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6.62 KB
- 文档页数:3
李白《秋浦歌》赏析《秋浦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题材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自然风光和情感抒发,是一篇优秀的古典诗歌。
本文将从李白描写秋景的细腻和充满感情的描写入手,进一步分析该诗歌的艺术特点。
诗歌的意境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富有情感的季节。
在《秋浦歌》中,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意境。
诗开篇即写“桂花秋月两相和”,这句诗句在语言上相当优美,构成了互相呼应的意境,也映射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接下来的描写中,李白又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将自然景观的细节展现了出来,让人连呼“如画”。
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了人生的哲理。
李白在写“若乃一曲我心清,不须悲伤自老情”时,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再加上最后一句“白发三千丈”,这句话不仅表现出了诗人的沧桑和寂寞,也体现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诗歌的情感《秋浦歌》的整个篇章都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从描绘自然景观的“荷叶上露滴,菊花边泪流”,到诗歌结尾的“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都能感受到李白深深的思念和无可奈何的伤感。
特别是“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同时也折射出他对现实生活的迷惘。
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让诗歌更显深邃和富有内涵。
诗歌的表现技巧李白的《秋浦歌》不仅在情感和意境上独具匠心,诗歌的表现技巧也是相当值得探究的。
李白在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上做得非常娴熟。
比如,他用“秋霜冷落清溪静,蒹葭摇曳秋影重”来描绘秋天的寂寥和凄凉,用“荷叶上露滴,菊花边泪流”来表现花卉在秋季里的凋零和哀伤,更是将自然景观和情感映射得完美无瑕。
另外,李白的诗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主观描写,比如“逆流澹寂深,空水共澄明”,“夕霞出山峦,昏鸟飞树梢”,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秋季天色中的美景,更能感受到李白对这些景物的热爱。
诗歌的艺术特点李白的《秋浦歌》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诗经体诗歌。
它的诗意和意境都与古典诗歌中的“性灵论”和“物我两忘”大有关联。
古典文学中的“夏花”意象及其审美价值摘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
夏季是高温多雨的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本身就被赋予了一种特征,两个字合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
该文就古典文献中出现的“夏花”一词的使用情况作一简要概括和总结,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从而探究古代文学中“夏花”的诗学意象特质,试图发掘绚烂“夏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广泛共识,阐释审美意象的共通性。
关键词:夏花意象绚烂审美共通性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
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
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
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
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
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情感表达方式,代表着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离别和孤独等情感。
悲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氛围、情感抒发和寓意象征等多种方式。
通过对诗人王维、李商隐、李白、杜甫等诗作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悲秋的表现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出发,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和生命哲理的探讨。
第1章典型的文学形象1.1 悲秋意象的生成秋,是一个圆满美好季节的终结,也是未来希望的开端,是一个充满变迁的季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常常被用来表现悲凉、孤独和离别等感觉,“秋意象”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秋天常常被描绘为悲凉、萧条、寂寥、萎靡不振的季节,这与秋季本身的气候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文化、精神和情感的联系密切相关。
在古人眼中,秋天是一个渐渐衰老的季节,万物凋零,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这种意象不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广泛存在,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悲秋意象的生成,又与自然环境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植物逐渐凋谢,昼夜渐长,晦暗覆盖,为后来中国人的悲秋情结奠定了基础。
当然还有因为风景的凄美,秋色亦便执向了悲秋的极致。
悲秋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中描述了一种男女恋情怀念的情感,人们常常用“关关雎鸠”来引申表达离愁别绪的情感。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季的悲凉气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中的意象,表现出了古代文人士子们的离愁别绪、生命的短暂和不可复得。
1.2 文学类型的建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秋情结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学类型,比如“秋思”、“离别”、“怀人”、“思乡”、“伤春悲秋”等等。
悲秋探源——中国古典诗歌的悲秋情结摘要:“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之一。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悲秋”情结的产生,发展到不断深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诗歌的情感内涵、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心态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关键词:悲秋情结;中国传统文化;情感内涵;文人心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悲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被一种持久而坚韧的文化气质所笼罩,尽管在这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过战国百家争鸣的活跃、魏晋任性适意的通脱、唐宋的繁盛蓬勃、明清的局促衰落,但时代风气的转换,似乎没有改变古代文人一些代代相沿叙的精神追求,没有改变伴随着这种精神追求而来的种种矛盾心态。
相反,这些精神追求在继承中踵事增华,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古代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历来就有文人悲秋的说法,“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
“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
一、“悲秋”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中国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哺育出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魅力源于灿烂的传统文化。
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卉俱腓、众芳摇落的季节;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则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
秋天似乎是属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代表了他们的苦痛,也代表了他们真实的追求和真实的无奈,所以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自觉不自觉地承继着这种“悲秋”的情怀,也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情怀感动着。
朦胧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美感效应。
其主要特征是:某种深邃的丰富的内容通过某种朦胧的美的形式含蓄的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暗示,一种象征,使欣赏者凭借联想和想象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
中国古典诗歌更注重含蓄朦胧。
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充分体现了诗歌中含蓄的艺术境界。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和“月来深殿早,春来后宫迟”两句,同是写宫女怨情,但前句直露,直截了当的说出宫女的情绪“恨”,而后两句却用两个时间词“早”、“迟”的极大差距,把宫人由盼望到失望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了,怨在其中,含而不露。
诗文含蓄,能产生朦胧的意境。
《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朦胧诗的最早代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作品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
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
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
“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
“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
桃李春风诗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桃花盛开,春风拂面。
这是每年春天常见的景象,也是许多诗人笔下的灵感源泉。
桃花是春天的代表,而春风则是桃花盛开的推手。
桃花红艳,春风温柔,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桃花盛开,春风拂面,不仅仅是一种景象,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古人有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花和李花是春季盛开的代表花卉,而春风更是诗人们情感流露的载体。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春风轻轻拂面,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岁月静好的美好时光。
这种美好不仅仅停留在眼前,更是融入了诗人的心中,成为永远的经典。
桃李春风诗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古代文人诗人的笔下,桃李春风常常被描绘成一种美好的状态,代表着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桃溪一壶,春风万里,不到长安不满杯。
”这句诗将桃花、春风、酒意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长安的向往。
除了苏轼,杜甫、陆游等诗人也在他们的诗作中反复描绘桃李春风的美好景象。
比如杜甫的《春望》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句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催促着儿童们趁着春风散学。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春风和桃花的世界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心灵所愿。
桃李春风诗句中,春风多被赋予了温柔、和煦、倾心等美好的品质。
陆游有句名言:“三十年来雨未前,一枝桃李碧明天。
昨夜雷霝开颜色,今朝风烟带笑颦。
”这句诗中的“一枝桃李碧明天”形象地表现了春风将桃花吹得娇艳欲滴的景象。
与此诗中的春风也被赋予了开颜、带笑颦的特质,进一步凸显了春风的温柔和迷人。
桃李春风诗句中,桃花也是一个经典题材。
桃花盛开的场面往往令文人诗人为之倾倒。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首词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便是与桃花有关的情景。
春风吹拂着桃花,美丽而留恋,也带来了诗人对往事的思索和回忆,不禁唏嘘不已。
描写季节的古诗词1.春季: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与生机盎然。
2.夏季: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动展现了夏日小池边的恬静与活泼景象。
3.秋季:
《秋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壮美高远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4.冬季: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寥寥数语,勾勒出冬日寒江孤独而又坚韧的画面。
带春的五字诗句春,是一个富有生机和诗意的季节。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常常被诗人们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了许多经典的诗句。
其中,有一些诗句是由五个字组成的,称为五字诗句。
这些五字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既能展现春天的风光,又能抒发诗人的心境。
本文将选取带有“春”字的五字诗句,举五首诗词的例子。
一、《春晓》《春晓》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描写了一次清晨醒来,听到鸟声和雨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的经历。
全诗共四句,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五字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用对仗的手法,将春天的特征表现得十分生动。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说明春天的气候温暖舒适,让人睡得安稳沉沉,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说明春天的景象活泼热闹,到处都是鸟儿欢快地歌唱,给人以愉悦和希望。
这两句诗用“眠”和“闻”、“晓”和“鸟”相对应,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既显示了春天的宁静和喧嚣,又体现了诗人的惬意和惊喜。
二、《送别》《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写于他送别友人李白时。
全诗共四句,其中第二句是五字诗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一句诗用“春草”和“王孙”相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归期不定的忧虑和牵挂。
第一半句“春草明年绿”,说明春草虽然每年都会枯黄凋落,但是明年还会重新长出嫩绿。
第二半句“王孙归不归?”,说明友人虽然此去远行,但是是否还会回来见面?这一问号暗含了无限的不舍和期盼。
这一句诗用“草”和“归”相押韵,增加了音乐美感和感情色彩。
三、《草》《草》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写于他在江州任职时。
全诗共四句,其中第一句是五字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一句诗用“野火”和“春风”相对比,赞美了草的顽强生命力。
第一半句“野火烧不尽”,说明草虽然经受了火灾的摧残,但是没有被彻底消灭。
第二半句“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在春天的温暖和滋润下,又重新发芽长出新枝。
这一句诗用“烧”和“吹”、“尽”和“生”相对应,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既显示了草的坚韧和不屈,又体现了诗人的敬佩和感慨。
中国电影中的季节叙事策略——以《春蚕》和《小城之春》为例王海洲;张琳【摘要】四时中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能给电影的语言带来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可能,其作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化时间与空间,不仅仅在早期的电影中有所体现,而是一脉相承地隐匿在许多创作者无意识的叙事策略中.改编自茅盾同名小说的《春蚕》,采取了以春天这一季节为背景,依据蚕的生长足迹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中国农村人命运多舛的生存面貌.“春天”在影片中是表现主体,直接参与叙事,它影响蚕的生长,也时刻决定着主人公的情绪和命运.《小城之春》中的“春”不仅是大自然的时间意象,更具有一种象征意味.在该片中,它不参与任何故事推进,却无不在描绘着一种本该热闹却无奈宁静的初春景象,无不为勾勒一群毫无生气的人、一个破败的家、一个衰落的国而服务;大自然的“春”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失语了,而每个个体身中的生命意志则苏醒了——由此,其独特的叙事张力和审美效果形成.【期刊名称】《民族艺术研究》【年(卷),期】2018(031)005【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春蚕》;《小城之春》;电影叙事;季节美学【作者】王海洲;张琳【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北京100088;北京电影学院北京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2四时,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样由于有与其相伴的物候的变化,又是一个空间概念。
中国人对季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从《诗经》中的“风、雅、颂”到近代有着章回体叙事结构的小说,它始终在其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习惯。
季节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无数文人墨客、诗人画家的艺术灵感来源,是文艺作品象征与隐喻的载体,是情感寄托与艺术表达的对象。
它不仅将农业社会背景中的时间诗化,更是一种生命的表征。
季节的韵律渗透进每个时代的文化表达中,也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西汉董仲舒说,“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是指古典诗歌中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与表达。
古代中国有四季分明的气候,而人们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产生生活上的变化,这种生活细节的变化在古典诗歌中也得到了体现。
以唐诗为例,杜甫《春望》、李白《客至》、骆宾王《如梦令·春晓》都是关于春天的诗作,他们的作品把春天这一季节的喜悦和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杜甫的“春望”中,他将春天的景象描写得栩栩如生,“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里的景色既抒发出他心中对爱人的思念,又表现出春天的绚丽多姿;李白的“客至”中,他以独特的手法把春天的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里的菊花象征着恩爱,也体现了春天的清新之感;骆宾王的“如梦令·春晓”中,他将春晓时节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芳草碧连天,清风明月共相护”,这里的景色既表现出春晓时节的初生之美,又体现出春天的朴素之美。
夏季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季节表现,李白的《夜宿山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把夏季的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李白的“夜宿山寺”中,他将夏夜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的景色既表现出夜宿山寺的悲凉,又体现出夏夜的孤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他把夏季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草木有本心,何须乱种植”,这里的景色既表现出夏季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又体现出夏季人们的清闲之感。
秋季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季节表现,比如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李白的《静夜思》等都是关于秋季的诗作,他们的作品把秋季这一季节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将秋夜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重帘未卷当轩前,犹闻庭中司马钟”,这里的景色既表现出秋夜的肃穆,又体现出秋季的凉爽;李白的“静夜思”中,他将秋夜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里的景色既表现出秋夜的宁静,又体现出秋季的凉爽。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秋》教学设计前言:这堂课是对半学期以来有关课文的总结和研究。
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把有关内容形成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分析。
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并且要进行有深度的分析。
经过思考,我利用网络解决了资料收集的问题,利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解决了分析归纳问题。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1)在本学期所学的古代诗文基础上,了解“秋”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来由。
(2)体会中国古典文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3)了解意象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2、学习内容与任务:(1)整体把握本学期所学古代诗文中“秋”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2)上网搜寻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书评或论文)或搜寻包含“秋”的意象的古代诗文,简要评述“秋”在所选诗文中表达的情感。
(3)在(1)(2)的基础上,讨论总结出“秋” 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
(4)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简要分析“悲秋”的原因。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理科班学生,语文成绩在年级中属中等水平。
2、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在形象思维方面表现一般。
3、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积极性,能够在课前进行简单的预习。
4、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通过协作讨论解决问题。
5、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网络工具进行搜索、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简单问题。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在学校WEB教室,利用校园网和Internet资源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以POWERPOINT课件。
2、学习资源类型及简要说明:(1)POWERPOINT课件。
教师自制,与自制WEB网站链接,出示讨论的主要问题和一部分材料。
(2)教师自制WEB网站。
用网络门户的形式,链接Internet上有关的资源,并提供部分网上没有的关键内容以及课堂讨论的问题。
(3)学校WEB讨论版。
BBS形式,学生可自由发帖,教师进行管理。
(4) Internet上的有关资源。
论柳永词的时空意识柳永词以其鲜明的抒情色彩为主要特征,它每每通过时间的流程、空间的位移展示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指向,表现出强烈的时空意识。
柳词的审美结构、艺术视域、情感动荡,亦常常借助时空的转换流变加以呈现。
在时间的展演中,以春与秋之交替更迭,抒写敏锐的时序感;在空间的构设上,多重空域叠加闪回,兴发灵妙的空间感;通过时空的变易转换,展现主体悲切的生命体验,抒发人生的沉重感、无常感和悲凉感。
柳词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时空所进行的艺术观照,极大地丰富了宋词的审美意蕴。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将艺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奥尼斯式(即酒神式)之艺术,专在自己的感情活动中领略世界之美,如音乐、舞蹈等。
因其对客观世界取感情之观照,故常常以炽热的魅力煽动人心①。
一般的诗词作品,多近于此类艺术。
作为北宋词坛的通俗歌手,柳永的词即以鲜明的抒情色彩为主要特征,且每每通过时间的流程、空间的位移展示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指向,呈现出强烈的时空意识。
所谓时空,即古人所言的“宇宙”也。
《淮南子?齐俗训》有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也就是说,古往今来奔流不息、无始无终的时间称作宙,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无限延伸的空间称为宇。
而时间和空间又是相互关联、浑然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这一概念。
文学作品中的时空,主要包括客观存在的物理时空和创作主体思维与情感活动的心理时空两种形态,空间往往和时间相联系,而时间又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之中,是物理和心理、客观和主观融合并现的双重时空。
美国现代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有云:“描述艺术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一,是描述它们的空间和时间的维度。
”②柳永词的审美结构、艺术视域、情感动荡,常常借助时空的转换流变加以呈现。
春秋代序――敏锐的时序感季节的变迁,景物的盛衰,常常引起诗人感情的波动。
以四时之交替更迭,表时间之推移流转,抒主体之情怀感兴,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现象。
柳词中频频出现的季节代序,正是对这一诗歌传统的承继和认同。
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引言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体现,其中一种形式就是绝句。
绝句是一种创作结构简短、意境深远的四行诗,夏日绝句作为其中的一种,常常以描述夏季的景观或表达夏季的情感为主题。
本文将探讨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并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夏日绝句来揭示其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夏日绝句古诗的背景夏季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季节,常常伴随着高温、炎热的天气。
夏日绝句在描绘夏季的景色、表达夏日情感上,表现出独特的韵味。
夏季的炎热和静谧的夜晚常常成为夏日绝句的创作主题。
通过诗词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夏季景色和情感的深刻把握。
夏日绝句古诗的意境夏日绝句的意境多种多样,既有描绘大自然景色的,也有抒发情感的。
下面通过分析几首代表性的夏日绝句,来了解其意境。
1.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绝句通过描绘夏日的田园景色,展示出了丰富的意境。
诗人以荷叶罗裙和芙蓉为景,将两者相互映衬,表达出夏日田园的宁静和美丽。
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听到歌声才发觉有人的情境,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2.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绝句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夏季景色,但通过运用“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这类卓越的意象描写,给人以炎热、阳光明媚的夏季感觉。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进取、追求更高层次的渴望。
3. (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虽然是秋天的题材,但夏季的味道也在其中显现。
通过描绘银烛、轻罗、小扇、流萤等夏季元素,以及描述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使诗词中透露出一丝夏天的气息。
夏日绝句古诗的情感表达夏季绝句作为一种创作形式,自然也是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几首夏日绝句,来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1. (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朦胧美“朦胧”,就是模模糊糊、不清楚地意思.诗歌的“朦胧美”,是一种隐约、含蓄的美,是一种有所感触却往往难以了然于心的美.追求朦胧含蓄的表现风格,是中国诗词的一贯传统,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世界上最讲究朦胧美的诗歌.举一个例子,同样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描写爱情的诗歌.古希腊诗人是这样写的:妈呀,亲爱的妈呀我哪里有心情织布我已经充满了对那个人的爱慕.——萨福相思中国人是这样写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两相对比,很明显,相思表达情感是直接的强烈的;而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其实,这种宛转幽深的朦胧美,可以说是我国各类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如建筑领域运用照壁,林木遮掩,回廊曲径等方式营造朦胧曲折的美;国画更是典型的写意风格,讲究神似、渲染、留白;即使女子巧笑嫣然,也不忘记用一方罗帕或一纸团扇遮住半边脸,让人看不真切……回到诗词上,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为什么传统诗词会呈现出如此普遍的朦胧美;2、是什么构成传统诗词的朦胧美.一.为什么传统诗歌会呈现出如此普遍的朦胧美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这里指自然.“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这种思想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便形成了这样一种传统:中国的诗人总是把个体置于天地万物的大背景中,把自身的情感融入这个大背景中,达到一种彼此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形成圆融含蓄的朦胧美.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陶渊明饮酒诗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将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完全交融,“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形成了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2、意在言外的审美趣味.“意在言外”,是指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它往往只提供某种暗示,其韵味得细细体会才能知道.这种思想在先秦的儒家和道家作品中都有体现.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说得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永恒的东西了,真正的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话很浅近,意义却很深远,这是好的语言.到了后世,追求这种意在言外的倾向就更浓了.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说:“言有尽而意无穷.”都是这个意思.总之,他们认为,真正写得好的诗歌,不是要告诉读者什么,而是要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因此,中国诗歌很注重暗示性和联想性.诗歌提供一种模糊的暗示,大家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心情去联想、去生发、去充实.例如,秦观有两句词:“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很简单的十四个字;很简单的意象,飞花、丝雨;很简单的抒情,梦、愁.可是,却营造出一种似梦似醒、似有似无、似浓似淡的意境来.透过这些暗示意味浓厚的词,我们是否联想到那个在“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时节独自葬花的落寞孤女是否想起蒙蒙细雨中江南的雨巷诗歌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充实,而每个人的生活、性情又是那样迥异,因此诗歌就生发出摇曳多姿的不确定的美来.西方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用在中国古典诗歌上可能更恰当.3 进退失据的心路历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思想讲究内圣外王之道.既要求自己锐意进取,治国齐家;又要求自己品行高洁,不能苟且.可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洁身自好的人才往往是备受压抑和打击的.当仕途无望之时,知识分子便会到老庄的思想中去寻找解脱,希望退身自守,放浪江湖,可是这种退守又往往是逼于无奈的.因此,他们常常处在欲进则力有不及,欲退则心有不甘的尴尬境地.这种心理矛盾表现在诗歌中,便形成一种失望与希望交织、迷惘和执着同行的纠结复杂的情感,情感的纠结也就造成诗境的恍惚迷离.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背景寥廓、荒凉.孤舟、独钓,越发被衬托得孤寂渺小.你说他是在垂钓着雪一般的寒冷寂寞,还是在垂钓着雪一般的纯洁执着呢二.是什么构成传统诗词的朦胧美1、借意象抒情.不懂意象,就是不懂中国诗歌.意象意象,意和象是不可分的.没有无意之象,也少有无象之意.换言之,没有不表达情感的形象;也少有不依附外在形象的情感.我们读诗,读到的不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附着了作者情感的意象.言在此意在彼,我们需要将它进行情感的还原.还原得到的情感,已经是我们自己的情感,而不一定是作者的情感.这种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偏差,不同读者之间的情感偏差,就造成了诗的多义性、再创作性、朦胧美.例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注意这首诗中的意象:花非花、雾非雾、春梦、朝云.这些意象都具有美丽却又稍纵即逝的特点,全诗也因此染上一层不确定的、不真实的意境来,却仍然是充满着向往和留恋的.阅读意象还是一个意象重组的过程.自然界中的客观形象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处于和其他形象的联系中,而诗歌当中的意象是被抽取出来的.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其他的意象.有这么两句诗:“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四个意象,雨、树、灯、人.而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肯定不止这四个意象,还应该有一间荒败的陋室,一阵袭树而过的悲风,一曲栽有枯荷的池塘,窗外无穷无尽的暗夜……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诗歌极简单又极丰赡的美,一种不确定的朦胧的宽泛的美.2、借修饰语、虚词抒情.意象往往还需要借助修饰语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如上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黄叶、白头这两个修饰语对于营造萧条凄冷迟暮的境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修饰语常常使同一意象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试读这首诗: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月夜送别再读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同以江山为意象,前一首是沉沉月夜,山冷水瘦,送别故友,身心俱寒.再加上前面的乱、寂寞等修饰语,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而后一首,用“多娇”二字表现出江山的壮美,再引出英雄豪杰主宰江山之志.运用虚词抒情也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如骆宾王的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一个“已”字,一个“犹”字,表达了作者对荆轲的怀念崇尚之情.再如杜甫的蜀相中有这么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如丝,黄鹂好音,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自”“空”均有徒然、白白地的意思,却表达出斯人已逝,好景徒然的不胜唏嘘之情.无论是借意象抒情,还是借修饰语、副词抒情,都属于间接抒情,适宜于表达委婉、含蓄、曲折、复杂的思想情感,从而增加情感抒发的深厚度和感染力,给读者以回味、思索的余地.3、重写神不重写形.既然意象只是情感的载体,那么,最重要的是写出意象的精神内核而非外在形象.因此,中国的诗歌与国画一样,是注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周邦彦有一首词,写到了荷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意思是,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荷叶高出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这一节铺叙很有名,因为它写出了荷的线条、色泽、动态.这是写形,写得好了,自然也是能表现情感的.但这不是中国诗词的主流.中国诗人笔下的荷往往是这样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是纯洁芳香的.古诗十九首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枯败落寞的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是破碎怅惋的李白折荷有赠在这些句子中,我们不知道诗人眼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可我们知道诗人心中的荷花是怎样的.重神似的传统,会产生一种简省却丰韵的美来,用最简单的句子表现最深处的情感,绵绵长长.4、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1寄托和象征.举三处咏蝉的诗句为例.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三首诗都是以蝉自喻,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第一首诗说自己立身高洁,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第二首说自己在政治上不得以,在言论上受压制.第三首说自己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寻求帮助,却只是徒劳而已.不同的情感寄托表现了作者不同的际遇和性情,正如前人所评:“虞诗是清华人语,骆诗是患难人语,李诗是牢骚人语.”寄托遥深,就是说寄托使得情感和意向之间的距离更加远,作者的情感隐藏得更深,更有含蓄蕴藉的诗味.蝉这个意象也因其深处高处,吸风饮露而象征着清高人格.2比喻、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先看比喻,南宋诗人何应龙写过一首见梅: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这首诗咏梅花,第二句化用杜甫诗句,以空谷佳人喻梅.佳人,有美丽纯洁之意.佳人而在空谷,又多了寂寞清高之情.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对梅花进行直接的描写,却通过这一精巧的比喻写出了梅花的神韵.再看借代.借代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借代,不同的借代又能引发不同的联想.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a句以“孤帆”指代船,只看帆字,便有一种轻盈缥缈的味道,一种乘风疾去的惆怅.b句以“樯橹”代船,自然是厚重的,有力的,符合战争血与火的氛围.最后说双关.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晴”谐音“情”,“丝”谐音“思”,“泪”既指蜡炬之泪,也指人之泪,是意义双关,“莲”谐音“怜”,爱怜之意.双关手法,有时幽默诙谐,饶有风趣;有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这些修辞手法,都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曲折,深化了诗歌的朦胧美.5 时空错杂与转换.诗歌的意象描写和情感表达跳跃性极强.一句话可以越过千年,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话也可以勾连千里,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诗歌中,不可逆转的时间长河是可以自由驾驭的,时而神游千年以前甚至到了天地初创之时,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多么深邈的遐想.也可以到无穷无尽之时,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悠远的情思.拘束在这个特定时空的我们,读到这些诗句,如何能不神游之,如何能不向往之,如何能不带给我们绵延而又怅惘的心灵体验.在空间转换中,有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叫对写法.对写法,主要用在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中,就是身在此处的我,不写此处的我如何思念她,却写身在彼处的她如何思念我.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后两句就是对写法.对写法做到了虚实结合,使抒情更加婉转有致.我们的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朦胧美成为专属于我们的精神财富,它不能被翻译成任何一种其它的文字.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做一个中国人,是幸福的.距离产生美,这是现代的流行语.可是,中国的诗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知晓了.他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笼上一层雾,遮上一层纱,不是要故意隐藏什么,而是他们知道,最真切的感受是最细微的,最真挚的情感是最不可言说的.中国诗歌的美,如同碧海里、贝壳中沉睡的珍珠,只要我们耐得住摸索中的迷惘,寻求中的不安,最终,将发现那种美是如此的精巧璀璨,震撼心灵.。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王琳【摘要】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pursues expressing emotion euphemistic,or borrows literary quotation to express emotion,or borrows objects to express emo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esthetic effects of "without showing any obvious words to get the beauty of connotation".%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自《诗经》始,追求委婉含蓄的抒情,或借助典故抒情,或借助物象抒情,以求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1)006【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古典;诗词;含蓄【作者】王琳【作者单位】重庆南开中学,重庆4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自《诗经》始,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委婉含蓄的抒情,于斯前人多有论述和研究,如王国维、龙榆生、吴熊和、叶嘉莹等,本文重在分析抒情含蓄的显现、方法和成因。
一、诗歌言情,贵在含蓄何谓“含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意在言外,使人涵泳想象而得之,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诗歌来体悟中国古典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不妨通过中西对比来感受中国诗歌的这一特点。
下面以不同版本的《声声慢》为例加以说明。
一首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由刘勰的“意象”论古典诗歌中月、雨、春风意象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和《隐秀》篇中提及到了文学作品中“意象”这一美学概念,并具体论述了“言”“意”关系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文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作为诗歌艺术的精髓,意象与物象又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神思”活动和主观情感,拿“雨”“月”“春风”等意象在诗歌中的美学意义来举例,说明这些意象的内涵和复义性,并对刘勰的“意象”论做出诠释与证明。
本文通过对两者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文心雕龙》意象雨月春风胡应麟《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意象,即意与象,是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意象”一词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提出始于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他在自己的艺术构思论中提出的“意象”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赏析影响深远。
一、《文心雕龙》中的“意象”论“意象”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周易·系辞》。
这部关于“象”的卜筮之书通过变化多端的卦爻之“象”来预测吉凶祸福。
并且早在《周易·系辞上》中,作者已经从哲学角度谈到意与象的关系:“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岂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这段话其实是说笔是不能把要说的话都表达出来的,而说的时候又不能把心中所想的语言全部表达出来,圣人用“象”则可以把要说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
这里的“象”虽然指卦象,却在早期已经暗示出了意与象的关系。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雪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1](p303)以木匠的勘定墨线和运斧取材为喻,十分形象而贴切地验证了声律和意象的运用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
刘勰这里的“意象”显然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产生的物体形象。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歌典籍中,季节是文人们格外青睐的话题,古典诗歌中均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季节。
诗歌中的季节表现是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通过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方式,为情感的表述增加了一丝含蓄的美感,是中国文化中比较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以中古诗歌为中心,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
标签:中国古典诗歌季节表现中古诗歌前言季节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抒情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被应用的相当广泛,广为流传的名句佳作中不乏各种典型例子。
季节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是由我国诗歌的结构和抒情方式决定的,古人在进行诗文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不自觉间运用到季节元素,中古诗歌就是其中的典范。
一、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分析1.先秦时期诗歌分析现在一般认为诗歌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当时的诗歌中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
比如《麦秀歌》中对于野黍的描写,已经开始联系夏秋季节,初步体现出了季节特性。
但是由于上古时期的民歌篇幅一般不长,而且多为概括性提及,其中的季节性并不十分显著。
相比起上古民歌,先秦时期的《诗经》以及《楚辞》中对于季节有着十分丰富的表述,内容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季节性描写,诗歌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无论这些描写是作者不自觉的还是有意为之,季节性表现显著增强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部分诗歌中,季节表现与诗人的情感实现了有机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是说,我国的诗歌在发展之初,就具有了较为鲜明的季节感属性。
这种季节感对于《诗经》和《楚辞》的艺术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后来者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一种指引,使得季节表现和情感表述愈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先秦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比如《诗经》和《楚辞》,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季节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成功示范。
2.汉魏晋时期诗歌分析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中虽然有了初步的季节表现意识,但是整体并不十分强烈,由其诗文中不难看出,多数情况下作者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在诗歌表述中穿插进了季节性,而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属于不自觉的情感表述。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春天我喜欢读书,最喜欢读的是古诗词,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我最喜欢的是描写春天的诗词。
春天的树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木返青,那么最先变绿的树木是什么呢?对了,是柳树,我们的滨河公园边上就有许多柳树,如果我们经常去那里玩的话,就会发现柳树的枝条是最先返青的,所以柳树也被称为春天的使节。
关于描写柳树的诗歌很多,最喜欢的就是唐朝贺知章的《咏柳》,可能不少同学都读过。
这是我国历代咏柳诗歌中最好的一首。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首先一个“碧”字让我们感觉到满眼的翠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一个“妆”字,让我们想到美人在梳妆打扮。
在这里作者将柳树比作美人,将柳树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表露无疑。
接下来一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以美人身上垂下的绿丝带来比喻柳树垂下的枝条,非常生动贴切地描写了柳枝临风飘舞时的轻灵与飞动。
前两句主要描写柳树的轻盈与妩媚,后两句则运用了问答的形式,转为对春风的描写。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故意设问,到底是谁拥有这样的巧手,能够剪裁出这样美丽的细叶呢?第四句作了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告诉人们,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裁剪出来的,将浓浓的春意化在无形的春风之中,表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蓬勃向上的激情。
春天的雨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
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不像夏雨的暴烈,不像秋雨的凄凉,自有一番风味。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欢快的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雨之所以被称为“好雨”,是因为“知时节”的缘故,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正需要大量雨水的滋润,当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春雨悄然而至,正合人们的心意,正合万物生长的规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和风吹拂下的迷蒙细雨,夜间随风飘洒而下,在悄无声息中滋润着万物。
春雨夜间飘洒而下,不求人人知道,不求任何回报,正是春雨的可贵之处,也是春雨的可爱之处。
水色天光成妙境,天地同流著我心——论中国古典山水诗之自然生态美张子程【摘要】中国古典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通过对自然山水之生存意境美、整体意象美、生态生机美与和谐美的诗意化表达,化山情水性为灵妙的审美意象;在意象玲珑的自然山水生态诗境中,山水诗人将自然山水生态境界美完整地表达出来,进而求得宁静的心灵居所,达到诗意化的生存目的。
中国古典山水诗在本质上蕴含着生态美思想,是诗人妙合自然,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合道,与自然交融为一、和谐共鸣的艺术化表达。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自然生态美;山水诗人;中国古典;天地;自然山水;审美对象;审美意象;意象美【作者】张子程【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34中国古典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通过对自然山水之生存意境美、整体意象美、生态生机美与和谐美的诗意化表达,化山情水性为灵妙的审美意象;在意象玲珑的自然山水生态诗境中,山水诗人将自然山水生态境界美完整地表达出来,进而求得宁静的心灵居所,达到诗意化的生存目的。
中国古典山水诗在本质上蕴含着生态美思想,是诗人妙合自然,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合道,与自然交融为一、和谐共鸣的艺术化表达。
中国古典山水诗与山水画一样肇始于魏晋之际,而山水诗独标于世的前提条件就是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
中国山水诗人登山临水,通灵感悟,返朴归真,化山情水性为自己的心灵境界,进而在内心获求精神上的慰藉与解放。
由于中国古典山水诗多注重以自然为其吟咏歌颂的对象,自然的生态之美就必然地反映到诗人的作品之中,从而使中国的山水诗从本质上含蕴有一种生态美思想,并逐渐成长为一种山水诗歌传统,历经千年而不衰。
中国古典山水诗打通了人与自然的隔膜,使自然之性与人之情性融合为统一的生态生存之境,成为中国人抒写自然情性、传达宇宙人生感悟的精神通道。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
摘要: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歌典籍中,季节是文人们格外青睐的话题,古典诗歌中均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季节。
诗歌中的季节表现是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通过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方式,为情感的表述增加了一丝含蓄的美感,是中国文化中比较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以中古诗歌为中心,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中古诗歌
季节表现
前言
季节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抒情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被应用的相当广泛,广为流传的名句佳作中不乏各种典型例子。
季节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是由我国诗歌的结构和抒情方式决定的,古人在进行诗文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不自觉间运用到季节元素,中古诗歌就是其中的典范。
一、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分析
1、先秦时期诗歌分析
现在一般认为诗歌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当时的诗歌中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
比如《麦秀歌》中对于野黍的描写,已经开始联系夏秋季节,初步体现出了季节特性。
但是由于上古时期的民歌篇幅一般不长,而且多为概括性提及,其中的季节性并不十分显著。
相比起上古民歌,先秦时期的《诗经》以及《楚辞》中对于季节有着十分丰富的表述,内容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季节性描写,诗歌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无论这些描写是作者不自觉的还是有意为之,季节性表现显著增强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部分诗歌中,季节表现与诗人的情感实现了有机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是说,我国的诗歌在发展之初,就具有了较为鲜明的季节感属性。
这种季节感对于《诗经》和《楚辞》的艺术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后来者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一种指引,使得季节表现和情感表述愈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先秦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比如《诗经》和《楚辞》,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季节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成功示范。
2、汉魏晋时期诗歌分析
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中虽然有了初步的季节表现意识,但是整体并不十分强烈,由其诗文中不难看出,多数情况下作者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在诗歌表述中穿插进了季节性,而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属于不自觉的情感表述。
直到汉魏晋时期,季节性意识才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根植于诗人的创作思想中。
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中,诗人逐渐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季节氛围的营造和渲染,通过设置季节情境,为情感表述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便于进行诗歌情感的正确理解。
也是在这个时期,季节感逐渐被诗人所重视,成为这段时期诗歌作品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贯穿于诗人的整个构思过程中。
在开始的时候,诗人主要还是在学习和模仿古代传承下来的手法,季节在他们作品中通常只是作为比喻的形式出现,一般是一种季节对应一种情感。
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季节表现逐渐开始以景物刻画的形式出现,其中蕴含的情感也更为丰富和深刻,逐渐成为诗歌的重要辅助,类似于诗人情感的伴奏曲。
汉魏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无论是诗歌水准还是优秀作品,其季节表现的成就都要远超先秦,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系统的季节刻画,可以形成一个具体的情境部分,而不再是散碎的片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抒情与季节感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南北朝时期诗歌分析
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是季节表现最后完善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是对于前朝经验的传承和发扬,集中了优秀的部分,并且比前朝更加深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得以定型。
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多追求田园生活,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更加注重形式美感。
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批优秀作品中,诗人不仅对于季节性事物进行了全面描述,对于细节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使用华丽的词句,对于季节美进行了深刻的表述。
自南北朝以后,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结构中的季节表现作为一种特性被保留了下来,并在后世的诗歌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从表面来看,诗歌作者们对于季节表现的手法进行了丰富和细化,将其个人特色融合于诗歌作品中,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季节感十分浓烈,并且刻画更为细致和逼真。
从深层角度来看,季节表现不仅发挥着触发抒情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充当写景要素,以季节衬托诗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性是情感抒发,利用季节表现结合抒情结构的方式,或者将季节用作比喻,均可以利用季节要素增强情感抒发的效果。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更加关注季节,不仅季节意识根植于思维深处,在其作品中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展现,季节要素在其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
总体来讲,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季节要素,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季节表现方式探讨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直接点明
所谓直接点明,顾名思义就是明确指出季节的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
直接点明的季节表现方式一般可以细化为三类:一、使用季节词。
在古典诗歌中,有不少的作品中出现了“春”、“秋”等词汇,直接点明了季节,还有的更具体至“初春”、“早秋”等。
二、使用阴阳五行相关词汇来代称季节,有的是各种以四色搭配季节词使用,比如“朱夏”和“素秋”等;还有的诗歌中以“八卦”、“声律”等指代四季。
从先秦诗歌到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中,均有阴阳五行相关的衍生词汇被用于诗歌的季节表现中。
三、使用时间词汇指出季节。
其中一种类型的词汇通常形容的是时间流逝,一般多用于岁初、岁末;还有一种可以是月份和日期,比如汉乐府《孤儿行》中的“三月蚕桑”,这类词语一般不是普通日子,多是某个节日。
直接点明季节的表现方式,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通常是开门见山式的指明季节,但是也正是由于季节描述过于直白,通常并不能为营造诗歌的审美意境起到太大作用。
2、描绘景物暗示季节
描绘景物暗示季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描述某个时令景物指代季节。
在
中国古典诗歌的很大一部分作品中,诗人并不直接指出季节,而是借助景物描绘体现出季节。
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和场景,获取相关的季节信息和时令景物状况信息,通常会在诗歌中将其表现出来。
在中古诗歌中,以景色指代季节的方式非常多见,是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季节表现形式。
3、描写社会生活或使用前代典故
这两种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占得比重并不算太大,但是表现效果并不逊色。
描写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指的是对于当时人类活动的描述,其中蕴含了季节信息,包括生产活动和节日习俗等,透露出浓浓的季节感。
社会生活描写看似与季节无关,但是透过人类的活动,也体现出了季节特征,同时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属于典型的间接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显著的承续性特征,诗歌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均带有明显的继承性质。
比如,古代诗歌中比较常用的使用典故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前代作品的引用和肯定。
古代诗歌不乏一些艺术造诣极高的作品,其中某些词语用的极为精妙,甚至可以说是诗人赋予了词汇某方面的特质。
这些词语往往具有典型的浓缩性特征,用于诗歌表现中言简意赅,可以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对于营造季节氛围助益极大。
三、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民族特色的文体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我国古典诗歌中普遍采用了结合季节进行抒情表达的手法,诗歌作者将其用于背景勾勒和情感烘托中,能够为情感表述渲染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从而创造了一种美学意境,使得平淡的诗歌内容可以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涵。
[1]范丽萍.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魅力[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2):173-174.
[2]陆翔.从语篇象似性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04):69-72.
[3]张艳存.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情感本体的迁移[J].青年与社会:下.2014,(11):362.
[4]谭振江.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传统思维特征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4,(06):48-51.
[5]李慧.浅谈诗歌意象和意境[J].海燕.2014,(0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