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称呼
- 格式:docx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5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1.基本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
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
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献上尊号曰“秦皇”。
【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古代礼仪文化常识礼仪即礼节与仪式,古代礼仪主要包含了以下2方面的礼节和仪式,即政治礼仪和生活礼仪。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仪文化常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一、谦称1. 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2. 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6.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7. 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8.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家”字。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二、敬称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 对:麾下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一、人物称谓(一)人物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2.称字、号、谥号、斋名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3.称官爵①称官名②称爵名4.称籍贯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6.特殊称谓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②职业+人名③姓+之+人名④封地+人名(二)谦、敬及贱称1.谦称①王侯自称:孤②臣子自称:臣③一般人自称:愚、某、鄙人④女子自称:妾2.敬称①称君王:陛下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高祖、太宗③称师长:夫子④称朋友、尊长:公3.上对下或平称:尔4.贱称:竖子5.表特定关系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②加“太”表示长一辈:③加“先”表示已经去世的尊长。
(三)“号”称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①表扬性的②批判性的③表同情的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5.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
谦称(1)王侯自称①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 意谓“我”“我的”, 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 他人不得擅用。
例如:朕为始皇帝。
(《史记》)②寡人皇帝的谦称, 译为“我”。
例如: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③孤皇帝及王侯的谦称, 汉以后盛行。
例如:权叹息日:“诸人持议, 甚失孤望。
”(《赤壁之战》)④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
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敢搞从者。
(《左传》)⑤不谷不善, 古代诸侯的谦称, 译为“我”。
例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 如何?(《左传·嘻公四年》)(2)一般人自称①愚愚蠢的人, 谦称。
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壁之战》)②某代替自己的名字。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为而已, 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③小人谦称, 译为“我”。
例如: 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矣。
(《左传·隐公元年》)④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 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 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 见识浅薄。
⑤不才/不佞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 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例如:至以“上下相孚, 才德称位”语不才, 则不才有深感焉。
(《报刘一丈书》) ⑥不肖即“不似”“不贤”, 旧时表谦卑的自称, 自谦自己没有本事, 不能继承祖辈德行, 多用于长辈死后。
⑦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
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
(《朝阳岩铭》)⑧贱子谦称自己。
例如: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无家别》)(4)女子自称①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译为“我”。
例如: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磋来之食。
’(《乐羊子妻》)②贱妾女子自称。
例如: 贱妾留空房。
(《孔雀东南飞<并序>》)③婢子受奴役的女子, 谦称, 译为“我”。
例如:若晋君朝以人, 则婢子夕以死。
(《左传·嘻公十五年》)(5)自称家人①家严亦称“家君”“家尊”, 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满称之阳早格格创做(1)王侯自称①朕本为昔人自称之词汇,意谓“尔”“尔的”,从秦初皇时博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比圆:朕为初皇帝.(《史记》)②鳏人皇帝的满称,译为“尔”. 比圆:梁惠王曰:“鳏人之于国也,经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③孤皇帝及王侯的满称,汉此后衰止.比圆:权叹息日:“诸人持议,甚得孤视.”(《赤壁之战》)④鳏君对于别国人满称本国君主.比圆:鳏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搞从者.(《左传》)⑤不谷不擅,古代诸侯的满称,译为“尔”.比圆: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佳是继!与不谷共佳,怎么样?(《左传·嘻公四年》)(2)普遍人自称①笨笨笨的人,满称. 比圆:笨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②某代替自己的名字.比圆:如曰今日当十足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问司马谏议书籍》)③小人满称,译为“尔”.比圆: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④鄙人昔人表满虚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家之人,又扩充为睹识短浅的“下雅”之人、“大圆”之人,后时常使用以表示自己职位不下,睹识肤浅.⑤鄙人/不佞良心为鄙人搞的人,昔人表满虚的自称.比圆: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鄙人,则鄙人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籍》)⑥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满虚的自称,自满自己不本发,不克不迭继启祖辈品止,多用于少辈死后.⑦后教教者大概读书籍人的自称. 比圆:整邑后教田玉书籍石.(《背阳岩铭》)⑧贱子满称自己. 比圆:贱子果阵败.归去觅旧蹊.(《无家别》)(4)女子自称①妾古代妇女对于自己的满称,译为“尔”.比圆:妾闻志士不饮匪泉之火,廉者不受磋去之食.’(《乐羊子妻》)②贱妾女子自称. 比圆: 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北飞<并序>》)③婢子受仆役的女子,满称,译为“尔”.比圆:若晋君往以人,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嘻公十五年》)(5)自称家人①家宽亦称“家君”“家尊”,正在他人里前对于自己女亲的满称.②家慈旧时对于他人称自己母亲的满辞.旧雅有“宽女慈母”之道,故有此称.③舍弟对于自己弟弟的满称.(称比自己辈分小大概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④拙荆旧时普遍人家丈妇对于妻子的一种称谓.“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热人家妇女的衣着,故以此代称.又做“山荆”“荆室”.⑤贱息昔人对于自己子女的满称.比圆: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⑥犬子对于人称自己的女子.比圆: 共犬子,祝龟龄,天教两老鬓少青.(《鹧鸪天·为老母寿》)又指对于他人女子的鄙称. 比圆:吾虎女安肯娶犬子乎?(《三国演义》)⑦强息本指年幼强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强的女女.⑧息女昔人对于中人称自己的女女为“息女”.比圆: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汉书籍·下希纪》)⑨小女对于人称自己的女女. 比圆:贫贱有小女.(《宋史》)敬称(1)称君王①陛下对于帝王的尊称,译为“您”.比圆: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仄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律由一统,自上古此后已尝有,五帝所不迭.(《史记·秦初皇本纪》)②庙号帝王死后,正在太庙坐室奉祀,并逃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于已死皇帝的敬称.比圆:时世宗享国日暂,不视往.(《海瑞传》)③殿下古代对于仅次于天子的侯王大概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克不迭称宫.汉代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共时,称侯王为“殿下”.唐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2)称臣子①麾下古代对于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引用的旌旗,为将帅指引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比圆:愿麾下沉天授之姿,背四海之视.(《三国志·吴志》)②脚下脚下人.不曲交称对于圆,而称对于圆的脚下人,表示尊敬对于圆,译为“您”.比圆:秦兵旦暮渡易火,则虽欲少侍脚下,岂可得哉?(《荆柯刺秦王》)③执事侍从.不曲交称对于圆,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于圆,译为“您”.比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④安排正在安排的侍臣.不曲交称对于圆,而称对于圆安排的侍臣,即称“安排”;表示尊敬对于圆,译为“您”.比圆:是仆末已不得舒愤慈以晓安排.(《报任安书籍》)⑤左右尊称,译为“您”.比圆:侧闻左右抱不世之才,特坐而独止.(《与于襄阳书籍》)⑥君尊称,译为“您”.比圆:今君有一窟,已得下枕而卧也.(《冯援客孟尝君》)(3)称师少①妇子尊称,译为“教授”大概“您”.比圆:妇子焉不教? 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弛》)愿妇子辅吾志,明以教尔.尔虽不敏,请测验考查之.(《齐植晋文之事》)②丈人对于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女”分歧,译为‘您”.比圆:至江上,欲涉,逢一丈人.(《吕氏秋秋》)③老对于老年人的尊称.如弛老、开老等.④女(fǔ) 古代对于男子的好称大概对于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与字时,正在字前加昆季叔季以示排止,而正在字后加“女”大概“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好称.另泛指对于老年人之尊称,如渔女、田女等.若读fù,则指女亲大概男性少辈之称.如祖女、伯女、舅女等.⑤亚女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女”.意为仅次于女亲的人比圆: 亚女北背坐,———亚女者,范删也.(《史记·项羽本纪》)⑥母古代对于贵族女子的一种好称大概泛指女性少辈.周代贵族女子与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伯)仲叔季排止,字后加“母”大概“女”以示性别.如姬本母、孟姜女等.另泛指女性少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⑦膝下古代后代对于女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籍里语.比圆: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报母书籍》)⑧爷旧称女亲大概尊贵者.比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是闻黄河流火鸣溅溅.(《木兰诗》)⑨下堂古称女母为下堂. ⑩泰山旧时呼妻女为泰山.⑪先考对于已故女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 ⑫先妣(bǐ) 对于已故母亲的敬称.(4)称伙伴、共辈的人①先死尊称,译为“您”大概者“先死”.比圆: 十九人谓毛遂日:“先死上!”(《史记·仄本君列传》)②卿尊称,译为“您”. 比圆: 卿东去,故应有此物,不妨一发及尔.(《世道新语·品止》)③子尊称,译为“您”.比圆: 子路日:“愿闻子之志.”(《论语·公冶少》)④公尊称,译为“您”.比圆: 公亦尝闻天子之喜乎?(《唐雎幸不宠命》)⑤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比圆:鳏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5)称对于圆亲眷①令堂:对于对于圆母亲的敬称. ②令尊:对于对于圆女亲的敬称.③令兄:对于对于圆哥哥的敬称. ④令弟:对于对于圆弟弟的敬称.⑤令妹:对于对于圆妹妹的敬称. ⑥令坦:对于对于圆女婿的敬称.⑦令郎:对于对于圆女子的敬称. ⑧令爱:对于对于圆女女的敬称.⑨千金:旧时尊称他人的女女为千金.贱称(1)小子贱称,含有蔑视的表示.比圆:小子无所畏,何敢帮妇语!(《孔雀东北飞<并序>》)(2)横子贱称,如共“小子”.比圆: 横子缺累与谋!(《鸿门宴》)表示特定闭系的称呼(1)加“从”表示叔伯闭系. 比圆:开安,字安石,尚从弟.(《开安传》)(2)加“太”表示少一辈. 比圆:必躬制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劳事》)(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少. 比圆: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一、谦称
(1)王侯自称
朕、寡人、孤、寡君、不穀(gu)
(2)臣子自称
臣、老臣
(3)一般人自称
仆、愚、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敏、不佞、贱子
(4)女子自称
妾、贱妾、婢子
(5)自称家人
家严、家慈、舍弟、拙荆(自己妻子)、贱息(自己子女)、犬子(儿子)、弱息(女儿)、息女(女儿)、小女
二、敬称
(1)称君王
陛下、天子、殿下、东宫、车驾
(2)称臣子、侍从
麾下(对将帅)、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阁下、左右(近臣)、近侍、君
(3)称师、长
夫子、丈人、老、父、亚父、母,膝下、高堂、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先妣(对已故母亲)
(4)称朋友、同辈
先生、卿、子、公、吾子(比“子”更亲热)
(5)称对方亲眷
令堂: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令尊: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兄:对对方哥哥的尊称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令妹:对对方妹妹的尊称
令坦:对对方女婿的尊称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三、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
尔,渠
四、贱称
小子、竖子。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称谓是指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语言、文字称谓的事物、
人和社会职务的名称制度,是社会秩序及人身地位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古
代文化中,称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称谓
1、父亲:古代常以“父老”“祖宗”、“父公”,“公父”等称呼父亲;现代则一般以“爸爸”或“父亲”称呼。
2、母亲:古代常以”母老“”祖母“”母公“”公母“等称呼母亲;现代则一般以“妈妈”或“母亲”称呼。
3、兄弟姐妹:古代常以“兄弟”“兄嫂”“弟兄”等称呼同父异母
或同母异父的兄弟;现代则一般以“弟兄”、“姐妹”称呼。
4、爷、奶:古代常以“爷”“奶”称呼爷爷、外祖父和奶奶、外祖母。
5、堂兄弟、堂姐妹:古代常以“堂兄弟”、“堂姐妹”称谓同父同
母的兄弟姐妹。
二、官称
1、皇帝:古代常以“天子”、“皇帝”、“圣上”称呼皇帝;现代
一般以“皇帝”称呼。
2、皇后:古代常以“皇后”、“后妃”、“太后”称呼皇后;现代
一般以“皇后”称呼。
3、皇太子:古代常以“太子”、“长子”称呼皇太子;现代一般以“皇太子”、“太子”称呼。
4、太子妃:古代常以“太子妃”称呼太子的妻子。
5、太监:古代常以“太监”称呼宫廷官吏。
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
父母、儿女、兄弟间的称谓:
1、家严(家君、家尊):旧时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2、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由严父慈母而来。
3、高堂:古代称父母。
4、膝下:古代儿女与父母通信时用的敬辞,书面语。
5、泰山:妻父为泰山。
6、东床:女婿为东床。
7、犬子:对小儿的爱称或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8、伯仲叔季:古时兄弟间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最末为季。
9、息女:年幼弱小的子女。
对别人父母、兄妹的称谓:
1、令堂:用于古时称呼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2、令尊:用于古时称呼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3、令兄:用于古时称呼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4、令弟:用于古时称呼古时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5、令妹:用于古时称呼古时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6、令坦:用于古时称呼古时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7、令郎:用于古时称呼古时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8、令爱:用于古时称呼古时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9、千金:用于古时称呼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有金贵之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1)自谦称谓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qiǎnɡ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 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古代文化常识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分为三种:①自称姓名或名。
Eg:‘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②用于介绍或作传。
Eg:“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③称所厌弃、所轻视的人。
Eg:《指南录后续》:“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人(男20,女15)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则出于礼貌和尊敬。
Eg: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王安石为王介甫,苏轼为苏子瞻,苏澈为苏子由。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两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Eg;“诸葛亮号卧龙,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关汉卿号已斋叟,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吴承恩号射阳山人。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叫谥号。
Eg;“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谬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Eg:‘称杨万里为杨诚斋,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称籍贯】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人称孟襄阳(湖北襄樊);张九龄是曲江人,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山西永济)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人称王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空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被称为康南海。
Eg:清末有一副饱含讥讽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古代称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介绍一些古代称谓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常见的称谓主要分为尊卑、男女、亲疏、职业和习惯五类。
尊卑称谓是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称谓之一,用于表示人们在社会地位和尊卑等级上的差别。
例如,皇帝被称为“陛下”,官员被称为“大人”,平民百姓被称为“老百姓”。
男女称谓是区分男女性别的称呼,男性被称为“公”,女性被称为“婆”。
古时候一些地方还有君主称位中女太监称之为“婢”。
亲疏称谓用于表示某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亲近的人可用宗亲或亲贤尊长称之,如父亲、母亲、祖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等。
对于自己非近亲却地位尊崇的人,也有一定的称呼,如师傅、恩公、养老大夫、大夫娘等。
职业称谓是用于表示人们从事的职业的称谓,古代社会中各种职业都有相应的尊称,如“医圣”、“文圣”、“华佗”等。
习惯称谓则是因地域、风俗、习惯等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称谓,如巴蜀地区称师母为“师父夫人”,江南地区称太太为“夫人”。
以上这些称谓都有各自的文化含义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礼仪制度以及了解古代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了解古代社会称谓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维系社会关系,体现出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情。
古代人称谓常识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
称呼也是一面镜子。
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人称谓常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古代人称谓常识1、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
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
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
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
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
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
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
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
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
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
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
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
一、必须是同姓。
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
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
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中国古文称呼
在中国古代,人们之间的称呼通常依据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来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文称呼:
1.君:用于尊称国君、皇帝等地位高的统治者,也可以用于
对长辈或上级的尊称。
2.臣:用于自称作为国君、皇帝等的属下或臣子。
3.朕:指皇帝自己,用于自称。
4.官人:用于对官位较高的人的尊称。
5.夫子:用于对学问深、地位高的学者的尊称。
6.先生:用于对有学问或地位较高的男性的尊称,相当于"
先生"或"先生"。
7.夫人:对已婚女性的尊称,相当于"夫人"或"夫人"。
8.小姐:对未婚女性的尊称,相当于"小姐"。
9.兄长:用于对年纪较大、地位高的男性的亲切称呼,相当
于"兄长"或"哥哥"。
10.弟弟:用于对年纪较小或地位低的男性的亲切称呼,相
当于"弟弟"或"弟弟"。
这些称呼在古代社会中很常见,但现代社会的称呼方式已经有所变化,更多地使用现代化的称谓,如先生、女士、老师等。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1.基本称谓在古代,人们使用不同的称谓来称呼别人,这些称谓包括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绰号、称谥号、称小名、称庙号、称尊号、称年号、称斋名和称籍贯等。
直称姓名通常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自称姓名或名,例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XXX自序其诗”。
第二种是用于介绍或作传,例如“左将军XXX之妻也”,“XXX与友期行”。
第三种是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XXXXXX 于前,XXX献谄于后”。
称字是古人在成年(男20岁、女15岁)时取的名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例如,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
称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例如,陶潜号五柳先生,XXX号XXX居士,XXX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XXX号玉溪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是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
绰号有褒有贬,例如XXX外号“XXX”,XXX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谥号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例如,XXX被称为XXX征士,XXX被称为XXX。
称小名是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
例如,XXX被称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例如宋朝XXX称太祖,其后的XXX称XXX。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只有XXX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XXX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献上尊号曰“XXX”。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一、人的称谓谦称:1、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2、自称:愚、敝、卑、臣、仆3、帝王自称:孤、寡人、朕4、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5、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称:妾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
(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三种: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谦称
(1)王侯自称
①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
称,他人不得擅用。
例如:朕为始皇帝。
(《史记》)
②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孟子·梁惠王上》)③孤皇帝及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
例如:
权叹息日 :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 (《赤壁之战》)
④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
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搞从者。
(《左传》)
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嘻公四年》)
(2)一般人自称
①愚愚蠢的人,谦称。
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壁之战》)
②某代替自己的名字。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
③小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左传·隐公元年》)
④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⑤不才/不佞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报刘一丈书》)⑥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⑦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
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
(《朝阳岩铭》)
⑧贱子谦称自己。
例如: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无家别》)
(4)女子自称
①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磋来之食。
' (《乐羊子妻》)
②贱妾女子自称。
例如: 贱妾留空房。
(《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
例如:若晋君朝以人,则婢子夕以死。
(《左传·嘻公十五年》)
(5)自称家人
①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②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
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③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
④拙荆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
又作“山荆”“荆室”。
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
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战国策.赵策》)
⑥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
例如: 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
(《鹧鸪天·为老母寿》)
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
例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三国演
义》)
⑦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⑧息女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为“息女”。
例如: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汉书·高希纪》)
⑨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
例如:贫贱有小女。
(《宋史》)
敬称
(1)称君王
①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
例如: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
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
例如: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
(《海瑞传》)
③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殿”即“宫殿”,“殿下” 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
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
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
唐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
(2)称臣子
①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
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
例如:愿麾下重天授之姿,负四海之望。
(《三国志·吴志》)
②足下手下人。
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例如: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柯刺秦王》)
③执事侍从。
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例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④左右在左右的侍臣。
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例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慈以晓左右。
(《报任安书》)
⑤阁下尊称,译为“您”。
例如: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
(《与于襄阳书》)
⑥君尊称,译为“您”。
例如: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冯援客孟尝君》)
(3)称师长
①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
例如:
夫子焉不学 ? 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齐植晋文之事》)②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
例如:
至江上,欲涉,遇一丈人。
(《吕氏春秋》)
③老对老年人的尊称。
如张老、谢老等。
④父(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
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等。
若读fù,则指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如祖父、伯父、舅父等。
⑤亚父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
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
例如: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史记·项羽本纪》)⑥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
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伯)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
如姬原母、孟姜女等。
另泛指女性长辈。
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
⑦膝下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
往往用于书面语。
例如: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
(《报母书》)
⑧爷旧称父亲或尊贵者。
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
兰诗》)
⑨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
⑩泰山旧时呼妻父为
泰山。
⑪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
⑫先妣(bǐ)对已故母
亲的敬称。
(4)称朋友、同辈的人
①先生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
例如: 十九人谓毛遂日:“先生上!”(《史记·平原君列传》)
②
卿 尊称,译为“您”。
例如: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世 说新语·德行》)
③
子 尊称,译为“您”。
例如: 子路日:“愿闻子之志。
”(《论语·公冶长》)
④
公 尊称,译为“您”。
例如: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⑤ 吾子 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
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
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 《左传》 )
(5)称对方亲眷
⑨ 千金: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贱称 (1)小子 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
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 南飞<并序>》)
(2)竖子 贱称,如同“小子”。
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
(《谢安传》)
(2)加“太”表示长一辈。
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
(《左忠 毅公逸事》) (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例如: 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 ①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③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⑤令妹: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⑦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敬②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④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⑥ 令坦:对对方女婿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