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

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

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试求

(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

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图1-37 题1-3图

a) b)

I

I

a) b) c) d)

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

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

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

(3) U AB+U CD+U EF+U GH=0.

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

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

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

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60W的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93.8W,100W 的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56W。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都在额定值下工作,可以这样使用。

1-7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为150W,额定电压50V,内阻1Ω,负载电阻可以调节。试求:(1)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额定负载。(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短路电流。

解:(1)I N=150/50=3A,R N=50/3-1=15.67Ω(2)U OC=50V (3) I S=50A

1-8 图1-39所示电路可以用来测试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已知R 1=2Ω,R 2=4.5Ω。当只有开关S 1闭合时,安培表读数为2A ;当只有S 2闭合时,安培表读数为1A 。试求电源的E 和R S 。

图1-39 题1-8图

解:由E/(R S + R 1)=2,E/(R S + R 2)=1得E=5V ,R S =0.5Ω。

1-9 图1-40所示电路中,已知E =100V ,R 1=2k Ω,R 2=8k Ω。试在(1) R 3=8k Ω;(2) R 3= ∞(即R 3 处断开);(3) R 3=0(即R 3 处短接)三种情况下,分别求电压U 2和电流I 2、I 3。

图1-40 题1-9图

解:(1)I 1 = E/(R 1+ R 2// R 3)=16.7 mA ,U 2= I 1 (R 2// R 3)=66.7V ,I 2=I 3= I 1/2=8.35mA ;

(2)I 1= E/(R 1+ R 2) =10mA ,U 2= I 1 R 2=80V ,I 2= I 1= 10mA ,I 3=0A ; (3)I 2=0A ,U 2=0V ,I 3= I 1= E/R 1 =50mA 。

1-10 试等效简化图1-41所示网络。

图1-41 题1-10图

解:将3A 电流源变为电压源与3V 电压源串联得到12V 电压串6Ω电阻,再将其变为2A

电流源并6Ω电阻与2A 电流源并联,得到4A 电流源并6Ω电阻①, 将6V 电压串3Ω电阻变为2A 电流源并3Ω电阻②

并联①②得I S =6A ,R=2Ω

,电路如图所示:

1-11 求1-42图中的电流I 。

图1-42 题1-11图

解:将6V 电压源变为电流源与6A 电流源并联,得到9A 电流源并1Ω电阻,再将其变

为9V 电压串1Ω电阻,与2A 电流源变为的4V 电压串2Ω电阻串联,即

I =(9-4)/(1+2+7)=0.5A

1-12 图1-43所示电路中,试求:

(1)开关S 断开时A 点的电位。 (2)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

(3)开关S 闭合时A 、B 两点电压U AB 。 图1-43 题1-12图

解:(1) I=(7+8)/(3+1+1)=3 mA ,U A =8- I R 3=5V

(2) 开关S 闭合时B 点的电位为6V ,I=(8-6)/(1+1)=1mA ,U A =8- I R 3=7V (3)U AB =7-6=1V

1-13 指出图1-44所示电路中A 、B 、C 点的电位

图1-44 题1-13图

解:(a) U C =0V ,U A =6V ,U B =3V

(b) U B =0V ,U A =4V , U C =-2V (c) U C =0V ,U A =12V ,U B =8V (d) U A =6V ,U B =-2V ,U C =-6V

1-14 图1-45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16V ,I S =2A ,R 1=12Ω,R 2=1Ω。求开关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和开关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I 。

图1-45 题1-14图

解:开关断开R 2= 1Ω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即电流源电流2A ,开关两端电压U 为电压源电

压与R 2两端电压之和U=16-2×1=14V ,

开关闭合,R 2= 1Ω电阻上流过的电流I 2= U S / R 2=16A ,I= I 2- I S = 14A

1-15 在1-46图中,已知I 1=0.1A ,I 2=3A ,I 5=9.6A ,试求电流I 3、I 4和I 6。

图1-46 题1-15图

解: I 3= I 1+ I 2=3.1A ,I 4= I 5- I 3=6.5A ,I 6= I 4+ I 2=9.5A

a) b) c) d)

12V

1-16 求1-47图中的电流I 。

图1-47 习题1-16图

解: I=0A

1-17 在图1-48中,已知U 1=3V ,R 1=10Ω,R 2=5Ω,R 3=4Ω,其他各电流如图所示。试求电路中电流I X 和电压U 。

图1-48 题1-17图

解: I 1 +2+4=0,I 1 =-6 A ,

I 2= I 1 +4=-2 A ,

I X + I 2=5A ,I X =7A , U=- U 1+ I 1 R 1+ I 2R 2 =-73V

1-18 求1-49图中各电流源上的电压。

图1-49 题1-18图

解: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I 1=-2A ,I 2=3A,I 3=7A,I 4=-2A ,I 5=-5A

U 1=10I 1+5I 2=-5V ,U 2=10I 1+2I 5-5I 3=-65V ,U 3=5I 3-4I 4=43V ,U 4=-5I 2+2I 5-4I 4=-17V

思考与习题

2-1 求图2-19所示电路A 、B 两端的等效电阻。

a) b)

c)

A

B

Ω

Ω

d)

e )

f )

图2-19 题2-1图

2-1解:a) R AB =[ (6// 6)+7]// 10=5Ω b) R AB =[ (4// 4+1)// 6+(2//2) ] //3=1.5Ω c) R AB =[(R 1// R 2)+ R 3]// R 4// R 5=0.75Ω d) R AB =4//6=2.4Ω

e) R AB =[ (8// 8)+4]// 12+(20// 5) =8.8Ω f) R AB =(24// 24)+ (12//12)=18Ω

2-2 试求图2-20所示电路

5Ω电阻上的电压U 。

图2-20 题2-2图

解:电路如图2-20所示: 并联分流:I 1=

34

84

?+=1A ,U=5I 1=5V 2-3 在图2-21中,R 1= R 2= R 3 = R 4 =30Ω,R 5=60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图2-21 题2-3图

解:S 断开,R AB =(R 1+R 2)//(R 3+R 4)//R 5=20Ω

S 闭合,R AB =(R 1//R 3+R 2//R 4)//R 5=20Ω

2-4 电路如图2-22所示,已知外加电压U 为200V ,电路总消耗功率为400W ,求R 及各支路电流。

图2-22 题2-4图

解:电路如图2-22所示: I=

=U

P

2A ,I 1=

I ?+++)50//5050(2550//5050=1.5A ,I 2=I-I 1=0.5A ,I 3=I 4= I 2/2=0.25A R=(U- 25I 1)/I=81.25Ω

2-5 图2-23为万用表的直流毫安挡电路。表头内阻R g =280Ω,满标值电流I g =0.6mA 。要使其量程扩大为1mA 、10mA 、100mA ,试求分流电阻R 1、R 2及R 3。

图2-23 题2-5图

解:(R 1+R 2+R 3)0.4=280×0.6 (R 1+R 2)(10-0.6)=(280+R 3)×0.6 (280+R 2+R 3)0.6=(100-0.6) R 1

联立解得R 1=4.2Ω,R 2=37.8Ω,R 3=378Ω

2-6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4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图2-24 题2-6图

解:电路如图2-24所示: a )I 1=3A

I 3=I 1+I 2=3+I 2 (1)

10I 3+100+40I 2=0 (2) 解得I 2=-2.6A ,I 3=0.4A b)电路如上图所示: I 1+I 2=3+5=8 (1) I 2+2=I 3+5 (2)

4I 2+2I 3-I 1=0 (3) 解得I 1=6A ,I 2=2A ,I 3=-1A

2-7 列写出图2-25中各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时所需要的独立方程。

a) b)

图2-25 题2-7图

解:电路如图2-25所示: a )I 3+I 4+I 5=0 I 1=I 4+I 6 I 6=I 2+I 5

R 1I 1+ R 4I 4- R 3I 3 -U S1+ U S3=0

-U S3+ R 3I 3- R 5I 5+R 2I 2 + U S2=0

R 6I 6+ R 5I 5- R 4I 4 =0

b )I 2=I 6+I 5 I 1=I 2+I 3 I 4=I 3+I 5

R 1I 1+ R 2I 2 -U S1 =0

R 3I 3 +R 4I 4 - U S2 -R 6I 6-R 2I 2 =0

2-8 用叠加原理求图2-26所示电路的电压U 。

图2-26 题2-8图

解: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60V 单独作用时:I=60/(3//60+40)=1.4A ,U /

=(3//60)I=4V 27V 单独作用时:I=27/(40//60+3)=1A ,U //

=-3I=-3V U= U /

+U //

=1V

2-9 用叠加原理求图2-27所示电路的电流I 3。已知U S1=9V ,U S2=-9V ,I S =9A ,R 1= R 2=

R 3 =1Ω。

40Ω

图2-27 题2-9图

解: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I= U S1/( R 1+ R 2// R 3)=6A ,I 3/

= I/2=3A I //

= U S2/( R 2+ R 1// R 3)=-6A ,I 3//

= I //

/2=-3A

I 3///= 3A

I 3 =I 3/+ I 3// +I 3///= 3A

2-10 用叠加原理求图2-28所示电路中电流I 。已知U S =9V ,I S =2A ,R 1=3Ω,R 2=3Ω,

R 3 =1.5Ω,R 4 =6Ω, R 5 =5Ω。

解: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图2-28 题

2-10图

I 1= U S /[( R 1+ R 4)//( R 2+ R 3)]=3A ,I /

= I 1 ( R 1+ R 4)/ ( R 1+ R 4 +R 2+ R 3)=2A I //

= I S R 2 / ( R 2+ R 3)=1.33A

I =I /+ I //=3.33A

2-11 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律求图2-29中流经电阻R 3的电流I 3。已知U =10V ,I S =1A ,

R 1=10Ω,R 2=5Ω,R 3 =8Ω,R 4 =12Ω,R 5=1Ω。

解:叠加原理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I 3/= U / ( R 4+ R 3)]=0.5A ,I 3//= I S R 4 / ( R 4+ R 3)=0.6A I 3= I 3/+ I 3//=1.1A

戴维南定律求解:

R 1

R 2

R 1

R 2

U OC =U+R 4I S =22V ,R O =R 4=12Ω, I 3=22/(12+8)=1.1A

2-12 求图2-30所示各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2-30 题2-12图

解:a)U OC =110+10=20V ,R O =10Ω b)

I=-(30+10-24)/(6+6)=-4/3A U OC =30+6I+10=32V ,R O =6//6=3Ω

c) U OC =10/(2+4) ×4=6.7V ,R O =6+(2//4)=7.33Ω d)

U OC =3×2+4×1+2×1=12V ,R O =2+1+2=5Ω

a) b)

c)

d)

b)

d)

2-13 用戴维南定律求图2-31中电阻10Ω上的电流I 。

解:-15+13+(1+1)I 1=0, I 1=1A 4-(1+1) I 2=0, I 2=2A

U OC +1×I 2-1×I 1-13=0,U OC =12V ,R O =(1//1)+(1//1) =1Ω

I =12/(1+10)=1.1A

2-14用戴维南定律求图2-32中电阻20Ω上的电流I 。

图2-32 题2-14图

解:(2+8+5+5)I 1+2-10+5-12=0, I 1=0.75A

U OC =-10+5+(5+5)I 1= 2.5V ,R O =[(3//6)+8)] // (5+5) =5Ω

I=2.5/(5+20)=0.1A

图2-31 题2-13图

思考与习题

3.1 在选定的参考方向下, 已知两正弦量的解析式为u =200sin(1000t+200°) V , i =-5sin (314t+30°) A ,试求两个正弦量的三要素。

解:U

m =200V ,s rad /1000=ω,200?

=?u

I m =5A ,s rad /314=ω,

i ?=30

3.2 已知选定参考方向下正弦量的波形图如图3-26所示, 试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

解:V t u V t u )6

sin(250,)3

sin(20021π

ωπ

ω-

=+

=

3.3 分别写出图3-27中各电流i 1、i 2的相位差, 并说明i 1 与i 2的相位关系。 a) b)

12

i i 1i i 1

c) d)

图3-27 题3.3图

解:a),2

,021π

??==正交; b),121θ??==同相;

c),2,2

21π?π

?-=

=反相; d),43,021π??-== i 1超前i 2 43π

-;

3.4 已知:A )45sin(210,V )235sin(2220?+=?+=t i t u ωω,求u 和i 的初相及两者间的相位关系。

解:?=?-=45,125i u ??,电流超前电压170°。 3.5 写出下列各正弦量对应的向量,并绘出向量图。

A

)90sin(14.14)4(A )30cos(210)3(V )240sin(2110)2(V )100sin(2220)1(2121

-=+=-=+=??t i t i t u t u ωωωω

解:V

U

1002201∠=?

V U 1201102∠=?

A

I 30101∠=?

, A

I 90102-∠=?

3.6 一电阻R 接到f =50Hz ,V 60100

∠=?

U 的电源上,接受的功率为200W 。求 (1)电阻值R 。 (2)电流?

R I 。

(3)作电流、电压向量图。 解:R=U 2

/P=50Ω,A

I R

6020∠=?

3.7 已知V

)

30

1000

sin(

2

220

+

=t

u

L

,L=0.1H。试求X L和并绘出电压、电流向量图。

解:X L =ωL =100Ω

I

jX

U

L

L

=,A

I

60

2.2

L

-

=

?

3.8一电容C=31.8μF,外加电压为V

)

60

314

sin(

2

100

-

=t

u,在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求X C、

?

I、i C 、Q C,并作出相量图。

解:

fC

C

X

ω2

1

1

=

==100Ω,

I

jX

U

C

C

-

=,A

I

30

1∠

=

?

,

A

V

Q

A

t

i

C

c

.

10

,

)

30

314

sin(

2=

+

=

3.9图3-28所示并联电路中,R1=50Ω,R2=40Ω,R3=80Ω,L=52.9mH,C= 24μF,接到电压为V

200

sin

2

10t

u=的电源上,试求各支路电流3

2

1

?

?

?

I

I

I、

、。

图3-28 题3.9图

解:V

U0

10?

?

=

Ω

=

=50

1

1R

Z,

Ω

=

+

=

+

=?

18

.

75

38

.

41

58

.

10

40

2

2

j

L

j

R

Zω,

Ω

-

=

-

=

-

=?

21

237

3.

208

80

1

3

3

j

C

j

R

Z

ω

A

Z

U

I0

2.0

1

1

=

=

?

?

,

A

I

A

I

Z

U

Z

U

?

-

=

=

?

-

=

=

?

?

?

?

67

0429

.0

,

56

.

21

23

.0

3

3

2

2

?

L

I

思考与习题

4.1 如图4-10所示,各相电阻相等,并由三相电源供电。若负载R U 断开,则电流表A1和A2 的读数如何变化? 为什么?

图4-10 题4.2图

解:A1变为相电流是原来的

3

1,A2不变。

4.2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三角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220V ,负载

阻抗Ω=10Z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

A Z

U

I p

p 22==

,A I I p l 3223==。

4.3某带中性线的星形联结三相负载,已知各相电阻分别为R U =R V =R W =11 Ω,电源线 电压为380V ,试分别就以下三种情况求各个相电流及中性线电流:

(1) 电路正常工作时。 (2) U 相负载断开。

(3) U 相负载断开,中性线也断开。 解:(1)

V U U

l p

2203

==,A R U I p p 20==,I N =0 A ; (2)A I pU

0=,A R

U

I V

p

pV

20==

,A R

U I W

p

pW 20==

,I N =20

3 A ;

(3)

A I

pU

0=,

A R

R U

I I

W

V

l

PW PV

3.17=+=

=, I N =0 A 。

4.4发电机的三相对称绕组作星形联结,设其中U、V 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

V )30sin(220?-=t u ω,试写出所有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

60sin(3220

?-=t u U ω

)

180sin(3

220?-=t u V ω )

60sin(3

220

?+=t u W ω )

30sin(220?-=t u UV ω )150sin(220?-=t u VW ω

)

90sin(220?+=t u WU ω

4.6 图4-11所示电路中,U相负载是一个220V 、100W 的白炽灯, V相开路(S断开), W相负载是一个220V 、60W 的白炽灯,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求:(1) 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2) 中性线因故障断开时,各负载两端的电压。

图4-11 题4.6图

解:(1)I PU =100/220=0.4545A ,I PW =60/220=0.2727 A ,I N =0.4A , (2)U PU =380×R U / (R U + R W )142.5 V ,U PW =380- U PU =237.5 V

4.7如图4-12所示,三相对称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频率为50Hz ,R =X L =X C =10Ω,试求各相电流、中性线电流和三相功率。

图4-12 题4.7图

解:

V U U l p 2203==,A R U I p pU 22==,A X U I L

p pV

22==,A X

U

I

c

p pW

22==

W

V U N I I I I ++= =22∠0o+22∠150o+22∠-150o,I N =16A W I

U P P pU

P

R

4840===。

4.8 一台三相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作星形联结,接在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源上,功率因数为0.8,消耗的功率为10kW ,电源频率为50Hz ,求:(1) 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电流。(2) 每相的等效电阻和等效感抗。(3)电动机的无功功率Q 。

解:

A Cos P U I I L L p 193==

=?

58.1119220

2

2

==

+

==

X

R I

U

Z (1)

又由8.0=?Cos ,得到87.36

=?,

87.36arctan

==∴R

X Z

? (2)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B)带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试卷(作业考核线下) B 卷(共 4 页) (1) 两个极性相反电压源串联一个电压为15V,另一个电压为25V,其等效电路为( A )。 A 电压源10V B 电压源40V C 其它 (2) 两个流向相同电流源并联,一个电流为2A,另一个电流为3A,其等等效电路为( B )。 A 电流源1A B 电流源5A C 其它 (3) 一阶RC电路中,R=10K,C=10F。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B )秒 A 10S B C 其它 (4) 稳压二极管加一定的反向电压,被击穿后会能起( A ) 作用。 A 稳定电压 B 稳定电流 C 其它 (5) 本征半导体入三价元素后成为( B ) 型半导体。 A N型半导体 B P型半导体 C 其它 2 判断题(25分):判断论述是正确(Y) 还是错误(N) ,并填入括号中。(每小题5分) (6) 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 Y ) (7) 诺顿等效电路是由电流源和电阻并联族构成的。( Y ) (8)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越大,完成过渡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N ) (9) 接触器是一种当电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的短路保护电器。( N ) (10) 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造成截止失真。适当增加基极电流可消除截止失真。( Y ) 3 问答题( 50分):请把具体回答写入各题“答:”的后面。(每小题10分)

(11) 求图中的电流I的值。 答:3A+9A- I=0 I=12A (12) 求图中的U=10伏,R=30欧。求电阻电压U1有效值。 答:串联电路,平分电压,电阻一样,故, U1=U/2=5V (13) 求t0时u c(t)。

数据库课后练习题

ORACLE数据库课程习题 1 通过SQL*PLUS等数据库访问工具登录数据库服务器时, 所需的数据库连接串是在以下哪个文件中定义的( )A (A) tnsnames.ora (B) sqlnet.ora (C) listener.ora (D) init.ora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2 以下关于数据库连接串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名一致 (B)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全局数据库名一致 (C)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的实例名(INSTANCE)一致 (D)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的SID一致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3 关于SQL*PLUS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SQL*PLUS是ORACLE数据库的专用访问工具 (B) SQL*PLUS是标准的SQL访问工具,可以访问各类关系型数据库 (C) SQL*PLUS是所有ORACLE应用程序的底层API (D) SQL*PLUS是访问ORACLE数据库的唯一对外接口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4 SQL*PLUS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A) 是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器运行的基础构件. (B) 是ORACLE数据库系统底层网络通信协议,为所有的ORACLE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 (C) 是ORACLE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一个工具,通过它可以向服务器发送SQL命令 (D) 是ORACLE客户端到客户端的点对点的通信工具,用来传递各个客户端的数据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5 命令sqlplus /nolog的作用是( )C (A) 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打开数据库. (B) 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C) 启动sqlplus,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D) 以nolog用户身份启动sqlplus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I )数据库定义功能;(2 )数据存取功能; (3 )数据库运行管理;(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 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 若干学生选修。请用E —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

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 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 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 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 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 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 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 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 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 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最新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将每题的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列表格中) 1、在电路中,一定为电源的是( C )。 A、蓄电池 B、电动机 C、发电机 D、电风扇 2、电流的方向通常规定为(B)的方向。 A、负电荷的定向运动 B、正电荷的定向运动 C、正电荷的自由运动 D、正、负电荷的定向运动 3、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是(B)。 A、正电荷 B、自由电子 C、正负离子 D、空穴 4、单位相同的两个物理量是(A)。 A、电动势、电位 B、电位、电流 C、电位、电能 D、电动势、电功 5、平时所说的负载过大是指(B)。 A、超过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 B、负载的功率过大 C、负载的电阻阻值过大 D、负载的电源索取的功率大于电源的额定功率 6、一段粗细均匀的导线接于电路中,电流为Ⅰ,将其对折后再接于原电路中,导线中的电流为( B)。 A、2Ⅰ B、4Ⅰ C、Ⅰ D、8Ⅰ 7、根据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可以分为几类(B)。 A、1 B、2 C、3 D、4 8、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时,电阻为R,当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到2U时,电阻为(C)。 A、2R B、0.5R C、R D、4R 9、电源的端电压等于电动势,这一结论适用于电路处于(A)。 A、开路状态 B、通路状态 C、短路状态 D、任意状态 10、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又搭接在一起,则白炽灯会( A )。 A、变亮 B、变暗 C、时亮时暗 D、不发光 11、某精确色环电阻用四环表示,已知该电阻的阻值为4.8KΩ±5%,则该电阻的第三环颜色为(B )。 A、红 B、橙 C、黄 D、银 12、由4只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了3号灯不亮外,其他3个灯都亮,把3号灯取下后,其余三个灯仍亮,其原因是(B )。 A、3号灯断路B、3号灯被短路 C、3号.4号灯之间导线断开D、1.2.4号灯由于被短路而受到保护 13、某一复杂电路有a条支路,b个网孔,利用支路电流法解题,须列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数据库概论必考经典例题及课后重点答案

补充题1 设R、S和W分别如下表,试计算:R∪W;R-W; S;∏A(R);δA=C(R×S)。 R S W 补充题2 假定R为2元和S为3元关系,将表达式进行转换: E1=∏1,5(δ[2]=4∨[3]=4(R×S)) E2=∏5,2,1 补充题3 将表达式进行转换: E3={t(2) | R(t)∧(?u(2))(S(u)∧u[1]=t[2])} E4={ab | R(ab)∧R(ba)} E5={xy | R(xy)∧(?z)(﹃S(xy) ∧﹃S(yz))} 习题2.5试用关系代数语言完成如下查询: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JNO=‘J1’(SPJ)) 结果:{S1,S2,S3,S4,S5}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JNO=‘J1’∧PNO=‘P1’ (SPJ)) 结果:{S1,S3}

πSNO (σJNO=‘J1’ (σPNO=‘P1’ (SPJ)))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SNO; πSNO (σJNO=‘J1’ (SPJ) ??σCOLOR=‘红’(P)) 结果:{S1,S3}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 (J) —πJNO(σCITY=‘天津’ (S) ??SPJ??σCOLOR=‘红’ (P)) 结果:{J2,J5,J6,J7}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工程中使用的同一种零件可以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供应商S1,供应的全部零件有{P1,P2},但是S5也可以供应P2零件给工程。 πJNO,PNO (SPJ) ÷πPNO (σSNO=‘S1’(SPJ)) 结果: {J4} 其中: πPNO (σSNO=‘S1’(SPJ) 结果:{P1,P2} 6)求S1提供的零件名PNAME; πPNAME (σSNO=‘S1’(SPJ??P)) 7)求给工程J1和J2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JNO=‘J1’(SPJ))∩πSNO (σJNO=‘J1’(SPJ)) 8)求天津的供应商给天津的工程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CITY=‘天津’(S??SPJ??J)) 或πSNO (σCITY=‘天津’(S))∩πSNO (σCITY=‘天津’(SPJ??J))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borrow 表) (reader表)1) 找出姓李的读者姓名(NAME)和所在单位(COMPANY)。2) 列出图书库中所有藏书的书名(BOOK_NAME)及出版单位(OUTPUT)。3) 查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名称(BOOK_NAME)及单价(PRICE),结果按单价降序排 序。4) 查找价格介于10元和20元之间的图书种类(SORT),结果按出版单位(OUTPUT)和单价(PRICE)升序排序。5) 查找书名以”计算机”开头的所有图书和作者(WRITER)。6) 检索同时借阅了总编号(BOOK_ID)为112266和449901两本书的借书证号(READER_ID)。##7)* 查找所有借了书的读者的姓名(NAME)及所在单位(COMPANY)。8)* 找出李某所借所有图书的书名及借书日期(BORROW_DATE)。9)* 无重复地查询xx年10月以后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READER_ID)、姓名和单位。##10)* 找出借阅了一书的借书证号。11) 找出与”赵正义”在同一天借书的读者姓名、所在单位及借书日期。12) 查询xx年7月以后没有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及单位。#13) 求”科学出版社”图书的最高单价、最低单价、平均单价。##14)* 求”信息系”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数。#15) 求出各个出版社图

书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总册数。#16) 分别找出各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数及所在单位。17)* 找出当前至少借阅了2本图书(大于等于2本)的读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18) 分别找出借书人次数多于1人次的单位及人次数。19) 找出藏书中各个出版单位的名称、每个出版社的书籍的总册数(每种可能有多册)、书的价值总额。20) 查询经济系是否还清所有图书。如果已经还清,显示该系所有读者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称。附录:建表语句创建图书管理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基本表的表结构:创建BOOK:(图书表)CREATE TABLE BOOK ( BOOK_ID int, SORT VARCHAR(10), BOOK_NAME VARCHAR(50), WRITER VARCHAR(10), OUTPUT VARCHAR(50), PRICE int); 创建READER:(读者表)CREATE TABLE READER (READER_ID int,COMPANY VARCHAR(10),NAME VARCHAR(10),SEX VARCHAR(2),GRADE VARCHAR(10),ADDR VARCHAR(50)); 创建BORROW:(借阅表)CREATE TABLE BORROW ( READER_ID int, BOOK_ID int, BORROW_DATE datetime)插入数据:BOOK表: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1,'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2,'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3,'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电工电子技术试卷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2.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3.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I L。 4.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5.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6.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7.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8.式Q C=I2X 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9.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0.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1.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大。 13.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频率为100Hz,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628t+30o)。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错) 2.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错) 3.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对) 4.一个实际的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呈现的电特性都是感性。(错) 5.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错) 6.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对) 7.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错) 8.中线不允许断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对) 9.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错)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论文格式

湖北理工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 论文名称:电工电子技术现状与发展 专业名称:自动化 班级: 10级自动化(1)班 学号:201040230113 姓名:明庭良 指导教师:黄松柏

成绩评定表 姓名明庭良学号201040230113 专业班级10级自动化(1)班 论文题目:电工电子技术现状与发展 成绩评定依据 考勤情况(30): 报告情况(70): 最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湖北理工学院课程(论文)任务书 课程(论文)题目:电工电子技术现状与发展 学生姓名:明庭良学号: 201040230113 指导教师:黄松柏 1.课程论文的主要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是非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通过查阅资料,书写电工技术基础理论、电气设备的使用、电子电路的应用、电工电子新技术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 2.课程论文的要求 (1)论文全文采用打印稿。正文字体采用宋体小四。 (2)有电工电子的现状与发展内容介绍。 (3)论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3.进度安排 (论文)各阶段起止日期 1 查阅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2012.4.9~2012.4.10 2 电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2012.4.11~2012.4.13 3 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2012.4.13~2012.4.15 4 整理论文全文2012.4.16 5 打印上交论文2012.4.16 4、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根据考勤、报告确定成绩。 评定项目基本内涵分值 考勤考勤30分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答案

一、判断题 1. N 型半导体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掺入五(三)价元素而获得。 (√ ) 2. 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因此带正电。 ( × ) 3.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电流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 √ ) 4. 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应工作在正向导通区域。( × ) 5 . 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发射极和集电极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 ) 6. 环境温度升高时双极型三极管的I CBO ,β,U BE 都升高。( × ) 7. 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 8.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9.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 10.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 )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不用考虑前后级的影响。( × ) 12. 多级放大器中,后一级的输入电阻相当于前一级的负载。( √ ) 13.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各级输入电阻之和。( × ) 14.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和。( × ) 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 ) 16.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正反馈。( × ) 17.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带负载能力强。( × ) 18. 串联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 ) 19. 当输入信号是一个失真信号时,加入负反馈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 ) 20.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 ) 21. 逻辑函数 1=+++=C B A C B A F 。( √ ) 22. 逻辑函数0=++B A B A 。( × ) 23. 逻辑函数A A =⊕1 。( × ) 24. 一个逻辑函数式只能用唯一的逻辑电路实现。( × ) 25. 译码电路输入是二进制代码,输出为高低电平。( × ) 26.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与取决于当前的输入。( √ ) 27. D 边沿触发器在CP 作用下,若D=1,其状态保持不变。( √ ) 28.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2n 个最小项。( × ) 29. 计数器属于组合逻辑电路。( × ) 30. 由同一CP 控制各触发器的计数器称为异步计数器。( × ) 二、选择题

数据库课本例题

Use basetest 【例1】查询全体学生的记录 【例2】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例3】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和出生年份。 【例4】在例3的基础上,将字段名替换成中文名显示。 【例5】显示学生表student中前5行数据。 【例6】查询学生课程表sc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例7】查询SC表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姓名、院系、课程号和成绩。 【例8】以student为主表查询例7。 【例9】查询表student中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姓名性别和各自的年龄大小。 【例10】查询年龄在21岁到23岁(包括21和23岁)之间的学生信息。 【例11】查询所有姓黄的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院系 【例12】查询数学系(MA)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例13】查询没有选修课(cpni)的课程名和学分。 【例14】查询cs系中男生的学号和姓名。 【例15】查询在sc表中选课了的女生的学号和姓名。 【例16】按学生年龄的降序对学生进行排序。 【例17】按院系、学号等对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例18】按院系、学号等对女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例19】按院系、性别查看学生的平均年龄。 【例20】在例19的基础上使用WITH CUBE关键字。 【例21】在例19的基础上使用WITH ROLLUP关键字。 【例22】求sc表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总成绩。 【例23】计算选修了课程学生的平均成绩。 【例24】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选修课程的数目 【例25】查询CS系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姓名以及年龄 【例26】查询学号为05007的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 【例27】查询选修了课程5的学生信息,并计算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以成绩高低排序。 查询所有系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姓名以及年龄 【例28】查询选修了课程6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例29】查询选修了数据库的学生信息。 【例30】查询选修了课程6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性别。 【例31】查询除了IS系的其他系中年龄不大于IS系中最小年龄学生的学生信息。 【例32】查询IS系的学生以及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 【例33】对例32使用UNION ALL子句。

数据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库基础 习题答案 1. 简述Oracle 12c的应用结构。 答:参阅教材 2. 简述Oracle与SQL Server的区别。 答:参阅教材 3. 简述Oracle 12c的新特性。 答:参阅教材 第2章Oracle Database 12c的安装和配置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Windows Unix 2. 1GB 3. 物理内存的两倍 4. orcl 5. 5500 6. SYSDBA Normal 第3章Oracle Database的体系结构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A B B D B C D D 二、简答题 1.什么是Oracle的实例?它是一种什么机制? 答:Oracle数据库系统指具有管理Oracle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每一个运行的Oracle数据库都对应一个Oracle实例(Instance),一个Oracle实例为存取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当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个数据库启动时,Oracle将分配一块内存区间,叫做

系统全局区(SGA),并启动一个或多个Oracle进程。因此实例是一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的集合。总之,Oracle实例是指数据库拥有自己的系统全局区和相关数据库文件的Oracle 服务器进程集,是存取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 2.段是什么概念?如何组成的? 答:表空间的下一级逻辑存储单位称作段,一个段只能存储同一模式对象。根据存储模式对象的不同,段可以分为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和回滚段。 3.Oracle表空间的概念是什么?常用的表空间有哪些? 答:表空间是数据库的逻辑划分,一个数据库在逻辑上由多个表空间组成。表空间相当于一个容器,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织在一起。表空间中的数据在物理上是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的,一个表空间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 常用的表空间有:系统表空间(SYSTEM Tablespace)、辅助表空间(SYSAUX Tablespace)、撤销表空间(UNDO Tablespace)、临时表空间(Temporary Tablespace)、用户表空间(Users Tablespace)。 4.Oracle的进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Oracle进程主要分为:服务器进程、后台进程和用户进程。 服务器进程:处理用户进程的各大请求,解释、编译和执行用户进程发出的SQL语句,负责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从数据库文件读入到SGA中的数据库缓冲区,并将SQL语句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应用程序。 后台进程:系统为了使性能最好和协调多个用户,在多进程系统中使用一些附加进程,称为后台进程。 用户进程:用户进程指运行应用程序或Oracle工具所建立的进程,它们向Oracle服务器发送所要执行的SQL语句 第4章数据库操作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B C B C 二、选择题 1. CREATE DATABASE 2. SHUTDOWN IMMEDIATE 3. DROP DATABASE 4. 启动实例装载数据库打开数据库 5. STARTUP FORCE 三、简答题 简述Oracle实例的4种状态?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部分习题答案2015

习题1 5.实体之间联系有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 答:1:1联系:如果实体集El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习,反之亦然,那么El和E2的联系称为“l:1联系”。例如:电影院的座位和观众实体之间的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l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l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l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例如:部门和职工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l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l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例如:工程项目和职工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7.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像和数据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答: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外部级、概念级和内部级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是依据外模式编写的; 模式/内模式映像包含在模式描述中,此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所以称为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习题2 1.名词解释: 超键: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关系的超键。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实体完整性规则:实体的主键值不允许是空值。 参照完整性规则:依赖关系中的外键值或者为空值,或者是相应参照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函数依赖:设有关系模式R(U),X和Y是属性集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Functional Dependency,简记为FD)于X,记作X→Y。 无损分解:当对关系模式R进行分解时,R的元组将分别在相应属性集进行投影而产生新的关系。如果对新的关系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元组集合与原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该分解为无损分解。 2NF:如果关系模式R属于1NF,且它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属于第二范式,简记为R∈2NF。 3NF:如果关系模式R属于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那么称R属于第三范式,简记为R∈3NF。 3.笛卡尔积、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笛卡儿积是一个基本操作,而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是组合操作。 设关系R的元数为r,元组个数为m;关系S的元数为s。,元组个数为n。 那么,R×S的元数为r+s,元组个数为m×n; 的元数也是r+s,但元组个数小于等于m×n;

数据库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数据库技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系数据库中的视图属于4个数据抽象级别中的() A 外部模型 B 概念模型 C 逻辑模型 D 物理模型 2.在下列关于关系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 表中任意两行的值不能相同 B 表中任意两列的值不能相同 C 行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 D 列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 3.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 A 完整性控制 B 安全性控制 C 并发控制 D 访问控制 4.关系数据库中,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表与表之间的() A 公共索引 B 公共存储 C 公共元组 D 公共属性 5.在MS SQL Server中,用来显示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 A sp_ dbhelp B sp_ db C sp_ help D sp_ helpdb 6.下面系统中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A Oracle B MS SQL Server C IMS D DB2 7.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RE 8.如果在关系的分片过程中使用了选择操作,则不可能是() A 水平分片 B 垂直分片 C 导出分片

D 混合分片 9.在一个实体集中,一个实体实例(一行)与另外多个实例(多行)相关,则这个实体称为() A 递归实体 B 弱实体 C 复合实体 D 联系实体 10.存在一个等待事务集{T0,T1,…,T n},其中T0正等待被T1锁住的数据项,T1正等待被T2锁住的数据项,T n-1正等待被T n锁住的数据项,且T n正等待被T0锁住的数据项,则系统的工作状态处于() A 并发处理 B 封锁 C 循环 D 死锁 11.在分布式数据库中,若存取数据时只需指出片段名称,不必指出片段地址,则称系统具有() A 片段透明性 B 地址透明性 C 局部映象透明性 D 异地透明性 12.某学校规定,每一个班级至多有50名学生,至少有1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必须属于一个班级。在班级与学生实体的联系中,学生实体的基数是() A(0, 1) B(1, 1) C(1, 10) D(10, 50) 13.关系R(A,B)和S(B,C)中分别有10个和15个元组,属性B是R的主码,则 中元组数目的范围是() A(0,15) B(10,15) C(10,25) D(0,150) 14.有一个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其中一台计算机A存有DBMS软件、所有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其余各节点作为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向A发出数据库应用请求,这种方式属于() A 集中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B 主从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C 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体系结构 D 分布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15.设有一个关系:DEPT(DNO,DNAME),如果要找出倒数第三个字母为W,并且至少包含4个字母的DNAME,则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WHERE DNAME LIKE A ‘_ _ W _ %’ B ‘_ % W _ _’ C ‘_ W _ _’ D ‘_ W _ %’ 16.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东大电工电子技术应用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 1 选择题( 25分):请把选中的题号填入括号中。 (1) 两个极性相反电压源串联一个电压为15V,另一个电压为25V,其等效电路为( )。 A 电压源10V B 电压源40V C 其它 (2) 两个流向相同电流源并联,一个电流为2A,另一个电流为3A,其等等效电路为( )。 A 电流源1A B 电流源5A C 其它 (3) 一阶RC电路中,R=10KΩ,C=10μF。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秒 A 10S B 0.1S C 其它 (4) 稳压二极管加一定的反向电压,被击穿后会能起( ) 作用。 A 稳定电压 B 稳定电流 C 其它 (5) 本征半导体入三价元素后成为( ) 型半导体。 A N型半导体 B P型半导体 C 其它 2 判断题(25分):判断论述是正确(Y) 还是错误(N) ,并填入括号中。 (6) 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 ) (7) 诺顿等效电路是由电流源和电阻并联族构成的。( ) (8)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越大,完成过渡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 (9) 接触器是一种当电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的短路保护电器。( ) (10) 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造成截止失真。适当增加基极电流可消除截止失真。( ) 3 问答题( 50分):请把具体回答写入各题“答:”的后面。 (11) 求图中的电流I的值。

(12) 求图中的U=10伏,R=30欧。求电阻电压U1有效值。 (13) 求图中的正弦电压u=141.4Sint伏,X L=30欧,R=40欧。求电阻电流i有效值。 (14)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P N = 10kW,U N = 380V,角接,n N = 1450r/min,效率为 0.875, 功率因数为0.87,I st /I N =5.5。求该电动机为星形联接时的启动电流。 (15) 写出图中R1=R f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u o=-u i 部分复习题答案 1 选择题 (1) A (2) B (3) B (4) A

数据库课后题E-R图

10 .试给出3个实际部门的E —R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各种不同的联系。 答: E 一R图,要求有三个实体型,而且3个实体型之间有多 3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和三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三个多对多联系等价 吗 3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和 它们拥有不同的语义。3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三个多对多联系如下图所示。 12.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 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E 一 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 11 ?试给出一个实际部门的对 多联系。 为什么 答: 3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3个多对多联系是不等价,因为 祷

13.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 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 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图画出此工厂产品、 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 14.试述层次模型的概念,举出三个层次模型的实例。 答: (I )教员学生层次数据库模型 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I >?研穿爾勺I Itff畫拓I I学号]ft若]皓] It'til I 职工号I 甘吿I研樂疗时I (2 )行政机构层次数据库模型 18 .现有一局部应用,包括两个实体: 请读者 自己设计适当的属性,画出性名、码和完整性 约束条件)答: 罔为: 关系模型为:作者(作者号,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地址)出版社(出版社号,名称, 地址,联系电 话)出版(作者号,出版社号,书的数量)出版关系的主码作者号,出版社号分别参照作者关系的主码作 者号和出版社关系的主码出版社号。 19 ?请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此数据库中对每个借阅者保存读者记录,包括:读者号, 姓名,地址,性 别,年龄,单位。对每本书存有: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对每本被 辄办驚也也1 1斡空1 r 1 口咸HL 枸 I IKV ]堆再I哥凭丽「I “出版社”和“作者”,这两个实体是多对多的联系, E 一R图,再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包括关系名、属 年站电 怖/:号 fl A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 1.1 电路的概念 (1)略 (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零、负电位、正电位 (2)3、1.5、3、1.5、0、3 (3)-7,-5 1.3 电阻 (1)3∶4 (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 10 4.4ρm 根据S 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 (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 220 === 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 (1)2540 1000 ===P W t h (2)略 (3)31680072002.0220=??==UIt W J 思考与练习 一、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二、选择题 1. C 2. C 3. B 4. B 5. B 6. B 7. C 8. B 三、填空题

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 R ρ =;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 1.5510=-=-=b a ab V V U V 10)5(5=--=-=c b bc V V U V 15)5(10=--=-=c a ac V V U V 15-=-=ac ca U U V 2.2.012024===t Q I A Ω=== 202 .04I U R 3.(1)210 100220 =+=+= r R E I A (2)2001002=?==IR U V (3)20102=?==Ir U r V 4.(1)8804220=?==UI P W (2)15840001800880=?==Pt W J (3)1440018005.042 2 =??==Rt I Q J (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 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1 电阻的连接 (1)5.04 2 11=== R U I A 10205.022=?==IR U V 1210221=+=+=U U U V (2)由于1 2 2 212 21R R R U R U P P = = 故142820 101212=?== P R R P 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