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之沉默的螺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1.25 KB
- 文档页数:2
谈谈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存在。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匿名性,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个人的“本我”,另外,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而且,受众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
众所周知,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
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
这些条件使,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面临新的问题。
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络传播中消失。
“沉默的螺旋”假说建立在对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而“从众”和“趋同”发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在现实社会中,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规范与价值,一味以自我为中心便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
而网络传播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是一种个人化的信息传播,是以鼓励个性和保存个性为前提的。
它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意见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现。
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个人在网络上表现得比在现实中更为大胆。
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本能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
或者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
有学者指出,“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
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因此,网络只是使人们比以往多了一条发表意见的渠道。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一般规律得出的“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
网络存在虚拟成分,但并非绝对的虚拟网络也具有真实的成分。
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毕竟还是一个个真实世界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网络社会同时具有真实和虚拟的双重属性。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现象分析——以天涯论坛和《非你莫属》为例-新闻学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现象分析——以天涯论坛和《非你莫属》为例雷阳【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众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意见,这一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出现了反沉默螺旋理论。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和分析,阐述了现代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网络传播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内容分析近年来,网络传播高速发展,形成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信息传播模式。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中,大众媒介是最主要的信息源,受众被动的接受媒介内容,属于单向传播。
而在强调互动的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的能动性大大提升,受众可以更为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受众的主动传播,受众所支持的劣势或少数意见的影响力可能会大大提升,甚至会出现劣势或少数意见超越优势或多数意见的情况。
本文试图验证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是否适用,并对新出现的反沉默螺旋现象进行分析。
一、沉默螺旋、反沉默螺旋现象1、沉默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提出的,最早见于其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的论文。
随后,1980年,在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纽曼又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概括和阐述。
具体来说,“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会形成有关“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
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往往带有一种特殊性,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和“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本文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深入探讨这两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下的原因和影响。
2018年,钟美美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但她因为一段视频而迅速爆红。
在这段视频中,她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唱出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这段视频受到了网友的疯狂转发和点赞,迅速蹿红。
钟美美由此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且被媒体视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在钟美美的爆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螺旋”现象的体现。
首先,钟美美的爆红表明网络社交行为存在着先验的偏好。
在钟美美的视频中,她真实的情感和唱功打动了很多人,使得他们愿意传播这段视频。
其次,当这段视频被一些关注度较高的人转发和评论后,更多的人会跟随转发和评论,使得该视频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最后,一些媒体开始关注这个事件,将其放大宣传,这又进一步提高了该事件的关注度。
换句话说,人们在网络环境下更容易关注和传播那些已经获得关注的信息,形成了种种先验偏好的“沉默的螺旋”。
然而,同时也可以看到“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环境下的影响。
一方面,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引发更多的讨论和评论。
例如,关于钟美美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人们对她的评论和批评,一些人认为她只是过于普通的一个大学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
这种反对意见的出现,使得原本只有正面评价的“沉默的螺旋”被打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
另一方面,钟美美本人也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接受了一些采访,回应了一些批评。
这些回应和行为,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引发了人们对她的更多关注和讨论。
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显示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复杂性。
“沉默的螺旋”理论案例分析案例一:“八毛门"事件.2011年9月7日曝光,一个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
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
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事件发生后,网民和多数纸质媒体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指责医院。
随后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引发医患信任危机,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名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事件真相:9月12日,该患儿因病情反复,再次进入广州市儿童医院治疗。
2011年10月20日,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被证实患先天性巨结肠,已做手术,花费2万4千元。
孩子基本康复后,陈先生委托同济医院向社会公布了他给深圳市儿童医院的一封感谢信和致歉信,深儿主治医生接受道歉并祝福孩子早日康复。
理论分析:医患关系紧张和矛盾突出是当今中国社会不争的事实,同时,医院作为医疗资源的占有者,在医患争端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显然作为弱势的患者更能引发社会舆论的同情。
此事件中,陈先生一定程度夸大的言行经过网民和媒体的传播引发了医患之间巨大的信任危机,而作为当事方之一的深圳市儿童医院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对陈先生和公众媒体做出合理的解释,选择了沉默。
最终导致舆论的深度偏向,并引发其他患者拒绝治疗的严重后果.究其因可以发现医学界人士在与大众媒体以及公众打交道过程中,缺乏足够耐心,或是抱有过强的专业优越感,导致在“8毛门”乃至于其他医疗新闻中专业声音缺位,使自身陷入被动局面。
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此事件促发了社会各界对当今医患关系的反思,并寻求建立医患互信关系的制度和法规方面的方法,但是从事件的最终结果来看,这次有媒体主导的舆论漩涡出现了巨大的偏颇,一反面反映了大众媒介逐渐走向迎合最先生成的网络舆论,另一方面反映了新闻报道人员缺乏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总而言之,无论哪一方面,任由其发展都将对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当然,纵观整个事件,可以发现“沉默螺旋"理论的弊端①舆论的多数并非是正确的,②大众传播有失公正的报道对舆论的错误导向,③舆论产生与发展受到社会背景中潜在矛盾的影响失去公正性。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然而,人们在新媒体上的交流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催生了一种新现象——“沉默的螺旋”。
所谓“沉默的螺旋”,是指在社交媒体上,当某个话题或观点被广泛讨论时,众多用户因为害怕与别人意见不同,或是害怕被其他用户攻击或谩骂,而选择保持沉默,进而拉大与主流意见之间的差距。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沉默,进而加速主流意见的扩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们在新媒体上的交流往往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和真实性,而且很少有制约用户言行的规范或者惩罚机制,导致网络暴力和谩骂现象时有发生,令人望而生畏。
其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和量也越来越快。
这种信息的快速流转和广泛传播,大大加强了主流意见的影响力,进而加剧了个体思想的“沉默”。
最后,也有一部分用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选择保持沉默。
这些用户可能对某个话题或观点有着自己的看法,但出于各种原因,不敢公开表达,这也增大了“沉默的螺旋”的影响力。
针对“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言论自由、有序”的环境,强化对网络暴力和谩骂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建立更加健康和有序的网络交流环境。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和辩论,激励用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尝试与不同意见的用户进行交流。
通过理性、平等且尊重的讨论,可以让人们更加平等地发表意见,从而缓解“沉默的螺旋”的影响。
最后,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个体思想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让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相信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尽可能缩小与主流意见之间的差距。
在新媒体时代,保持思想独立和自信,打破“沉默的螺旋”,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在自由、平等和健康的环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交流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一、本文概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深入的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反思。
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一种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解释公众意见形成和舆论演变方面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和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受到了质疑。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期为深化我们对舆论形成机制的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本文将回顾“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梳理其核心观点和理论依据。
然后,结合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特点,分析该理论在解释网络舆论现象时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新的舆论形成机制,以及网络环境下个体意见表达的新变化,进而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
本文将提出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舆论演变的新挑战,以期为当代社会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沉默的螺旋”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
该理论主张,人们在表达观点时,若发现自己与多数人的意见相符,会倾向于更积极地表达;反之,若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则会选择保持沉默。
这种“沉默”的状态会进一步强化主流观点的地位,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自其诞生以来,“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意见表达的空间也更为广阔。
在这种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仍然适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一方面,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过度强调群体压力对个体意见的影响,忽视了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1. 引言1.1 新媒体的兴起新媒体的兴起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在线化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
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无论是新闻资讯、娱乐信息还是社交互动,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这种即时性和互动性让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
新媒体的兴起促进了信息的多样性和民主化。
传统媒体受到版面、时长等限制,往往不能满足个体化需求。
而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是多元的、开放的,人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获取感兴趣的内容。
这种个性化定制的体验让每个人都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感。
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和开放的信息获取方式,推动了社会交流和互动的深入。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需要更加注重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效率,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变革。
【字数:275】1.2 沉默的螺旋现象概述沉默的螺旋现象是指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导致公众对于特定话题或事件选择保持沉默,不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尤为突出,许多人在面对热门话题或争议事件时选择保持沉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参与讨论,从而形成一种无声的“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主要受到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和传播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个体心理方面,一些人可能因为害怕被攻击、担心被误解或缺乏自信而选择保持沉默;社会环境方面,一些人可能受到社会舆论、政治压力或群体惯性的影响而选择不表态;传播方式方面,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信息碎片化也让人们更容易被“刷屏式”信息冲击,导致选择沉默。
沉默的螺旋现象对社会和个人都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比如降低讨论的多样性、加剧信息孤岛化、削弱集体合作和共识,以及增加认知偏差和心理压力等。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0.12上新闻文化论坛22新闻文化建设 2020.论新媒体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传播理论周 铭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很多传播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业界人士对“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是否依旧可用于新媒体社会产生了质疑。
本文从对“沉默的螺旋”这一学说的质疑声入手,分析其漏洞,并从新媒体的特征角度来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得出“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适用的结论。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传播一、“沉默的螺旋”理论1980年德国的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出版名为《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书中完整系统的论述了“沉默的螺旋”学说,书中讲述在大众传播媒介为优势的意见方制造意见气氛的时候,受众会对根据“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来对身边的意见氛围进行感官上的统计,如果自身的想法和“优势意见”一样,那么受众就会更加偏向于主动地表达自身想法,如果意见与优势方不一致,受众就将更加偏向于沉默。
二、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的“沉默的螺旋”现象随着新媒体逐渐崛起,技术赋权出现了“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一现象,而沉默的螺旋这个学说一直突出表达的就是大众媒介在“意见气氛”方面的建造作用,因此,有关于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这一理论是否还仍然试用,可以以微博和微信为例子来分析一下。
(一)微博与“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微博为主要代表的由陌生人组成的生疏的网络虚拟环境中,现在依旧存在着沉默的螺旋学说中所讲到的受众惧怕被社会所孤立的心理现象,如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熟人圈子里害怕自己的意见和熟人的意见不同而造成自己现实生活中被冷落一样,在陌生的社交平台微博这一环境中,网民也害怕自己处于弱势的意见、看法会被网民谩骂攻击,或因此给自己现实生活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微信公众号里的“优势意见”在新媒体时代中,微信公众号可以在选择文章下面的评论来制造“意见气氛”制约和引导相关的社会舆论,继而影响个体受众的意见。
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胡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200433)木■网莎版.吁229年第八期传播视点I传播理论研究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多学科视角阐释个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过程,其落脚点在于揭示舆论的一致性趋势不可避免。
互联网的发展使该理论的前提假设面临挑战,多种变体模型和概念相继被提出,在我国互联网语境下,学界的探讨诞生了“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两个概念。
“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虽基于共同的逻辑起点却各有侧重,前者重在驳斥舆论一致性不可避免的铁律,后者旨在揭示劣势意见逆转为优势意见的过程。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反沉默的螺旋反向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spit of silence)理论引入中国后,我国的舆论传播格局尤其是互联网迅速普及后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新特点,给该理论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存土壤,我国传播学者也抱以极大的热情对其在我国舆论格局视域下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性探索。
随着信息传播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国内出现了诸多基于我国互联网语境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这两个现象便是其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不过,由于我国学者在分析这两种现象或解释概念时并未有意识地进行语义上的界分,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概念混用的境况。
本文试从经典"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揭示的"舆论一致性”原旨出发,对"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从概念上加以辨析、并比较二者在逻辑上与侧重点上的异同。
一、争议不休:“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与质疑大众传播学效果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强效果模式、有限效果模式和“重归强效果模式”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受众怎样想,但是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信息来影响受众想什么。
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变化及分析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普及极大地延展了话语空间,在新媒体语境下,借由新媒体扩展的网络平台逐渐成为新兴的公共舆论场,人人都能成为信源,人人皆可发声,甚至个别网络意见领袖时而能成为一些公共议题的舆论推手,成为公共事件反转的关键。
因此,学术界逐渐出现唱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论调,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已过时,不再适用当今社会情境。
但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待该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依据——公众压力和从众心理,实际上并没有随着空间的拓展而减弱,反而在新媒体语境下有了新的变化。
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识并合理利用该理论对大众舆论进行科学引导是值得深入探索的。
标签:新媒体;沉默的螺旋;社会心理在当今互联网日益普及、新媒体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有学者认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其独特的匿名性和开放性消解了对个体意见表达的影响。
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低准入门槛、强互动性、个性化的特征也促使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公共话语权的转移,受众有取舍地接收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以及在公共领域畅所欲言的自我表达意识得到了解放,借助网络平台他们可以各抒己见,“人人都有麦克风”。
在一些公共事件中,个别网络意见领袖成为导致网络舆论发生偏转的关键性因素。
这种“少数人”成为事件发展关键转折点的事例仿佛印证了反“沉默的螺旋”的说法,然而,仅以此类案例来推断理论不适用当今社会环境,未免为时过早,在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新时期产生了新的变化。
一、“沉默的螺旋”在新时期的变化互联网塑造了一个网络虚拟平台,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日益紧密贴合,线上线下两个空间的距离边界也不断被打破,可以说两个空间正在日益融合。
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和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相似又不同,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治理措施使得原本匿名、低准入门槛的网络世界越发透明化、法制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理论的考察,不难发现有以下变化产生。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摘要】现代社会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交媒体上信息碎片化的传播形式带来了信息过载的现象,导致了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沉默的螺旋”现象。
这一现象在新媒体时代表现为信息过载导致人们选择性关注和沉默不表达意见的情况。
新媒体也为解决“沉默的螺旋”提供了可能,通过促进参与感和互动性,打破信息碎片化的困境。
重视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倡理性讨论和传播信息的责任感,以及加强互动性可以有效应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媒体、沉默的螺旋、信息过载、信息碎片化、影响、应对、社会传播、参与感、互动性、责任感、理性讨论。
1. 引言1.1 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新媒体以其及时、多样、互动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
新媒体的崛起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是由少数权威媒体决定,而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但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交模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与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拓展了社交圈子和交流渠道。
社交媒体也存在信息碎片化、信息过载等问题,导致人们更倾向于接收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从而出现“信息茧房”和信息闭塞的现象。
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既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需要更加理性、谨慎地对待信息,同时也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传播和沟通中,以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交流。
沉默的螺旋理论之我见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提出的。
它描述了一个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但当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还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的现象。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一是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三是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一道练习题很多同学都是一样的答案,只有几个同学算出的是另一个答案,就算是那几个同学极力讲解,大多数同学都会说:“你看,大家都是这个答案,你的肯定不对。
”由于这样说的同学很多,哪怕是少数同学觉得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也会因为害怕别人都反对他,没有人支持他怕自己被孤立而转换意见,直到真正的答案出来,或许那些少数的同学都会臣服于那些多数同学的答案。
我从来不否认沉默的螺旋理论是错误的,它确实反映了人们内在的从众心理,反映了人们自古以来都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心理,害怕自己的想法遭到拒绝,甚至很可能被孤立。
当然,什么事情都总会有例外,人更是如此,尤其对于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沉默的螺旋理论也有他的局限性。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批评,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
传播模式:
文字表达:
传统媒介下的群体中,群体行动的方向主要还是依据群体领袖的领导和煽动。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强势意见领袖对网络群体的影响逐渐减弱,所以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旦某种“优势意见”在整个网络群体中形成,公众由于社会心理的影响,力图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支持,避免孤立状态,当自己的观点与“优势意见”相悖时就会选择沉默或附和,一方沉默导致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案例分析:
自从2014年文章与姚笛偷情事件轰动娱乐圈,文章的好老公好爸爸的形象灰飞烟灭,姚笛则人间蒸发了大半年,在这种对婚内出轨深恶痛绝的社会环境下,成功引起了所有人对文章和姚笛的一致讨伐。
即使后来文章回归于家庭,姚笛复出专心演戏,公众那种已形成的愤怒和反感也很难改变推翻,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为责任感的减弱而强化,产生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舆论一边倒向谴责和讨伐时,即使是为他们说一句好话也会被骂是非不分。
先不讨论文章姚笛本身行为的罪大恶极,就从舆论上来说,大部分人的愤怒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煽动和群体极化。
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大量的人围绕同一社会议题的讨论而聚集。
虽然每个人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一旦进入群体中,他们的个性便会湮灭,更不必说在这个大数据下信息化的时代,群体的聚集只需要几秒钟的数据分析即可达成。
在群体活动时,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他们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近几年卓伟赵五儿在网络上揭开的明星出轨事件层出不穷,陈赫出轨张子萱,马蓉出轨宋喆,刘恺威出轨王鸥,林丹出轨赵雅琦,近期又爆出吴京出轨的新闻难辨真假。
群体往往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几乎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示出特有的激情,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此类明星丑闻事件频频被曝光,人们如蚁聚膻,如蝇逐血,口水顿时泛滥成灾,大有淹没微信、微博、论坛之势,瞬间放大成社会事件,对丑闻当事明星的“口诛笔伐”总能掀起一阵又一阵的舆论热潮,
特别是某些键盘侠大有一种生逢其时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快意。
所以说,当今网络时代下虽然人际交流更加直接,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作为信息的发布者,我们在网络社交的交往舆论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但同时,网络舆论也是非理性的,网络群体在强大的“集体幻觉”的支配下,被狂热的情感所暗示和感染,个人理性言论被忽略和淹没,大多数人的非理性情绪将会占据上风,使得常态下的网络舆论被泛娱乐化,低俗化。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新型群体交往方式下,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们越来越成为“乌合之众”,群体的势力在不断增长,群体心理越来越值得我们研究。
只有对群体心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除了别人强加于我们的意见,我们是多么没有能力坚持己见。
但是我们依然期待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自我情感的表达。
我们首先应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基本的道德准则,在纷繁复杂的群体环境下保持清醒的自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