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的关系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阐述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背景及思考引言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与见证,所以建筑设计的发展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于建筑构造的理解,更体现了社会经济,科技,人文发展的时代特征。
而在如今社会各方面爆发式发展的当下,建筑设计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这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方向,正确的对待建筑设计的多元发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背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千城一面的弊端,我国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虽仍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导,但也出现了延续传统文化、注重新技术等多元化设计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多元发展,而不断涌现出的国外设计师的先进理念及优秀作品也为建筑设计多元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近年来,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理念,也为建筑设计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但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蓬勃发展不能仅是浮于建筑外形上花样百出、标新立异的表面文章,也要注重内涵和发展方向。
二、建筑设计多元化的思考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发展对人文关怀和自然生态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在逐渐从“国际化”向“本土化”转变,所以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也需要控制方向,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更多的立足在以人为本、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不断拓展和深化建筑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将建筑设计推向新的高点。
下面是对于多元化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1.以人为本、生态和谐应是建筑设计多元化的原则“以人为本”是以人的体验与感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遵从建筑使用者的感受,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层面需求,更要照顾人的精神层面需要。
例如当今许多大城市CBD的底层空间都采用宜人化设计,关注于人在其中的感受,通过各种手法塑造环境,形成闹中取静的休息环境和交往空间。
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形成良好的衔接与过度,最大程度上方便人的使用和通行。
城市设计中发展理念是什么
城市设计是指以城市为单位,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城市在经济、社会、
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城市设计中的发展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首先,城市设计中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的。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因
此在城市设计中,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创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其次,城市设计中的发展理念是多元化和包容性的。
城市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因此城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文化、宗教和社会群体的需求,创造一个包容性强、多元化的城市环境。
再次,城市设计中的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
城市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
主要来源,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该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设计中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和科技驱动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
市设计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城市设计中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多元化和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创
新和科技驱动的。
只有遵循这些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192.168.32.88\景观资料库建设\7-分类素材\建筑规划素材城市设计的定位与思考刘力:胡先生是清华大学原建筑学院院长和建筑设计院院长,他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接任几位老先生做建筑学院领导,且把建筑学院从文革之后一个过渡阶段,带到一个实力非常强大、在国内有影响,而且在能够向国外高国际水准看齐的发展阶段,在清华建筑学院的发展历程中,胡先生起到非常重要推动作用,在清华大学导师里面是实力派代表。
非常幸运的是胡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从我上大学第一堂课《建筑初步》就是胡先生给我上的。
到4年级做的酒店设计也是胡先生带我,毕业设计也是他带我,最后我是胡先生第一个研究生,留校之后在胡先生所在的第一研究教研组工作了三年。
所以说我在建筑设计方面所有的学习成就可以说和胡先生的教导分不开。
今天请胡先生给我们五合员工做一个学术方面的讲座。
大家欢迎。
(热烈鼓掌)胡绍学:各位早上好。
最近这些年我们学院在办公意识生态环境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同时我们以前几年做了城市一些干道总体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做得比较多,所以今天讲城市设计的体会。
城市设计很重要,从我接触以后,感觉建筑整个业务领域一下子拓宽了很多。
过去城市设计总是规划院、规划局搞,后来老百姓有好多意见,说这个城市弄得不好。
其实并不是每个建筑都是十分差。
但是有缺陷。
北京规划局、中科院看了他们搞的,都是画框框概念图。
路线图,突出颜色,就完了。
这和我们原来的说的城市设计本意有差别,大家知道,城市设计没有一个确切概念!我们国家现在从无序的城市规划到正式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中间最关键的就是城市设计。
比如说,现在所谓城市设计开始开发这条街,或者这个区开发,开发商首先问多大容积率,建筑高度多少?管理方一拍脑袋,规定这个地块容积率多少,什么用地性质,建筑高度是多少,这些数字怎么来的?有无科学依据?有没有美学基础?都没有,就是欠缺。
往往就是规划得不好,建完以后,所有开发商都依据这些数据,建筑高度60米,一律建到60米,100米,就全部做到100米,争取最大容积率,这是天经地义的。
城市规划心得体会感想通过城市规划学习我们明白,只有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在此谈谈心得体会感想。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城市规划心得体会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城市规划心得体会感想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只有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原则,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同时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常态化,秉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可以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下面将近一年的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一、聆听到了国家知名学者的授课,理论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期学习办请到了浙江大学知名的教授授课,机会难得,在理论上接收到了很多很多宝贵的新知识,新思想,教授们从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上授课了很多新知识,还列举了很多内地城镇化的经验,从我们相聚的实际出发,如何搞好兵团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思考的探讨问题,对我们以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和借鉴。
二、在城镇建设和规划上的思想受益匪浅。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下,如何结合我师团场现搞好团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专家们丰富的知识使我们大开眼界,我师的模式恰与专家闷得思路有共同实处,如何利用西部广阔的土地资源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我认为我师的模式恰恰符合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师抓住了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结合团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将团场小城镇建设置于大阿拉尔规划之内,导入秀水、绿心、花香、田园、安居、乐业六大元素,构筑可观可感、灵动的城镇景观,着力构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形成功能互补、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将沙漠戈壁打造了江南水景和园艺,将中心连队居住区,突出花园式别墅楼房布局,绿化、亮化、路面硬化配套完善,一团一色,一连一景,相得益彰。
利用军垦文化为内涵,打造小而精,秀而美的生态、宜居现代园林城镇。
或作为园林式小城镇示范区,按照江南风格进行规划、设计、配套、小区环境优美,立面造型新颖,水泊、石魂、花韵尽收眼底,让人赏心悦目。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
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
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1925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
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
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
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
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
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30北京规划建设B EIJ IN G CI T Y PL CANN IN G &CONS TRU C TION R EV I EW 1999・3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王景慧近年来,城市形象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大家对城市形象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对城市文化功能的追求,对城市应具有精神、文化功能的认同。
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裕,人们对城市文化功能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
目前,群众对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对建筑设计上过时的“时髦”很不满意。
为更好的改进城市形象,形成独具风格的城市特色,取得为群众满意的效果,有必要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作科学地剖析,以对它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城市形象所谓“形象”一般指的是外观,但对一个城市来说,只谈外表是不够的。
著名建筑师萨里宁曾经说过:“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
”所以,研究城市形象还必须涉及内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美好的城市不只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面貌,还应有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健全的城市功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创造美好的城市形象,既要重视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创造,又要考虑功能适用,体现对人的关怀,反映城市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2.城市特色城市形象是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其中最直观的就是城市面貌。
所以,创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是塑造美好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
城市特色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城市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川名胜等,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本因素。
如重庆是山城,苏州是水乡,西安为平原,从自然环境上它们已有明显的不同,在建筑及城市特色上也就会有鲜明的差别。
“人定胜天”曾经是我们的豪言壮语,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赋予了人类过去难以想象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但是人们越来越发现,对大自然的巧取豪夺和恣意践踏终究是要自食其果的。
要把城市建设得具有特色,就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表现自然环境的特点。
如果人工的建设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差异,那么特色也就在其中了。
一、纽约城市规划特色与思考(一)纽约印象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国际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其主要的商业、金融、政治等功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曼哈顿地区包括曼哈顿岛、伊斯特河(即东河)中的一些小岛及马希尔的部分地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岛。
曼哈顿高楼林立,5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就有600多幢,成为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尔街了,美国许多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均云集于此。
(二)纽约的规划特色1、有序的城市交通纽约市是美国城市中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又以曼哈顿地区为最。
曼哈顿地区虽然高楼林立,开发强度很大,人口密度很高,但是城市交通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忙乱和拥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
纽约的公交舒适、准时、方便、快捷。
首先公交车质量较高,也非常干净;其次,公交站点分布密集,一般纵向公交每隔2-3 个街区设一个站点,横向的公交每条街都有一站,便于市民就近上车;第三,在市中心地区专门辟有“公交专用道”,供公交线使用,其他车辆不得在这条道上行驶,保障了公交的快捷和准点;此外,纽约市政府还充分利用征油税、过桥过路费以及在一定路段除公交车以外的车辆不许“左拐弯”或“右拐弯”等等政策导向来鼓励市民多乘公交、少开私家车。
行色匆匆、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是纽约街头的一大特色,在纽约的城市交通规划中,行人享有很多优先权。
首先,大部分街道交叉口人行横道都有专用指示灯,绿灯的时间可以确保行人轻松通过;其次,纽约禁止红灯方向的车辆右转弯,保证绿灯方向的行人可以安全的走过马路;同时,纽约还规定沿街的商户、住户或者单位对其门前的人行道具有保洁和维护的责任,以保证行人安全。
正因为行人具有种种便利和优先的权利,纽约许多上班族都选择步行。
2、巨大的中央公园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中央,有一片宽敞的绿色空间,这就是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
文章编号:1672-4011(2008)06-0094-02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相结合张文君(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 要:城市设计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整体设计手段综合处理构成城市物质基础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使用功能、环境布局、空间结构和建筑艺术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T U-023 文献标识码:B城市设计是发展中的一种边缘性新兴学科。
它对改进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城市风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给城市规划、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使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更成熟,理论更丰富。
城市设计创造了城市特色,体现了规划设计的韵律。
城市特色是指城市在发展和建设的长河中,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探索、总结,不断深化和提炼所表现的城市的固有特点和个性。
通过构成城市物质基础各要素的体与态的表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城市特色在于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经通过城市设计才得以体现。
城市设计从宏观上创造城市风格,塑造城市特色,建筑设计从微观上表现城市规划。
科学的城市规划、别出心裁的城市设计和完美的建筑设计三者融合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反映风土民情的城市特色,才不会使城市建设相互拷贝,才能避免城市被人为复制,才能造就具有真正意义的城市特色。
作为一名城市建设工作者,我结合二十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观点。
期望我们的城市政府和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能够高度关注这个问题,重视城市设计,弘扬城市特色。
1谨访“城市特色危机”长期以来,广大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者们一直致力创造社会主义城市的新特色,城市建筑的新风格。
近年来,全国上下正掀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
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规划、设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城市规划作品和建筑设计作品。
但是,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浪潮中,城市规划的设计与管理工作都跟不上城市开发建设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多元化城市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景观设计愈加重要。
如何打造一个具有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城市景观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化城市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借鉴。
1. 多元化的意义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包容众多种族、文化、信仰等多种元素。
因此,城市景观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多元化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多元化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层次和活力。
不同的文化和功能元素相互交织、碰撞,使城市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
其次,多元化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交流和融合。
不同文化和功能的元素相互交流、包容、融合,可以让城市融为一体。
这不仅体现了城市的多元文化,也是城市社会进步的基础。
最后,多元化可以创造出更加富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景观。
不同文化和功能的元素相互辉映,成为城市的文化和价值的体现。
这样的城市景观能够提供更加温馨、亲切的感受。
2. 多元化的实践为了实现城市景观的多元化,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采取一系列的实践策略。
具体如下。
首先,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等特点,挖掘城市的软性要素。
城市的历史、文化等特征,是通过建筑、公园和城市坊邻等硬性设施空间,常常也是通过公园、地方盛事、节日与庆典和其他非硬性设施空间体验的推动下,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该注重挖掘城市的软性要素,如文化、民俗、习惯、习俗等,通过不同元素的融合,实现城市景观多元化。
其次,注重建筑的人文关怀。
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应注重打造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
不考虑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将导致建筑的同一化和城市的单调。
建筑应该融合多元化的文化、历史和氛围等方面的因素,以体现人文关怀,使人们在不同建筑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生活氛围等。
最后,提供多样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公共空间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有着密切关联。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摘要一个城市的建筑代表着城市的总体形象,也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其次通过实例介绍了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及意义等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重要性一、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1、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正面影响1.1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以高层建筑为主,尤其是住宅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密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人口居住的压力。
高层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闲置下来的土地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这些土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还能在城市建筑发生灾害的时候,作为安全区供城市居民使用,大大地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安全指数。
1.2增进人们的交往环境现代的建筑设计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筑有很强的空间重叠性。
所以工作在同一栋建筑内的人们拥有很方便的交通能力,即只需乘坐电梯就可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并且因为建筑设计的特点,可以使得很多的单位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使得人们能够很方便快捷地与他人交流,从而大大改善了人们的交往环境,使得交往不再被遥远的距离所限制。
1.3开辟人们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导航,能够凝聚整个城市的精神力量。
建筑设计能够根据城市的特点,在最合适的地方兴建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
当人们进入城市以后,目光就会被标志性建筑物所吸引。
而作为人们视觉中心的标志建筑,也在散发着其独特的文化韵味,渲染了城市中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人们心中关于城市的精神环境。
2、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2.1使周围环境变得单调我国目前的建筑还主要是方块形的设计,建筑外形相似性很大,并且巨大的建筑尺度也改变了街道的形状,使得街道也变得中规中矩。
这些变化都使得整个城市在整体外观中,被规则的形状所约束,丧失了原有的灵活。
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周围的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厌倦。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索与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也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现状、城市规划设计特性以及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特性和问题;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提出任务、寻找目标的过程。
做规划设计不能只是进行“答案搜索”,而是进“问题研究”或“目标分析”,因此,城市规划是一种不断调整、改造的变化过程,其目标也不是唯一不变的。
城市规划设计师不仅要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要有把城市各要素高度抽象化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现代的城市规划已不仅是物质规划和工程规划,而且是社会发展规划与环境规划。
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相当广,具有极大的信息量。
城市规划工作一般不是一个人所能胜任,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
一、城市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1、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
这种“规划失效”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但城市建设规模已经完全突破原定的框框。
另一方面总体规划的实施进程滞后于规划的期限。
2、城乡规划体制分割, 城郊接合部建设混乱。
城市郊区的规划管理没有具体细则,因而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只能将其划成空白地带。
实际工作中,规划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使得城郊接合部成了“两不管”的脏、乱、差地带,造成引人注目的“城市郊区病”。
3、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 自成体系。
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软件园、旅游度假村等可以独立进行规划,肢解了城市的总体规划,给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4、生态系统未得到重视。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分析1、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 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物质性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也在日益加快,城市设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生活水平,并且也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因此,必须要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设计。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功能引言就目前的情况,我国的城市设计理念主要是结合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同时不断的引进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对于城市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处。
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要,回归自然、突出时代、体现特色。
1 现代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和谐理念城市设计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第一步是城镇化,即将现有的条件较好的村落集中建立城镇,第二步是将城市边缘向城镇渗透合并。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设计既不是“从我开始,也不是从你结束。
”在确立城市的基本构想后,城市设计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前进的。
我们常常讲的城市活力和城市特色其实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它使人类感受到,城市中传统的东西有一种现代生活的韵味,而现代时尚有了传统的内涵在里面。
城市设计不是建筑本身的形体规划。
城市设计不是每个优秀的建筑单体的叠加,是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从这个角度讲可以将城市设计理解为学习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历史建筑、自然村落的环境,从中得到新的启发,在新的城市设计中加以利用。
其次就是如何应对城市现状,有效的解决现存的问题。
第三是对理想城市的追求。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都追求理想的城市环境氛围,从具体设施配置的物质基础,到文化风韵的精神追求都应着力去考证和研究。
城市设计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和谐存在。
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永远是一个和环境相匹配的元素,环境是主体建筑的重要陪衬。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建筑物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容器,它们承载着人们生活的点滴,同时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因此,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思考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实现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
首先,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的。
建筑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形态与建筑的设计应该相互协调。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等因素,以便保持城市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魅力。
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环境和传统,融入周围的景观,使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相呼应。
其次,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功能的交互上。
建筑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同时,它们也应该为城市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
例如,商业建筑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建筑可以提供文化交流与教育机会,住宅建筑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此外,建筑与城市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也会影响建筑的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关注以及社交媒体等因素都在对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些因素推动着建筑界不断创新,提出更加可持续和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思考建筑与城市关系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
建筑是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因此,建筑师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城市规划也需要考虑到交通、垃圾处理和能源供应等方面,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可持续城市的建设。
综上所述,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建筑应该成为城市的亮点,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
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在形态的协调、功能的交互、相互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
只有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得到合理考虑和平衡时,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和提升城市品质的建筑作品。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摘要:时代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脚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城市自身特色,这也是城市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可见,在发展城市过程中,要依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做好具有特色性的规划,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城市规划期间,要多吸取人民意见,获取政府支持,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特色;规划设计;自然环境一、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重要性1.1从城市形象角度,维持可观览性人文建筑、街道布景、居民生活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以点滴汇聚出城市的蓝图,展现城市之美。
故而,建设者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其可观性,在开拓城市新功能时,注意保留城市原始特色,或者结合新的元素,放大城市特色,不要以人工物质材料割裂其自然之美,需要考虑整体的和谐性和统一性,切勿因小失大,破坏整体建设格局。
设计规划前需要注意方案实施效果,保留城市的主体特色,保证城市的观览性。
1.2从城市生活角度,改善居住体验城市是人们工作生活、社交玩乐的主要场所,是服务于人的载体,因此,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其便民性,要能够带给人们良好的居住体验,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全新的活动场地,符合人类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建设规划目标。
1.3从城市价值角度,保护文化遗产近年来,文化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人们也日渐喜欢这类富含人文历史底蕴的城市,它保留了人类文明的踪迹,可探寻珍贵的物质文物资料和精神文明。
二、城市特色规划设计中的要点2.1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进行设计我国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在城市规划中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样要有全局观,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城市特色设计,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山水风景举世闻名,桂林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雨水充沛,从小孩到大人都听说过桂林,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人民币二十元的后面也是桂林山水图,桂林之所以被全国、全世界人们所知并能将景观选入国家发行货币的背景图,就因为拥有了喀斯特地形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不仅能成为桂林的名片,还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去参观旅游,发展了城市的旅游行业、提高了城市的GDP,为城市发展创造了贡献。
浅谈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密切且复杂。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物理和视觉元素的塑造,而城市文脉则是这些空间元素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
首先,城市文脉是城市设计的灵魂和导向。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价值体系,这些元素构成了城市的文脉。
城市设计者需要理解和尊重这些文脉元素,将其融入到城市设计中。
例如,城市的古老建筑、历史遗址或文化景观,都应被视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元素所代表的意义和故事,以使其在新的城市设计中得到传承和体现。
其次,城市设计是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和传播途径。
城市文脉是无形的,它需要通过物质空间和城市设计来传达和表达。
城市设计师通过创造具有文脉特色的公共空间、建筑形式、景观体系等,使城市的文脉得以物化和延续。
例如,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材料,来表达历史文脉的特色和内涵,使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城市文脉的魅力和影响力。
同时,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互动也体现了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城市文脉代表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方式,而城市设计则是将这种认知和适应方式转化为具体的物质空间和形式。
例如,许多古老的城市都依山傍水,其城市设计和文脉特色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相互影响也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城市设计和文脉特色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的期望和需求。
例如,未来派城市的设计风格和科技元素的运用,都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探索。
综上所述,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城市文脉是城市设计的灵魂和导向,而城市设计则是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和传播途径。
在城市设计和文脉特色的互动中,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体现特色、注重未来,让城市成为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未来展望的美好家园。
融入文化特色的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思考与实践在当代社会,交通发展迅速,客运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既是城市的门面,也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融入文化特色的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客运站的建筑设计中融入文化特色,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
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既可以是历史遗产,也可以是地方传统习俗的体现。
在客运站的建筑设计中,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
例如,在设计方案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采用传统建筑的柱廊、雕花等元素来塑造建筑的外立面,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其次,要考虑客运站所在城市的主题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主题文化,这种文化可以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历史传承的主题、城市形象的代表等。
在设计客运站的建筑方案时,可以从城市的主题文化出发,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以凸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例如,在设计方案中可以运用城市的主题颜色,将其应用于建筑的外立面、内部空间的装饰,从而与城市的形象相呼应。
此外,要考虑乘客的感受和需求。
客运站是服务于民众出行的场所,因此设计方案必须注重乘客的感受和需求。
设计师可以在建筑内部创造出舒适、宽敞、通风的空间,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候车、停留环境。
同时要注重照明、空调、噪音控制等细节,提高乘客在客运站内的舒适度。
此外,还可以为乘客提供文化展览、艺术装置等设施,使他们在候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
此外,客运站的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设计方案中应该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
可以采用绿化屋顶、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在设计方案中考虑本地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同时也能更好地与当地文化相契合。
最后,还应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在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客流量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要求,为客运站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城市意象》五要素心得总结--城市设计角度《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Lynch.K)的巨作,作者本人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一.道路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
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
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
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
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关于中小城市设计中城市特色塑造的思考
——以望江县青林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创造出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
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避免走进“千城一面”规划设计误区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生体。
随着人们对精神层次享受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的大城市开始恢复城市特色的塑造工作,但是还有太多的中小城市依旧处于“原始”状态,那我们的做这类城市的设计时,如何来处理特色塑造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的概念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望江县青林寺地块的城市设计为例,阐述笔者对于同类型城市设计中特色塑造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特色灵魂城市设计关系中小城市
1.对于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的理解
1.1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而言,城市特色可理解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城市社会为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当时的生产手段,利用并改造自然,创造出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城市特色是城市空间和物质要素的形象外在特征,它是一座城市的内容与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美好特征,贯穿于城市总体风貌、空间和建筑群体、建筑单体及环境小品各个层次之中。
1.2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它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为目的所进行的综合性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是对城市采取的一种人为的干预手段。
即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是满足社会的生活需要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2.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城市特色反映城市设计的底蕴所在: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风格,但城市特色却表现不一,这与人们从城市形成到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干预是否成功相关,城市特色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通过城市特色
可以检验一个城市的社会能力和社会水平;2、城市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能够为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做贡献;3、城市特色影响城市居民品质的塑造。
实质上,城市设计本身已经融汇于城市特色之中,及城市特色是支撑城市设计持续下去的底蕴所在。
2.2城市设计是城市特色表现的舞台:
合理安排城市诸特色元素,正确处理各特色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是城市特色的根本目标及实施目的,城市特色正是通过城市设计这个主观过程来创造并通过其实施来体现的。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筑、土地商品化的发展,要求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城市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多重考虑,努力创造新颖、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特色风貌。
3.中小型城市城市中城市特色塑造的思考
我国当前城市特色危机问题日益突出,古老文明所积淀的城市特色已不再显著,城市特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在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不明显,造成了我国城市发展千城一面的现实,吴良镛先生在其《城市特色美的认知》一文中,开篇就提出了城市发展的“特色危机”问题,认为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探索必须将城市特色的认知放到第一位。
不知道吴先生文中的城市是特指一类城市还是涵盖全部的城市,就城市特色塑造难易程度来说,大城市的特色塑造相比较中小城市来说是容易些的。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这里集聚这该城市所辐射的范围内所有的文化历史,自然地理资源等等。
所以在做大城市的城市设计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减法,如何把该地区的地域特色提炼、运用等,而小城市的设计则不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该城市是否有明显的特色资源,没有的话是否要创造一个出来,这也是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问题。
3.1中小型城市的特色是什么
本文所说的中小型城市是指一些特色不明显的城市,并不包括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就以望江县青林寺地块的城市设计为例。
经过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三个小组对于望江地块基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不能全盘否定的说,望江地块没有特色,我们调研的仔细程度也有很大关系。
特别是在看到寿县小组汇报时,我们的感觉更为强烈,一致的认为望江没有特色,设计无法下手,找不到着力点。
后来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我们太急功近利了,或者说我们都被主流的信息给蒙骗了。
翻开望江的介绍,总会看到几个字眼——雷池故里,三孝之乡,然后我们的眼睛就一直在雷池里盯着,在思考着是否要越雷池,怎么样的设计才能充分的体现所谓的雷池文化。
随
着设计深入,会发现要么和别人撞车了,要么继续不下去了。
我也一直被这些问题困扰着,在一次次的打击之下,我愤怒的放弃了,我们做城市设计一定要以文化为基础吗?雷池文化能代表望江吗?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人知道雷池,而不知道望江,也就是说雷池的文化内涵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望江发展起来。
细想之后才发现,我们一直在一个误区里转,我们把文化,把历史作为城市特色的唯一标准,寿县因为有了历史沉淀,所以是具有特色的,望江历史短,没有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是没有特色的。
现在我们不妨把望江县所有关于雷池文化的东西都抹去,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是水。
望江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区域,有发达的水系,可以说是一个鱼米之乡。
那么水事都可以作为整个望江的载体,我觉得是可以的,首先,望江本来就是水,雷池也是水,也就是说水承载和见证了望江的发展,那么用水来做为本次设计的特色载体是完全可以的。
有不少同学也在地块内布置了水面,但那都是“困”在雷池之内的水,本意是越雷池,殊不知仍在雷池里转悠。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件事,中小城市的特色不一定在总所周知的信息里,或许在民间、在自然...除了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环境之外,城市特色是否还有其他的形式呢?比如说本土居民的生活方式、节奏等。
人们都知道云南的生活节奏慢,这能否也是成为一种特色呢?至少,对城市设计是有重要影响的,慢节奏的生活对空间的要求是很挑剔的,需要足够的缓冲空间来容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减慢节奏。
在中小城市,城市特色不再是停留在书本或照片里的信息,而是所有人走进这个地方之后认知,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真的特色。
3.2 中小型城市设计中特色塑造的必要性思考
看完洪良平先生的《城市设计历程》之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市设计两个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
适应性是指城市设计是社会生活的趋势所向,要想取得长久的效果,必须根植于本土的土壤,同时,又要具有较高较远的前瞻性,即城市特色需要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以保证城市设计不被社会淘汰。
其实城市特色也具有相似的特征。
首先是根源性,城市特色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存在,总是从这片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然后是长久性,当一个特色形成之后,基本上是不会被抛弃的。
这两点都与城市设计的要求相符,所以,即使在中小城市中,城市特色的塑造也是有必要的。
困扰小城市特色塑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区域内特色的相似性,比如宏村、南屏和西递一
样,看了宏村之后,就没有在看其它地方的兴致了。
所以在中小城市特色塑造的时候,特别注意的是,宁愿舍弃“大众化”的东特色不要,也不能随大流,特色的关键在于不同,在于给外来人不同的感觉,即使这在本地是普通的。
总结: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是分不开的,相互依托与发展。
而中小城市的设计,其难点在于发现不同的特色,关键点在于把相同的文化做出不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