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全文
- 格式:docx
- 大小:23.17 KB
- 文档页数:16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形象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秩序稳定。
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加强文明行为教育和规范行为行动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出台一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环保意识,规范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环保的重要一环,许多大城市都已经开始推盛建立垃圾分类制度。
作为一个文明的公民,我们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政策刺激来规范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行为。
任何单位、个人对自己制造的垃圾负责,不随意丢弃垃圾,不乱倒垃圾池,同时鼓励投放废旧物品、废弃设备等需要回收的物品到相应的回收站处。
二、文明交通,规范道路行车道路行车上遵守交通法规不仅是文明行为的表现,也是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司机应该尽量避免违章行为,不在闯红灯、不行走机动车道,不乱停车、挡车、堵塞道路等非法行为;行人应该走人行道,不在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行走,不占用道路、尽量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
三、公德心,规范文明用语良好的社交礼仪是文明社会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礼仪待人,也是体现一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
公德心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言行举止方面,我们需要时刻牢记用词得体,虽然口不拢、腰不硬,却能让别人感觉不失礼节;不说粗俗话,不使用不文明词句,保持一种高雅的言谈风格;礼貌待人,不推搡、怒斥、暴力等行为。
四、文化素养,规范学术行为文化素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涉及到个体的教育素质、知识水平、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等各方面。
在研究、学习、创新等学术领域,也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处理好师生关系、同行关系等人际关系,完善创新、发展、评价等机制。
五、品德修养,规范道德行为品德修养是人类行为的一种重要规范标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循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学习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概述报
告总结小结
本报告总结了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重要性和目标,并提供了以下几点总结:
1.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强调了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
精神文明是指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研究贯彻该
条例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2. 增强公民素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要求公民应当遵守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
通过研究
贯彻该条例,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升自身的素质。
3. 创建和谐社会环境:《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文明行为,
建立和谐社会环境。
研究贯彻该条例可以促使我们尊重他人、维护
公共秩序,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4. 推动文明进步: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宣传和践行该条例,我们可以促进社会各界的文明进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总之,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一项重要任务,对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守该条例,我们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上所述,谨供参考。
***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明行为养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及其相关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弘扬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城市精神,传承***先进群体精神。
第四条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宣传表彰等工作。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加强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六条国家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人物、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人物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第七条每年3月为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月。
第八条公民应当维护公共秩序,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在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合理控制手机等电子设备外放音量,不妨碍他人;(二)不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诊所、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禁烟场所吸烟(含电子烟);(三)等候服务时遵守“一米线”标识,不拥挤、不加塞;(四)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广场舞、甩长鞭、打陀螺等娱乐、健身活动,遵守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不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五)观看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时,尊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演职人员和其他观众,文明喝彩;(六)不在英雄烈士纪念馆、陵园等场所喧哗、嬉笑打闹或者从事其他有损庄严的活动;(七)发生突发事件时服从指挥,配合应急处置,不聚集围观;(八)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管理》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总页数】4页(P25-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
【相关文献】
1.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执行《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法律适用问题意见(试行)的通知 [J],
2.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J], 无
3.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20年4月24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J], 孙力
4.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决定[J],
5.关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2020年4月23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J], 孙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分析报告总结小结1. 引言《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我国政府为了营造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而颁布的重要法规文件。
自该条例颁布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广泛开展了研究贯彻活动,为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
本次报告总结了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情况,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条例内容的宣传推广、条例的贯彻执行、条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士参考。
2. 条例内容的宣传推广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第一步,是对条例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都积极参与了宣传推广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渠道,使条例内容得到了广泛传播。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宣传推广活动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方式和手段。
比如,在学校中,开展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知识竞赛和主题讲座等活动;在社区中,组织了宣传海报和宣传车辆等;在企事业单位中,通过内部培训和宣传手册等方式传达条例内容。
总体来说,条例内容的宣传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于《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认知度。
3. 条例的贯彻执行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核心是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之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
在条例的贯彻执行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条例内容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导致了落实难度。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于条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条例落实不够到位。
其次,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条例的贯彻执行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在市容环境整治方面,一些地区仍存在乱倒垃圾、乱停车等现象,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
4. 条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目的之一是改善社会行为风气,提高公民素质。
通过对条例实施后的社会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看出一些积极的变化。
首先,条例的出台激发了公众对于文明行为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一些排队守纪、讲文明话等优良行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遵守。
《⽂明⾏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明⾏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以下是为⼤家整理的《⽂明⾏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的相关范⽂,本⽂关键词为⽂明⾏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明⾏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您可以从右上⽅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章,如果您觉得有⽤,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得体会中查看更多范⽂。
《⽂明⾏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市⽂明⾏为促进条例》宣传明⽩纸,叫我们对⽂明的重视,为了培养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促进⽂明⾏为,提升公民⽂明素质与社会⽂明⽔平。
对社会的未来,有美好的⼀天。
条例内容提到了不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纸屑,烟头,塑料袋、饮料瓶(盒)等废弃物,乱吐⼝⾹糖,乱倒污⽔。
这些不良⾏为。
在公共场合⾥:1、不能⼤声喧哗2、不⼀吐痰3、不破坏公共财产4、不随意插队。
还有⼀些关于权利的⼀些要求,在居民⽣活区饲养列⼊信仰名录的烈性⽝和⼤型⽝不可以养。
携⽝不能进⼊机关,学校,幼⼉园,⼀⽉博物馆,纪念馆,烈⼠陵园,美术馆等。
携⽝出户时不输全练,携⽝出户时不书束⽝链。
,不由成年⼈牵领。
不主动避让⾏⼈,不及时清除⽝便的⾏为是不良⾏为。
对⼈很⼤的不⽂明。
还有对社会的不⽂明。
还有,在⽣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爱⼼⼈⼠,会选择去献⾎,那些需要⾎的⼈,是多么想要学来把⽣命灌溉呀!在条例就出现了,就⿎励了⼀些话:“见义勇为,紧急求助。
⽆偿献⾎,捐献造⾎⼲细胞,遗体,⼈体器官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
”都是对⽂明的⿎励和学习。
我学到了,我们应该友善待⼈,为他⼈提供由利所能及的帮助。
种上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种上科学。
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觉抵制邪教!为了美丽的⼤莒南变成美丽的城市。
我决定:遵守⽂明从我做起,做好⾃⼰,严格遵守条例规定。
叫我们的城市更⽂明,更美好。
最后,⼩编希望⽂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心得体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了文明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通过学习与思考,我深深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
首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文明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文明行为是指体现文明礼貌、遵守公共规则、尊重他人权益及保护环境资源等多种行为方式。
这些行为简单而平凡,但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每一个人的文明行为都对社会的整体氛围产生影响,良好的文明行为能够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学习让我明白到文明行为对个人同样重要。
正确的文明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
只有具备文明行为素养,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融入社会。
并且,文明行为能够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通过学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具备良好的文明行为,为社会添彩,为自己增光。
此外,《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使我深刻认识到不文明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不文明行为不仅会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还会影响社会和个人的形象。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身边存在着许多不文明行为,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礼貌用语等。
这些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形象,也给自己的心情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文明行为,呼吁他人一起共同遵守,并积极参与文明义务教育,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后,学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我对实施文明行为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规范。
学习内容中详细规定了诸多文明行为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性,如文明用语、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购物等。
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评估报告总结小结摘要本文是对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评估报告进行总结的小结部分。
通过对条例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以促进社会文明行为的发展。
引言《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提倡和推动社会文明行为的发展。
自实施以来,该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次评估旨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文明行为的发展。
评估结果分析根据对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过程的调研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评估结果。
首先,条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
尽管该条例发布已有一段时间,但很多人对其内容和要求仍不够了解,社会影响力不够。
这导致了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条例的执法力度不够。
尽管有相关的执法部门负责对文明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但实际执法和监督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方面,执法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监督任务。
另一方面,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和不良行为的处罚不够严厉,缺乏有效的威慑力。
第三,条例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亟需改进。
目前,虽然针对文明行为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已经启动,但其内容和形式仍存在一些问题。
培训和教育应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注重实用性,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水平。
最后,条例在规范和监督网络文明行为方面仍存在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明行为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目前,对网络文明行为的规范和监督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言论方面。
需要加强对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建立相关的规范和监督机制。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关注。
可以通过各类媒体的宣传、举办文明行为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人们对条例的了解和认同。
河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全文)(2019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行政复议、审计等其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活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给付、行政收费、行政确认、行政登记、行政裁决、行政检查等行政职责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上级行政执法部门对下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实施行政执法监督的政府和部门称为行政执法监督机关,接受监督的政府和部门称为被监督机关。
第三条行政执法监督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合法公正、程序正当、违法必究的原则,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协调解决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并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重要内容,督促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督导,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第五条县级以上司法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的具体工作。
行政执法部门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负责本部门行政执法监督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建立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推进执法公开和执法信息共享,完善网上办案和网上监督,提高行政执法监督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5.30•【字号】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施行日期】2019.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城市管理正文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9年5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2019年5月30日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9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及其相关工作。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公序良俗、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
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个人自律、社会共治、奖惩结合、统筹推进的原则,构建政府组织、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规划指导、任务协调和督导检查。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负责本辖区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政策关于贯彻落实《文明行为促进
条例》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为了贯彻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我们开展了相关工作。
在此,就政策关于贯彻落实该条例的情况向您作汇报。
一、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采取了多种宣传教育措施,如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播放宣传片等,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观念。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文明礼仪培训,对涉及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并设立了文明服务岗位。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服务行业存在的粗俗不文现象。
二、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规范市民行为,我们开展了文明公益执法,开展了对乱扔垃圾、吸烟等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和处罚。
加强了管理,并对记者、媒体等宣传力度进行了加强,让市民充分了解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形成了“人人文明行,处处文明行”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管控措施
通过建设文明公共场所、加强管理设施设备建设与完善、调整市政工程设计、加强物业管理等多种措施,使公共场所得
到有效管理。
同时,加强对餐饮、商贸、游乐园等服务场所的监管,维护市民权益,提高市民文明行为的规范。
四、加强社会监督
我们积极加强对社会的监督力度,鼓励市民积极举报不文明行为,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公示,以达到倡导文明行为的效果。
比如定期进行文明示范单位评选、表扬文明行为典型等活动,让好的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的榜样。
总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措施,引导市民文明行为,创建和谐、文明、美好的城市环境!
敬礼!。
关于政策贯彻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代表单位,在负责调查研究《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向您汇报相关情况。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作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法规,自2024年施行以来,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旨在倡导和引导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行为习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公民素质提升。
我单位积极贯彻落实该条例,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们通过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宣传资料,将相关内容送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以提升大众对文明行为的认识和重视。
我们还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学生和公务员等群体,普及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大家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
其次,我们加强了相关规范的执行。
根据《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规定,我们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了各项文明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我们督促和指导员工、学生等群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遵守相关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此外,我们还鼓励了先进典型的表彰和宣传。
通过评选评议的方式,我们表彰了在文明行为践行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我们通过宣传报道、座谈交流等形式,向社会传递先进典型的正能量,倡导大家向他们学习,共同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在开展相关工作中,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
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较好地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意识。
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有所改善,员工、学生等群体的文明行为水平有所提高。
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合力,拓宽了宣传渠道。
先进典型的表彰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当然,在贯彻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习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研究报告总结小结.docx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研究报告总结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研究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并提出相关的小结和建议。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我国立法机关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引导和规范公民的行为举止,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深入研究了该条例的内容,并探讨了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了相关文献,包括《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全文、相关解读和评论等,深入了解了该条例的立意和主要内容。
2. 实地调研:走访了一些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公园和商场等,观察和记录了人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与《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相关的宣传和管理措施。
3. 专家访谈: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访谈,了解了他们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看法和建议,借鉴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研究成果通过深入研究,《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该条例对于塑造社会公德、增强人们的文明素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们还发现一些问题和亮点:1. 问题:人们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了解程度不够高,宣传和教育力度不足。
一些公共场所的管理不够到位,无法有效制止不文明行为。
2. 亮点:一些地区和单位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设立文明志愿者、开展文明宣传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结和建议通过研究和总结,《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传,提高公众对该条例的认知度和遵守程度。
可以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呼吁公民自觉遵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2. 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大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文明行为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制止和处罚,让公共场所成为文明行为的示范区。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2008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1月2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9月28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11月30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北省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九部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制镇的城区,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作业用工制度的改革。
环境卫生作业企业应当与环境卫生作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学习宣传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方案学习宣传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指导公民文明行为的重要法规,它的实施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制定本方案,以保障公民知晓条例、自觉遵守条例,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1.普及宣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高公众对于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识。
2.引导和激励公民自觉遵守条例,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加强对于违反条例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提高条例的实效性和公信力。
三、宣传手段1.制作宣传材料:在政府办公楼、社区、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制作宣传海报、标语、宣传册等资料,内容包括条例的主要内容、罚则和案例说明等。
2.开展示范活动:组织各类示范活动,如文明行为宣传演讲、文明行为模范评选、文明行为知识竞赛等,吸引公众参与并传播合理文明行为。
3.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4.定期开展宣传月活动:每年定期开展“文明行为月”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对文明行为的重视程度。
5.建立宣传网站和热线电话:建立专门的宣传网站和热线电话,提供关于《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详细解读、咨询和举报渠道,方便公众获取信息和反映问题。
四、培训措施1.组织培训会议: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召开培训会议,介绍和解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向他们提供相应的宣传材料,以便他们将相关知识传达给社会公众。
2.开展社区教育:在社区组织小型培训班、讲座等,向社区居民普及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居民遵守法律,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利用教育场所: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场所,开设专门的法律和道德课程,让学生学习正当的行为规范和法律知识。
五、监督和执法1.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反《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处罚案例的公开曝光,及时传达执法成果,引起公众警觉。
关于贯彻《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意见贯彻实施《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深化文明县城创建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市民文明素养的内在要求。
为扎实推进高水平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现就贯彻《条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大《条例》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的良好氛围根据《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公共媒体应该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传播效果,使《条例》的内容家喻户晓,提升文明行为的示范效应,营造共同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条例》纳入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内容,并适时组织举办《条例》宣传教育培训班,对《条例》的立法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系统解读。
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落实普法责任制,把《条例》的宣传教育融入到法治实践的全过程,在法治实践中加强对《条例》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有关部门在履行好系统内普法责任的同时,还应当利用普法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广场宣传栏等载体积极承担面向社会的普法责任。
二、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条例》实施顺利推进(一)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定期召开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有关重大问题。
(二)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负责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定期对《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通报。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文明行为表彰奖励制度,同时设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平台,研究制订不文明行为曝光工作规范。
(三)县政府全面负责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管理,将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由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综合行政执法、公安、农林、卫生计生、政法、信访、发改等部门及工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组成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完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监督检查、投诉举报、教育指导、奖励惩戒机制。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规范第三章鼓励与倡导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与引导公民行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规范及其促进工作。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文明公约规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
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遵循政府推进、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奖惩结合,推动形成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四条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文明公约等行为规范,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国家公职人员、教育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人物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公民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答复,并对投诉、举报人员的信息予以保密。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体应当积极宣传城市文明建设,营造鼓励和促进文明行为的氛围。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法提供公共财政保障;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信息共享、协同配合的协作机制。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日常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应当积极开展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组织村民、居民把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第七条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负责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做好下列工作:(一)制定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规划和计划;(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有关部门开展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三)建立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四)定期评估和通报本条例的实施情况;(五)办理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建议、投诉;(六)依法应当做好的其他工作。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体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一份重要的法律法规,它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我们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这份条例,对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增强全民文明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分享我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条例对文明礼仪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明礼仪是我们的社会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和坚持。
这份条例对于文明礼仪的规范化,具有示范意义。
例如,条例规定了一系列基本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不吐痰、不践踏草坪等等。
这些规定的执行,可以促使公民更好地树立起文明礼仪的观念和信仰,提升全民文明素质。
其次,条例对于公共秩序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公共秩序是我们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关系到人们的基本利益、社会和谐稳定。
但是,人们对公共秩序的认识和维护意识,有时存在忽视、疏漏的现象。
这一点,条例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措施。
例如,文中规定了在公共场所,严禁噪声扰民、乱涂乱画、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并对这些行为的违法行为给予了相应的规定,如罚款等。
这些做法,对于规范公共秩序有着积极的推进意义。
第三,条例对于增强公民的素质有着一定的作用。
素质是我们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而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保障。
条例通过严格约束和规范公民行为,激发公民对自身品德的提升,出现不文明行为的惩罚,促使公民更好地增强文明素养、道德品质和自律意识。
最后,条例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现实背景下,特别是面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加大,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追求的重点。
条例能够对社会文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推进文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深远意义。
总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一份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它的实施,在推动全民文明进步、规范公民行为、增强全民文明素质、营造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9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及其相关工作。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公序良俗、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
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个人自律、社会共治、奖惩结合、统筹推进的原则,构建政府组织、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规划指导、任务协调和督导检查。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负责本辖区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文明行为的宣传引导,协助做好本辖区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七条公民应当支持和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有权劝阻、制止、投诉、举报不文明行为,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国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第二章规范与鼓励第八条公民应当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及其他文明行为规范。
第九条公民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和管理规范,爱护公共设施、设备,维护公共秩序,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着装整洁得体,举止文明;(二)等候服务依次排队,使用电梯时先下后上;(三)语言文明,不大声喧哗,不使用低俗语言,不争吵谩骂;(四)妥善处置物品,不从建筑物、构筑物内向外抛掷物品;(五)开展娱乐、健身、宣传、经营等活动,应当合理使用场地、设施和电子视听产品、音响器材,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噪声值不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六)观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注重礼仪,有序进出场地,服从现场管理;(七)在规定时间、区域摆摊设点,不随意占道经营、店外售货;(八)遇有突发事件,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和安排,配合应急处置措施;(九)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条公民应当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合理使用环境卫生设施,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维护建筑物、构筑物、地面和其他公共设施整洁,不随意涂写、刻画、粘贴、喷涂;(二)牌匾、橱窗、条幅、电子屏标语及商业广告等使用的文字语言规范准确;(三)维护公共场所整洁,不乱发广告、传单;(四)减少吸烟行为,不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区域)吸烟;(五)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口香糖、塑料袋、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不乱倒生活垃圾、污水;(六)爱护公共场所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不采摘花果、攀折树木、损坏绿地;(七)保持公厕卫生,爱护公厕设施,文明如厕;(八)文明祭祀,不随意在城区道路抛撒、焚烧丧葬祭奠物品。
不在殡葬、吊唁场所之外播放哀乐,播放哀乐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九)参与烟尘污染防治,不在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不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等物质;(十)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一条公民应当遵守文明出行行为规范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维护交通秩序与安全,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不得强占他人座位;(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遵守乘坐规则,有序排队;(三)遵守乘车秩序,不得干扰驾驶人安全驾驶;(四)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按照划分的道路和方向行驶,爱护共享交通工具,规范有序停放;(五)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行驶,遇到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停车让行;(六)驾驶机动车规范使用灯光喇叭,低速通过积水路段,防止积水溅起妨碍他人;(七)驾驶机动车主动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警车等应急车辆,非紧急情况不得占用应急车道;(八)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横过机动车道时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不跨越道路隔离设施;(九)驾驶、乘坐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时,不向外抛撒物品;(十)不在车行道内进行兜售、发送物品或者乞讨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十一)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二条村民应当践行村规民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保持村庄街道卫生、整洁,不随意堆放垃圾、粪便、土石、柴草等杂物;(二)圈养家禽家畜,保持圈舍卫生,不影响周边生活环境;(三)遵守道路安全规定,不在公路打场晒粮;(四)妥善处理秸秆,不露天焚烧秸秆和杂物;(五)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公民应当维护社区文明,邻里友善、团结互助,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合理使用共用区域,不乱搭乱建,不在建筑物的阳台外、窗外、屋顶、平台、外走廊、楼道等空间堆放、吊挂影响他人生活、危害他人安全的物品;(二)爱护共用设施设备,不占用消防通道,不擅自占用他人车位;(三)在室内进行装修装饰作业,安装空调和排烟设施,使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应当遵守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四)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不在建筑物内的共用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五)饲养宠物,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持环境卫生,不干扰他人生活。
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免疫、检疫,携犬出户应当束犬链,及时清理犬只粪便,不携带导盲犬以外的犬只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六)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四条公民应当文明旅游,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二)爱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不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三)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旅游资源;(四)服从景区景点管理,爱护景区景点公共设施;(五)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五条公民应当文明使用网络,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二)传播健康信息,不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浏览不良信息;(三)诚信友好交流,不以发帖、跟帖、评论等方式侮辱、诽谤、欺诈他人;(四)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使用网络;(五)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六条公民应当文明就医,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尊重和理解医护人员,配合开展诊疗活动;(二)依法、有序、文明处理医疗纠纷,不得以任何理由扰乱正常诊疗秩序;(三)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七条各行业从业者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自觉遵守下列规定:(一)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履职尽责、勤政务实、廉洁奉公,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职工应当勤勉敬业、恪尽职守,遵守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三)商品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文明服务,自觉履行法定和约定义务;(四)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八条公民应当弘扬家庭美德,孝老爱亲,争创文明家庭,自觉遵守下列文明行为规范:(一)尊敬长辈,履行赡养义务,关心照料和看望问候老年人;(二)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三)兄弟姐妹友善关爱,相互扶助;(四)关心爱护未成年人,教育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五)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九条倡导下列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一)文明就餐,合理消费,不酗酒,不铺张浪费;(二)低碳生活,节约水、电、气等资源,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三)绿色出行,优先选择乘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四)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五)热爱学习,崇尚科学,情趣健康,抵制愚昧迷信及其他低俗活动;(六)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条鼓励和支持公民见义勇为,按照有关规定对见义勇为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和保障。
第二十一条鼓励和支持公民无偿献血,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组织)、遗体,依法保障捐献者本人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鼓励和支持单位、个人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等慈善公益活动,依法保障慈善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鼓励和支持单位、个人依法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依法支持和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鼓励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
第二十四条鼓励和支持公民为需要救助的人员拨打紧急救助电话,并提供必要帮助。
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公民,对需要急救的人员实施紧急现场救护。
第二十五条倡导和鼓励单位、个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和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章保障与监督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文明创建、文明行为及促进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对单位职工、会员的文明行为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和支持单位职工、会员劝阻、制止不文明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道德领域先进人物的困难帮扶制度。
鼓励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职位晋升、待遇激励等方面对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道德领域荣誉称号获得者予以优待。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应当组织指导制定市民公约,指导、支持行业协会、窗口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区、学校等依法制定自律章程、服务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业主公约、学生守则等自律自治规范,动员公民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应当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本单位职业规范要求、岗位培训和考核内容,做好本单位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二十九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应当对其工作或者营业场所、服务区域内的不文明行为予以劝阻;属于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报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并协助取证。
承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可以聘请文明行为义务劝导员,协助做好文明行为宣传引导工作,并保障义务劝导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