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大全三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三第一轮生物知识点高三生物知识点引言: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
在高三生物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理解一系列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三第一轮生物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等。
2. 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
3.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意义。
4. 生物技术:DNA重组技术、细胞工程等。
二、遗传学1. 遗传基因的分离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的性状遗传规律等。
2. 遗传变异与进化:突变、重组等遗传变异的作用,自然选择与进化。
三、生物进化1. 进化论:自然选择、群体遗传、适者生存等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2. 进化的证据:地质记录、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等证据。
3. 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人类演化过程、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证据。
四、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生物圈等。
2. 生态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营养关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碳循环、氮循环等。
五、植物学1. 植物体的结构与生活活动:植物营养器官、光合作用、植物生殖等。
2. 植物的种类与分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分类。
六、动物学1. 动物体的结构与生活活动:动物组织器官、动物呼吸、动物循环系统等。
2. 动物的种类与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分类。
七、人体生物学1. 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2. 人体健康与疾病: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及预防、生活习惯与健康等。
结语:高三第一轮生物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备考生物学科目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上述知识点,我们将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三阶段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1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第一遍总复习,要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放在课本上,这一阶段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
因为十几年来,许多教师在总结高考时,都得出高考的根本重点在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这才是“本”!到了寒假,可以在放松生活节奏和心理的基础上,适当将第一阶段所复习的内容归纳总结一下,整理、弄清概念,明晰自2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3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
细胞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全能性表现最强的细胞是已启动分裂的干细胞;受精卵具有最高全能性。
细胞癌变细胞畸形分化。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
癌细胞由于原癌基因从抑制变成激活状态,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的。
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细胞膜变化。
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
特征:水分减少,新陈代谢减弱;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了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呼吸速度减慢,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4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5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激素调节是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而发挥作用。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血糖调节。
动物——神经生命活动调节主要是由神经调节来完成。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结构基础——反射弧兴奋传导形式——神经冲动。
兴奋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细胞间传递神经调节以反射方式实现;体液调节是激素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来调节。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高三生物第一轮高考复习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 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进入高三,满满的都是复习,在高三复习中掌握一手生物知识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搞撒生物一轮复习的效率。
为了高中三年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下: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人→ 人口→ 社区→ 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操作步骤:聚焦光→ 低倍物镜观察→ 移动视野中心(哪一侧移动)→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核有无核膜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 真核细胞:它有核膜和染色体,如酵母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和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理论的创始人是施莱登和施万。
细胞理论的建立揭示了细胞与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理论的建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探索、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着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 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③主要元素:c、h、o、n、p、s④ 基本要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在生物体(如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鲜重中,最丰富的化合物是水,干重中最丰富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可与费林试剂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成橙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被碘染成蓝色;蛋白质与缩二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飞麟试剂必须立即制备和使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入a液,然后加入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高中生物,可以说是把握了高中生物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高中生物,可以说是把握了高中生物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盼望能关心到您。
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学问点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 0.9% 的NaCl。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放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汲取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帮助集中,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生物大题必备知识点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除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外,类囊体膜上的其他光合色素均可吸收、传递光能,扩大了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的波长范围,同时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转换光能,从而增大了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
3.温室效应的主要危害是: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
4.PCR过程中延伸阶段选用72℃而非90℃综合考虑了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①防止DNA变性(保证引物与模板结合)②保证Tap酶所需温度条件。
5.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时需先用C2+进行处理,目的是:使大肠杆菌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6.干扰素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在-70℃下保存半年,这需要用到蛋白质工程,但对蛋白质进行改造时,一般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原因是: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并且基因能遗传给下一代;②对基因进行改造比对蛋白质直接改造要容易操作,难度要小得多;③蛋白质的结构由基因编码,蛋白质不能复制。
7.分析题意可知:发现含水量为60%时植株干重最大,但土壤含水量为60%不一定是水稻制造有机物的最适土壤含水量,原因是:干重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减去细胞呼吸的消耗量,而该实验并没有测定该含水量条件下,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也就无法确定该植物有机物制造量。
8.请列举出胃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①胃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分解;②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③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④刺激小肠分泌肠液;中和小肠液碱性;⑤促使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等。
9.在泡菜制作过程中,通常加入少量白酒,作用是:调节泡菜风味、抑制杂菌生长。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考点考向1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考查内容:(1)本专题多集中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其次是渗透作用,且多与其他专题一起进行考查。
(2)对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考查多涉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对跨膜运输的考查多体现在对信息材料及模型的分析。
命题规律: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且多以信息材料、实例、模型等为试题情境进行考查。
命题趋势:(1)命题时常常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或结合物质运输模型,用具体实例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所学知识点。
(2)能力考查点多为分析、比较、判断、获取信息等,充分体现了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素养的考查运用表格的方式加深对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理解;通过构建各种跨膜运输的数学模型(如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对主动运输的影响曲线等)和物理模型(如结构图等),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及细胞吸水与失水的理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真题探秘】命题立意①核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等相关知识。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
③命题特点基础性: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综合性:试题利用模型分析,综合各种运输方式,从不同角度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解题指导①审题关键注意对题图的分析,弄清图中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注意对选项中关键词的提取,如“进”“出”“多肽”“维生素D”等。
②易混易错误以为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应该相同,对题图缺乏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注意对Na+、K+等离子,多肽等生物大分子,脂质分子,葡萄糖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归纳。
基础篇【基础集训】考点一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来比较蔗糖溶液甲、乙的浓度大小。
刚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者浓度大小为( )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2.将某成熟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物质A溶液的浓度B.0~1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C.物质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内D.实验1 h时,若滴加清水进行实验,则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速率比图示的大答案 D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B.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 g/mL的蔗糖溶液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答案ABC4.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专题3-1 酶和ATP【考情分析】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核心素养分析】1.生命观念: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科学思维:根据实验总结酶的化学本质与特性3.科学探究:探究温度、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4.社会责任: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点知识梳理】一、酶的本质和作用1.酶的本质及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细胞核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生理功能具有催化作用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变量分析:3.实验成功的3个关键点(1)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中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
4.酶本质的探索5.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二、酶作用相关图像及曲线解读1.酶高效性曲线解读(1)如图表示未加催化剂时,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绘出加酶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条件时的变化曲线。
(2)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因此,酶不能(“能”或“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回望高三温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温习极端重要,它将涵盖一切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时机,也可以说是片面温习的独一时机,下面是2021高考生物第一轮温习的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1、细胞分化的:耐久动摇不可逆,加上普遍四性质;分裂增数化增种,形状功用结构异;实质选择性表达,构成器官与组织;遗传不改提成效,高分不裂全能低;发育分化为基础,全能表达离母体:营养激素外条件,植物表现受抑制;体生受来受生体,分化全能成正比;干细体小核却大,核仁清楚留才干。
解释:分化四大性质:耐久性,动摇性,不可逆性,普遍性。
分裂添加细胞数量,分化添加细胞种类,分化改动细胞的形状功用和结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分化的结果是构成器官和组织,遗传物质不改动,分化可以提高细胞功用效率,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全能性低。
发育是以分化为基础的,全能性表达条件是要分开母体,要有营养激素和适宜的外界条件,植物细胞全能性受抑制。
分化水平:体细胞大于生殖细胞大于受精卵,全能性:受大于生大于体,分化水平和全能性成正比的,就是说分化水平越高,全能性越差。
干细胞特点: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清楚,保管分裂分化才干。
2、光的补偿点和饱和点光的饱和与补偿,阴生植物小于阳;拐点横标光饱和,光协作用达最强,横轴交点光补偿,补偿以上才生长,此时气体不交流,光合呼吸速一样。
解释:阴生植物补偿点饱和点小于阳生植物,折线拐点的横坐标是饱和点,(是折线拐点的横坐标!从拐点往X轴引垂线,垂足才是饱和点!)光合速率第一次到达最大。
斜线和横轴交点是补偿点,光弱小于补偿点,植物才会生长(所谓植物生长就是植物积聚无机物),补偿点不与外界停止气体交流,此光阴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比例:内液三分之二(比例大),外液三分之一(比例小)记忆方法:内大外小内字里的人字和门下面一横正好组成一个大字,外字里的卜字和夕折线那一撇正好组成一个小字。
第二单元细胞的生存与增殖专题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作用(1)考查内容:一是通过对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分析,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如2020山东,3的C项);二是通过图解或表格比较、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考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命题规律:命题时常常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或结合物质运输模型,用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所学知识点。
(3)命题趋势: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试题将聚焦在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这一视角,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细胞是如何运输物质以满足自身需求的(1)归纳记忆常见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和判断方法,建立起生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运用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比较各种跨膜运输的特点,构建外界因素对物质运输影响的模型,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
(3)分析质壁分离和渗透作用的应用等有关问题,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并学以致用的习惯水分进出细胞的原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影响因素物质进出细胞的判断【真题探秘】命题立意①命题特点通过几种可能实验结果的分析,考查渗透作用这一核心概念,试题设计既有知识点的综合,也有知识点的延伸和迁移。
②核心素养试题通过实验分析考查科学探究素养中的结果分析、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等要素。
解题指导①审题关键题干所给的关键语句是“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这说明叶细胞与外界溶液只进行水分子的渗透作用,从而将考查点固定在“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上。
②易混易错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也就是渗透压,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必备知识①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高三生物三轮知识点总结高三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轮知识点总结是对高三生物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总结,学生通过三轮知识点总结可以更好地巩固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对高三生物三轮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轮知识点总结: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生物是指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点。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内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这些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3.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过程。
4. 细胞的遗传物质: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包括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微观遗传物质等内容。
5. 细胞的分裂和增生:细胞通过分裂和增生,实现细胞的生长和修复等功能,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6.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同时生物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演化。
第二轮知识点总结:1.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植物通过花粉传播和受精等过程进行生殖,同时植物也会经历种子的发育和萌发等过程。
2.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动物通过产卵和卵生等方式进行生殖,同时动物也会经历胚胎的发育和生长等过程。
3. 生物的营养和呼吸: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进行代谢,实现生长和生存等功能。
同时生物也需要进行呼吸,通过氧气和营养物质进行交换,实现能量的释放和新陈代谢等过程。
4. 生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运动和行为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包括内在的运动和外在的行为等内容。
5. 生物的环境适应和生态平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基础,同时生物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影响生态平衡的稳定。
第三轮知识点总结: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是指生物的基因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是指在遗传信息中产生改变,包括基因的突变和遗传的规律等内容。
专题03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一、细胞膜的成分及制备: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成分1、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2、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动物细胞膜还含有少量胆固醇)。
※磷脂分子及其性质※(1)组成磷脂分子的元素有:C、H、O、N、P。
若单层磷脂分子层水界面排列如下图,搅拌后的图。
单层磷脂分子层水界面排列搅拌后形成脂质体3、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细胞在不同时期,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的糖蛋白减少。
(二)细胞膜的制备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没有细胞核及众多细胞器+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胀破,使细胞内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
3、过程(1)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临时装片。
(2)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
(3)红细胞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
(4)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红细胞吸水涨破离心机二、细胞膜的功能(一)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糖蛋白有关。
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结构基础是特异性受体。
①动物细胞信息交流方式(2种)a. 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间接传递信息。
(信息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CO2)b. 相邻两个细胞间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如图实例:受精过程c.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胞间连丝....来实现。
如图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一)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第3章体液调节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它由小肠黏膜分泌。
(P45)2.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P46)3.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4.人类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疾病抽默4:抽默4: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也不起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激素调节的特点:①通过进行运输;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③作为传递信息;④微量和高效4.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5.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
抽默4答案:1.小肠黏膜胰腺分泌胰液 2.能量催化 3.体液信使 4.反馈 5.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P50)2.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
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外在表现。
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P52“与社会的联系”)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P52)4.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
(如下图)。
(P53)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5.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6.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等特点。
第8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归纳和概括,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
尝试构建有氧呼吸过程的模型,说出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和能量观。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学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
(科学探究)3.根据细胞呼吸原理,指导生产和生活。
(社会责任)考点一(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2.实验设计思路——对比实验3.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 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 变混浊/快无变化乙组(无氧) 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5.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1.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 2.检测CO2的产生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 √)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依据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 √) 4.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直接向酵母菌培养液中添加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 ×) 5.对比实验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
( ×)1.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在使用前需煮沸,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2.无关变量控制(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1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22癌细胞的特点
1.23衰老细胞的特点
1.24细胞的死亡
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
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
扁平梭形
球形
成纤维细胞癌变
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
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 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
主要是细胞免疫
永生细胞
1.25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
-溶酶体
1.26细胞工程
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