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某某单科·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考点】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解析】材料“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论不休,因此省略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汉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D项错误。
【答案】B2015年题组1.(2015·某某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某某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某某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史学理论——史料使用【解析】《某某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X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X安作《某某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某某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5·某某单科·4)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 B.皇帝C.郡守、县令 D.丞相【考点】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解析】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与选用啬夫无关,故A项错误;皇帝直接任命地方郡守和县令、县长,与选用啬夫无关,故B项错误;郡守、县令选用啬夫管理司法和赋税征收,故C项正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与选用啬夫无关,故D项错误。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长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名师点睛】此题命题意图是考察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此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五经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考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论语》属于四书的畴,而此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察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根底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开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名师点睛】此题命题意图是考察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此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考生对我国古代农业开展的认识和理解。
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开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
地主田庄的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
此题的干扰项为C项,井田制下也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但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是国家共有,实际上是君主私人所有。
井田制随着土地私有制确实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
2016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4分)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2.(4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3.(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利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4.(4分)黄宗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4分)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关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11.(4分)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①革命常人把广告当作发起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2014-2016年高考历史真题及模拟题地图式主观题汇总1.(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首先根据材料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角度,明确自己的观点。
可以是向外国学习,可以是传播中国文化,也可以是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与唐朝的繁荣等。
然后根据材料中展示的信息和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论证自己的观点,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述要有内在逻辑性。
答案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拓展认知]古“丝绸之路”与新“一带一路”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一整合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某某质检)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解析:题干呈现的是宗法制在中国的社会影响,而不是对官僚的影响,A项错误;晚辈给长辈行礼,体现出血缘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同样,题干也并没有体现统治集团内部问题,D项错误。
答案:B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
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满足皇帝的私欲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强化君主的权力D.彰显皇帝的权威解析:把握材料中的“政治目的”,秦迁六国贵族、富豪,是让他们与故地分离,从而削弱地方割据,来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A、C、D三项与政治目的相差较远,排除,故答案选B项。
答案:B3.(2015·某某模拟)《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
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华夷之辨的民族认同、尊尚礼乐的文化认同,夏商时期礼乐文化还没有出现,A项错误;题干中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西周封建和分封制度的产物,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答案:B4.(2015·某某一模)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新东方在线关也2016年高考历史考试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关也老师为大家带来全国卷甲卷的解析。
【真题】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关也老师解析】24题,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选择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A当时统一文字努力,为什么不对?统一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并不是三国时期。
C当时字体流行实际情况,为什么不对?秦朝官方字体是小篆,但是民间已经通行什么字体?秦朝民间已经通行隶书,等到汉朝的时候,隶书已经升级成为官方字体,因此先秦古文和小篆已经是活在过去的文字,现在已经并不使用,并不是当时字体流行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刚刚讲丙卷提到过,甲骨文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汉字成熟了,那会已经有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有今天的常用单字,当时已经出现了。
因此这个题目本身应该选择B展示了整个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汉字演变过程当中由繁到简还是由简到繁,开始比较复杂,现在越发简化。
刚刚考文化史,现在考政治史。
【真题】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关也老师解析】25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三条线索一定要区别很清楚,君主专制线索还是中央集权、选拔官员线索,这道题是讲的科举考试制度。
察举制标准是什么,举孝廉。
中正制,出身豪门大族可以做官,应该选择D提升整个社会文化水平。
其他选项错在哪?科举考试其意义,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后来慢慢放松,唐朝的时候学过诗歌,魏晋南北朝,姓王谢是世家大族。
扩大官吏来源,任何人可以做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图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6·课标全国Ⅰ卷·T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答关键:汉代儒学官方化的理论依据、论证儒学神圣化的表现。
【解析】选C。
“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 ,故A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错误;“五经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是在继承久远的历史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显示出汉代儒学被奉为至尊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故C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错误。
2.(2016·课标全国Ⅲ卷·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字。
解答关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青铜器铭文内容的变化。
【解析】选B。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错误。
3.(2016·江苏单科·T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2016年——2018年三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3.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B4.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
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
这表明A. 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 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 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答案】D5.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该思想家还提倡A. 事异则备变B. 无为而治C. 仁政D. 制天命而用之【答案】D6.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C. “刑过不避大臣,赏着不进匹夫”D. “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答案】D7.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历史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图3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子体系的发展【名师点睛】汉字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便基本定型。
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就是这个含义。
文字的统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音容易发生改变,但书写方式不变,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统一。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陶文,但是他并不成系统,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后来发展到金文,大篆。
秦统一后使用小篆,民间后期产生隶书。
汉代之后又出现了行书,草书和楷书。
书法艺术也逐渐地形成。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名师点睛】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起源于汉代,当时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考察标准是孝廉,因此称为察举制。
到了魏晋九品中正制实行,由品评官来评定人员的优劣,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到了唐代,继续推行科举制,但是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人才依旧人数较少。
关陇门阀依旧控制着人才的任用,这也是造成唐代中后期政治混乱的原因之一。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才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学习之风,人才选拔也多通过科举制度产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图8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答案】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地图的形式来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
题干中有干扰信息“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初看好像要从空间角度分析试题,实际上此题首先要通过图片中的封国名称判断出此作品的时间是在西周时期,然后结合所学判断每个选项的时间是否与图片隐含的时间相符。
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C.宋汴梁 D.元大都【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中的“节度使”和“中书省”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唐朝,因为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项。
汉代我国还没有节度使这一机构和中书省这一机构,A项错误;宋代的节度使已经成为虚衔,不可能出现题干中现象;D项错误,因为节度使在元代被废除了。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节度使【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唐代设置节度使的目的是加强对边疆的保卫,但后来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后果,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到了宋代吸取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使其成为虚衔;元代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行省制,废除了节度使这一机构。
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
第5课古代希腊某某政治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考点】雅典的某某政治——公民的参政义务【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某某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项中的“形同虚设”不符合史实;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C项符合题意,参政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对部分不积极参政的公民会进行惩罚;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答案】C2.(2016·某某单科·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某某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考点】雅典的某某政治——雅典某某政治的局限性(直接某某弊端)【解析】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某某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的史实,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保障雅典某某政治,不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直接某某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说明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但没有涉及到导致雅典的派系纷争,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陶片放逐法”体现主权在民没错,只是讲述“陶片放逐法”无法真正体现公平正义,没有体现导致城邦内部混乱,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6·某某单科·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4分)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3.(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4.(4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5.(4分)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6.(4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7.(4分)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9.(4分)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0.(4分)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史记》的记载和汉画像石的描绘不完全一致,《史记》的记载相对比较详细,而汉画像石只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瞬间,故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表述,描绘形式不一致,故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石从民间立场,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史学研究•史料解读•史料的使用【名师点睛】史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
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
考点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6·课标全国Ⅰ卷·T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6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高仙芝的评价。
解答关键: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
【解析】第(1)题,据材料“唐朝开边拓土”及所处时代,得出其积极的边疆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将士体现出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综合国力的强大,民族和对外交往的繁荣等方面分析。
第(2)题,由“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知高仙芝为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由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知高仙芝的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答案:(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评述: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2.(2016·课标全国Ⅱ卷·T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3卷(解析版)2016高考历史试卷(全国3卷)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24(【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汉字?西周的宗法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材料为切入点,对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命题手法高超,具有相当的难度。
材料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比较容易理解,迷惑性最大的是D项,需要考生快12016高考历史试卷(全国3卷)速理解“青铜器的功用”的含义:盛装物件和陈设布列。
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综合理解主干知识。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5(【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适用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速度较快,不存在抑制之说,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且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故C项不选;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C解析: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
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通读材料我们可知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等权力较大,这说明皇帝的母系亲属地位较高,故C项正确;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况且两汉时期,抑制相权多通过设置中朝、设置尚书台等政治手段来完成,故A项错误;;“家天下”多属父系范畴,而外戚是“外人”,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家天下”之意,故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自从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后诸侯王势力大为弱化,故D项错误,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
史料实证类高考试题(37、38)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
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
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凤鸣……结论: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答: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答: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右图中A.①B.②C.③D。
④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右表中应填入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
这个国家是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1)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史官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君主的言行,所以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
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可知巡抚的出现削弱了六部的权限。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中日战争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
根据题干信息“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可知体现了国民党维护一党专政的用意,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
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故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规定,说明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
故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34.成立时间名称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答案】B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5.1947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的相关内容。
由“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实施有助于欧洲的联合,所以选A。
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3分)【答案】(1)原因: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土地的开垦。
影响:人口增长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开发,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也造成资源紧张,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草原荒漠化等问题,并引发社会矛盾,激起民变,造成社会不稳定。
(2)评价:近代学者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主要有向人口较少的地区进行迁移;兴办实业,发展经济;实行晚婚晚育等。
他们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缓解人口压力的问题,人口迁移只是暂时缓解,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兴办实业能够有效解决人口问题,但投资大,见效慢;晚婚晚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人口压力问题,但长久来看也会造成劳动力减少、老龄化程度提高等新的社会问题。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清代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
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土地的开垦等。
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紧张、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缓解人口压力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由“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人口较少地区迁移,严复则主张兴办实业;由“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可知还有人主张晚婚晚育。
对这些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都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和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