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ﻫ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

⑤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到……去

①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②杳不知所之也(《阿房宫赋》)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④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

⑤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③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④我之谓也(《秋水》)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③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助词]调节音节,用在形容词、副词或一些动词之后,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双音节

①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为:

[动词]泛指“做”,可译为“写”“治理”等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

[动词]作为,当作,成为

①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③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

[动词]认为,以为

①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动词]是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介词]给,替,向,对

①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②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③然此可为智者道(《报任安书》)

④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介词]表原因,因为

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介词]表目的,为了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

[介词]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助词]用在疑问句末,表反问或感叹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

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强调后面的动词或名词,不译

①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项脊轩志》)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