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1
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主体。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和创新。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将自己视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潜力。
例如,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不停地讲,学生安静地听,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来。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以友善、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应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其纠正,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
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兴趣,比如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以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在建筑设计、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并非仅仅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工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着直接影响。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思考来寻找答案;合作式学习则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项目式学习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这些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个体。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个充满压抑和恐惧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谈不上发挥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学生的观点存在错误,也应以包容和引导的态度对待。
同时,教师还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拓宽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问题导向式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
课程设置也是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学校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
除了基础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增加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在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一直是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主,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2003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启动后,教育思想和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提出了素质教育,教育本身才开始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这种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所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标志,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对于一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国家来说,主体教育研究就更显其重要性。
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好更快的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并形成学生健全个性,是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的意义重大。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范围界定1、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健全个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使教育者能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按照客观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人才。
基于素质教育的外延广泛,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只界定在课堂教学、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2、研究对象:小学学生三、课题研究的重难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推进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难点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大范围增强教师科研能力,并与现阶段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相结合,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1)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研究、(2)塑造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探究、(3)创新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2、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1)学生自我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2)家庭、社会、德育基地与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德育研究3、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1)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及自主能力的研究、(2)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五、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透彻领悟新教育思想,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根本转型。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探讨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角度、学生角度、指导方法、案例分析引言学生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从教师角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教师角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积极的鼓励,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
2.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决策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决策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决策。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余地,让他们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作用。
3. 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学生角度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主体的发挥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从学生角度,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 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应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应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我规划和管理学习。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定稿)第一篇: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致和统一,现代教学理论早已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非易事,其中既有教学思想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艺术方面的问题。
本文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要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小学语文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的,我比较注意把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动口、动脑、动手,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由浅入深、及时点拨、渗透总结,通过学生的掌握,让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阅读教学为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有意识地改变“学生跟着老师阅读”的做法,课前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及用什么方法去学,学生明确了“主攻”方向,在阅读过程中就能积极主动地进击并一步步逼近“目标”。
三、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改进教法。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为教学主体服务,教师必须不断地改进教法,以自己的善教为学生善学树立榜样。
同时,教师应设法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以便通过师生的共同劳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注意吸引每一个学生投身于课堂教学之中,努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完每篇课文我总要问“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总结、分析不完善的地方,启发学生自己补充。
对于有些内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争论,从而形成师生协作、共同探索的局面。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需要教师付出不懈的努力,我认为只要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教师需要传授知识,学生需要学习知识。
但是,传授知识不仅仅是老师的工作,学生在教学中也能够发挥主体性。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呢?1.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清爽。
学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多地询问学生的想法、态度和意见。
这可以使学生感到重视,从而更加自信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最后,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增加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只是被迫接受知识,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主动学习。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功夫,将知识点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场景。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手段,使教学资源更加全面、丰富和有趣。
3. 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老师是全知者的教学模式,到现在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注重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
对于学生而言,师生互动也是一种激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和主动性。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学生是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探讨了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各类合适的参与机会,以及建立有效的教师学生互动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兴趣、创造力、自主学习、参与机会、教师学生互动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创造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与机会和建立教师学生互动等方面,介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基础。
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
这可以通过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提供参与机会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有机会得到实现。
学校和教师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和管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
5. 建立教师学生互动教师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决策过程。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指导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其次,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下,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和项目。
在这些活动和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还需要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相互合作,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设置,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体验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艺术、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培养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并发展出自己的特长。
通过全面发展,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总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小学课堂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教师中心论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逼迫教育、填鸭式的教学、负担教学、淘汰教学”等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最终导致教学陷入“学服从于教、教服从于考”的状态。
学生的智力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情感意志得不到积极的陶冶锻炼,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正以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改变,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主动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优化民族整体素质打好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活泼主动、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步骤(一)研究的对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一(1)、一(2)、四(2)、五(2)、六(1)、六(4) 6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班级的语文、数学及课外活动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行动研究法。
(三)研究的步骤研究主要分为调查、研究、总结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
首先,成立了校长室、教科室和语文、数学教学骨干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
然后在多次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调研问卷,设计、印制了座谈提纲及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调查表格。
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构建者。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录。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则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和能力去主动学习。
只有教师从心底里树立这样的观念,才能在教学行为上做出改变。
其次,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即使这些想法可能不成熟或者存在错误。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批评。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认可时,他们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和探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其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学科的前沿知识、组织小组竞赛等。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金融投资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合理的教学设计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又不能过于困难,让学生望而却步。
教学环节要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对实验的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我长大了的教案设计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在下文中,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一直扮演着导师的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讲解完教材内容后,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
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但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时间较短,学生的问题通常很难得到全面的解答;此外,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发言权被严重限制,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实验报告、PPT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机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思考,展开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在组织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保证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老师还应该起到引导和促进交流的作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探索和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和任务,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而且还可以发生在课外。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和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文化交流、学术论文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公益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课堂的组织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动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己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态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己学习的途径方法。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灌输知识。
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场所的布置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除了物质环境之外,人文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我们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自在地学习。
接下来,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
而现代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实验、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愉悦、认真。
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
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自觉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当通过创设
情境、提供真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
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学生在课堂中要始终处于参与
的状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地
进行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活动和项目学习等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的互
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再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理论的学习往往离不开实践的支撑。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可以增强学习
的实效性。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
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的
学习进行适当的监督和评价,以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更多地呈现出正
确的方向。
总之,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创设学习的激励机制,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和积极作用,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
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篇一: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商业性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优势地位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明确学生的社会关系属性,即学生是教育工作实践的客体,是被改造和塑造的对象,这是教育素质教育的规定性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和青少年的身心产业发展规律决定的。
教师把学生当成改造是自己改造和塑造的对象是正确的,但不能话语权因此忽略其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应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对象是具有主观集体主义的人。
他不仅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进行自我改造和塑造,因而是自己修整更新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独立的人格,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前提。
二、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给学生自信。
教师尊重学生,可使学生布季得到满足满足。
这种某些满足可以化作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一方面激发学生师生奋发向上的欲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师生的感情减半。
“亲其师”是“信其道”的前提,在这一基础上要让每个学生就相信自己能够帮助能够成才,给他们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要求化为自身学习需要,能非常积极地主动学习;同时,运用心理相关联原则,给学生以民主的自由发展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视听享受,去了解他们的要求和论调,寻求易于接受的方法,在教学中所引导学生去讨论,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竞争优势,使学生在平等的教师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体验到可以参与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趣、饱满的精神和旺盛意愿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还能促进学生智能的产业发展,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浅谈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
如何通过引导学生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向愿意学、喜欢学和主动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一线教职员工都在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问题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承担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进行服务的。
众所周知,数学能激发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向往,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
同时,数学也是其他许多学科的工具。
因此,数学在人类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而大多数人是从小学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教学。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一一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
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动脑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
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选题意义: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毅力;2、进一步探索学生喜欢数学课的原因,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023年,教育的重心将会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能力培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了教育界所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学校应该创造一种积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热情和求知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内容和学习任务。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探究中。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外活动和科技创新实践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外教来进行交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的发音、语法等方面;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加亲身体验的机会。
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自己的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
此外,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成为自我意识明晰的主体。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针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形成一种持续不断地自我反馈机制。
这种机制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综合能力。
最后,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交空间和交流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社团组织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和社交机会。
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结交新朋友,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潜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
总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教育界所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提供广泛的社交空间和交流机会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体。
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现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善和更新,教育教学活动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重视和体现。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通过本研究,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综合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研究目的:
1.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2.分析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策略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能力。
三、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理解来探讨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实践方法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拟定研究内容:
1.学生主体性的概念及其教学价值;
2.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
3.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4.实践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5.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
预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究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浅谈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
如何通过引导学生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向愿意学、喜欢学和主动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一线教职员工都在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问题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承担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进行服务的。
众所周知,数学能激发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向往,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
同时,数学也是其他许多学科的工具。
因此,数学在人类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而大多数人是从小学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教学。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
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动脑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
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选题意义: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毅力;2、进一步探索学生喜欢数学课的原因,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3、有利于探索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等综合素质,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使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5、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数学的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途径和方法(1)激励创新思维发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2)师生互动新型师生关系(3)确立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新观念;(4)构建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理论依据:(一)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人本主义学习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自我的理解。
学生则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全面发展,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片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知识、技能、道德、人格的和谐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论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有主体性,不是来自天赋,而是来自于社会实践,这是人之特质或类本质。
我们不能孤立地从人的自身存在性来寻找主体性,如果离开了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人才能作为主体与客体相联系,才显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活动既然是对象性的,因而是自主的和能动的,作为活动结果的产品,都凝聚着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性,是积淀了的主体性。
通过活动结果的客体可以反观自身,反观主体,认识主体的属性和特点。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筑其知识体系。
在布鲁纳看来,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理论研究;拟采用的技术路线:(2)实施阶段按照预定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课题具体实施如下: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理论研究。
2、探索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活力课堂。
3、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数学活力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4、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活力课堂教学的评价。
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拟采用的研究步骤:1、采用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兴致。
游戏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之一,很多学生都无法抗拒游戏的吸引力在玩游戏时掌生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其中。
设计趣味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是众多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来思考在探索的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
2、通过上述多通道接触、多感官启动参与学习的方式,顺应知识构建的原理,导引主动性学习英语的策略。
本课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入情入境的实践中,发展自己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不断反思,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总结,以此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通过利用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来实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预期结果:1、教师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2、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构建数学活力课堂。
可行性分析:课题的选取,以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理论为支撑,充分借鉴了有关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同时,该课题旨在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学校数学教研组在这方面已作了一定的尝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论题的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全体参与,教师为辅,学生为主。
2、激励性原则有位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厂教育的艺术,首先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欣赏。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掌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责任是应善于发现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努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评价,以增强其主动进取的自信心。
3、民主性原则教师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学生自选学法,评价多元化,始终保持平等、和谐的氛围。
4、创新性原则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造能力。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论文及有关理论进行研究。
2、调查研究法: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研究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
3、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作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
论文提纲: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的习惯与惰性,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为学生创造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出问题: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一种传统怪圈:即习惯于以增加教学时数、加班加点、采取题海战术灌输知识等来提高教学质量(准确地说是应试质量)。
这种怪圈形同枷锁,严重束缚了学生,使得原本鲜活的生命主体变得唯唯诺诺,少有主见,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只会机械被动地接受填充。
为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轻负高效地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想、课中认真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培养能力,提高成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生命主体的“意趣”本色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主体生性好疑,遇事总希望知道个明明白白,了解个水落石出,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两个学生扮演供销售货员,出示一件商品的原价和现价,让其他学生充当顾客购物,并思考:用自己手中的钱可以买几件这样的商品,买一件比原来便宜多少元?便宜了几分之几?然后再换成“每件商品35元,现在降价8%,现价多少元?”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刺激了他们的思考兴趣,让他们在“一定要弄个明白”的求知心理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生命主体的“活动”本色主体生性好动,我们要尊重学生言行,让他们自主自觉地活动,多进行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中,教师适当启发讲解,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用小数表示图片的涂色部分,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你能联系以前学过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小数谁大谁小吗?在学生说出一种或两种比较方法后,教师再适当加以引导,组织同学们讨论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学生很快找出了四种不同的比较方法:①看图比较;②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比较;③把小数扩大成整数后比较;④运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