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8
注:里面所有数据来源均为世界银行数据库网址:/Chinese/相关数据由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推算而得。
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8 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低于975 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 至385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联合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10年11月4日发布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分组进行了重新的修正,修正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的2010年的44个,增加了6个。
2010年发达国家数量(4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28个国家):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英国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16个国家或地区):安道尔、巴林、巴巴多斯、文莱、塞浦路斯、爱沙尼亚、中国香港、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纳哥、卡塔尔、圣马力诺、新加坡、斯洛文尼亚、阿联酋2010年发展中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146个国家)阿拉伯国家(16-1个国家或地区):阿尔及利亚、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叙利亚、突尼斯、也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24-4个国家):柬埔寨、中国、斐济、印度尼西亚、基里巴斯、朝鲜、老挝、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蒙古、缅甸、瑙鲁、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欧洲及独联体地区(23个国家):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中等发达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黑山、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马其顿、土耳其(中等发达国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32-1个国家或地区):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巴哈马、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南亚地区(8-1个国家或地区):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撒哈拉以南非洲(45-15个国家或地区):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亚里、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塔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最不发达国家(23+1个国家):阿富汗、不丹、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中非、乍得、刚果(金)、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海地、基里巴斯、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尔、萨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图瓦卢、瓦努阿图、南苏丹一、人均GDP分析首先,从总量看。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国际评述如何定量地把握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如何在21世纪的国际大环境、大趋势和中国国情背景下,认识和衡量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是许多人士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各地区领导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一焦点问题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化的衡量指标体系和标准。
一、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国际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上一批研究现代化的学者,就如何衡量现代化不断地探索着。
在全球的工业化阶段,笼统地表达现代化,一般均应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作为测度该国的现代化程度。
这种测度标准和进一步定量分析,曾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如下:(1)1960年,在日本的箱根,召集了一次“国际现代化会议”。
会上广泛讨论了涉及国家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并且提及了全球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本意在于启示学者们在进行现代化的研究时,应当从经院式的研究方式跳出来,与当时世界发展的脉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应当说,此次国际性会议的世界影响是有限的,几乎淹没在其后汹涌而来的全球大发展的浪潮中,但是会议的主旨和其成果,还是应该加以必要的认证。
在这个箱根会议上,提出了8项标准,作为衡量和比较现代化进程中的水平和阶段。
这8项标准在其后的应用中,发现有不少的偏颇和不足,因此并未扩展开来。
作为指标本身,虽未获得认同(甚至遭到批评),而且被大家所扬弃,但是它们作为鼓励更多的后来者去定量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动态比较,应当加以必要的肯定。
这八项标准是:1)人口比较高度地集中于城市,整个社会越来越以城市为中心。
2)使用非生物能源的程度比较高,商品流通广泛,服务设施增加。
3)社会成员在广大的空间内相互作用,广泛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
4)村社和代代相传的社会群体普遍解体,导致个人有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个人在社会的行为具有更广泛和多种不同的范围。
5)全面推广文化知识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对其周围环境传播的世俗的和越来越科学化的倾向。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百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
本文是通过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上的数据,对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主要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比较。
一、城市化的基本内容1、定义:城市化也称作是城镇化、都市化。
从地理学角度来说,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从生态学领域来说,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演进过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背景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
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也使得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这期间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1950年左右,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发达国家: 1、起步早。
中国城镇化的国际比较我们可能受的教育当中更多接受的是后发优势,其实有优势也一定是有劣势的。
后发优势我就不讲了,很多专家可能说的也够多的了。
着重讲一下后发的劣势,有五个方面:1、西方国家的城镇化在100多年前,在二次大战之前,是在全世界采取掠夺战争、不平等交易等方式获取廉价的资源,这是它的方式,中国也是它掠夺的对象。
但是我国现在进行城镇化不可能采取这个办法,这个世界已经不允许了,空间已经没有了,所以只能自己吃自己。
2、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也就是一二百年前,这个地球的天是蓝的,地是绿的,海洋是清的,他们大量地进行了污染,无限制地进行了污染,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当中根本就没有环境保护这一说。
狄更斯的名作《雾都孤儿》写的伦敦当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污染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北京。
但是那个时候有大量的空间,有洁净的地球供他污染。
是到了中国开始城镇化的时候,这个环境就变了:第一,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第二,全世界环保都已经成为重大问题,国际上的人都盯着你呢;第三,我国的老百姓也已经吃饱喝足了,也讲究空气质量了,也不允许城镇化继续污染空气。
因此,我国城镇化与先行城镇化国家相比,环境约束非常严峻。
我国和西方谈判时有一个原则,叫做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共同就是大家都来减少碳的排放,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和你们没差别。
但是差别在哪儿?地球50%的污染是你们做的,我们刚发展起来你就不让我们发展,这个不公平,所以要有差别。
3、西方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没有模式,没有先行的成型模式,它怎么发展就是怎么发展,它形成什么模式就是什么模式,这是它城镇化面临的国际环境。
但是我国在城镇化起步的时候、正发展的时候,就已经面临着全球化既定的城市发展、城市竞争的格局,只能适应这个格局、适应这个规则,因为这个规则发达国家已经替你制定好了,肯定是有利于它的,这样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4、西方国家在城镇化过程当中也照样出现什么老百姓的土地权益受损或者污染这些事,但是在100年或者几十年、几百年过程当中,这些问题逐步地出现、消化,有的是时间。
国际上主要城市化模式比较与分析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上世纪后半程,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全球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进程中,特征鲜明、影响深远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型城市化模式分散型城市化是城市的社会性、经济性和密集性向城郊或农村地区扩散,城市职能或经济活动逐渐向外延伸的一种城市化进程,北美和欧洲部分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模式,以美国最为典型。
美国从19世纪开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城市化向分散型、郊区化模式转变。
这一模式使美国的经济地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人口密度明显下降,人口及产业向郊区扩散,城区人口比例以及就业岗位比例下降,都市区数量增加以及都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分散型城市化解决了美国“城市病”困扰,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发展契机。
它有力地拓展城市空间,对整个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向郊区分散,郊区逐渐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给城市中心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它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人口、工厂等从城市向郊区分散,有利于城市密度的降低及城市问题的弱化,“大城市病”有所缓解。
但其负面影响也很大。
第一,生产性行业外迁导致中心城市空洞化。
第二,收入不足引发城市财政危机,城市衰败不振。
第三,城市空间大幅扩张造成公共设施的高投资和低效益并存。
第四,郊区化蔓延造成土地、石油等资源的巨大浪费。
以郊区化为直接形式的美国分散型城市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城市化模式的推广要尤其谨慎。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集中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模式。
图1.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资料来源:钱纳里1988图2. 美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关系的变动资料来源: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1979图3. 中国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率的变动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0、1998、1999图4.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图5.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的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表1 1947-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数量个100万人口以上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50万人口以下城市建制镇1947 6 10 531952 9 10 5402注:括号内数据是该规模城市平均人口万人.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1982,国家统计局1997,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986,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刘国光等1986,民政部1998表2 1979-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人口数量比较万人数据来源:同表1.表3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拟合值GDP=100%数据来源:计量分析和计算结果表4 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规模万人数量全要素生产率% 人均GDP元人均财支元财支/GDP% 财支/财收0-5 23 86 12805-20 249 82 1472 11720-50 113 93 2563 24450-100 28 107 3645 308100-200 21 114 3657 320>200 9 151 4888 576全部城市443 100 2582 243注:综合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之和的合计值计算,以全部城市为100%.劳动和资本弹性分别取和,来自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附录:表A1.统计数据来自城调队城市统计年鉴1990,为1989年数据.图8. 分组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A. 9年TFPB.1994年TFP注:横坐标为城市规模,纵坐标为综合要素生产率.根据各类城市GDP、劳动力、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劳动和资本弹性按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分别取和见附录:表A1.资料来源:统计局城调队,不同年份.表5 不同规模市、镇人均占地与非农业用地市、镇规模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市区非耕地面积万公里2人均非耕地面积公里2/万人人均建成区面积米2/人全部城市2077499>200 422566100-200 30948650-100 30019920-50 5951106<20 4508132建制镇15171205注:建制镇人口根据市镇总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计算,其人均建成区面积根据60个中上等收入水平的建制镇抽样调查结果计算,人均面积可能还低于建制镇平均水平.市区非耕地面积是市区土地面积和市区实有耕地面积之差.人均非耕地面积由市区非耕地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得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8;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1998表6 近年来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人口变化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城调队1990、1997计算表7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预测注1:增长贡献按劳动的增长弹性,城市经济占全国60%,城市人口和劳动力自然增长率均为1%计.2:括号内是扣除城市外部成本后的净贡献.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97、及本文表1、表4计算.表1. 中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城乡结构变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0年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字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0年2月28日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一年的城市化水平系笔者估计数本文最后一节有详细解释.人均GNP1952-1985年出自张风波主编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1995年以后参见世界银行图表集相应年份;2000年的数字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当年汇价实际测算的结果.表2. 赛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单位:%,1980年美元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 H. B. Chenery1989,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Vol. 3.表3. 钱氏"发展型式"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资料来源: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表4.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资料来源 Bank, 1991.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nk, 1997.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表5.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有关数字计算得出.表6. 1998-203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预测注:本预测总人口根据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 Revision; GDP按2000年人均水平推算.表7. 1990-2020年世界主要地区收入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预测注:关于城市化的统计是近似值,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对"城市化"的界说出入很大.请注意,在观察城市化程度的变化时我们给出了百分比增加的绝对值而非百分比变化的百分比.表中所有数字中对人均收入一项必须高度慎重对待.1990年的人均收入系得自下列资料80年代后期各国估计数的加权平均值:世界银行1992年、联合国1992年b和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年.读者在考虑这些数字的时候应当记住,例如,这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南非,东亚和东南亚包括日本,以及北非和西亚包括苏丹.在计算2005年的人均收入时我们把世界银行所作1992-2002年各地区的人均GDP"基线"预测值转移到1991-2005年.考虑到这些人均收入预测数的运用,我们以为用2005年的人均收入数要比用2020年的稳妥得多.世界银行的基线经济预测所使用的地区划分与表中所列稍有不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世界银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包括南非,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里用于东亚和东南亚而不包括日本.本表主要内容参见蒂姆·戴森Tim Dyson: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8月,12-3.数据来源: Nations,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2 Revisio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Nations, 1992b.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nk, 1992.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nk, 1993.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 World Bank.Resources Institute, 1992. World Resources 1992-93. New W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表8. 我国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注:全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数据计算.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比是个经济效益指标,该指标较低说明城市的经济效益较好.表9. 不同规模市、镇人均占地与非农业用地。
城市化:从英国的1890到中国的2011王志浩,关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很多担忧,但作为经济增长之根本的城市化却一直发展得欣欣向荣。
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据了多数,而且在未来二十年中,城市人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数以百万计的增长。
那些认为中国的投资热潮将在2012 年终结的人,请记住,根据联合国的资料、韩国虽然现在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83%,但它直到1977年才超过50%;日本现在的城市化率是67%,但直到1967 年才达到50%。
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投资周期,但是更大的城市及其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公路、铁路、房屋和钢铁,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质疑基础设施高投资率的持续性。
推动英国城市化的三大因素英国(也是本文焦点)是第一个城市化率突破50%的国家,大概是在1880-1890年间。
如今,在庆祝中国城市化人口超过50% 这个里程碑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头看看120年前欧洲是如何实现城市化的。
把欧洲的城市化与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较有重要意义,以此可以揭示2012年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英国创造了发展迅速的城市化。
16世纪,荷兰借助与新世界的贸易变得富强,英国17世纪同样走上富裕之路,它们的城市也得到扩张。
但真正启动了英国城市化机器的是其1750-1830年间的工业革命。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更多的人来到人口上万的城镇中,如图1所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600年的6%增加到1700年的13%、1850年的40%。
1500年的伦敦远不如巴黎或者威尼斯大,但到1800年伦敦远超了他们,与此同时,法国和西班牙人口的90%左右仍然集中在农村。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估算英国经济规模在1700-1820 年间增长了三倍,见图2。
英国以及欧洲的其他地区早在17 世纪以前就经历了经济增长,但是他们总是碰到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理论中出现的障碍,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口会增长,人均食品供给相对变少,实际工资会下降(再或许重大疾病会发生),生活水平会降低,最后人口会减少。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比较分析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探讨其差异性和共性,并对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国内外城市化历程比较1.国外城市化历程在西方国家,工业化是引领城市化的重要驱动力。
在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新兴工业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等随着工业化进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多样化。
2.国内城市化历程我国城市化进程则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建设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面积和建筑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迈进,全国市镇化率逐年提高,和国外的城市化进程相比,在速度上更快。
二、国内外城市化差异原因分析1.文化因素西方国家更注重自由的个人价值观,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则更加强调集体意识。
因此,西方城市更加强调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而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2.政策因素在国外,城市化进程注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政府的投入也更多,市场机制更加发达,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尽管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经济迅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繁荣,但也存在着城市扩张过快、环境恶化等问题。
3.发展方式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通过协同效应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各种资源的集中地。
相比之下,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过快,很多城市建设的不够合理、不必要和低效,也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外资和人才。
世界城市化率标准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移,城市化率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于城市化率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然而,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和国际上的一些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世界城市化率标准。
首先,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通常较高。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0%以上,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80%以上。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进程较为成熟,人口大部分已经聚集在城市中。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也在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迁徙,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8年的59.6%,城市化进程迅速。
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南非等也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都高。
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较低。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弱,农村地区的人口占比较高。
例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城市化率普遍较低,一些中东和北非国家的城市化率也相对较低。
城市化率的高低与国家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工业化程度、农村人口的迁徙等因素密切相关。
城市化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城市化率的过高可能导致城市资源的紧张和环境的恶化,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世界城市化率的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标准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都是一个普遍的趋势。
对于每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化进程,保证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任务。
综上所述,世界城市化率标准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也由于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接近50%,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推进到以大城市为主的第二阶段。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也已开始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即由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过渡到以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但是,以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怎么走,则需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研究和吸取国际人口城市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研究和吸取人口城市化“拉美陷阱”的教训。
这是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到第二阶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总体判断:中国人口城市化步入第二阶段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人口地理分布上的体现,当前世界人口城市化趋势仍在继续,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正驶人人口城市化快车道。
一般认为,人口城市化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村人口主要向中小城镇转移和集中,亦称之为乡村城市化;第二阶段,乡村和中小城镇人口主要向大城市转移和集中,形成以超大城市组带为主导的人口城市化;第三阶段,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和其他乡村迁居,称之为逆城市化。
从总体上观察,目前中国人口城市化已步人第二阶段,超大城市的发展主导着人口城市化的性质和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以微电子技术为前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开创了后工业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采取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并行发展的方针,大大加快了人口城市化进程。
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1950年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29.8%,1980年上升到占39.6%,2005年上升到占49.3%w,城乡人口差不多平分秋色。
中国人口城市化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较快发展、60年代和70年代的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推进,城镇人口比例已由1950年的11.2%上升到1980年的19.4%、1990年的26.4%、2005年的43%左右②,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国际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中国的城乡一体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探讨其在国际上的特点和挑战。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和背景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减少、消除差别,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它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促进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和优化利用。
在中国,城乡一体化被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国际比较1. 欧洲的城乡一体化在欧洲,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
欧洲的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农村对城市的供应。
此外,欧洲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和鼓励农村创业等,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2. 美国的城乡一体化美国的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美国的农村地区资源丰富,保留了大量自然生态资源和传统农耕文化,吸引了大量城市人口。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美国采取了财政激励政策,支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3.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通常与农村发展和农民问题紧密相关。
这些国家倾向于通过增加农村投资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同时,发展中国家还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技能和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差距。
三、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挑战1. 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地区的经济增长远远高于农村地区。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
因此,中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着消除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发展的挑战。
2. 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农村地区的土地、水资源被城市严重侵占,农村环境恶化,农民失去了生计和生活保障。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至关重要。
3. 农民工问题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标准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标准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能够与国际上同等级别的城市相媲美。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国际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等发达城市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标准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需要具备较高的经济水平。
这包括城市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国际贸易等方面。
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应该拥有较高的GDP,具备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能够与国际上的城市进行有效的经济合作。
此外,国际化的城市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需要具备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这包括城市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交通便利等方面。
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应该拥有宜人的城市景观,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能够吸引国际游客和投资者的目光。
此外,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动。
这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
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应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能够与国际上的城市进行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最后,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这包括城市的社会治安、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
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高水平的教育医疗资源,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够保障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标准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在经济、城市规划、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水平。
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资源的流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个中等发达城市应该认真对待国际化标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努力成为国际化的城市。
国内外关于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央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也提出了“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
这都促使北京积极稳妥地加快城镇化步伐。
为更好地理解城镇化的实质,我们就如何衡量和比较国内外城镇化水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城镇化水平的核算方法城镇化与城市化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我国长期存在“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提法,指的都是相对于“乡”而言的“城”发展壮大的过程,相对应的英文也是同一个词(Urbanization,为避免翻译不准确影响读者理解,个别地方引用了原文)。
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1982年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曾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
国家正式文件曾使用过“城市化”的提法。
200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此后国家正式文件都使用“城镇化”的提法。
之所以使用“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的提法,主要是因为我国曾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以及“避免农民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的政策;而“城”一般被理解为县级市或更高级别的地方,“镇”则一般理解为建制镇或集镇,“城镇化”的提法可以引起对“镇”的重视,防止片面发展大中城市的倾向。
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就不会对“城镇化”的理解产生歧义。
下面一般使用“城镇化”的提法,涉及国外部分则使用“城市化”的提法。
中国城市化⽔平及省级差异分析⼈⽂地理学作业《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摘要:改⾰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城市化⽔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业化⽔平,随着21世纪经济的⾼速增长,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步向前,⽬前中国城市化⽔平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为此,了解中国城市化⽔平及通过区位熵的⽅法来分析中国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城市化省际差异区位熵⼀、中国城市化⽔平城市化是指⼈⼝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农村⼈⼝转化为⾮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六⼤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02年⾄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市⼈⼝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
2011年,城市⼈⼝⽐重达到51.27%,⽐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市⼈⼝为69079万⼈,⽐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乡村⼈⼝65656万⼈,减少了12585万。
根据中国六次⼈⼝普查数据,历次⼈⼝普查城市化⽔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7.5%。
以上是中国历次⼈⼝普查城市化⽔平表和中国城市化⽔平国际⽐较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平在稳步提⾼,但从国际⽐较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平与发达国家相⽐差距较⼤, 与⼀些发展中国家相⽐也较落后。
中国城市化⽔平虽有所提⾼,但城市化⽔平依旧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平。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临的⼀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转换过程。
它⼀⽅⾯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另⼀⽅⾯⼜是衡量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平越⾼的地区, 经济就越发达。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不断扩⼤, 中国城市化⽔平有了很⼤提⾼,⾄2011年中国城市化⽔平已达51.27%。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李京文/吉昱华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理论界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有观点认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滞后,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
下表可见1999年世界收入类别国家GNI 、按PPP 调整的GNI 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1999年城市化率为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考虑到中国1999年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I 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无法就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结论。
1999年,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为1200美元和4250美元,分别高于中国420美元和700美元,如果考虑到中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阶段,1995—2001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均GNI 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达到1200美元需要5年多的时间,五年中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4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则五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9.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得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
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NI ,中国的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大约不到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支持严重滞后的观点。
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情况就更为明显。
1999年,该地区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分别为1010和3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4%,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
如果运用200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4.78%,高出世界银行判断2.78个百分点,如果我们认可这个判断,则上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将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因此,本文的判断是:就人均GNI 以及购买力平价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或略微滞后,严重滞后的说法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个需要的对比是中国与人均GDP 大体相同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和分析。
下表是1999年人均GDP 处于600到1000之间的国家的城市化数据:从这张表,我们看出1999年,人均GDP 处于600到1000美元之间的国家有13个,其人均GDP 的算术平均值为742美元,低于中国789美元的水平,城市化率的算术平均值为42%,高出中国城市化率10个百分点。
这里似乎能够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几个国家相比明显滞后的观点。
但是,这个结论显然是草率的。
1999年,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46%,上表13个国家中有五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是,1999年,世界人均GDP 为5020美元,是这一组国家人均GDP 的5—6倍,因此,这五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显然不能用做比较的标准。
如果将城市化水平等于或超过46%的五个国家剔除,剩余8个国家人均GDP 的算术平均值为738美元,城市化水平的算术平均值为32.6%.从这个粗略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是大体相当的。
2.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经济学界对中国工业化现状的普遍认识是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推进工业化将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的城市化也将主要由工业化来推进。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1996年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城市化滞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工业化的孤军深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郭克莎则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相关性较低,而与非农业就业比重变化的相关性较强,中国的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
2.1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之国际比较本文认为,笼统地确定一个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最优比率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判断。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有所区别的。
在城市化的中前期,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当然不会太高,但到了城市化后期,城市化主要由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第二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和城市化比率不断提高的现象并存,这就导致了城市化及工业化之比不断上升的局面。
因此,对城市化与工业化之比的国际比较必须区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下表可见1999年人均GDP 在600—1100美元之间的国家城市化及工业化比率以及城市化情况。
这16个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比率平均值为1.47.由于全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6%,我们将该收入区域城市化超过或等于46%的国家视为异常而剔除,其结果是剩下的8个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平均水平为0.92,中国的该比率为0.65.虽然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低于该收入区域的平均水平,但差距并不像一般的观点那么令人触目惊心。
由于可比较对象较少,上面的结论还不是那么令人信服,我们将比较的人均GDP 范围从600—1100美元扩大到500—1500美元,在世界银行《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提供的数据有33个国家可供比较,在不剔除城市化水平畸高的国家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平均比率为1.58,在剔除城市化率超过46%的国家后可供比较的对象是18个,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平均比率为1.09,与上面我们得到的结论大体相当。
由上表可见,世界平均城市化与工业化之比为1.48,低收入国家为1.03,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10,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1.17,特别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为0.76,因此,我们同样很难得出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之比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结论。
当我们将分组的标准转向城市化比率,情况会略有不同。
下面选取城市化比率与中国相近的国家,选取对象为世界银行《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有相应数据的国家,范围是城市化率在25%和40%之间的国家。
可对比的国家一共有26个,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的平均值为1.45,人均GDP 为497美元。
从这项对比中我们发现,中国与城市化水平相近的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有一定的差距。
差距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其二是因为中国第三产业不发达导致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畸高,从而导致了较低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
因此,就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而言,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性,但无法就此简单得出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结论。
2.2产业结构、城市化率关系之国际比较中国之所以会出现城市化工业化比率低于相同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按增加值计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导致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偏高。
下表可见1999年中国第三产业与世界平均水平之比较。
由下表可见,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
全世界第三产业占GDP 的总体比重为63%,而中国仅为33%,相差30个百分点。
即便与低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也落后11个百分点。
可见中国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对比也可以发现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明显差距。
上表中是世界银行《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1999年人均GDP 在600—1100美元之间的16个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数据,这16个国家人均GDP 的算术平均值为819美元,比中国的人均GDP仅高出41美元,但其第三产业比重的算术平均值为41%,比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高出8个百分点。
上述比较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与世界平均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偏差。
但根据我们上文所说的国际比较的原则,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即便是人均GDP仅为427美元的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比重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中国第三产业比重11个百分点。
认为这些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比中国合理未免过于妄自菲薄。
因此,必然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造成了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与世界平均模式的偏差。
中国的城市化及工业化之间的比率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的确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产生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国内的经济环境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于我们经济中某些根本性的结构问题(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比例过高)造成了经济体系对服务业的需求不足。
因此,就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而言,本文的判断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展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但差距并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么严重。
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其一,中国的城市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展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其二,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后一个因素又主要受中国长期以来投资比率过高的影响。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受制于国民经济中更基础因素的影响,希望仅仅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头痛医头”的态度,如果在政策执行层面上大范围推行则有可能造成耕地破坏、资源浪费以及虚假城市化等负面影响。
3.城市人口集中度之国际比较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是城市的规模分布,即城市体系中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的数量及相对重要性。
对城市规模体系是否合理的判断,我们可以借鉴通行的序位-规模法则(rank-sizerule ),即序位规模=常数。
对这项法则的实证检验是通过估计以下等式中的参数B 规模=常数/序位B 如果B 的值接近1,则该法则对现实的拟合良好。
Rosen和Resnick (1980)对44个国家的城市规模进行估计发现B 值对不同国家而言变化很大,平均约为0.88.这表明人口的分布比序位-规模法则所暗含的均匀。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城市在该国家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首位度明显偏高。
例如,泰国第一大城市曼谷1970年人口是第二大城市清迈的33倍,到1980年更增加到50倍;再如,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1980年人口规模是第二大城市的5.9倍,虽然低于许多拉美国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高。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1950年,世界上只有纽约和伦敦两座城市的总人口达到800万以上,到1970年,达到这一规模的城市增加到11座,其中就有5座属于发展中国家。
在1994年中期,全球共有22座总人口超过800万的大城市,其中16座在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