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试题样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D)。

A那烂陀B岳麓书院

C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D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

2.《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A)年。

A1862B1762 C1861D1772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着名高校(B)的校训。

A北京大学B(前)清华大学C南开大学D浙江大学

4.在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里,人永远是教育对象,追求知识和智能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B纽曼C查理斯·范海斯D詹姆士

5.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C)。

A自我反思模式B专家指导模式

C群体自助互动模式D专家介入模式

6.学校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属于(B)组织结构。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扁平制

7.下列决策模式中,(B)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

8.中国高校强调专业设置,(D)高校的专业意识淡薄,本科阶段没有严格的专业,代之以"主修领域"。

A俄罗斯B日本C香港D美国(该阶段的通识教育的比重是100%) 9.(A)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B布鲁姆C泰勒D施瓦布

10.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D)。

A定位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学习能力评价: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依据一定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

2、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和质相统一的概念,从量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含以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

三、材料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thewholeman)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因为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人们曾经试图强迫大学在这三种可能性之中选择其一。他们曾经问过,我们到底要让大学做些什么。经过考虑他们就说,既然大学不能十全十美,那它不妨在这三种选择里面确定一个。甚至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而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的机构、可以容纳一批专职人员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话虽如此,但在大学的理念看来,这三个方面是却是三位一体的。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也必然殃及这个被剥离出来的方面本身。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整体的必备要素。倘若将他们割裂开来,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选自雅斯贝尔斯着《大学之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学精神内涵和特性的理解。

(以下答案为廖廖个人编辑,考试时不宜照抄,至少要改写段首段尾处)答:据上述材料,我的理解如下: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大学理念更多的是表达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每所大学都有理念,但并非都有精神。2大学精神源于大学理念。3大学理念又基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并为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自我意识。它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风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如1940年汤用彤先生在致信北大校长胡适中所言:“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

灵魂之于身体。”人不可一日无魂,大学亦不可一时无精神。

二、上述材料的内容核心是:“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表明大学精神的内涵既包括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又包括研究与学习的统一。也就是说,大学是真理得到系统的研究又得到传播的场所,所以研究与教学必须统一,唯有如此,真理可以变得深刻而彰显。塑造“整全的人”,是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之需要,它们的目标应该是塑造“整全的人”,实现一种最宽泛意义上的教育。学生通过对真理的探索和研究,可以促进生命的成长。学生认识到学术研究的意义,获得深刻的人生满足感,以塑造恰如其分

的个体人性,促进个体人性的完美,使个体人性获得自由的发展。研究与教学的统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研究与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大学想通过科学的途径去寻求真理,研究就必然成为大学的基本任务。又因为这一基本任务以传承为先决条件,所以研究工作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教学必须统一在两者中科学研究是最重要的。

三、我认为,大学精神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大学精神的特性有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与个性。发展性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如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至今仍为不少学者接受和理解,是一个较理想、完美的观念,就需要我们传承下去;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化性而言,是对这种多元的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并包;二是对学术自由而言,对各种学术观点学术行为的兼容性并包;整合性一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之间的整合:二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文化元素的整合:三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然生成,是文化自然现象,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例如哈佛的求是崇真,剑桥的严谨、自由,北大的包容,清华的严谨务实。

有一位学生,她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四年后的出路。她觉得自己的性格挺外向的,不属于那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而且自己也很想进入一家较好的外资企业,做一名白领。于是,大学四年,她一步步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专业课程较认真地对待,保持平时的成绩在优秀之列,并几次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鼓励。由于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