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1、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东亚、中国东侧;北温带、中纬度地区。日本是由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组成的岛国。日本国土狭长,多优良港湾,沿海平原狭小。

2、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此少火山地震。

3、日本工业与世界密切联系,由于①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严重;②日本国内需求量小,工业产品以来国际市场销售。

4、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5、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以大和名族文化为主。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东亚,北邻中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由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半岛)和马来群岛(又叫南洋群岛)组成。

2、东南亚位置特征:“十字路口”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和海上生命线。

3、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为热带季

风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马来半岛南部及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

4、东南亚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决定了水稻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5、东南亚有很多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榈、椰子、蕉麻。

6、东南亚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流向:由北向南流入太平洋与印度洋,原因: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国际河流:萨尔温江(怒江)、湄公河(澜沧江)…

7、东南亚国家及风景名胜:缅甸(首都内比都)仰光大金塔;泰国(首都曼谷)水上市场;柬埔寨(首都金边)吴哥窟;越南(首都河内)下龙湾;的内陆国老挝,首都万象;花园城市——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巴厘岛…

第三节印度

1、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的国家,位于中国西南面,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北邻中国,西北巴基斯坦,西南马尔代夫,东南斯里兰卡…

2、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中国第一),人口依然快速增长。

人口众多的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大。

人口众多的劣势:饥饿贫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

3、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从亚洲大陆吹来;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吹来。

4、西南季风强造成水灾,弱造成旱灾,使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产量不稳定。

5、印度承接世界1/2的服务外包业,其中的软件外包业占世界的2/3,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第四节俄罗斯——首都为莫斯科,第二大城市为圣彼得堡

1、俄罗斯的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为横跨亚洲欧洲的欧洲国家,是世界面积的国家。三面环海:东临太平洋、北临印度洋、西临波罗的海。南邻中国、蒙古等国。

2、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地形区、河流见下图,一一对应!

3、俄罗斯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温带大

陆性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见右图)以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主,特点:冬季寒冷

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3、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基本自给,称为“世界加油站”。重工业发达,但与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滞后。

4、俄罗斯交通发达,交通部门齐全。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货运以管道和铁路运输为主。管道运输用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欧洲部分交通线(如铁路线)分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分布稀疏。

5、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西起莫斯科,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它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中东

1、中东位置特征:三洲五海之地(亚、欧、非洲,里海(是个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包括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地跨亚洲非洲;土耳其跨亚洲欧洲;阿塞拜疆跨亚洲欧洲。

3、中东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生产最多、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绝大多数石油通过海运,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

4、中东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配矛盾成为战争一大因素。

5、中东文化多元,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城——麦加。

6、中东的阿拉伯男人缠白色头巾和宽大白色长袍→可反射太阳辐射,吸热少。中东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而骆驼成为传统交通工具。

中东多数民居为平顶——因为气候干旱极少下雨。

7、中东战争的内因(区内因素):水资源匮乏;文化多元。外因(国际因素):位置优越,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石油资源丰富。

第二节欧洲西部(西欧)

1、西欧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西岸。指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邻地中海。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发达国家最集中,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乳畜业发达。原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草场广布→乳畜业

地形以平原为主牧草多汁发达

3、西欧地形:北部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中部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南部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4、西欧大多数国家通用货币——欧元。

5、西欧景点:挪威峡湾、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波兰华沙肖邦像、法国巴黎卢浮宫、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希腊奥林匹克遗址…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中学地理)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第八章认识亚洲 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亚洲的位置: 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②经纬度位置: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最北纬77.43°;最南 11.7°;最东西经169.40°;最西东经103.30°)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的分区: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区域。 亚洲的面积: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5%。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亚洲地形特点:亚洲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3/4。 5、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6、亚洲河流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是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流经干旱地区,注入咸海。 7、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8、亚洲季风区内易造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9、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0、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11、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①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孟买)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中国上海) ③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中国北京)12、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不同点是: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从年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13、通过学习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带来的影响等差异,明确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①冬季风发源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多为偏北风,性质寒冷干燥,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②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多为偏南风,性质温暖湿润,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夏季普遍降水多、气温高。 14、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而降水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蒙古乌兰巴托) 15、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半球位置)北极圈从欧洲北部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纬度位置)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海陆位置) 16、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17、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非洲有6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 ■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是由赤道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少。(非洲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面积较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1/3,因此干燥区面积广大) ■非洲一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较低在10℃—20℃。非洲七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高达30℃以上。(说明非洲气温高) 8.2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1年亚洲人口达3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7%。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中国、日本位于东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位于南亚)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其主要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基础好。 3、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亚是气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及练习题(中国地图出版社)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4—p11 一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阳关、空气、土地、水、生物等)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煤炭资源) 4、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 5、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在时间上,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影响:水旱灾害。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 在空间上,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少水的状态。 影响: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 3、水污染原因:工农业发展,部分地区的工厂、乡镇企业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更为严重。淮河、海河和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重的河流。 三、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 1、供水紧张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解决方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喷灌技术是农业节水及增产的重要措施。) 2、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3、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功能: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 4、防治水污染。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p12—p19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同步检测含答案详解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2.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 B.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 B.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亚洲各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4.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5.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全部在北半球D.全部在南半球6.可以作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证据的是() A.面积最大 B.跨经度最广 C.地形最复杂

D.南北距离最长 7.关于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C.大多数河流由于受地形影响流程较短 D.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8.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高周低B.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山地、高原为主 B.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大洲 C.地势西高东低 D.亚洲是世界地势起伏最大的一个大洲 10.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B.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D.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11.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温和干燥B.温和湿润C.寒冷干燥D.寒冷湿润12.下列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 B.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C.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D.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1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寒带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4.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不均匀,一般没有早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2015-2016学年牛津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全)【精品推荐】

2015-2016学年牛津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Unit 1 People around us Ⅰ. 短语 词组 1. hard-working工作努力的 2. be patient with sb对某人有耐心 3. forget to do sth.忘记去做某事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 4. take care of sb. =look after sb照顾 5. laugh at =make fun of 嘲笑 6. remain friends保持朋友 7. be strict with sb.对某人严格be strict about sth.对某事严格 8. encourage sb. to do sth.鼓励某人做某事 9. take time to do sth花时间做某事 10. as well也 (一般放在句末) 11. tell sb. jokes给某人讲笑话 12. be full of =be filled with 充满 13. give up放弃give up sth./doing sth放弃走某事 14. Sb. take time to do sth.花时间做某事 15. Sb. spend time (in) doing sth. 16. My grandma was a short woman with grey hair. prep. 具有(带有 表示事物的附属部分 17. Why not plan a special Mother’s Day fo r her? Why not do sth? Why don’t you plan a special Mother’s Day for her? Why don’t you do sth? (表建议) What about planning a special Mother’s Day for her? What about doing sth? Ⅱ. 语法)定冠词the 1(用以特指某些人或某些事物 This is the house where Luxun once lived.这是鲁迅曾经住过的房子。 2(用于指谈话双方都明确所指的人或事物 Open the door,please.请把门打开。 3(用以复述上文提过的人或事物 第一次提到用“a或an”(以后再次提到用“the” Once there lived a lion in the forest. Every day the lion asked small animals to look for food for him.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狮子。每天这只狮子要小动物们为他寻找食物。 4(用在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前。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一月份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 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 Shanghai is the biggest city in China.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5(表示地球、宇宙等独一无二的事物 the sun 太阳the moon 月亮the earth 地球the sky 天空the world 世界 6(指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 the West Lake 西湖the Great Wall 长城the United States 美国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the Browns 布朗一家the English 英国人the WTO 世界贸易组织 7(用于表示地点、方位、具体的时间或某天的一部分等。 in the east 在东方in the west 在西方in the front 在前面at the back 在后面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实数 一、知识总结 (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a,读作“正负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2)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即:a≥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的没有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2)表示:a的立方根记作3a,读作“三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二)实数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分类:(1)按定义分(略)(2)按正负性分(略)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

6、实数的运算: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7、实数大小:(1)正数> 0 > 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 小的反而大。(3)数轴上不同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平方法、作商法、倒数法、估值法······ 二、解题实用 1、 1.414212≈ 1.7323≈ 2.2365≈ 2、a a =2 () a =2 a ()a a == 3 3 33 a 3、ab b =?a b a b a b ==÷a ()0b ≠ 三、典题练习 1、16的平方根是 ;()2 3-的算术平方根是 ;23-的立方根是 。 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如果一个 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 3、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 ,则与他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4、下列各数中一定为正数的是 (填序号) ① x ② 1x + ③2x ④ 1x 3+ ⑤ 1x + 5、当x<-1时,2x ,-x ,3x -和x 1 的大小关系 。 6、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2-23-21与 ()75 4 12与 ()112533与 ()7 1-21- 4与π 7、2-7的绝对值为 ,相反数为 ,倒数为 。

地理沪教版(五四制)新版七年级下册《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教案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学会一些基本的乘火车常识。 2.能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客货运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3.在辨析两种运输方式不同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学会一些基本的乘火车常识。 教学难点 能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客货运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个课时我们对交通工具的演变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谁能选简要介绍一下如今常见的交通工具及其利弊? 随机提问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讲解 1.尝试给铁路线命名 播放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教师提问:这种声音大家熟悉吗? 教师提问:你乘火车去过哪些地方?你能说出当时火车所经过的铁路线的名字吗?你知道这条铁路线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吗?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其实铁路线的命名是有规则的,一部分铁路线的名字是以起讫点两个城市名称中的一个字(或简称)加以连接而成的,比如京沪线,就取的是北京

的“京”字和上海的简称“沪”;京广线取的则是北京的“京”和广州的“广”字;哈大线取的是哈尔滨的“哈”和大连的“大”字;而还有一些铁路线则是以起讫点两个省的简称加以连接而成的,如川黔线,取的是四川省的简称“川”和贵州省的简称“黔”;黔桂线取的是贵州省的简称“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桂”。 过渡:知道了铁路线的命名方法,下面你们能尝试给以下这些铁路线命名吗?教师点击“中国主要铁路”图上的京九线、焦柳线和宝成-成昆线注记,电脑自动慢慢画出三条纵向的红粗线并相应地标上①、②、③记号。学生不仅要给它们命名,而且要根据学过的命名原则说出命名的理由。教师适时进行补充更正。 教师总结、提问: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下面这几条铁路线又如何命名呢?教师点击“中国主要铁路”图上的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和浙赣-湘黔-贵昆线注记,电脑慢慢画出三条横向的蓝粗线并相应地标上a、b、c记号。 在前面尝试命名的基础上,设计该问题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巩固的机会。 但对陇海线的命名,学生会存在问题,这时,教师可出示“第二亚欧大陆桥”图片总结:这段铁路线叫做陇海线,“陇”我们知道是甘肃省的简称,“海”指的是连云港市的海州区,因为该站的站址位于连云港市的海州区,因此得名“陇海线”。 其实陇海---兰新线的东段在建国以前就有,建国后经过改建和新建,该线不断向西延伸,于新疆的阿拉山口与国际铁路接轨,经中亚直至欧洲西岸的鹿特丹。这条铁路线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规律”: 我国的铁路线密如蛛网,不好记忆,但其中几条重要的铁路干线构成了整个铁路网的骨架,我们习惯上称之为“五纵三横网”。“五纵”指的是我国南北走向的这五条主要铁路干线,自西向东分别是:宝成-成昆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和京沪线;“三横”指的是我国东西走向的三条铁路干线,自北向南分别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和浙赣-湘黔-贵昆线。 接着,教师提问:从图上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些铁路线是互相交会的,这些交会的地方即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你们能从图中读出来吗? 由于已经学习了我国的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学生对照地图即可说出一些大型的铁路枢纽城市,如京包线和京九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城市—北京;包兰线和兰新线交会的铁路枢纽是城市—兰州;京广线和浙赣---湘黔---贵昆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城市-株洲和贵阳;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城市—郑州等。 教师讲解:直达特快列车(首字母Z读"直")、特快旅客列车(首字母T读"特")、快速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全解

目录 祖国篇(下) (3) 1.农业及其地区差异 (3) 1.2农业的分布 (4) 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6) 中考链接 (9) 单元测试 (9) 2.工业及其地区差异 (10) 单元目标 (10) 2.1持续增长的工业 (10) 2.2重要工业部门的分布 (12) 2.3东部与中西部工业的差异 (15) 中考链接 (16) .单元测试 (17) 3.交通运输与通信 (19) 单元目标 (19) 3.1交通运输与通信的重要性 (19) 3.2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 (20) 3.3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 (21) 中考链接 (23) 单元检测 (23) 4.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 (25) 单元目标 (25) 4.1国内贸易 (25) 4.2国际贸易 (26) 中考链接 (27) 单元测试 (28) 5.国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30) 5.1城市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优化 (30) 中考链接 (33) 单元测试 (34) 区域篇(下) (35) 1.抓住特征学习区域 (35) 1.1北京市 (35) 1.2湖北省 (36) 1.3香港和澳门 (37) 1.4黄土高原地区 (39) 1.5沪宁杭地区 (41) 1.6珠江三角洲地区 (42) 中考链接 (43) 单元测试 (44) 2.自主学习认识区域 (45)

中考链接 (47) 单元测试 (48) 期中考试 (49) 期末考试 (51)

祖国篇(下) 1.农业及其地区差异 1.1世界农业大国 要点精讲 一、农业与“衣食住行”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五个部门,狭义的农业仅仅指种植业。种植业是指在耕地上耕种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林业是指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渔业是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畜牧业是指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家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9亿多是农民。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和消费市场,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因此,农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农业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源,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二、多项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目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三、现代化的农业 目前,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个体分散的经营模式,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只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指从育种到农产品推向市场,从生产到组织、管理的全面现代化。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仍在采用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离农业的现代化还相去甚远。 典型例题 【例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 (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A 【解析】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我国以农业为基础。 【例2】下列我国农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的是 ( ) A.大豆 B.茶叶 C.甘蔗 D.肉类 【答案】D 【解析】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针对训练 1.提供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祖国篇(下) 1.1 世界农业大国 教案设计

世界农业大国 【教学目标】 1.说出农业的概念,以及现代化农业的含义。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举例说出农业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大致说出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2.学会运用统计图表,说明中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 3.知道农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人均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国情,树立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的价值观。 4.初步理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农业的重要性。 2.我国农业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民以食为天”,农业对一个国家的存在以及发展有重大影响。 农业与“衣食住行”。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学生举例…… 农业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什么? 直接——食用;间接——工业的原料。 学生举例…… 结论:农业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2.我国农业发展早。许多农作物起源于我国。如:水稻、大豆、茶叶。 另外,我国还首先饲养了猪、鸡、鸭、鹅等家禽家畜。 3.阅读“水稻的起源”。 (1)多项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农业发展迅速。 (2)补充介绍“粮票”。 为什么需要粮票?粮票有什么作用? 粮票是计划经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下的产物,是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用

来调节供需的手段,是购买粮食的凭证,正式用与1955年。1992年国家粮食购销价格开放后,粮票退出历史。我国粮票种类非常多,包含“吃穿用”。 (3)思考:为什么我国农业发展如此迅速? 原因:江河治理、修建水库;农业机械化;农药化肥的使用;改良品种和耕种方式…… 结论:科技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的各方面条件,从而推动农业发展。 4.阅读“杂交水稻”。 (1)农业产值构成的变化。 读图,说说农业产值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从侧面可以反映什么社会现象?(学生或教师举些生活中的例子)。 (2)我国农业特点。 农业基础薄弱,农业资源短缺。 我国的耕地面积大,为世界第四,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仅0.1公顷,是世界人均的1/3,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人口基数大。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 思考:我们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 5.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种类:立体化农业、工厂化农业、生态化农业。 二、拓展延伸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说一说,上海有哪些现代化农业基地?并对其中一个做简单介绍。 补充:立体化农业。 在一定区域,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根据自然和社会资源分布的空间和时间差异,以及生物的生理特点肥种植业、养殖业。甚至农产品和工业结合起来,形成多物种共存、多层次结构的农业生产……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教学内容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

七年级地理练习第八章亚洲 8.1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 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南部从东到 西分布着三大、、。 3.亚洲的地形特点:。 4.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状向 四周分流。 5.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 6.世界最高峰是。 7.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8.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是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10.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11.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12.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13.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14.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15.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带来寒冷 干燥的天气;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16.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17.季风气候的缺点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 等灾害。 8.2 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8.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19.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的 人口均超过1亿。 20.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 第九章认识地区9.1东南亚 21.东南亚位于和两大部分。 22.东南亚地处洲与、洋的“十字路口”。海峡 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3.马六甲海峡地处和之间,是太平洋西岸与印度 洋、非洲东岸联系的重要通道。 24.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和,其中新 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25.东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2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27.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 雅加达。 2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29.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多火山、地震。被称为 “火山国”。 30.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国际 河流是湄公河,它的上游是我国。 31.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水 源,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32.说出以下国家的首都及其首都分布于哪条河沿岸: 越南——河内——红河;老挝——万象——湄公河; 柬埔寨——金边——湄公河;泰国——曼谷——湄南河。 33.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气候,一 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 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 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34.说出以下风景名胜所在的国家: 吴哥窟——大金塔——下龙湾—— 双子座——婆罗浮屠—— 说出以下物产的主要生产国: 稻米——泰国、缅甸、越南;棕油——;天然橡胶 ——;椰子——;锡矿带——;石油—— 35.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 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6.7%和25.3%。华 人,华侨的故乡大多都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两 省。 9.2西亚 36.西亚地处、、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 于、、、和里海之间,是联系亚、非、欧三 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7.五海中不是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38.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波斯湾的唯一 出口,航运十分繁忙。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 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39.西亚的地形以为主,中部有平原,土壤肥沃,灌 溉便利,农业发达。 40.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们发展了业和 农业。 41.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是。 42.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 多的地区,有“”的称号。 43.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 、、是重要的产油国。 44.西亚的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和。 45.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 洋——西欧和北美(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 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北美(小型 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日本。 46.西亚主要民族是民族,信仰教。 47.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奉为圣城。 48.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 的石油资源,紧缺的水资源,复杂的民族和宗教,以及领 土纠纷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洋与 洋之间。 5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为主,有高原、高 原、高原;地势从向倾斜。 5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年平均气温20C以上,气候炎热。 52.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广泛,全年高温,分干、湿 两季。 5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5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55.世界上流成最长的河流是。 56.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 57.被称为“赤道雪山”的是非洲最高峰。 5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 59.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60.是世界上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3( =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 5 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 -=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 .点(2, 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B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 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 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A B C D (第12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1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 6cm ,BC = 10cm ,那么AC =_________cm .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1的平方根是12 ; (B )41的平方根是12-; (C )18的立方根是12 ; (D )18的立方根是12-. 16.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5cm 、7cm 、10cm ; (B )5cm 、7cm 、13cm ; (C )7cm 、10cm 、13cm ; (D )5cm 、10cm 、13cm . 17.下列语句中,错误的语句是………………………………………………………( ) (A )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8.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点E ,DE ∥BC , 点D 在AB 上,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三、计算题 A B (第18题图) E D C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全册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全册知识归纳

第八章认识亚洲 1、亚洲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穿过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与大洋洲相望。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个分区。 3、亚洲的地形特点: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很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亚洲的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分流,注入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最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6、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7、亚洲的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2001年,亚洲人口达3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7%,有六个国家的人口超过了1亿。 8、亚洲人口的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区;北亚、中亚、西亚是人口稀疏区。9、多彩文化:华夏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三大文明的发祥地:东亚、南亚、西亚。10、亚洲的经济特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其余属于发展中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落后;70年代以来,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西亚的国家依靠石油经济获得发展。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第九章认识地区 9.1 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1、东南亚的位置: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属于热带;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位于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上,有个重要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六章 实 数 (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 次方根。 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且a ≥0即X=a ± (2)表示:非负数a 的平方根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a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例如: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且a ≥0 即X=a (2)性质:(1)一个数a 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 即:a ≥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开平方公式有哪些? ①2(0)0(0)(0)a a a a a a a >??===??-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二三章试卷

七年级地理第一、二、三章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 _________ 一、选择题(1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台湾省东部。 B.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海南省。 C.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天山山脉西侧。 D.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2.以下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 北京市的简称是津,行政中心是北京。 B. 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是内蒙古,行政中心是二连浩特。 C. 陕西省的简称是陕,行政中心是西安。 D. 福建省的简称是闽,行政中心是厦门。 3.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 汉族B. 壮族 C. 藏族 D. 蒙古族 4.以下关于塔里木盆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周围被高山环抱,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 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盆地东部有沼泽。 C.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 D.地势地平,气候湿润,河流贯穿,土壤肥沃,被誉为“天府之国”。

5.下列地形区中,分布在横断山脉东侧的是() A. 塔里木盆地 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柴达木盆地 6. 下列地区中,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穿过的是() A.昆仑山 B. 大巴山C.巫山 D.秦岭 7.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位于( ) A.西沙群岛 B. 海南岛 C. 塔里木盆地 D. 吐鲁番盆地 8.以下不是青藏高原所处的温度带或干湿地区的是( ) A.青藏高寒区 B. 干旱区C. 半湿润区D. 寒温带 9.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说法正确的是() A.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被称为是季风区。 B.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被称为是季风区。 C. 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被称为是非季风区。 D.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所以全国各地都处于季风区。 10. 下列四个地区受台风影响最小的是() A.台湾省 B. 福建省C. 浙江省D.四川省 二、综合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