习C.能力C.机械学习D.动机D.有意义学习15.应依照形象化 ,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9.提出认知发现理论 ,倡议发现学习的教育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C )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 A) A.复习策略A.布鲁纳B.群集策略B.苛勒C.形象联想策略C.奥苏伯尔D.元认知策略D.班杜拉16.依据技术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平常把技术10.多伊奇以为 ,关于学生的伙伴关系和学习分为动作技术和 (D )动机可以产生更为踊跃影响的目标奖励结 A.活动技术构是(C) B.学习技术A.竞争目标结构 C.一般技术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D.认知技术C.合作目标结构D.友情目标结构17.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记是(A )A.杜威B.纽厄尔C.华莱尔D.巴甫洛夫18.1990 年提出道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 B)A.肖锋B.章志光C.邵瑞珍D.李伯黍19.教师常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因为教师饰演了(B )A.知识教授者B.学生模范C.学生家长代理人D.严格管理者20.教师注意力的特色会合表此刻(D )A.注意会合能力B.注意稳固能力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二 ,多项选择题 (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 , 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项选择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心理个体的发展拥有的一般特色是(ABCD )A.连续性与序次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均衡性E.要点性2.看法的结构包含(ABDE )A.看法名称B.看法定义C.看法应用D.看法特色E.看法实例3.指导学生如何会合注意力 ,设置学习目标 , 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等 ,都属于 (ABCDE )A.元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巧加工策略E.复习策略4.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经过下边几个环节来完成 .( .ABCD)A.审题B.联想C.知识理解D.课题类化E.背诵记忆5.影响集体士气的因素有(.BCDE )A.集体成员的人数B.对集体目标的赞成C.对活动的满意感D.集体领导方式E.友善的人际关系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练习试题及答案四一、多项选择题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ABCDE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A.互访B.民主评论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E.校外指导3.现代教育的特色主要有( ACDE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生性和将来性4.沟通关于学校管理来说,有以下功能( .BCDE )A.作出判断谈论B.信息传达C.控制D.激励E.感情沟通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C)A.建立民主友善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加课堂,获取体验C.尊敬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响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指引发展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ABCE )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A.导向功能B.强迫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谈论功能8.观光教课法可分为( BDE )A.可行性观光B.准备性观光C.现实性观光D.并行性观光E.总结性观光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BDE )A.委员会制B.直线式C.顾问制D.职能式E.直线职能式10.咨询活动的基根源则有( BCDE )A.改变现实、追踪成效B.踊跃关注和相信来访学生C.侧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加D.充分支持和鼓舞来访学生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练习试题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最少有两个是吻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学生B. 教师C. 教育现象D. 教育方法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3.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4.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教育历史学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以上都是6.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评价7.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以上都是8.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实验法9.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10.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11.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12.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以上都是1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教育政策论14.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15.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不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超观教育学16.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以上都是17.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18.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以上都是19.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法20.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教育历史学21.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以上都是22.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评价23.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以上都是2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实验法2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26.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27.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28.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以上都是29.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教育政策论30.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31.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不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超观教育学3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以上都是3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34.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以上都是3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法36.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教育历史学37.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以上都是38.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评价39.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以上都是40.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实验法4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4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4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44.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以上都是4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教育政策论46.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47.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不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超观教育学48.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以上都是49.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以上都是50.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以上都是51.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法52.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教育历史学5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价值论C. 教育目的论D. 以上都是54.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评价55. 教育学的研究层次包括:A. 宏观教育学B. 中观教育学C. 微观教育学D. 以上都是56.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历史法B. 比较法C. 逻辑法D. 实验法57.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58.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59.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60.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经济学C. 教育管理学D. 以上都是1. C2. D3. D4. D5. D6. D7. D8. C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
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 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 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 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 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 所著作是(大教育学)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 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1. 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C )A.研究范围B.研究对象C.研究任务D.研究课题2.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教育学哪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A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发展多样化阶段D.理论深化阶段3.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了人类社会教育的( B )A.永恒性B.目的性C.生产性D.阶级性4.为了扩大教育对象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而采用了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社会是( 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D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实践6.推动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因素是( A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政治思想 D.文学艺术7.为我国正确的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的( B )A.阶级斗争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科学社会主义D.辨证唯物主义8.义务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 C )A.全面性B.全体性C.强制性D.基础性9.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从小学至高中作为必修课程的是( B )A.分科课程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C.选修课程 D.隐性课程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D.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11.我国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 C )A.人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班级上课制D.分组教学制12.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是( A )A.道德任何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学生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以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是( D )A.班集体B.正式群体C.非正式群体D.参照群体14.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B )A.为人师表B.热爱学生C.严于律已D.终身学习15.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只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体现了它的( D )A.引导性B.巩固性C.简捷性D.间接性二、名词解释题1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7.美育18.直线式课程19.班集体三、简答题20.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题库完整版教育学试题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3.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6.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7.从众: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8.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9.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5题)1、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激励教师勤奋工作B.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C.提升教师学历D.提高教师待遇【答案】 A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生物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答案】 B3、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B.组织性C.合法性D.自主性【答案】 C4、主张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D5、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B.机会-威胁-优势-劣势C.优势-劣势-机会-威胁D.劣势-威胁-优势-机会【答案】 C6、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答案】 D7、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答案】 D8、爱因斯坦与爱迪生分别代表了()。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答案】 B9、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A.学生评定B.教学总结C.档案收集D.毕业设计【答案】 D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答案】 C11、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稷下学宫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洞书院【答案】 A12、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B.机会-威胁-优势-劣势C.优势-劣势-机会-威胁D.劣势-威胁-优势-机会【答案】 C13、我国现行高校领导机制是()。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题51.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高等教育学科目中,基础课程是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类生活相关事物联系起来的课程,选项为C。
2.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关键是转变政府的职能,选项为B。
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市场,选项为D。
4.高等教育内部评价制度是高校自我评价制度,选项为C。
5.高等学校通过宣传思想和主张来对时局产生影响,这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选项为C。
6.高等学校职能的相互关系是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选项为ACD。
7.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其中学科体系规划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前提,选项为A。
8.高等学校是学科与院校交叉而成的“矩阵”,选项为B。
9.高等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基础结构是学科,选项为D。
10.高校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课程编制权、教科书选用权、教育评价权,选项为ABD。
11.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在于引导观念更新、推动实践发展、促进学科水平提升,选项为ABC。
1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多元的,自我实现模式是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和反思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模式,选项为D。
13.___认为,通过教育或训练可以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其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因此高等教育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选项为A。
14.通过高等教育,个体可以掌握特定文化中的行为规范,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展现了高等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的作用。
15.在确定高等教育的研究课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个人的学术兴趣、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及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16.社会中的学生、家长、普通公民和专业人士对高校的问责是以公共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型高等教育问责。
17.根据高等学校教育对象和教育形式的不同,高等学校可以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种类型。
18.根据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层级,高校大致可以区分为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和大学三种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C】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A.父母期望B.社会文化C.外部环境D.遗传条件【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的了解。
【名师详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本题选C。
2.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连接起来的媒介是【C】。
A.教育内容B.教育环境C.教育影响D.教育目标【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的构成要素的了解。
【名师详解】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教育者主要是指教师,受教育者主要是指学生,教育影响包括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教学计划等,它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
因此本题选C。
3.目前通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自【C】开始施行的。
A.2006年12月29日B.2006年6月29日C.1995年9月1日D.1994年1月1日【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法》的认识。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修订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因此本题选C。
4.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因此本题选C。
5.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介绍和推荐各种教学辅导甩书和练习辅导用书,从中收取回扣B.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C.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D.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真题一、选择1、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__A、柏拉图B、涂尔干C、凯兴斯坦纳D、赫钦斯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______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D、科技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B、不平衡行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_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
这种观点属于______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__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___A、参观法B、演示法C、情景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_____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_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政治二、填空11、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教育学_____之父。
12、孔子提出“庶、富、_教_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13、_遗传素质___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14、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五四制”____。
15、_教育基本法律__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1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法国A.B.C. √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2.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A.保罗·朗格朗 B.杜威C.洛克 D.卢梭A. √B.C.D.解析: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A.B.C.D. √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社会主义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国家颁布各项无产阶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
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A.B.C. √D.解析: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该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C.生产性 D.未来性A.B.C. √D.解析: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 )。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A.B.C.D. √解析: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订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需求满足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1.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A.课程内容B.劳动技术教育内容C.课外活动内容D.课堂教学内容E.校外活动内容答案:CDE2.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A.综合性B.系统性C.实践性D.逻辑性E.简约性答案:BDE3.下列课程中属于活动课程的有()A.物理实验B.语文C.手工制作D.绘画E.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CD4.潜在课程主要包括()A.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B.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C.校内、班风D.开发学生各种潜能的内容E.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答案:BCE5.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布鲁纳B.杜威C.赫尔巴特D.怀特海E.克伯屈答案:BE6.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怀特海E.瓦·根舍因答案:ABE7.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A.课时分配B.学科顺序C.学科设置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E.其他和附录答案:ABCD8.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A.学年编制B.教学内容范围、体系C.教学进度D.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E.教学目的、任务答案:BCDE9.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包括()A.集体主义教育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C.热爱劳动教育D.文明礼貌教育E.“三热爱”教育答案:ACD10.小学智育内容中的工具学科主要指()A.语文B.自然C.外语D.数学E.社会答案:AD11.美育的主要内容有()A.心灵美B.艺术美C.自然美D.社会美E.科学美答案:BCDE12.小学生的下列劳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公益劳动?A.清扫街道B.打扫校园C.拥军优属D.到社会上去宣传交通法规E.纸工、泥塑答案:ACD13.学科课程的特点有()A.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B.知识比较简约C.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D.易于造成学科分离E.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答案:BCDE14.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A.“三热爱”教育B.民主法制的启蒙教育C.道德教育D.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E.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答案:ABCDE15.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A.自我服务性劳动B.工农业生产劳动C.职业技术教育D.社会公益劳动E.手工艺生产劳动答案:ABDE16.教育内容的特征是()。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问题D. 教育理论2. 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点?A. 杜威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卢梭3.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A. 社会化B. 个体发展C. 文化传承D. 知识传授4. “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哪一原则?A. 全面发展B. 循序渐进C. 个别差异D. 启发诱导5.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标C. 教育内容D. 教育任务6. 教育评价的核心是:A. 测量B. 评估C. 反馈D. 改进7.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A. 多媒体化B. 网络化C. 个性化D. 传统化8.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 教育方法的心理效应C. 教育者的心理特征D. 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9.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 教学反思B. 继续教育C. 教学观摩D. 教学设计10. 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包括:A. 强制性B. 指导性C. 灵活性D. 规范性11. 下列哪项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教学12.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A. 资源分配B. 机会均等C. 质量均衡D. 政策支持13. 下列哪项不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B. 实用性C. 灵活性D. 传统性14.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A. 教学方法B. 教育体制C. 教育内容D. 教育理念15.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A. 诊断B. 激励C. 惩罚D. 改进16.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教学媒体B. 教学设计C. 教学方法D. 教学资源17.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爱岗敬业B. 公正无私C. 保守秘密D. 追求利润18.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教育行政机关B. 学校C. 教师D. 以上都是19.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A. 民主性B. 科学性C. 权威性D. 效率性20.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公平性B. 灵活性C. 前瞻性D. 以上都是21.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A. 课堂教学B. 远程教育C. 家庭教育D. 娱乐教育22.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以上都是23.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法规的作用?A. 规范教育行为B. 保障教育权益C. 促进教育发展D. 增加教育负担24. 教育技术的特点包括:A. 交互性B. 多样性C. 灵活性D. 以上都是25.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A. 规划B. 组织C. 领导D. 教学26. 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包括:A. 政策支持B. 资源均衡C. 机会均等D. 以上都是27.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改革的目标?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公平C. 增加教育成本D. 创新教育模式28. 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A. 客观性B. 公正性C. 有效性D. 以上都是29. 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包括:A. 科学性B. 实用性C. 经济性D. 以上都是30.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A. 行政方法B. 经济方法C. 法律方法D. 教学方法31. 教育政策的实施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公平性B. 灵活性C. 前瞻性D. 以上都是3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A. 提高教学效率B. 增强学生兴趣C. 减少教师负担D. 增加教育成本33. 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A. 定量评价B. 定性评价C. 综合评价D. 以上都是34. 教育法规的实施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公平性B. 灵活性C. 前瞻性D. 以上都是35. 教育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A. 课堂教学B. 远程教育C. 家庭教育D. 以上都是36.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A. 民主性B. 科学性C. 权威性D. 效率性37.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公平性B. 灵活性C. 前瞻性D. 以上都是38.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A. 课堂教学B. 远程教育C. 家庭教育D. 娱乐教育39.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以上都是40.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法规的作用?A. 规范教育行为B. 保障教育权益C. 促进教育发展D. 增加教育负担41. 教育技术的特点包括:A. 交互性B. 多样性C. 灵活性D. 以上都是4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A. 规划B. 组织C. 领导D. 教学43. 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包括:A. 政策支持B. 资源均衡C. 机会均等D. 以上都是44.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改革的目标?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公平C. 增加教育成本D. 创新教育模式45. 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A. 客观性B. 公正性C. 有效性D. 以上都是46. 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包括:A. 科学性B. 实用性C. 经济性D. 以上都是47.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A. 行政方法B. 经济方法C. 法律方法D. 教学方法48. 教育政策的实施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公平性B. 灵活性C. 前瞻性D. 以上都是49.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A. 提高教学效率B. 增强学生兴趣C. 减少教师负担D. 增加教育成本50. 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A. 定量评价B. 定性评价C. 综合评价D. 以上都是答案:1. A2. A3. B4. C5. C6. B7. D8. A9. D10. A11. D12. B13. D14. B15. C16. B17. D18. D19. C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C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C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C45. D46. D47. D48. D49. D50. D。
高等教育学试卷一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
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
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
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 杜威和赫尔巴特C. 赫尔巴特和杜威D. 夸美纽斯和杜威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A )A. 《爱弥儿》B. 《教育漫话》C. 《普通教育学》D. 《人的教育》3. 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B)。
A. 传授知识B. 发展学生的智力C. 形成技能D. 培养个性4. 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B )。
A. 综合课程B. 活动课程C. 学科课程D. 潜在课程5. ( C)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A. 初中B. 婴儿C. 小学D. 幼儿园6.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C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互补性7. 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 C )。
A. 劳动任务B. 工作性质C. 劳动对象的特点D.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8. 个人活动包括( D )。
A. 体育竞赛B. 学科小组C. 科普讲座D. 写日记9.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C )。
A. 探究性活动B. 发现性活动C. 训练性活动D. 社会性活动10.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
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11. 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 )。
A. 孔子B. 墨翟C. 董仲舒D. 朱熹1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 是同时的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 说不清楚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14.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
A. 并不重要的时期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 没有效果的时期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5. 基础垂课程是(B)。
A. 广域课程B. 必修的课程C. 相关课程D. 选修的课程16. 提出非学校化观念的是(B )。
A. 赫尔巴特B. 伊里奇C. 怀特海D. 克伯屈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 要看情况而定18.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
A. 主体B. 客体C. 教的主体D. 学的主体19.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B )。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
A. 杜威B. 怀特海C. 布鲁纳D. 克伯屈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2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
22.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3.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24. 课外小组活动主体可分为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
25. 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辅助作用。
26. 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
27. 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28.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专业教育。
29. 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和量的估计。
这项工作被称为班主任工作总结。
30.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31.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T )32.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T )33.学习问题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历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作过种种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F)34.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感觉为基础。
(F)35.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T )36.任课老师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养成学生的素质。
(F )37.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T )38.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39.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T)40.小学生的学习是无目的、无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不用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
(F)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
共30 分) 41.为什么说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其原因在于:第一,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这种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
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
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接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也是自发的、零星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环境影响的这种特点,往往使人的发展具有两极性:既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
42.根据课程的任务和课程的制定者,课程的类型有哪些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 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关注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全方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2) 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
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属一级课程,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身研究开发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43.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1) 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统一。
(2) 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 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44.简述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45.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2) 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 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10 分)46.试分析义务教育的意义。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各国制定义务教育的制度,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年限,基本上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行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
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一个国家公民的民主生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的这种民主生活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民主基础之上,并通过法律形式来加以保障的。
义务教育是建立一个国家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这种思想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清楚的,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儿童与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时常会受到侵犯。
实施义务教育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应尽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B5.C6.C7.C8.D9.C10.A11.A12.C13.C14.B15.B16.B17.C18.B19.B20.C二、填空题21.培养创新能力22.修辞23.心理24.技术小组25.辅助26.课27.创造性练习28.专业29.班主任工作总结30.促进三、判断题31. V32. V33. X 34. X 35. V36. X 37. V38. X 39. V40. X四、简答题41.【答案要点】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其原因在于:第一,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这种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
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
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接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也是自发的、零星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环境影响的这种特点,往往使人的发展具有两极性:既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