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练习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7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参考答案】
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试题分析】
考生解答此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题干中明确说明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判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到的人物的态度,也包括作者对文中所叙述事情的
态度。这些观点态度不是读者阅读时的认识,而是作者在行文中的流露。
(1)“分析观点态度”指根据文意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分析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
(2)“概括观点态度”指根据作者对事物或事理的具体描述和阐释体会作者的意思,揣摩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观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开篇明义,直抒胸臆的;有的寄寓故事,含而不露的;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的;……但有一点往往是一致的,那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多是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大家要注意甄别筛选,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现在在高考中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3分。但也有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如典例。其常见的考查角度有:①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态度;②作者对文中事物的观点;③文章的写作目的与主旨;④作者抒发的情感。这一考点常常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以下方面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是删繁就简,锁定重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大篇幅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从保留下的关键的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是留心结语,仔细推敲。现在高考文言文的取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在这样的文章结尾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如例题中结尾处的“故柳宗元曰”,《史记》的文段结尾常有“太史公曰”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因此,大家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是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了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了。这就要求大家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是借“题”解“文”,妙用技巧。文言文阅读题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句,试题中对文章做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甚至总结出“倒读”一法,从列在后面的分析概括中巧妙寻找解读原文的钥匙,这也不无道理。
五是审视答案,再查疏漏。审视答案常用的方法有:①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②析错法。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错因。③否定法。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若否定不了时,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命题陷阱:
1.不尊重原文,随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从而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分散在文章各处,出题人故意断章取义,抓住只言片语,乱加褒贬。
一、课内阅读
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①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②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③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矣!”遂发。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血濡.缕濡:浸湿,沾湿。
B.人不敢与忤.视忤:逆。意思是躲着对方目光。
C.请辞决
..矣辞决:辞别,告别。
D.士皆瞋.目瞋:发怒。
2.请对选文中出现的五处“以”字做分类梳理。
3.中国古典小说中通常每一回都有一个回目,比如《水浒传》的第十五回回目为“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回目的主要功能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某回书的故事梗概。形式上一般采用两个基本对仗的句子。请按照提示,为选文写一个回目。
4.第④段中荆轲对太子丹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而第⑤段中在易水河畔他却又唱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前后矛盾的?请阐释一下你的理解。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