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复习提纲系列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7
北大应用心理学备考资料前言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与行为,以及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
在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和热爱。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应用心理学,我们特别整理了这份备考资料,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概述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心理学基础知识2. 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3. 心理学领域相关知识4. 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第二部分:重点知识点梳理1.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各种流派和理论,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2. 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技能。
3. 心理学领域相关知识这部分包括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
4. 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组织与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备考策略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备考。
2. 多练习,多归纳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真题,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培养解题的能力。
同时要多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认知。
3. 注重实际应用应用心理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科,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多交流,多讨论与同学、老师以及行业从业者多进行交流,分享备考心得,讨论学术问题,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0、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语言、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3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4、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5、什么是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7、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现实信号,如铃声,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文字。
如谈梅止渴,谈虎色变8、感觉和知觉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9、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联系:(1)同属于认识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应(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需要过去经验的参与2、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10、社会知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11、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社会知觉偏差提高教育水平?(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防止发生晕轮效应(3消除刻板印象(4重视运用近因效应12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13、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1)运用对比的规律进行教学(2)运用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进行教学(3)运用感知的活动律进行教学(4)根据知觉的组合律进行教学(5)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进行教学(6)利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进行教学14、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5、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根据记忆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7±2个组块)16、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a学习程度,b记忆任务的长久性,c记忆内容的性质d识记后的复习:复习时机得当(及时复习)复习方法合理(分散复习&集中复习)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多样化复习17影响回忆效果的因素:a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b联想线索c干扰的影响d主体的情绪状态18、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19、识记策略:1、有目的的识记2、先理解后识记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4、保持良好的情绪5、保持良好注意状态20、复习的策略: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一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与行为关系的科学心理现象分类:1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 2心理状态3 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1879年,威廉·冯特(W.Wundt)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里科学的诞生和独立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认知神经科学将有望成为21世纪心理学发展的主流心理学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能动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和表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检验的。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相关法, 访谈法 , 问卷法二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分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的新异性 3)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4)刺激物的运动变化2人的主观因素:1)人的需要、兴趣和情感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人对事物的期待 4)人的身心状态无意注意规律的合理利用1)教学环境要美化、优化,控制引起分心的因素,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吸引学生稳定的注意。
4)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性,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想象,保持持久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由于它是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的,所以,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2)合理地组织活动。
3)稳定的间接兴趣。
4)坚强的意志力。
有意注意规律的有效利用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绪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心理学知识点大纲1.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非实验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3. 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 神经元和神经网络- 感知与知觉的神经基础-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 思维与决策的神经基础4. 发展心理学- 婴儿期的发展和关系建立-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 青少年期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发展 - 成人期的生涯发展和心理健康5.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理论与评估- 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 群体和社会心理学6.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组织与工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三、心理学知识点汇总1. 感知与知觉- 感觉的物理基础与感知的心理过程- 知觉的组织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2. 学习与记忆-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记忆的过程和类型- 遗忘与记忆提高的原理3. 思维与智力- 概念与词汇的发展与运用- 问题解决与决策的心理过程- 智力与智商的测量4. 情绪与动机- 情绪的类型和产生机制- 动机与需求理论- 情绪与动机对行为的影响5. 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的理论与评估-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压力与应对的心理机制和干预6. 社会心理学- 群体行为与集体决策-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7.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组织与工业心理学的原理与应用- 咨询心理学的技巧与过程四、结语心理学的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为读者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二章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2.心理现象的内容:分为两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2)个性心里特征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实践意义:1、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2、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3、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4、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公认为是心理学科独立的标志。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2)发展性(3)实战性5.心理学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外部表现,以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它是心理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6.反射种类: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20世纪初通过条件反射实验研究了大脑皮层的机能,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研究领域,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分为: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从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一信号:是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凡是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与知觉的联系:(1)两者同属认识活动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机械相加3.感觉的作用1)感觉是其它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2)感觉提供内外环境信息,保证了有机体的正常活动。
(通过感觉提供的信息来了解集体内部状态和外界事物)3)感觉保证了有机同环境的信息平衡,维持了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心理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是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
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年龄特征的心理学,其性质归属于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4)心理测量学----属于理论领域的心理学分支5)生理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领域的心理学分支。
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的心理学分支属于应用领域。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研究婴儿期母婴依恋的特点和规律,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二)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有关“应用心理学”的考试大纲
有关“应用心理学”的考试大纲内容如下:
1.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心理和行为的生物
学基础等。
2.心理和行为的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验的原理和应用、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心理干
预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等。
3.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治
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等。
4.人格心理学:人格的概念、理论与研究方法、人格与行为的关系、人格障碍的诊断与
干预等。
5.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统计分析与资料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6.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行为等。
7.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作动机与员工激励、领导理论与风格、团队沟通与合作等。
8.消费心理学:消费者行为与心理需求、品牌与营销策略等。
9.其他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个体心理(1)认知(2)动机和情绪(3)能力和人格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心理学19世纪末20初重要派别1.冯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重视内省是自我观察的方法,主张将内省与实验方法结合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1879年,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2. 詹姆士—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的作用就是是有机体适应环境。
3.华生—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5.费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神经系统的进化和脑的产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高等脊椎动物的脑——脑容量低等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脑的进化遵循以下方向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衡量(进化特点):EQ,脑重占体重的比例增加2.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衡量(进化特点):CQ,大脑新皮层面积扩大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衡量(进化特点):结构(小脑比重小,新皮层容积大),功能(功能复杂,视觉区数量多)更复杂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组成:胞体、树突、轴突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动作电位外负内正)(1)概念: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2)法则:全或无法则—神经元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微弱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递质概念: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突触分类:兴奋性突触vs抑制性突触外周神经系统(组成部分—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二.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简单反射中枢)2.脑干3.间脑4.小脑5.边缘系统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包括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第三章感觉感觉的概述:感觉可以说是人脑对个别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公式:E=1/R(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
心理学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三个方面2、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关系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4、心理学研究的类型: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5、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6、心理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心理学派;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概念:神经冲动、突触、神经—体液调节、反射弧2、神经元及其基本功能3、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电传导和化学传导4、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5、割裂脑研究与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6、脑功能的几种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模块说第三章感觉1、感觉及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
2、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3、色觉理论:三色说,对立过程理论,两者的关系4、视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视觉适应;后像5、听觉的相关理论6、概念:感觉编码、视觉掩蔽、视觉感受野第四章知觉1、能够解释知觉的概念,举例说明两种加工在知觉形成中的作用。
2、用生活中的整合说明知觉的特性(对象与背景,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3、例举深度知觉中单眼和双眼线索。
4、举例说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5、举例说明错觉现象和常性误用理论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意识的含义;意识与无意识2、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与梦3、注意的含义和功能4、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6、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与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只对应用心理学专业要求)第六章记忆、记忆的概念及分类2、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本特点:从编码、存储(容量与保持时间)、遗忘和提取归纳等方面说明3、遗忘的规律及关于遗忘的各种学说4、能够应用关于记忆的研究与理论改善记忆。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第七章思维1、思维的概念、特征与种类2、表象和想象3、概念与推理4、问题解决:概念、策略与知识、心理因素5、创造性:第八章语言1、语言的概念、特征、种类2、语言的结构3、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4、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第九章动机1、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动机与需要、价值观、意志的关系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曲线4、动机的理论: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成就目标理论5、动机的种类:一般分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的动机6、意志行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阶段、意志行动中的冲突、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意志品质第十章情绪1、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2、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4、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与外周神经机制;情绪与唤醒模式5、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6、情绪的理论:早期理论、认知理论第十一章能力1、能力的含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才能与天才2、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3、能力的结构:智力多元理论;三维结构模型;智力三元理论4、能力的测验:一般能力测验或智力测验;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5、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形成的原因与条件6、概念:情绪智力;成功智力第十二章人格1、人格的含义与本质特征2、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3、人格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现代特质理论4、人格的类型理论;人格的整合理论(艾森克)5、人格测验: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境测验、自我概念测验6、人格的成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童年经验、学校教育、自然物理环境),个人因素(自我调控)。
心理学复习提纲学习资料心理学复习提纲1、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被誉为“心理学始祖”、“心理学之父”;学生:铁纳钦2、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4、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7、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8、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①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②刺激物的新异性③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④刺激物的运动变化二、人的主观因素:①个体的需要和兴趣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人对事物的期待④人的身心状态9、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0、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规律性):①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③合理地组织活动④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11、有意后注意(最高级、最难形成):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13、意识学说:1.冯特的意识心理学;2.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3.维果斯基学派的意识观;14、无意识:主体没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15、无意识学说:(一)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理论(过于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本我,处于心灵的最底层,只知道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最后根源和决定因素;第二层为自我,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自己行为的意识,按照“现实原则”活动;第三层为“超我”,处在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理想化的自我,它以社会习俗和道德原则为标准,压制本能的冲动,不顾现实的利益得失,按“道德原则”行事。
(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包括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主要)(三)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社会无意识是由社会不允许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主要是指普遍的精神在社会中受压抑的部分。
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科学。
作为一名心理学三年级的学生,复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个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认知心理学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4. 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二、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3. 社会认知在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问题中的应用4.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三、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发展心理学中的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发展特点和主要理论4.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家庭和社会中的应用四、人格心理学1.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和评估方法4. 人格心理学在职业选择、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五、临床心理学1.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4. 临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六、认知神经科学1. 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4. 认知神经科学在认知障碍、神经疾病和脑机接口中的应用七、应用心理学1. 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应用心理学在教育、组织和健康领域的应用4. 应用心理学在社会问题解决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以上是心理学三年级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提纲来整理自己的复习资料,并结合课本、讲义和相关论文进行深入学习。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4、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5、美国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新趋势?(1)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即由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转化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4)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6、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3)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
7、俄国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教育心理学》。
8、发展阶段: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9、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特点:(1)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研究。
A。
B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和M。
B加梅佐的《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2)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最有代表的两个派别:“联想-反射”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
(3)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0、中国心理学的起源:孔孟荀墨等。
中国的心理学是在清末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
《心理学概论》复习提纲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2、实验法:通过控制和改变某些变量,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来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Ps: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比较不同的教育条件、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为教育改革服务。
3、调查法: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可分为书面调查(问卷法)和口头调查(访谈法)。
4、测验法: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兴趣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
5、个案法(case study):是对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一个家庭或工厂)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1)广集个案资料(2)兼用多种方法2、心理学的发展流派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冯特铁钦纳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意识的科学,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另一类是感情。
2、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华生、托尔曼、斯金纳华生: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黑箱作业”,没有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3、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魏特墨考夫卡、苛勒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主张从整体来研究心理,整体不等于部分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 弗洛伊德、容格、阿德勒(1)人格理论人格: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人格的三个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
(2)意识、无意识理论意识无意识意识仅仅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显露于表面的很小的一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体。
(3)人格发展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5、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倾听”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用模型来表示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的某些主要方面7、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历程的关系。
3、视觉的主要现象1、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2、视觉后像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 正后像、负后像3、闪光融合后象可以使达到一定频率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
日光灯100次/秒4、知觉的一般特性一、知觉的对象性1、知觉对象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object),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background),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2、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知觉对象受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二、知觉的整体性1、知觉整体性:知觉系统能把具有不同属性、由不同组成部分构成的知觉对象综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
2、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任保持它的稳定性。
Ps: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5、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一、真动(real movement)知觉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
上阈605.22米/秒下阈0.66毫米/秒二、似动(apparent movement)知觉1、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是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心理现象。
2、似动知觉的类型(1)PHI现象PHI现象又叫作动景运动,是指当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2)自主运动(auto kinetic movement)(3)诱发运动(induced movement)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们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
(4)瀑布效应(waterfall effect)又叫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指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6、注意的种类、特性种类:一、根据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2)人自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和过去经验。
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原因:(1)目的与任务(2)兴趣(3)活动组织(4)过去经验(5)人格Ps:3、随意后注意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随意注意。
二、根据注意对象的不同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环境注意和自我注意)特性:一、注意广度1、注意广度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2、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活动的任务、注意者的知识经验二、注意稳定性狭义: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上的时间特性广义:注意保持在某类活动的总的指向上。
(相关概念:注意的起伏,即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地跳跃现象。
)注意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主体的精神状态(3)主体的意志水平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当前注意对象的状态。
三、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1)活动中,必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活动是相当熟悉,甚至是自动化了的。
(2)活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3)我们能够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迅速地轮换交替地给予注意。
四、注意转移1、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2、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
(1)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2).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3).明确的信号提示(4).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7、感觉记忆、短时记忆的特征感觉记忆的特征1、瞬时能储存大量的信息。
2、保持时间很短。
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
4、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进而得到加工,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征(一)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与其他两个阶段相比,储存的信息要少的多。
7 + 2个组块Ps:组块,就是记忆的单位。
(二)编码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随记忆材料的性质而定的,较多的是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8、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及如何促进记忆的保持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一)保持量的变化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量随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材料性质对遗忘的影响(2)学习程度对遗忘的影响过度学习也叫超额学习,是指识记一种材料的学习次数超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的次数。
150%的过度学习是提高保持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
3、保持量的增加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进展,记忆保持量会逐渐减少,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记忆保持量会增加。
在儿童中更常见。
——“记忆回涨现象”(二)记忆内容的变化主要规律是:简化或概括了原材料;扩大了原材料的范围;颠倒了顺序;等。
记忆保持:短时记忆四项原则以声码为先扩大组块发挥工作记忆的特征复习后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采用多种策略多重编码、形码、声码、意码、动码关键字法主观组织法9、心理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10、表象的特性、作用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作用: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一端接近知觉,一端接近思维。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尤其对于儿童,抽象性思维尚未形成,解决问题更需要表象的帮助。
11、想象的种类有意想象: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
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定的不自觉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最极端的例子。
“庄周梦蝶”12、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分为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依据表象(心象)进行思维的过程。
抽象思维(抽象概括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为聚合式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发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不同的答案,去寻求多样性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分为常规性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的解决思维。
创造性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13、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1、知觉特点2、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
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突破。
3、酝酿效应4、实践知识5、动机强度适宜的动机强度,过强和过弱都不行6、个性差异1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5、动机、行为及工作效率的关系1、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
相同行为的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动机,相同的动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2、动机与工作效率呈倒u字型的关系16、动机的作用—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二是指向功能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三是维持和调整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17、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1)信度(reliability)测验的可信程度或一致性程度,是反映测验成绩在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分为:折半信度、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2)效度(validity)效度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也就是说这个测验是否测量到其所要测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