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最新】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唐诗的特色谈起

林庚

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这里所谓的“今诗”指的是明诗。明代以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专意摹仿唐诗,但摹仿是陈陈相因没有生气的,所以“才脱笔砚”便“已是陈言”。至于唐诗本身呢,则千载之下仍是那么“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就更不是要去摹仿唐诗,而是要从中感受到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力。正是这种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形成为盛唐之音,展现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感受到饱满的艺术享受。

优秀的诗篇总是不断地激发着、唤醒着人们新鲜的感受,又以这方面的素养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发展。这乃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唐诗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的,又以它全新的创作不断地启发着人们。我们一方面欣赏着那些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唐诗由于它具有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就成为我们最好的学习的典范。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的,而且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的。例如明、清的诗歌,它离我们的时代比唐诗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明白易懂也并不难,难得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又正是唐诗为人们赞赏的一个缘故。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而唐诗却正是以其明白易懂而更为人们所百读不厌。这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唐诗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本来是允许有一定跳跃性的,有时跳跃得比较突出了些,就可能感到不那么平易;可是如果它因此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那么人们就会爱不忍释。语言的明白易懂乃是语言的美德,诗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却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之上,远离了生活语言,诗歌的花果就容易枯萎,明白易懂乃是诗坛的一条康庄大道。唐诗中既有大量明白易懂的杰作,又有少量不太明白易懂的名篇;这里的矛盾统一可以成为我们探索诗歌语言艺术奥秘最好的桥梁。而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这乃是它的最高成就,最鲜明的特色;这

也是唐诗为什么能那么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

研究唐诗繁荣的原因,也是我们学习唐诗一个方面的课题,我们很少看到人们对于其他时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有那么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这当然首先由于唐诗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诗歌高潮。而这个高潮又被传统地分为初、盛、中、晚,起伏分明的四个时期;我们也很少看到其他时代的诗坛有这么完整的时代性的划分,这当然也由于它是一个波澜壮阔巨大持久的高潮,所以才能分得清它的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而这个初、盛、中、晚的四个时期,又恰恰与唐代整个社会的起伏发展相为终始。唐代社会的发展乃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这两个高潮的息息相通,就更增加了初、盛、中、晚的鲜明性。这里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也就不限于诗歌本身,而是诗歌与时代的关系。诗歌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艺术,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而它的发展如何才能获得充分的成熟,则又取决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客观条件。这里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是我们研究唐诗的广阔领域。

(选自《唐诗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原文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唐诗,可以感受到唐诗的新鲜活力,获取饱满的艺术享受,进而在摹仿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B.学习唐诗,可以从中探索诗歌语言艺术的奥秘,领悟深入与浅出矛盾统一于一体的艺术技巧。

C.学习唐诗,可以探索诗歌与时代的关系,研究唐诗中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

D.学习唐诗,可以一方面欣赏其中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与法则。

2.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有着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为读者展现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让读者获得饱满的艺术享受。

B.唐代以后的诗歌都只知摹仿,陈陈相因,了无生气;唯有唐诗富于创新,色泽鲜妍,始终焕发出新鲜的活力。

C.唐诗有着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是读者学习的最好典范,以全新的创作启发读者探索其中蓬勃涌现的过程与法则。

D.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但浅近的语言却又能够取得精湛的艺术成就,深入浅出的高超艺术造诣能让读者百读不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能够得以繁荣,除了因为唐诗自身的内部规律使然,还得力于唐代社会处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阶段。

B.唐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是以春风得意的新鲜朝气而著称,读唐诗可以让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蓬勃豪壮的情怀。

C.唐诗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深入浅出的高度,明白易懂、一览无余,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读者自然爱不忍释。

D.唐诗是公认的诗歌高潮,相对于其他时代的诗坛,唐诗具有初、盛、中、晚的鲜明性,分得清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

罗治台

周围都是阳光女孩。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恰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蹭到鹂的面前很客气地问:大姐,您也是陪女儿来应试的吧。问话的妇女旁边站着一位甜甜的小女生。鹂见对方一脸的善意,便友好地摇了摇头说,不,我也是参赛的。那女人便好奇地“哦”了一声,之后便被她的小女生拉走了。

此时,轮到鹂上场了,鹂的心倒平静了许多,正如超女广告所说的,想唱就唱。鹂对着镜子稍稍整了整装,就从容地走到了前台。鹂没有多余的言语,上台便向三位评委行了鞠躬礼,然后说,我可以开始了吗?评委们点了点头。于是鹂定了定神,随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唱了起来。因为是清唱,而且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所以鹂选择了一首难度不是很大的民歌。可是在这短暂的一分钟的时间里,鹂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人生。那时她刚十九岁,百灵鸟似的,歌不离口。本来嘛,鹂在师范学院攻的就是声乐。那时,鹂的偶像就是才旦卓玛、王玉珍等顶级民歌手。

鹂的清唱还是让主评老师眼睛一亮,主评老师对鹂又重新审视了一遍,便客气地问道,大姐您是干什么工作的。鹂回答说,我没工作。主评便“哦”了一声接着问,您以前学过声乐吗?学过,二十多年前在师范学院。因为后来的一次意外,被汽车撞了,成了植物人。是妈妈用音乐把我唤醒的,我不省人事之时妈妈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用录音机反复播放国内著名歌唱家的歌,有才旦卓玛的,还有王玉珍、郭兰英的。妈妈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她们的歌。终于在二十年之后的一天,我伴着音乐的旋律醒过来了。再后来我就在音乐声中慢慢地恢复了一些记忆,身体也一天天康复起来,所以今天我就来了,想圆一圆我以前的梦。

鹂一口气说了很多,却把故事的原因给省略了。她是在某中学实习时,为了保护横过马路被一辆失控的汽车冲撞的小朋友而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成名的机会。

这段话深深地震撼着也是评委的美女歌唱家莺。几分钟前,莺对这位面相有点儿呆滞的中年妇女也来应试“超级女声”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想嘲讽几句。如今倒使她生出了几分敬重,她破例地走到钢琴旁,亲切地对鹂说:您会唱《雪山哈达》吗?鹂点了点头。于是,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而鹂的歌喉也在钢琴的伴奏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莺首先献出了掌声,观众席也爆发出掌声。

这时,主评老师很老练地对鹂说,大姐您先退下,我们三位评委商议一下再给您答复好不好?鹂便很听话地退了下去。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二比一,鹂进入前五十名。

复试的结果又出来了:鹂又进入到前二十名。

鹂却未能进入前十名,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鹂也很知足,尽管被阻挡在前十名之外,她还是流下了幸福和感动的泪。她朝着现场评委深深地鞠了躬。然后双眼四处搜寻着,她是在寻找评委老师莺,她不明白今天评委席上为什么没有莺老师呢?

鹂怎能知道呢?

莺老师在她进入前二十名之后,就自愿退出有丰厚报酬的评委席了,因为作为评委的她非常清楚当今粉丝们要的是什么,更清楚电视台和赞助商们要的是什么,而这一切鹂都没有----因为她的一次长睡,一切都已错过了。

莺老师是怕伤害一位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啊!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鹂”唱的20年前的流行歌曲引发了所有评委的共鸣,莺老师力主让鹂进入了比赛选手的前20名,但莺老师的理想与今天歌坛的各种“需求”不吻合,她只好主动退出了评委席。

B.“鹂”20年前就喜欢音乐,在师范学校主攻声乐,但当时没有遇到好时机;现在想重续20年前的生活和理想,于是参加了“超级女声”比赛。

C.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鹂”打招呼,纯粹是为了寒暄,虽然没有什么恶意,但多少影响了“鹂”参加“超级女声”比赛的心情,使她最终未能进入前10名。

D.这篇小说的不同人物身上都表现出一个“爱”字,让人油然心生敬意。既有“母亲”对女儿的深爱,又有“鹂”对学生的爱护和对音乐的热爱,还有“莺”对人才的珍爱。

E.这篇作品传奇式的、高度夸张的想象,竟能全部以写实的形态来承载,作家让我们相信,这是一篇看似情节离奇而内容高度真实的作品。

5.小说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仔细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莺老师对“鹂”的敬重的?

7.莺老师自愿退出评委席,这件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鹂”的落选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做人的角度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潮打空城寂寞回

—朱偰的人生和石头城

朱偰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幼时,执教于北京大学的父亲朱希祖躬自授读,谆谆教诲,期望良殷,朱偰亦立志自奋。朱自清在北大求学时期,是朱希祖的学生。朱偰才思敏捷,胜朱自清一筹。1932年7月10日,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与朱偰君一同赋诗,朱得句敏于我,诗成,皆出彼手。”1932年,朱偰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国立编译馆编审,年仅二十五岁。

从1950年始,朱偰陆续将父亲的藏书捐献给国家。至此,涵养了朱氏家族文脉的藏书,经历了岁月动荡、战争硝烟,如江河朝宗于海,由私有变为公藏。后来,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1956年8月,朱偰接到紧急报告,说许多人在城南拆明代的古墙。朱偰心急如焚,立刻赶到毁城现场。高高耸立的古城墙成为一堆瓦砾废墟,已经被拆到了中华门城堡附近。著名的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鬼脸城还未被拆除。令朱偰痛心疾首的是,他们把从古城墙上拆下的条石敲成小石子来铺路。东吴和南朝的遗迹,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顿时灰飞烟灭。

于是,焦急万分的朱偰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坚持要保护鬼脸城。他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并电告文化部。

1956年9月23日,朱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痛说“南京人民都知道加以爱护的南京城墙,现在竟遭市政建设部门局部破坏,实在是不可原谅的一种粗暴行为”,他“希望南京市人民委员会立即查明责任,加以处理,并设法制止利用城砖、拆除城墙的行为。有关责任部门应该立即做出检讨并作为教训,以避免今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致使国家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这篇文章被《光明日报》转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对南京方

面的批评,成为他被打为右派的祸根。

同样做过抗争以保护古城墙的还有梁思成,他的种种努力,也未能阻挡住拆除北京古城墙的时代风潮。朱偰被撤销一切职务,行政上降两级。1959年,被打入另册的朱偰,到出版社当编辑,时常被发配到农场,进行割麦子、拉板车、垒猪圈等重体力劳动。在生命的低谷之中,他的精神是高扬的,他以历史人物为素材,写了一些作品。

1966年8月26日,南京图书馆的造反派、红卫兵和南京工学院的红卫兵抄了朱偰的家。抄家之后是无休止的批斗。但是对于保护城墙的罪名,他永远不会低头认罪,他说:“关于拆城墙,我向政府提出批评,完全是从爱护文物出发,请允许我保留意见。”

朱偰晚年在回忆年少的读书时光时说:“那时我佩服鲁仲连,功成不居;我爱好乐毅,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我喜欢荆轲、聂政,支持正义,剪除强暴。那时我立志做一个大丈夫,干一番伟大的事业。”生于文化世家,文化的印记已经渗透到他的骨子里。中国传统的文人,虽身躯柔弱,但精神上充满浩然正气。

第四次写回忆录被没收之后,在生命中最后一个夜晚,朱偰化身为士可杀不可辱的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朱偰去世十年后,得以平反。他的终生至交刘海粟送来挽联:真理长存,铁骨丹心昭百世;是非论定,文章经济耀千秋。

一轮明月照耀着南京城残存的城墙,潮打空城寂寞回。朱偰的悲剧,带着无尽的历史沧桑,萦绕于此,逝去的再也不会回来。

(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朱偰(1907年4月15日—1968年7月15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为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等。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先生向政府提出意见,加以制止,最终阻止了南京的拆墙风潮,才得以有中华门瓮城和石头城的巍然屹立至今。

②朱偰这么解释自己对于文物保护的热情:“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亦当尽其一技之长,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使大汉之天声,长共此文物而长存。”

③江苏作协主席艾煊在《帽子和城墙》一文中说:“朱偰的那一顶难受的紧箍帽子,为南京人换回了一座中华门。因此有人建议,南京人是否可用社会集资,在中华门城堡上为朱偰立一塑像。”

④朱偰一生治学态度严谨,他对金陵古迹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促使他研究中

外历史和南京明故宫遗址,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摘自百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朱偰之所以卓尔不群,是因为他幼时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连他父亲的学生朱自清都自认为略逊其一筹,朱偰二十多岁时就担任教授。

B.建国后,无私而爱国的朱偰将父亲的藏书捐献给国家,化私有为公藏,因此,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C.明代的古城墙被拆毁,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鬼脸城成为一堆瓦砾废墟,拆下的条石被敲成小石子来铺路,这令朱偰痛心疾首。

D.中国传统的文人虽身躯柔弱,但精神上充满浩然正气,朱偰和他佩服、爱好、喜欢的古代的仁人志士均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E.《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对南京方面的批评却成为他被打为右派的祸根。

9.文中为什么要写朱自清和梁思成?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10.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先生挺身而出。请结合材料,概括其保护古城墙的具体行动。

11.作为一位文人,朱偰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徐之才,丹阳人也。之才幼而隽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曰:“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嗟赏之。启魏帝云:“之才大善医术,兼有机辩。”诏征之才。之才药石多效,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之才少解天文。知午年必有革易,因高德政启之,文宣闻而大悦。时自娄太后及勋贵臣咸云关西既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不可先行禅代事。之才独云:“千人逐兔,一人得之,诸人咸息。须定大业,何容翻欲学人。”帝从之。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皇建二年,除西兖州刺史。未之官,武明皇太后不豫,之才疗之,应手便愈,孝昭赐采帛千段、锦四百匹。

之才医术最高,偏被命召。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即处汤方,数剂汤,疾竟愈。帝每发动,辄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应时必效,故频有端执之举。又有以骨为刀子靶者,五色班斓。之才曰:“此人瘤也。”问得处,云于古冢见骷髅额骨长数寸,试削

视,有文理,故用之。其明悟多通如此。

之才聪辨强识,有兼人之敏,尤好剧谈谑语,公私言聚,多相嘲戏。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武成生齻牙,问诸医。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武成怒而挞之。后以问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武成悦而赏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朗不用心思义思义:思考义理

B.之才少解天文少解:稍稍懂得

C.帝每发动发动:征发动员

D.知午年必有革易革易:改变更替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B.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C.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D.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之才少年早慧,才学不凡。他五岁就能背诵《孝经》,八岁就略通其意旨;他曾机智地用书中的语句应对周舍的戏谑,赢得周舍的赞赏。

B.徐之才见多识广,明悟多通。有一个人曾经用色彩斑斓的人骨做刀靶,徐之才通过观察做出判断,认为死者生前一定患过骨瘤。

C.徐之才聪明过人,擅长狎语。武成帝长了齻牙,邓宣文说实话而遭了打,徐之才却拜贺说那是智齿,长智齿的人聪明长寿,武成帝听后十分满意,赏赐了他。

D.徐之才擅长医术,疗效明显。他曾经为武明皇太后治病,手到病除;他为武成帝治病,数剂药就使武成帝痊愈。所以他常留在他们身边侍奉医药。

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之才药石多效,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

(2)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

三、古代诗歌阅读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1)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四、句子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在《己亥杂诗》一诗中,龚自珍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抒发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两句是,。

五、选择题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自知理亏,备受孤独,于是外相东跑西跑,逢人说项

....,试图绑架不相干的国家,结果撞了一鼻子灰。

B.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之下走上了致富之路,知恩图报的他煞有介事

....地表示:“乡亲们

的帮助我决不会忘记,一定会报答大家的。”

C.受叙利亚局势的影响,中东四面楚歌

....,持续动荡不安。近日,伊朗、土耳其等国爆发大规模游行,严重影响民众生活。

D.你看他摇唇鼓舌

....的样子,胡说什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人都是拙嘴笨舌的蠢材,好象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最聪明。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以发信息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频频发生,出现此类案件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恶作剧所致,其次是当事人对社会心存怨念所致。

B.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又有谁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C.截至【最新】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1.85亿,如何让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D.我们将全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争取【最新】实现旅游接待人数2.4亿人次、旅游收入1670亿元,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推动江西绿色崛起的主产业。

六、语言表达

2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

②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

③人们有时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播给成长中的一代,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④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使他们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是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

⑤因为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志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⑥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

③①⑥②⑤④A.①⑤⑥②④③B.③⑤①④⑥②

C.①⑤②④⑥③

21.下面文字阐述了人们在雾霾天气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成四点,要求每一点不超过7个字。(5分)

雾霾天气里,粉尘颗粒多,因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需要通风也要等到太阳出来再开窗。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因为起雾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

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如果需要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为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并且易清洗。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各种营养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22.下面是近十年中国和美国电影票房的统计图表,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 海外票房即某国制作的电影在除本土外其他国家上映的收入

(1)请根据图表概括两国电影票房状况。

(2)请对图表反映的中国电影业发展状况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A

2.B

3.C

【分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文章中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和信息筛选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A项中“进而在摹仿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错误,文中强调“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就更不是要去摹仿唐诗”。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原因”。B项说法夸大其词。“唐代以后的诗歌都只知摹仿,陈陈相因,了无生气”与事实不符。文中所说的“只知摹仿,陈陈相因,了无生气”指的是朱彝尊对明诗的批评,并不能代表唐代以后的所有诗歌。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辨析能力。首先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C项中唐诗“明白易懂、一览无余”的理解错误,文中“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唐诗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就不一定都那么明白易懂”等文字说明唐诗尽管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深入浅出的高度,但并不“明白易懂、一览无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ADE

5.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年届不惑的“鹂”与周围的阳光女孩的格格不入;②为下文写一位中年妇女前来搭讪作了铺垫;③也为下文写“鹂”最终被淘汰埋下伏笔;④同时引发读者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答三点得6分)

6.①“破例”说明莺老师打破了面试的惯例,主动为鹂配乐;

②“亲切”一词从神态上表现出莺老师对鹂的友善和敬重;

③“宽广的高原旋律”表现莺老师对鹂的演唱风格的尊重;

④“叮叮咚咚”表现出莺老师希望用自己优美的伴奏引导鹂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⑤“跳”字运用了比拟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伴奏的活泼生动,表现出莺老师对鹂的看重。(答三点得6分)

7.社会现实:

①深厚的唱功不如青春靓丽的外表受欢迎;

②坚守理想信念的精神不如流行的文化受欢迎;

③经典的老歌不如时尚的歌曲受欢迎。(“社会现实”答二点即可每点2分)

做人启示:

①人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良知(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

②人应豁达地面对自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做人启示”答一点即可2分,联系现实2分,但仅答“善良”的给1分)

【分析】

4.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A“引发了所有评委的共鸣”不准确,初评结果二比一,说明有评委不认可;B“当时没有遇到好机会”错,她当时发生车祸成了植物人,耽误了二十年;C“纯粹是为了寒暄”错,应该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影响了鹂比赛的心情,使她最终没能进入前十名”错,强加因果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比较选项。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有何作用”这是对小说情节的考查。答题关键词“开头”“ 作用”。考生首先明确答案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方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年届不惑的“鹂”与周围的阳光女孩的格格不入;结构上,为下文写一位中年妇女前来搭讪作了铺垫;也为下文写“鹂”最终被淘汰埋下伏笔;同时引发读者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答题时联系开头段落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本题问“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

样地扎眼。’有何作用”就属于第二类。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仔细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莺老师对“鹂”的敬重的?”这是考查对小说中的划线句子的理解。首先看句子“她破例地走到钢琴旁,亲切地对鹂说:您会唱《雪山哈达》吗?鹂点了点头。于是,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抓住“敬重”这个关键词来分析句子中的细节。【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小说中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比如本题中的“破例地走到”“ 亲切地对鹂说”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例如本题中的“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2.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比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关系。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

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

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莺老师自愿退出评委席,这件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鹂”的落选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做人的角度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理解。”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此题是考查“‘鹂’的落选”的理解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及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结合主要人物来理解社会现实,“鹂”有深厚的唱功却没有青春靓丽的外表,坚守理想信念,热爱经典的老歌。“鹂”的落选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就可以推断出来。“做人启示”联系社会现实,言之成理即可。【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关于探究的考点《考纲》中说明有三,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答题方法1.贴近文本,有理有据(文本意识)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本题就要紧紧围绕小说“鹂”的从人物形象。2.整体把握,内引外联正确解答探究试题,应具有着眼于全篇的眼光,整体把握的意识,领悟全文中心主旨的能力。内引外联: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主旨意识)3.凸显关键,放大内涵(关键词句意识)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情感、人文精神往往蕴含在一些关键的词句中,答题时应凸显关键词句,分析答题区间上下文的结构关系,明确逻辑关系,以揭示其丰富的意蕴。4.条分缕析,多角度呈现(多角度意识)条分缕析,即要求分点作答,一点一个角度一分析。多角度呈现,对小说而言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等不同角度考虑,另外还可以考虑手法运用的效果。5.明晰题旨,规范表述(规范表述意识)审清题意,规范作答,答案全面,富有条理,语言通顺,要点简洁,言之有理。

8.ADE

9.将朱自清与朱偰进行对比,凸显了朱偰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3分)将朱偰与梁思成进行对比,揭示了时代背景,写出了朱偰保护古城墙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共同价值追求。(3分)

10.①在奔赴现场查看后,他向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对毁城行为加以制止;②四处奔走,

联合各界共同呼吁,以阻止“拆墙”风潮;③撰写文章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对主持拆毁明城墙的有关部门提出批评;④电告国家文化部门,请求制止南京的“拆墙”风潮。(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

11.①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他学贯中西,青年得志。②正直执着,坚持真理:他挺身而出,保护南京古城墙,勇敢撰文,批评政府有关部门。③严谨治学,孜孜不倦:他研究中外历史和南京明故宫遗址,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④有崇高的气节,不屈的灵魂:永远不承认保护城墙的罪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每点2分共8分)

【分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掌握。A项“是因为他幼时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全面,还有朱偰“亦立志自奋”等因素;B项“因此,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因果关系不当;C项“鬼脸城成为一堆瓦砾废墟”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的鬼脸城还未被拆除“。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衬托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文中提到朱自清时说“朱偰才思敏捷,胜朱自清一筹”,可见写朱自清是为了衬托突出朱偰的才思敏捷;文中写到梁思成时说“同样做过抗争以保护古城墙的还有梁思成,他的种种努力,也未能阻挡住拆除北京古城墙的时代风潮”,而朱偰“最终阻止了南京的拆墙风潮”,可见写梁思成是为了突出朱偰对古城墙的保护。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给出要求,“保护古城墙的具体行动”,同时要结合材料。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间,文本第二段“朱偰心急如焚,立刻赶到毁城现场”,文本第三段“焦急万分的朱偰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坚持要保护鬼脸城。他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并电告文化部”,文本第四段“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给出要求“特有的人格魅力”。文本第一节写其“才思敏捷”,文本第2——5节通过保护古城墙写其正直执着,文本第6节通过写他不承认保护城墙的罪名体现其不屈的灵魂。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12.D

13.D

14.C

15.(1)徐之才治病用药多有显效,又涉猎经史之学,言语敏捷善辩,朝廷贤士竞相邀约、引见,使他的名声越传越远。(关键词:“窥涉”、“辩捷”、“要引”、“延誉”各1分,大意1分。)

(2)徐之才不仅医术精通,而且在当朝首先倡导禅代,他能说会道,语言又诙谐幽默,因此与皇帝十分亲近。(关键词:“自进”、“唱”、“滑稽”、“狎昵”各1分,大意1分)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2.C项“帝每发动”中的“发动”联系前面的内容“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即处汤方,数剂汤,疾竟愈”,再联系后面的句子“辄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应时必效”可以推知此处应解释为“疾病发作”。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帝每发动”中的“发动”联系前面的内容“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即处汤方,数剂汤,疾竟愈”,再联系后面的句子“辄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应时必效”可以推知此处应解释为“疾病发作”。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一看名词代词,“诸人”“之”“之才”;二看排偶句式,“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这几句两两相对;三看文言虚词;四看句首发语词;五看顶真修辞;六看对话标志,“云”。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

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

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如本题一看名词代词,“诸人”“之”“之才”;二看排偶句式,“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这几句两两相对。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他常留在他们身边侍奉医药”理解有误,文中说的是武成帝发病时就让徐之才来,徐之才常常为他侍奉医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D项“他常留在他们身边侍奉医药”理解有误,文中说的是武成帝发病时就让徐之才来,徐之才常常为他侍奉医药。

15.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中“窥涉”,涉猎;“辩捷”,敏捷善辩;“要引”,竞相邀约、引见;“延誉”,名声越传越远。第二句话中“自进”,精通;“唱”,同“倡”,倡导;“滑稽”,诙谐幽默;“狎昵”,亲近。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固定用法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古今异义词要注意体现。注意得分点,如“窥涉” “辩捷”“要引”“自进”等。

【参考译文】

徐之才,丹阳人。徐之才幼时才智出众,五岁能背诵《孝经》,八岁就大概通晓它的意思。他曾与堂兄徐康到梁太子(萧衍)詹事汝南人周舍家聆听讲习《老子》。周舍为他们准备了饭菜,就逗之才说:“徐郎不用心思考学问精义,只是想着吃饭吗?”徐之才答道:“我听说

圣人要虚其心也要实其腹。”周舍听后十分感叹,很欣赏他的聪敏。他向魏孝明帝禀奏说:“徐之才特别擅长医术,且机智能辩。”孝明帝于是下诏书召徐之才。徐之才治病用药多有显效,又涉猎经史之学,能言善辩,才思敏捷,朝廷贤士竞相邀约、引见他,使他的名声越传越远。徐之才还懂得一些天文知识。他预测庚午年政权必有改变更替,通过高德政把这个禀告上去,文宣帝(高洋)听后大为高兴。当时,从娄太后至朝廷功勋贵臣都认为关西宇文氏已是强有力的对手,恐怕他有以皇上名义发号施令的理由,认为不可以先做帝位交接之事。只有徐之才说:“一千人追赶兔子,只要一人得到,其他人都会放弃。若要干大事业,怎容得跟在别

人后面学。”文宣帝高洋听从了他的建议(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徐之才不仅医术精通,而且在当朝首先倡导禅代,他能说会道,语言又诙谐幽默,因此与皇帝大为亲近。皇建二年(561),徐之才被封为西兖州刺史。在他未赴任时,武明皇太后患病,之才为她治疗,手到病除。为此孝昭帝赏赐他彩帛千段、锦四百匹。

徐之才医术最高明,总是被皇上征召。武成帝酒色过度,精神恍惚,曾疾病发作。徐之才随即煎熬汤药,几剂汤药之后,疾病竟然痊愈。此后皇帝每次疾病发作,马上派人骑马去叫他,徐之才施用针药,马上就会见效,所以他常常在皇帝身边侍奉医药。有一个人用骨头做刀子把,那骨头色彩斑斓。徐之才说:“这是人体骨瘤。”问得自何处,说是在某古墓中见到一骷髅额骨长有数寸,试着用刀削开一看,见上面有花纹,就拿来做了刀把。徐之才就是这样的明悟多通。

16.(1)诗歌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诗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的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诗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2)(1)借景抒情:上片一、二句写景,早春时节,细雨纷纷,香火残留;桥下溪水碧绿,桥外春燕衔泥,寒气逼人。细雨、残留的香火、燕泥寒,一“残”一“寒”,既写实景,也抒写诗人内心的悲苦。为映衬(2)乐景衬悲情:下片一、二句也是写景,刚脱去壳皮的修竹,正散发出嫩绿之色;刚褪去花瓣的新杏,酸味未成。如此的江南美好景象给谁赏看呢?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i .设集合 A =「0,2,468,i0?, B = \ x2x-3 “,则 A B = A.人8? B. ^0,2,6? C.「0,2^ D.「2,4,6^ z 2 +3 2.复数 z =1 —2i ,则 - z-1 A . 2i B . -2 C. -2i D .2 3?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为评估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 F 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共享单车使用量的稳定程度的是 A . X i , X 2 , , X n 的平均数 B . X i , X 2 , , X n 的标准差 C. X i , X 2 , , X n 的最大值 D ? X i , X 2 , , X n 的中位数 4?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有a 3a ii =4a 7,数列{g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 绝密★启用前 选了 n 座城市作实验基地, 这n 座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量 (单位:人次/天)分别为X i , X 2 , , X n , A . 26 B . 52 C T .78 2 T D . 104 5.如图,在 ABC 中,AN 二 NC , P 是BN 上 3 1 一点,若 AP =tAB — AC ,则实数t 的值为 3 2 r 2 c 1 3 A.— B . C . D (5 3 5 6 4 且6二a ?,则弘二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b >,则 11a b <;②若ab c >,则c a b >;③若a b >,则22a b c c >;④若a b >,c d >,则a c b d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设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 ? ??≥≥≤-+000623y x y x ,则y x z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 B .[-3,2] C .[0,2] D .[0,3] 3.已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n N ∈),且3 2a =,58a =,则7a =( ) A .12 B .13 C .14 D .15 4.《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多少里?( ) A. 96 B. 48 C. 192 D. 24 5.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374a a =,数列{}2log n a 的前9项之和为( ) A .11 B .9 C .15 D .13 6.下列函数的最小值为2的是( ) A. x x y 1+= B. )20(sin 1sin π <<+=x x x y C. 2 1222++ +=x x y D. )20(tan 1tan π <<+ =x x x y 7.设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n n S a n ,则3=a ( ) A .9 8 B . 158 C . 198 D . 278

2019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2019.5 绝密★启用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 科 数 学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 ,集合{}lg(1)A x y x ==-,集合{}B y y ==, 则A∩(C U B)= A .[1,2] B .[1,2) C .(1,2] D .(1,2) 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则m ∥n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 A .m 、n 与α成等角 B. m ⊥α且n ⊥α C. m ∥α且n α? D .m ∥α且n ∥α 3.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n n S a =?-,则2a =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含答案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文 科 数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N x x =<,{}31x N x =,则M N ?= A. Φ B. {|01}x x << C. {|0}x x < D. {}1x x < 2.王昌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条件. A. 充分 B. 必要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样本数据研究变量x y ,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分别得到以下四个结论: ① y 与x 负相关且y 2.347x 6?.423=-; ② y 与x 负相关且y 3.476x 5?.648=-+; ③ y 与x 正相关且y 5.437x 8?.493=+; ④ y 与x 正相关且y 4.326x 4?.578=--. 其中一定错误的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设向量(1,4),(2,),a b x c a b ===+r r r r r .若//a c r r ,则实数x 的值是 A. -4 B. 2 C. 4 D. 8 5.设a <b,函数2()()y x a x b =--的图象可能是

( ) 6.按照如图程序运行,则输出 k 的值是 A. 3 B. 4 C. 5 D. 6 7.若复数cos sin z i θθ=+且22()1z z +=,则2sin θ= A. 14 B. 12 C. 34 D. 1 8.如图,大正方形的面积是34,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小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较短边长为3,向大正方形内抛一枚幸运小花朵,则小花朵落在小正方形内的概率为( ) A. 117 B. 217 C. 317 D. 417 9.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21sin 2 n n a n π+=( ),则12310a a a a ++++=L A. 110 B. 100 C. 55 D. 0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理)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数 学 试 卷(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2) 12i i i +-等于 A .i B .i - C .1 D .—1 2.设全集U =R ,集合A ={x |1 2 x x +-0≥} ,B ={x |1<2x <8},则(C U A )∩B 等于 A .[-1,3) B .(0,2] C .(1,2] D .(2,3) 3.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 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 是“乙降落在指 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4.设{n a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 3=4,a 5=16,则数列{n a }的前5项和为 A .41 B .15 C .32 D .31 5. 函数3 2 1 ()2 f x x x =-+ 的图象大致是 6.曲线ln y x x =在点),(e e 处的切线与直线1x ay +=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 A .2 B.-2 C. 12 D.12 - 7.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D 是孤AB 的三等分点,M 、N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若OA=6,则MD NC ? 的值是 A .2 B .5 C .26 D .29 x y O A. B C D x y O x y O x y O 1

8.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2312,2 1 ,a a a 成等差数列,则8 967a a a a ++等于 A.21+ B.21- C.223+ D.223- 9.某班设计了一个八边形的班徽(如图),它由腰长为1,顶角为α的四个等腰三角形,及其底边 构成的正方形所组成,该八边形的面积为 A .2sin 2cos 2αα-+ B .sin 3αα+ C .3sin 1αα+ D .2sin cos 1αα-+ 10.函数)0)(sin(3)(>+= ω?ωx x f 部分图象 如图所示,若2 ||AB BC AB =?,则ω等于 A . 3π B .4π C .6 π D .12π 11.已知函数()x f 是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令 ??? ? ? =??? ??=??? ??=75tan ,75cos ,72sin πππf c f b f a ,则 A .c a b << B. a b c << C. a c b << D. c b a << 12.定义域为[,a b ]的函数()y f x =图像的两个端点为A 、B ,M(x ,y )是()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其 中[]1,0,)1(∈-+=λλλb a x .已知向量()OB OA ON λλ-+=1,若不等式k ≤||恒成立,则称函数f (x )在[a ,b ]上“k 阶线性近似”.若函数x x y 1 -=在 [1,2]上“k 阶线性近似”,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A. [0,)+∞ B. 1[ ,)12+∞ C. 3[)2+∞ D. 3 [)2 +∞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函数)(',sin cos )(')(x f x x f x f +=π是)(x f 的导函数,则 ? π )(dx x f = 。 14.在ABC ?中,BC =52,AC =2,ABC ?的面积为4,则AB 的长为 。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答案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英语参考答案 一、1-5 CCBAA 6-10 BAACC 11-15 ABBAC 16-20 BCBAB 二、阅读 A: A D B B: B A C A C: B A B D D: C B A D 36-40 ACEFD 三、完形填空41-45 DCACB 46-50 CBBDA 51-55 BACAC 56-60 DDADB 四、语法填空 61.were sent 62.safely 63. members 64. the 65.from 66. global 67. accuracy 68. Named 69.where 70. to provide 五、短文改错 71. visit the old lady改为an 72. but改为and/while 73. cleaning for us改为her 74.real改为really 75. sport改为sports 76. polished改为polishing 77. at no time改为in 78. pleasant community前面加more 79. Tiring改为Tired 80. our work was paid off删掉was 六、书面表达 Recently there was a heated discussion among Senior 3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he students were questioned whether they were willing to have the evening self-study at school or not. Here is the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6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think it’s a good idea to have the evening self-study at school. They think they can do better in their study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s. Also, they can concentrate on their lessons better in the classroom and with company of their fellow classmates. There are 25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who think they prefer to study at home. They suppose that they may get disturbed by others and there are possible dangers on their way home alone. At the same time, still 15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don’t have a clear an swer to the question. They say they will go to school to have evening self-study if they are asked to, but they promise they can also do well at home.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命题教师: 第I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淳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 为小麦、青棵,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图1,完成下列1?2小题。 图1 1.关于湼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谷地海拔相对周边地区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②④ 2.关于涅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 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 C.从湼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 D.潼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 读图2: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3?5题:

甲 3. 图中③、⑤处的地形为 A. ③是山顶、⑤是盆地 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 4. 下列关于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 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 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 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5. 下列关于①处附近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 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耍因素 C.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D.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 西南地区马铃藕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鶉周年生产表,完 成6?8题。 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冬作马铃薯 收获 收莪 播种 小春马铃薯 播种 早春马铃薯 播种 收莪 B.都是盆地 D.都是高原 乙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2{|40}A x x =-<,{|326}B x x =-<<,则(A B =I ) A .3(,2)2 - B .(2,2)- C .3(,3)2 - D .(2,3)- 2.(5分)复数12z i =+,若复数1z ,2z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则12(z z = ) A .5- B .5 C .34i -+ D .34i - 3.(5分)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 .2()f x x = B .||()2x f x = C .2 1 ()|| f x lo g x = D .()sin f x x = 4.(5分)已知向量a r ,b r ,其中|||2a b ==r ,且()a b a -⊥r r r ,则a r 与b r 的夹角是( ) A . 6 π B . 4 π C . 2 π D . 3 π 5.(5分)为了坚决打赢新冠状病毒的攻坚战,阻击战,某小区对小区内的2000名居民进行模排,各年龄段男、女生人数如表.已知在小区的居民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20岁50-岁女居民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小区抽取64名居民,则应在50岁以上抽取的女居民人数为( ) A .24 B .16 C .8 D .12 6.(5分)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将上下两个平行平面为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薨.如图是一个刍童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及侧视图均为等腰梯形,两底的长分别为2和6,高为2,则该刍童的体积为( )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之中和生活之中。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 “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却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21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第Ⅰ卷(阅读70分) 甲必考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 构成知识的必须是真实信息,真实信息是对事物在时空中的结构、状态和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等情况的客观表述。信息可以传递、复制、扩散而不损耗。信息是构成有生命物质的基本要素,生物通过遗传信息将自身的性状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过各种感官、神经系统和激素感知和传递信息,协调身体内各器官的活动。 人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就是集中收集、存贮、传递、分析和调控信息的大脑,它决定人的思维,指挥人的活动,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创造的最精细的处理信息的器官,直到现在,大脑的某些功能仍然超出最先进的电脑,但电脑赶超的速度很快,电脑具有更高功能的时期很快将会到来。 生物是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但它们所获得的通常是局部的、表面的信息,有时是虚假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获取真实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必要方法。 信息在构成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活动,形成有序状态,或引发社会各种危机,破坏社会稳定等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关键。在竞争中,掌握和控制信息至关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制造假信息,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战,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作战方式。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加速经济的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社会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模式,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和信息产品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微型化、移动化、服务化、参与式和交互式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主要方向。 (节选自《新华文摘》20XX年第9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一,作者周光召) 1.下列对“真实信息”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真实信息是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的、经过大脑分析的生物性状。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 科 数 学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1x M x x N x =<=>,则M N =

A. ? B. {} 01x x << C. {} 0x x < D. {} 1x x < 2.复数21i Z i = +的虚部是 A .i B .-i C .1 D .-1 3.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119 a =,43a =,则该数列前五项的积为 A .±3 B .3 C .±1 D .1 4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43 B .8 3 C .12 3 D .24 3 5 .二项式10 2 2)x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360 B .180 C .90 D .45 6.在ABC ? 中,1tan ,cos 2 A B == ,则tan C = A .-1 B .1 C D .-2 7.若对任意非零实数,a b ,若a b * 如右图的程序框图所示,则(32)**A . 12 13 B .21 C .2 3 D .9 8.函数()3sin(2),(0,)3 f x x π φφπ=-+∈满足)()(x f x f =,则φ的值为 A .6 π B .3 π C .56 π D .3 2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等比数列经典例题

一、等比数列选择题 1.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n S 是其前n 项和,且5312a a a +=,则4 2 S S =( ) A .76 B .32 C . 2132 D . 14 2.设{a n }是等比数列,若a 1 + a 2 + a 3 =1,a 2 + a 3 + a 4 =2,则 a 6 + a 7 + a 8 =( ) A .6 B .16 C .32 D .64 3.若1,a ,4成等比数列,则a =( ) A .1 B .2± C .2 D .2- 4.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你的计算结果是( ) A .80里 B .86里 C .90里 D .96里 5.在3和81之间插入2个数,使这4个数成等比数列,则公比q 为( ) A .2± B .2 C .3± D .3 6 . 12 与1 2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 2 D .2 ± 7.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 13a a =,且数列{}13n S a -也为等比数列,则 n a 的表达式为( ) A .12n n a ??= ??? B .1 12n n a +??= ??? C .23n n a ??= ??? D .1 23n n a +??= ??? 8.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478a a ?=,则2122210log log log a a a +++=( ) A .15 B .10 C .5 D .3 9.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54a =,916a =,则7a =( ) A .8 B .8± C .8- D .1 10.在数列{}n a 中,32a =,12n n a a +=,则5a =( ) A .32 B .16 C .8 D .4 11.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3 111 2a a a ++=,22a =,则3S =( ) A .8 B .7 C .6 D .4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集合{1A =-,0,1},A 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共有(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2.(5分)复数32(1)(i i += ) A .2 B .2- C .2i D .2i - 3.(5分)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23952a a a =g ,21a =,则1(a = ) A . 1 2 B . 2 C .2 D .2 4.(5分)已知m R ∈,“函数21x y m =+-有零点”是“函数log m y x =在(0,)+∞上为减函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5分)若函数()cos f x x ax =-+为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1,)+∞ C .(1,)-+∞ D .(1,)+∞ 6.(5分)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3 B .25 C 43 D 53 7.(5分)我国古代名著《庄子g 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7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

可分别填入的是() ①②③ A7 i??1 s s i =-1 i i=+ B128 i??1 s s i =-2 i i = C7 i??1 2 s s i =-1 i i=+ D128 i??1 2 s s i =-2 i i = A.A B.B C.C D.D 8.(5分)若2 3 1 ()n x x +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32,则其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1B.5C.10D.20 9.(5分)在平面区域{(,)|0} 2 y x M x y x x y ? ? =? ?+ ? … … ? 内随机取一点P,则点P在圆222 x y +=内部的概率() A. 8 π B. 4 π C. 2 π D. 3 4 π 10.(5分)已知直线l,m,平面α、β、γ,给出下列命题: ①// lα,// lβ,m αβ= I,则//l m; ②// αβ,// βγ,mα ⊥,则mγ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1分) 右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 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产业结构B.生育观念 C.政局动荡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B.西亚 C.西欧D.非洲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法国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已突破两个,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结合右图,回答3-4题。 3.就人口增长类型看,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 图中的第___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A.Ⅳ人口急剧膨胀 B.Ⅳ人口老龄化 C.Ⅱ人口增长停滞 D.Ⅲ人口平均寿命低 4.目前法国生育率提高短期内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B.缓解就业压力 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回答5-6题。 5.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6.“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 C.带动服务业发展D.降低住房价格 右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各自总 人口比重图”。(国际上通常把一 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 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 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 上,称为老龄化阶段)读图回答 7-8题。 7.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8.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迁移D.人口密度右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三个区域中 A.a工业污染最严重B.b常住人口最多 C.c地价最高D.a昼夜人口变化差异小 10.以下地理事物最适合布局在a区域的是 A.大型建材批发市场B.高级住宅 C.大型零售商场D.疗养院 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右图为朝阳区某功能 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行政区 1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右图为海绵城市模型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能够增加下渗的城市“海绵体”工程设施 主要有 ①湿地②雨水花园小区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 数 学 试 卷(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是实数集R ,}034|{},22|{2<+-=>-<=x x x N x x x M 或,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12|{<≤-x x B .}22|{≤≤-x x C .}21|{≤1)的值域是( ) A.()()∞+∞-,,00 B. R C. ),1(+∞ D. )1,0( 4.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是减函数的是( ) A. 1)(2++-=x x x f B. x x f 1)(= C. ||)3 1 ()(x x f = D. )2ln()(x x f -= 5.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且当x >0时,32)(-=x x f ,则=-)2(f ( ) A .1 B .-1 C . 4 1 D .4 11- 6.已知a 0,则在区间[a ,b ]上( ) A .f (x )>0且| f (x )|单调递减 B .f (x )>0且| f (x )|单调递增 C .f (x )<0且| f (x )|单调递减 D .f (x )<0且| f (x )|单调递增 7. 函数)1(log )(++=x a x f a x 在区间]1,0[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 ,则a =( ) A . 41 B .2 1 C .2 D .4 8. 设函数??? ??>≤++=0, 20 ,)(2x x c bx x x f ,若2)2(),0()4(-=-=-f f f ,则关于x 的方程x x f =)(的解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9.已知实数b a ,满足等式b a 32=,下列五个关系式:①;0a b <<②;0<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生物 解析版)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可以在宿主个体的血浆中繁殖后代 B. 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时必须先将细胞膜破坏 C. 肌细胞内的机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与肌细胞能量供应有关 D. 水、O2、CO2、甘油、乙醇、苯均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差速离心法是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详解】A. 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后代,A错误; B. 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必须先将细胞膜破坏,再利用细胞各组分质量大小不同,在离心管不同区域沉降的原理,分离出所需组分,B正确; C. 肌细胞内的机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推出该结构与肌细胞能量供应有关,C 正确; D. 水、O2、CO2、甘油、乙醇、苯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正确。 2.除了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下图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通透性 B.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与酶自身结构有关 C. 非竞争性抑制可以改变酶的结构,使酶不适于接纳底物分子

D. 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在无抑制剂存在时,底物和酶结合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化成产物;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会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 【详解】A. 蛋白酶出能催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水解,因此细胞膜的通透性也改变,A正确; B.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这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关,B 正确; C. 据图分析,非竞争性抑制可以与酶的非活性位点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C正确; D. 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底物竞争活性部位降低酶活性,而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酶失活,但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在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它们之间作用机理不同,D错误。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 B. 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 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D. 紫外线及其他射线通过损伤细胞内的DNA分子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紫外线、X射线等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生物】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K-39 Cr-52 Fe-56 Ni-59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核孔是真核细胞核膜不连续形成的核质之间的通道,核孔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所具有的选择性的输送机制是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核孔的运输特点可推知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核内外物质的交换只能通过核孔来完成 C.信使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核孔数量不变,其与核膜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 2.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由于自由水减少、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由于结合水含量增加使其抗病虫能力等抗逆性增强 C.风干种子的胚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与风干前相比,风干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减少而脱落酸含量增加 3.黑藻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实验材料、过程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可看到叶绿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选黑藻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C.在0.3g/ml葡萄糖溶液中的黑藻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D.用龙胆紫染液对黑藻叶染色,不能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中的染色体 4.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H]在叶绿体基粒产生到基质被利用 B.由②→①产生的[H]和由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 C.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任何生活细胞 D.小麦生长到开花前,①→②合成的(CH2O)一定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

银川一中2019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卷

正 侧 俯视 第9 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 }{10,8,6,4,2,0=A ,}{432<-=x x B ,则=B A A. }{8,4 B. }{6,2,0 C. }{2,0 D. }{6,4,2 2.复数12z i =-,则 23 1 z z +=- A .2i B .-2 C .2i - D .2 3.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为评估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选了n 座城市作实验基地,这n 座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单位:人次/天)分别为1x ,2x ,,n x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共享单车使用量 的稳定程度的是 A .1x ,2x ,,n x 的平均数 B .1x ,2x ,,n x 的标准差 C .1x ,2x , ,n x 的最大值 D .1x ,2x , ,n x 的中位数 4.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有31174a a a =,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 n S ,且77b a =,则13S = A .26 B .52 C .78 D .104 5.如图,在ABC ?中, 2 3 AN NC = ,P 是BN 上 一点,若 1 3 AP t AB AC =+,则实数t 的值为 A .23 B .25 C .1 6 D .34 6.学校就如程序中的循环体,送走一届,又会招来一级。老师们 目送着大家远去,渐行渐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64x =,则输出的结果为 A .2 B .3 C .4 D .5 7.双曲线C :) 0,0(12 2 22>>=-b a b y a x 和直线135=+y x ,若过C 的左焦点和点(0,-b )的直线与l 平行,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 45 B .35 C .3 4 D .5 8.已知函数()sin 23f x x π? ?=+ ?? ?,()sin g x x =,要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的所有点 A .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12,再向右平移6π 个单位得到 B .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再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得到 C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再向右平移6π 个单位得到 D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再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得到 9.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其正视图和侧视图 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 方形,该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 球的表面积为 A .π B .π2 C .π4 D .π6 10.已知函数)(2)1(2 )(2R m e m x x f x ∈+++=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为 A .]0,1 [e - B .)1,11(---e C .1,(e --∞ D .),0(+∞ 11.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点P 在线段1BC 上运动,则下列判 断中正确的是 ①平面⊥D PB 1平面ACD ; ② //1P A 平面1ACD ; ③异面直线 P A 1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3 ,0(π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