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之《少有人走的路》-何邦飞
- 格式:pptx
- 大小:236.52 KB
- 文档页数:12
最近在看《少有人走的路》,一本带人探索心智成熟的书。
以前总觉得自己挺成熟的,一遇到问题就状况百出,常常是自己闷得慌,得不到开解,也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亟待修补啊,我的小心灵。
全书分为四章: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
简单摘录下。
一、自律 1.自律。
以前我理解就是对自我的控制,偏贬义,因为过于自律的人很可怕,不够释然和真性情。
我奉行简单粗暴,及时行乐,表情写在脸上。
但这种思考过于二元对立了。
自律是个中性词。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获得成长,体验生命的圆满。
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2.问题。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坦然接受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从而体会自由和幸福的滋味。
我自己的问题是,常常不觉得是个问题,没有足够的关照,长久以来就会使心灵越来越不灵。
混沌而过,得过且过,久矣。
只有解决了“忽视问题”这一问题,其他问题才能解决。
3.推迟满足感。
吃蛋糕的时候,你是先吃蛋糕呢还是奶油?工作时你是先做最难的,还是把简单搞定,留下最难的?以小见大,吃个蛋糕是小事,但是在处理问题时却意义重大。
不管是感情还是工作,瞬时的热情并不可持续,还是需要理性来保持。
缺乏耐心,想要问题马上解决,就是缺乏自律,想获得及时满足的表现。
4.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对安全感的信任。
是自律的基础,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错措施来照顾自己。
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自我评价越高,就越觉得自己时间宝贵,就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5.承担责任。
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懒,贪,逃避等为自己找借口的100种姿势。
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不开心?哪些事让你开心?真正喜欢的是为什么不去做呢?没有时间?还是不是真的喜欢? 6.神经官能症患者和人格失调症患者。
《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相信读过的朋友会深有感触,在当今社会,离婚率飙升,职场焦虑、中年危机等大众话题频繁出现,这本书会让你心静下来,好好思考思考。
这是一部经典书籍,值得细细品味。
1、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缺少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2、面对问题时要挺身而出,不然它们会永远存在。
人格失调症患者完全背离这种做法,不由自主地把责任推卸给配偶、孩子、朋友、父母…或者其他带来“坏影响”的组织结构,比如学校、社会制度…他们在推卸责任时感到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常常成为集体、社会的负担。
3、父母说:不许顶嘴,在家里我说了算。
配偶说:否则我会闹得天翻地覆,让你后悔莫及!老人说:我又老又弱,你怎么还要和我过不去?上司对雇员说:你最好想清楚,不然卷铺盖走人吧。
固步自封,逃避挑战,是人形的基本特征之一。
4、与封闭的人相比,开放的人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
他们开诚布公,少了很多忧愁和烦恼。
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
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5、要获得正常的生存,生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
从来不生气的人注定终生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
必要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存。
6、正面的冲突只会使处境更加不利。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提醒后者稍安勿躁。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想使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止其爆发的能力。
我们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表达生气的情绪。
7、堕入情网,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产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
或者说,堕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落入婚姻陷阱。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里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可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一样的心理疾病,只可是得病的时间不一样而已。
在现今社会,很多人一遇到难题,就双手一摊:“这不是我的问题。
”是他们果真技不如人,还是不敢应对自我的问题……人能够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能够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故步自封,逃避挑战,可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管此刻如何变化,我们都有自我调节的本事。
逃避挑战是人类的本能,但不意味着它是恰当的态度,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作出改变。
我们必须超越自然。
和原始人相比,现代人已经发生诸多的变化,这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在必须程度上,违背与生俱来的本性,发展第二天性。
人之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能够超越本性,乃至改变本性,尝试去做不合本性的事情吧?斯科特激励我们要勇敢地应对自我的问题,不要逃避。
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所有逃避者,都是阻碍自我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理解挑战,才能够爱来真正的安慰……我们只要勇敢地应对自我的'问题,我们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阅读《少有人走的路》缘起于某日偶然收看的节目——“总裁读书会”,当期节目中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徐海瑛女士向大家推荐了她多年珍藏案头、时看时新、不断汲取养分、开导心灵的心理学读物——《少有人走的路》。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何红
这本书作者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书中把自律写的很清楚,对我自己帮助很大,里面所谓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不是很理解,但是是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大启发,也就是什么叫做成熟。
面对放弃、面对痛苦,其实人生重要的不是行为,重要的是态度。
尤其是父母如果不能延迟满足感,孩子长大之后会看到问题假装没有看见,他会等到事情自己过去,作为父母要先要自身成长、自我强大。
书中写到真正的成熟包括自律和承担责任。
自律的定义就是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
1.自律的表现就是延迟满足感,麻烦的事是积极动手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往后推,如刷刷微信,看短视频不断重复就是浪费时间。
父母能做到自律孩子才会做到延迟满足感。
2.合理承担责任,保持平衡,既要承担该我承担的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我承担的责任。
3.终于事实,鼓励说真话,不能只忠于自己的幻想。
自律的原则+投入、付出努力实现爱的有效方式,完美结合才能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走上少有人走的路。
另外,书中还写了很多教育子女的内容,真正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亦成为他人力量的来源;爱自己和爱他人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
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推荐大家有时间了看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心灵成长类书籍,通过作者的生动故事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启发人们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挑战传统观念,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
书中提出的“自律、责任和意义”这三大价值观让我深思,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和社会压力所左右,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价值。
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我意识到要更加自律,不被外界干扰,努力做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推卸责任,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幸福;同时要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引导我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动力,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让我更加勇敢地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上学期浏览网页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当时简单在某网页的读书频道翻看了几页,觉得内容与市面上所谓的教人成长的书没多大区别,于是没有多留心。
年关将近,遇到一些事,内心颇不平静,不知如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如何解决,于是想起了这本书,决定将其买来,细细读过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明白了该怎样处理那些不如人意的事。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文版序的第一句话,“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它不像文学作品一样会让读者有美的感受,也不如诸如《怪诞行为学》之类的畅销书那样震撼,“它甚至会让你感觉到一点点的不舒服”,但同时,它也是一本一语道破我们长期以来所想却不敢想的好书。
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现象。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用奶瓶喝水,这是时髦、反叛还是在拒绝成熟?无数的大龄青年不愿结婚,他们真的是没有选好伴侣,还是害怕承担婚后的责任?数不清的成年人一遇到难题,就双手一摊:“这不是我的问题。
”他们果真是技不如人,还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一个正常的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因为那意味着规避痛苦、逃避痛苦,这恰恰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若贪图暂时的安宁,不能及时处理,就会谓词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从1978年初次出版到现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内容,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有理解心或者说同理心的人。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
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分为四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以及神奇的力量。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不仅是一部心理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与作者斯科特·派克一同踏上了一段探索心灵深处的旅程。
书中的观点深入人心,让人不禁深思。
作者以心理医生的角度,剖析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与挑战,以及面对这些挑战时人们应有的态度。
他强调,人生苦难重重,但正是这些苦难构成了我们成长的阶梯。
只有勇敢地面对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实现心智的成熟。
书中的案例真实而生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经历着不同的挣扎和抉择,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此外,书中关于爱的论述也让我深受触动。
作者认为,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爱他人来爱自己。
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溺爱,而是一种理智的、成熟的爱。
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理解他人,去包容他人的不完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爱的力量,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作用。
读完《少有人走的路》,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虽然这条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同时,我也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让他们也
能从中受益,共同探索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分享今天我们一起翻开《少有人走的路》这套书,它是一套较为通俗的心理学读物,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很少有这样一本书,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书中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书中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人生的真谛,只有理解了这个真谛,我们才不会哀叹自己的命运,而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是生命的常态,逃避只会让日子变得更加艰难。
回避问题和逃避苦难的倾向,使得我们很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现代社会变化速度太快,我们大部人很难跟上它的节奏。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和家庭都变得有些脆弱。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我们会关注躯体的健康情况,但却忘了心理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他一语道破了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是不愿承认的想法和感受,逼迫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从而引导我们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书中提到一个伟大的真理那就是:人生苦难重重,之所以我们会喋喋不休的抱怨、哀叹无数麻烦,是因为我们没有正视这种苦难,一旦我们理解了、接受了也就不会再对它耿耿于怀。
人生的每个阶段中都有问题,安静地存在并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学生时代的考试、择校,青年时期的感情、工作,中年时期的家庭、身体等,而在这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自律,派克将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推迟满足感,在面对一顿你必须吃完的丰盛大餐时,你是先从喜欢吃的入手,还是先将不喜欢的吃完?从这个小问题中,可以看出自己是先享受型还是先吃苦型。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最新范文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最新范文这是一本关于心灵和精神方面的书,很多时候它让我不舒服,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会让思想和心智更成熟。
”我喜欢这句话。
平心而论,我是个害怕麻烦的人。
很多事情只要不影响到我基本的正常生活,我都会选择视而不见,直到拖到不得不去解决的时候。
至于,别人口中所说的热心的帮助别人如何如何,基本与我无缘。
我得承认很多时候,我是个冷漠的人。
为了躲避很多无谓的麻烦,我会尽量避免跟别人有更进一步的接触。
就我工作的环境而言,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生活嘛……我的朋友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你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有时候话也不多,又理性,真是很难交到新的朋友啊!”或许,我该尝试着去改变一下,多和别人交流,多接受一些别人善意的邀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帮助别人,甚至,偶尔去请求一下别人的帮助。
当我选择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的时候,大脑就会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压力,潜意识里SWOT分析法就会运作,自动选择一条针对当前环境下的最佳答案。
当动力战胜惰性行动起来的时候心里更加有底。
久之,自信就会回来,而当精、气、神都有的时候,人离好运还会远吗?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最新范文最近有幸拜读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
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
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所写的,它确实是一本智慧的书籍,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书内容主要介绍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加自主、独立而自由的人。
这本书读完了,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为吸引人的是它的主题,因为很多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真正的生活,这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
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许多人往往面临困难。
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如何重拾自己的控制权,并逐步创造出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
派克在书中强调了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只有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种从内部理解自己,然后基于个人的目标与价值观进行行动选择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这种进程是持续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改我们对自己的理解。
另外,这本书还强调了“舒适区”的问题。
我们往往会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感到安全,事实上这种感觉非常易于产生依赖,让我们变得彻底依赖自己的舒适区。
然而,这通常会成为我们不自觉限制个人能力和价值观的墙壁,而真正的成长要求我们多冒险、勇敢地寻求挑战和机遇,拥抱新的、不同的体验。
我认为,本书中的大量建议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内在坚韧性,掌握情境感知的能力,让我们更加的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建立真正的个性和价值观。
总之,这本书内容丰富、有深度,对所有渴望自由、独立精神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书籍。
阅读这本书后,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内心的决心和勇气,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少有人走的路》中汲取到灵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题,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既有启发性、又有挑战性的观念。
以下是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感受。
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派克认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他提出了“内省”的概念,这是一种主动认识自己和自己的精神状况的能力。
内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规划日常生活,改善人际关系,甚至增强自我意识。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我想我恐怕患了拖沓症,买了很多的书,下载了很多的资料,可是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完全用在书上,我想也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吧,只是有这种毛病的人多些罢了,所以在即将来临的时刻,好好的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一年来哪些习惯是值得坚持发扬的,哪些习惯是必须摒弃改变的。
我想在一年间把买的书收集的资料好好的消化掉是最应该做的事情,我读了很多书进步很大,后来就差劲很多,这个读书还是要坚持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是08年买的书,也是看了很多遍都没有看完的书,主观原因是做事情缺乏坚持,虎头蛇尾,浅尝辄止。
客观原因是因为心理学的著作读到后面,难免枯燥,学术词过多,抑制阅读乐趣,然而就如同偏食不利于身体成长,偏学也不利于一个人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所以第一本必须拿下的书就是《少有人走的路》。
之前我读了《金字塔原理》学习了金字塔写作逻辑,也希望用这种思维逻辑去写写读后感,看看效果如何。
“问题与痛苦”这个话题作为该书之作多少让人有些诧异,毕竟在这个世界中,大部分宣扬的都是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憧憬,催人上进,诸如什么伟大的复兴之类的,而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却是不多的,然而细细读来却是茅塞顿开,有种醍醐灌顶的大悟。
当今国人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中,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找不到成功的真谛,相反一些所谓中国特色式的成功经验却被人们传颂,却不知这些所谓的经验与普世价值相距深远,格格不入。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指出一条成功的正确的方向--自律。
人生中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同样人生中不可能靠投机取得一切,面对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唯一可以依赖的方法就是自律,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带领自己走向未来。
做管理的三年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想成长的不用你去管理,不想成长的你管理也用处不大,一切都看自己,看自律。
自我成长也看自律,别人终究是外人,如果内心深处不去改变,则一切外力都是徒劳的,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坏了大事。
读书笔记之《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
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现在畅销图书榜单上,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
这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至今长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因此作者斯科特.派克尖锐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本书开篇即说: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
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其中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
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例如:我现在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今年8月在西南大学,好朋友送了一本书给我——《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旅程》,当拿到这边书的时候,一看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就爱不释手了。
短短一周读完第一遍,颇为震撼,对我来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读到这样优质的可以提升认知和自我水平的好书。
特别是里面的许多观点和方法论,是我一直在苦于寻找的答案。
因此,我决定将里面有用和有效的内容再次提炼,一是加深对书内容的理解,二是将自己融入到书里面,去解决那些理不清,道不明,但又时时影响我的那些主观的判断。
《少有人走的路》一共有八本,这本“心智成熟旅程”是第一本。
樊登讲书里面也特别推荐了这本,当我读完“心智成熟旅程”后,我又买了全套书,将最新的多的这本“心智成熟旅程”送给我的员工读。
这本“心智成熟旅程”,是这一套书的起点和根基,后面的七个系列,是基于第一本而从各个方面再深入探讨和以小说的方式来论述的。
这套书提到了许多作为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却自己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认为成熟应该是跟人的年龄成正比,但往往,我们生活中时常遇到的人,一把年纪了,认知和处事跟小孩子一样;比如,明明外在看上去合家欢乐,偏偏感觉不到理想中的幸福;比如大龄青年不愿意结婚,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还是害怕担责任;比如,孩子出现问题,是叛逆还是逃避;比如,常常的孤枕难眠,无法控制的浮想联翩,等等。
其根源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了这些现象?一个人的童年,对他未来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有些人深陷痛苦,却又接受现状?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当我们面临很多事情无法解开心结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和解,通过什么方法,让自己真正的成熟,而不再困扰,而不再让自己陷入新的困扰之中。
“心智成熟旅程”书中都一一给出了答案。
“心智成熟旅程”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如何让自己走向真正的心智成熟。
自律、爱、成长和信仰、恩典。
每一章都从问题出发,然后通过案例剖析,找到根源,再自我救赎。
我爱你,祝你幸福读《少有人走的路》的时候,我一直带着一个疑问:这是一本讲人们心理问题的书,题目“少有人走的路”是什么意思呢?直到读到最后,出现了耶稣的话语“被召唤的人众多,被选上的人寥寥”,终于破题,耶稣的话的意思,是指响应潜意识召唤的人太少。
同一章节还提到了《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其实在看到题目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道德经》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这与耶稣的话如出一辙。
少有人走的大道,指的就是潜意识的召唤,读本书读到第三部分,我抱怨“怎么不好看了”,因为前两部分太精彩和丰富,让我以为后两部分是画蛇添足和狗尾续貂,凑字数用的。
读到后面,才知道第三部分讲宗教是什么意思,重中之重是强调这句话:上帝是集体的潜意识。
这本书读到最后贯穿起来,终于理解了作者的意思:要响应潜意识。
得到这个结论后,再来看最精彩的第一部分“自律”和第二部分“爱”,这两部分的关系是: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而自律,是解脱心理疾病的良方。
自律的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都着眼于不逃避、不退缩、坦荡、诚实、接受问题、解决问题。
想要做到自律,心中要有爱。
爱,意味着积极和进步。
而积极和进步,扎根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
至此全书的脉络就理清了。
心理健康需要自律,自律需要爱,爱需要响应潜意识,响应潜意识的人太少,所以书名为“少有人走的路”。
反过来看这个逻辑链,结论就是:绝大多数人有心理疾病。
至少在目前的社交平台,大多数人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事实上《少有人走的路》雄踞畅销排行榜20年,正说明了心理疾病早就是群体性问题,如果把目光推到作者引用的《圣经》、佛经、《道德经》作者们的年代,就会理解,这个问题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全体人类的问题。
那么,在写和读这些文字的你我,极有可能也是心理疾病的患者。
好在,有了《少有人走的路》,我们知道该怎样进行自我治疗。
再看一遍逻辑的链条,治疗心理疾病,需要自律,自律,需要爱。
以爱作为节点来入手吧,毕竟这是大家关心的字眼。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分享
本书作者是斯科特.派克,是美国精神科医生,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曾经考虑竞选美国总统,虽然没有去竞选,但是后来他写的这本《少有人有走的路》,却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他从自律、爱、信仰、恩典等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书中讲到: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
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作者通过多年的心理治疗实践,认为心理治疗就是陪伴患者一起走向心智成熟之路,让患者通过自律去成长,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甚至认为心理治疗的实质也是自律的一种工具。
只有认识到人生本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苦难重重,我们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通过积极、全面的自律来消除痛苦。
而自律的源动力来自于爱,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意愿,并且通过关注和付出才能实现。
在我们心智成熟之路上还有一个障碍就是懒惰,只有心怀爱心积极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这也暗合了我国的经典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天人合一,然而就像西方那句名言“被召唤者众多,被选中者寥寥”,很少有人能在这个旅程上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去,这或许就是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少有人走的路》。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承担责任,用积极的态度,胸怀爱心做到自律就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有关《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范文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的书籍。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作
者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人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我,而不是被社会的期望和压力所束缚。
书中通过许多引人深思的故事和例子,告诫人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
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
同时,作者还提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和爱情是基于互相尊重
和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长久的关系。
书中提到的“第二道路”指的是一个人
选择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道路,而不是追求自我中心的欲望和利益。
另外,《少有人走的路》还强调了个人责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每个人
都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并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他还提到了道德观念
的重要性,道德的准则可以指引人们正确地行动。
阅读这本书后,我深感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勇敢地
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个人责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只有遵守这
些准则,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总的来说,《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思想深刻、引人深思的作品。
它教会了我如何追
求自己的梦想,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相信,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少有人走的路1、阅读前的问题怎样的路才是少有人走的路?看这本书的书名我以为这又是一本讲创业的书,看完才发现这是一本讲心理学的书。
这本书唯一提到少有人走的路是书中引用的伊斯兰教的诗歌:少有人走的路直到学院与清真寺光塔倾覆,我们的神圣职责才算大功告成。
作者引用这句话的想表达的思想是宗教信仰并非是思想不成熟是体现,一个人思想成熟了可以会摆脱对上帝的信仰,也可能成熟到去信仰上帝。
在我看来,这本书其实不应该叫少有人走的路,而更应该叫“多数人走的路”。
因为书中提到的心理的症状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所经历。
比如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神经官能症把责任揽给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把责任嫁祸给他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子女。
我想这俩种症状只要是一个人都会存在,除非他是机器,没有任何的情绪。
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因为看了书的前言,讲的是这本书能让人们认识到自我,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
这本书确认让我对自身的判断产生了变化,首先让自己知道很多时候的情绪波动和想法都是心理上正常,但是很多想法确实危险的,是病态的表现。
比如前面说的神经官能症,我的症状就比较严重。
2、这本书讲了什么?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苦难。
先告诉了人生的真相:人生本来就艰难,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告诉我们解决苦难的首要方法就是“自律”,并强调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而后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讲述如何解决:●推迟满足●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前面三点都很好理解,这里着重说一下保持平衡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灵活应变,就是自己要知道把握一个度,比如该生气时不要一畏的抑制自己,适当的生气也是有必要的。
关于爱首先作者给出了他关于爱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这里我十分同意作者的观点,也终于体会到小时候大人口中所说的:小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爱。
小时候的爱就是一畏的付出,一畏的迁就,那只是生理上的爱,用作者的话讲就是:陷入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