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简史1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 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马祖毅(陈福康,2005:v)):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的西学翻译。陈福康(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马祖毅,2004:22)。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简名:支谶)。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

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

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主流意识形态

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

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西域:包括今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

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权赏识。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其译文:文质调和。(质朴文丽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即直译与意译)

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支谦过分追求美巧,而且删削较多,在很多程度上损害了译本的忠实性。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所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使佛教普及化,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早期译经特点:

佛经翻译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口授”译者多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但中文程度低,像安世高等那样的人才凤毛麟角。

常集体翻译,“译场”,民间活动

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弃文从质”,“尚质”。

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往往从当时流行的道家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的名词。消解文化陌生感,以利于佛教的传播接受。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

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安。

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时俗有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既须求真,又须求俗);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佛智悬隔,契合实难)……

大致为: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

一方面描述了由于时空距离和受众知识水平所导致的矛盾和困境,另一方面也阐述了佛经文本的特殊性,译家须心存敬畏虔诚方能为之。

鉴于此,道安主张,翻译佛经必须谨慎从事,他反对删繁从简,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

同时他认为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的直译。

钱钟书认为,我国开宗明义论述翻译的首推道安,支谦的《法句经序》仅发头角而已(陈福康,2005:10)

道安虽有此主张,但他的弟子仍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附会来宣传佛教。

时至鸠摩罗什,佛教传入内地已有400多年,已基本上为中土文化所接受,佛教不必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