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测量与统计143答案

体育测量与统计143答案

体育测量与统计143答案
体育测量与统计143答案

《体育测量与统计》模拟试卷(C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样本 总体

2.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3.必然 不可能发生的 4.双侧 单侧

5.随机变量 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 6.小概率事件的原理 7.密切程度 相关方向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B

2、B

3、D

4、C

5、C

6、A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

(1)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原假设”H 0。 (1分) (2) 在检验假设的前提下,选择和计算统计量。 (1分) (3)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显著水平α,一般取α=0.05或α=0.01,并根据α查出相应的临界值。 (1分) (4) 判断结果,将计算的统计量与相应的临界值比较,如果前者≥后者,概率P ≤α,则差异显著,否定原假设;如果前者<后者,概率P>α,则差异不显著,接受原假设。(2分) 2.编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有:

(1) 求极差(或全距)R R=最大值(X max ) — 最小值(X mix ) (1分) (2) 确定分组数。分组数要依样本含量n 的大小确定。 (1分) (3) 确定组距(I )与组限值(L ) K

R

I ==

分组数极差

I X L ?=2

1

-)第一组下限(

min 1 (2分) (4) 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的内容一般包括组序号、组限、画记、频数、组中值、累计频数。 (1分) 3.常见的统一变量单位的方法有:

U 分法、Z 分法、累进记分法、百分位数法

4.方差分析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1) 单因素多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分析 (1分) (2) 多因素多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及交互影响的差异分析 (2分) (3) 回归效果分析 (1分) (4) 方差的齐性检验 (1分)

四、应用题(第1题15分,第2题23分,共38分)

1. 解:1)H 0:μ1=μ2(两校的男生的50M 跑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3分)

2)计算t 值: 8412.3246

93

.025681.02.8-5.82

2

2

22

121

21=+=

+-=

n s

n s x x t (5分)

3)查t 值表(双侧),05.0=α,n ’=n 1+n 2-2=500

965.1)500(2/05.0=t (2分)

4)比较:965.1)500(8412.3t 2/05.0=>=t (2分) P<0.05

差异显著,不接受原假设。 (2分) 结论:两校初一男生的50M 跑成绩均数差异显著。 (1分)

2.解:(1)H 0:μ1=μ 2 =μ3=μ

4

(2分)

(2)计算

F 值

1)列表计算基本统计量,计算结果见表1 (2分)

2)求总L 、间L 、内L

=-=-

=

∑∑40

1.56847.8094)(2

2

2

总N

X X L 26.0297 (3分)

5247

.1240

1.568101.139

2.1496.1342.145)()(222222

2间=-+++=-

=

∑∑

∑N

X n x L 505.135247.120297.26间总内=-=-=L L L (4分) 3)计算F 值

)1/(2

-=k L S 间间=12.5247/3=4.1749 (2分)

)/(2

k N L S -=内内=13.505/36=0.3751 (2分)

22

间S S F =

=4.1749/0.3751=11.13 (2分)

给定01.0=α,根据'

1n =3 '

2

n =36 查表得38.4)36,3(01.0=F (2分)

F=11.13>38.4)36,3(01.0=F , P<0.01 (2分)

结论:差异显著,否定原假设,可以认为四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2分)

体育统计

名词解释 1、体育统计: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方法论的学科范畴。 2、随机变量:由于变量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呈随机变化,具有偶然的一面,也有规律性的一面,通过大量的实验或观或观察,这种规律性可以揭示出来,这种具有变化规律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3、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试验或观察,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事先无法确定,对于这类现象称之为随机现象。 4、总体:根据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 5、样本: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出可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称为样本。 6、个体:总体中的每一观测对象称为个体。 7、指标:在实验观察中,用来指示或反映研究对象中某些特征的可被研究者或仪器感知的一种现象标志,称为指标。 8、概率:随机事件 A 的频率随试验次数 N 的变化而变化,当 N 充分大时,频率越来越接近一个常数 P,则 P 就是随机事件 A 的概率。 9、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对总体的分布及分布的参数作出一定可信程度的推断。 10、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中,经检验常把发生在概率 0.05 以下的事件称之为小概率事件。 11、方差分析:简称 ANOVA,又称变异数分析,能够解决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其主要功能在于分析实验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体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12、随机事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随机事件 13、变量:随机现象的各种结果总是可以用一定的数量来表现,而且表现为实验结果数值的不确定性,因而称为变量 14、参数:数字的整体特征 15、间接收集:将他人测试或整理的资料进行积累,以备比较、对照分析所用,不是自己亲自调查的,是别人的数据,公开出版或报道的数据,如图书、期刊等 16、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由样本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17、集中位置量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18、离散位置量数:描述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19、相对数:也称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率,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20、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偏差,称为均数的抽样误差 21、中位数:将样本观察值按其数值大小排列起来,处于中间那个数值就是中位数 22、权重:反映指标对某事物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的的系数 23、动态数列:事物的某一统计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而形成的数据序列 24 动态分析;用动态数列分析某指标随时间变化而发展的趋势、特征和规律称为动态分析

体育统计学计算题

计算 计算题 1. 调查500个大学生,平均身高x=1.73m ,标准差S=7.05cm,求:95% 99%的置信区间? 解 x+1.96S\-1.96S 95%的置信区间为:1.73+1.96*7.05 1.73-1.96*7.05 99%的置信区间为:1.73+ 2.58*7.05 1.73-2.58*7.05 答: 2. 跳远 N=280 x=5.284m S=0.4m 定4.5m 为及格 求有几个人不及格? 解 Z=(4.5-5.258)/0.4= -1.96 Y=2.5% N=280*2.5%=7 3,跳高 x=1.5m S=0.08m 要2.5%的人达到优秀 那么x=? P=1-0.25=0.975 得出Z=1.96=(x-1.5)/0.08=1.96得出x=1.6568 三、论述题 1.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 答:1) 曲线在 X 轴上方,以μ=x 。为对称轴,且在μ=x 处 )(x f 有最大值,称峰值; 2) μ 和 σ为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其中μ确定曲线在X 轴上的中心位置,σ决定曲线的“平扁度” (其中,σ值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则陡); 3) 自变量X 可以在实数列(-∞<X <∞)范围内取值,曲线覆盖的区域的概率为1。即曲线与X 轴所围成的极限面积为1。当±∞→x 时,曲线以X 轴为渐近线。 2. 累进记分法的步骤? 答:① 确定起分点和满分点的成绩与分数: 起分点一般为0分,满分点一般为100或1000分。 ② 求累进方程式:分别计算出起分点和满分点的D 值(利用D 值公式),然后分别代入累进分计算公式 Z kD Y -=2 ③ 计算某一成绩对应的D 值: ④ 依次将各成绩的D 值代入累进方程式,计算出累进分数,可以制作成评分表。

体育统计学复习题库

体育统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2、样本: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子集。 3、随机事件: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随机事件。 4、随机变量;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随机事件所对应的随机变化量)。 5、统计概率:如果实验重复进行n次,事件A出现m次,则m与n的比称事件A在实验中的频率,称统计概率。 6、体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从性质上看,统计可分为两类: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2、体育统计工作基本过程分为: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是:运动性、综合性、客观性。 4、从概率的性质看,当m=n时,P(A)=1,则事件A为必然事件。 当m=0时,P(A)=0,则事件A为不可能发生事件。 5、某校共有400人,其中患近视眼60人,若随机抽取一名同学,抽取患近视眼的概率为 0.15 。 6、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经统计某队共投篮128次,命中41次,在该场比赛中

每投篮一次命中的率为 0.32 。 7、在标有数字1~8的8个乒乓球中,随机摸取一个乒乓球,摸到标号为6的概率为 0.125 。 8、体育统计是体育科研活动的基础,体育统计有助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体育统计有助于制定研究设计,体育统计有助于获取文献资料。9、体育统计中,总体平均数用μ表示,总体方差用σ2表示,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 10、体育统计中,样本平均数用x表示,样本方差用 S2表示,样本标准差用 S 表示。 11、从概率性质看,若A、B两事件相互排斥,则有:P(A)+ P(B)= P(A+B)。 12、随机变量有两种类型:一是连续型变量,二是离散型变量。 13、一般认为,样本含量 n≥45 为大样本,样本含量 n<45 为小样本。 14、现存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5、体育统计研究对象除了体育领域里的各种随机现象外,还包括非体育领域但对体育发展有关的各种随机现象。 16、某学校共300人,其中患近视眼的有58人,若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此学生患近视眼的概率是 0.19 。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简单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分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研究个体。 2、分层抽样:是一种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某种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部分或

《体育统计方法》复习题

《体育统计方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通过数学方法简化,使样本的一些特征用几个数集中反映出来,这些数就是。 2、统计资料的审核,通常分两个步骤和。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 4、正态分布中两个参数μ和 分别确定图形的和。 5、假设检验中易犯和两类错误。 6、体育简图的特点、。 7、体育绘图的方法有、、。 8、透视形式可分为、、。 9、教学组织队形主要有、、单排双排等。 10、团体操变化的基本方法:、、分段法、。 11、体育器械简图可分为、、、。 12、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图有、、。 13、运动能力指人体()的能力。 14、运动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1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16、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7、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的能力。 18、赛前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19、()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20、()指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解释 1、总体: 2、统计量:

3、中位数 4、统计假设 5、体育绘图 6、体育教学程序图 7、平行透视原理 8、团体操 9、整体观察法 10、适宜负荷原则

11、直观教练原则 12、分解训练法 13、特长技术 14、重复训练法 三、简答题 1、试述统计分析的主要过程 2、样本特征数分几类?试总结所学各类样本特征数?

3、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4、简述体育绘图的内容 5、体育动作简图的特点 6、团体操的特点 7、体育游戏组织形式图画法 8、简述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体育统计习题(绪论)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总体是由()。C A.全部个体组成 B.全部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的所有个体某种变量值的集合组成 D.全部的观察指标组成 2、抽样必须遵从随机化原则,目的是()。D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减少随机误差 D.减少样本的偏性 3、研究样本的目的是为了()。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 4、随机抽样是指()。C A.随意抽取个体 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D.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 5、产生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B A.抽样方法引起的 B.个体间存在差异引起的 C.测量误差引起的 D.系统误差引起的 6、分析某人群的血型,结果分为A型、B型、AB型、O型,这种资料为()。B A.有序分类资料 B.无序分类资料 C.定量资料 D.等级资料 7、随机事件是指()。D A.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 B.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 C.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如P<0.05) D.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8、统计研究中的观察单位也称()。C A.样本 B.观察指标 C.个体 D.影响因素 二、填空题: 1、统计分析包括和。(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总体可分为和。(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3、定量资料又称变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数值) 4、定性资料又称变量,其观察值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分类) 5、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必须做到有足够的样本含量和。(抽样的随机性) 6、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但通常是由转化。(高级向低级) 7、运动会的比赛名次属于资料。(等级) 8、大学生的身高(cm)属于资料。(定量或计量) 9、某研究者为研究某高校的职称构成所获得的资料属于资料。(定性或分类) 10、是不可避免的、有规律的和可控制的。(抽样误差) 11、一般,样本是我们直接测定的,所以常常是已知的。而总体往往只了解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常常是未知的,需由统计量来参数。(统计量、参数、推断估计) 12、是指根据研究设计的要求获取有关数据资料的过程。(统计资料的搜集) 13、是指按照分析的要求对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和分类的过程。(统计资料的整理) 14、是指按照研究目的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统计资料的分析) 三、名词解释: 1、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用其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2、参数:反映总体特征的有关统计指标,称为参数,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3、统计量:描述样本特性的有关统计指标,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拉丁字母表示。 4、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 5、抽样误差: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相差,由于总体中各个观察单位存在个体差异引起,是不可避免的,有规律的和可控制的。 6、随机化: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研究时,为了使样本能代表总体,并使其抽样误差的大小可用统计学方法来估计,必须做到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抽到哪个个体纯属偶然。 7、概率:是描述某一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常用P表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1解答 1. 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抛两次,事件C B A ,,分别表示“第一次出现正面”,“两次出现同一面”,“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试写出样本空间及事件C B A ,,中的样本点。 解:{=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A (正,正),(正,反)};{=B (正,正),(反,反)} {=C (正,正),(正,反),(反,正)} 2. 在掷两颗骰子的试验中,事件D C B A ,,,分别表示“点数之和为偶数”,“点数 之和小于5”,“点数相等”,“至少有一颗骰子的点数为3”。试写出样本空间及事件D C B A BC C A B A AB ---+,,,,中的样本点。 解:{})6,6(,),2,6(),1,6(,),6,2(,),2,2(),1,2(),6,1(,),2,1(),1,1( =Ω; {})1,3(),2,2(),3,1(),1,1(=AB ; {})1,2(),2,1(),6,6(),4,6(),2,6(,),5,1(),3,1(),1,1( =+B A ; Φ=C A ;{})2,2(),1,1(=BC ; {})4,6(),2,6(),1,5(),6,4(),2,4(),6,2(),4,2(),5,1(=---D C B A 3. 以C B A ,,分别表示某城市居民订阅日报、晚报和体育报。试用C B A ,,表示以下 事件: (1)只订阅日报; (2)只订日报和晚报; (3)只订一种报; (4)正好订两种报; (5)至少订阅一种报; (6)不订阅任何报; (7)至多订阅一种报; (8)三种报纸都订阅; (9)三种报纸不全订阅。 解:(1)C B A ; (2)C AB ; (3)C B A C B A C B A ++; (4)BC A C B A C AB ++; (5)C B A ++; (6)C B A ; (7)C B A C B A C B A C B A +++或C B C A B A ++ (8)ABC ; (9)C B A ++ 4. 甲、乙、丙三人各射击一次,事件321,,A A A 分别表示甲、乙、丙射中。试说明下列事件所表示的结果:2A , 32A A +, 21A A , 21A A +, 321A A A , 313221A A A A A A ++. 解:甲未击中;乙和丙至少一人击中;甲和乙至多有一人击中或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未击中;甲和乙都未击中;甲和乙击中而丙未击中;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两人击中。 5. 设事件C B A ,,满足Φ≠ABC ,试把下列事件表示为一些互不相容的事件的和: C B A ++,C AB +,AC B -. 解:如图: 6. 若事件C B A ,,满足C B C A +=+,试问B A =是否成立?举例说明。

体育测量与统计143答案

《体育测量与统计》模拟试卷(C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样本 总体 2.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3.必然 不可能发生的 4.双侧 单侧 5.随机变量 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 6.小概率事件的原理 7.密切程度 相关方向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B 2、B 3、D 4、C 5、C 6、A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 (1)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原假设”H 0。 (1分) (2) 在检验假设的前提下,选择和计算统计量。 (1分) (3)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显著水平α,一般取α=0.05或α=0.01,并根据α查出相应的临界值。 (1分) (4) 判断结果,将计算的统计量与相应的临界值比较,如果前者≥后者,概率P ≤α,则差异显著,否定原假设;如果前者<后者,概率P>α,则差异不显著,接受原假设。(2分) 2.编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有: (1) 求极差(或全距)R R=最大值(X max ) — 最小值(X mix ) (1分) (2) 确定分组数。分组数要依样本含量n 的大小确定。 (1分) (3) 确定组距(I )与组限值(L ) K R I == 分组数极差 I X L ?=2 1 -)第一组下限( min 1 (2分) (4) 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的内容一般包括组序号、组限、画记、频数、组中值、累计频数。 (1分) 3.常见的统一变量单位的方法有: U 分法、Z 分法、累进记分法、百分位数法

4.方差分析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1) 单因素多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分析 (1分) (2) 多因素多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及交互影响的差异分析 (2分) (3) 回归效果分析 (1分) (4) 方差的齐性检验 (1分) 四、应用题(第1题15分,第2题23分,共38分) 1. 解:1)H 0:μ1=μ2(两校的男生的50M 跑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3分) 2)计算t 值: 8412.3246 93 .025681.02.8-5.82 2 2 22 121 21=+= +-= n s n s x x t (5分) 3)查t 值表(双侧),05.0=α,n ’=n 1+n 2-2=500 965.1)500(2/05.0=t (2分) 4)比较:965.1)500(8412.3t 2/05.0=>=t (2分) P<0.05 差异显著,不接受原假设。 (2分) 结论:两校初一男生的50M 跑成绩均数差异显著。 (1分) 2.解:(1)H 0:μ1=μ 2 =μ3=μ 4 (2分) (2)计算 F 值 1)列表计算基本统计量,计算结果见表1 (2分)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n m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W(A)= 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 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18. 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19. 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0. 样本: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21.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2. 负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的相关。 23. 独立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叫做独立性χ2检验。 24.情境测验法:指的是把被试置于一种特定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然后对其人格特征作出评鉴的一种方法。 25.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部分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数量特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推测和判断未知的全体统计对象数理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26.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 27.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某些事先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体育统计学试题

统计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参数:在统计学中,反映总体的一些数量特征称为总体参数 2、样本统计量:由样本所获得的一些数量特征称为样本统计量 3、随机事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为随 机事件 4、集中位置量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5、频数:是将数据资料按一定顺序分成若干组,并数出各组中所含有的数据。 6、统计推断: 7、抽样误差:抽出的样本统计量之间或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偏差,立要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所造成。 8、相对数:相对数也称为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率,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 9、假设检验: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要判定被检验的统计量之间的偏差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总体参数不同所造成的,要作出判断就需要对总体先建立某种假设,然后通过统计量的计算及概率判断,对所建立的假设是否成立进行检验。这类方法称为假设检验。 10、平均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11、变异系数:也是反映变量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它是以样本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数来表示的!记作:CV 12、总体与样本: 13、离中位置量数:描述一群性质相同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14、抽样:指在总体中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 15、频率: 16、系统误差:宏观世界是由实验对象本身的条件,或或者者仪器不准,场地品格出现故障,训练方法,手段不同所造成的,可使测试结果杨倾向性偏大或偏小。 17、结构相对数:是在分组基础上,以各个分组全计数值与总值对比的相对数。 18、a=0.05或a=0.01:指检验水准称小概率水平

体育测量与统计144答案

《体育测量与统计》模拟试卷(D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2.双侧单侧 3.指标水平 4.条件随机条件 5.随机变量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 6.1 7.必然不可能发生的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D 2.A 3.C 4.C 5.A 6.B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分层抽样是一种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某种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部分或层,然后在各 类型、部分或层中按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组成研究样本的方法。(2分)分层抽样类型的划分,一是必须有清晰的界面;二是必须知道各类型中的个体数目和比例;三是类型的数目不宜太多,否则失去类型的特征。(3分)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原假设”H0。(1分)(2)在检验假设的前提下,选择和计算统计量。(1分)(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显著水平α,一般取α=0.05或α=0.01,并根据α查出相应的临界值。(1分)(4)判断结果,将计算的统计量与相应的临界值比较,如果前者≥后者,概率P≤α,则差异显著,否定原假设;如果前者<后者,概率P>α,则差异不显著,接受原假设。(2分)3.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它们之间的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方程式表示出来,继而可以通过自变量所规定的某一数值对因变量的数值作出推断或估计,这种推断式的求得,在统计学里称为回归。(3分)回归分析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预测功能和控制功能。(2分)4.编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有: (1)求极差(或全距)R R=最大值(X max) —最小值(X mix) (1分)

(2) 确定分组数。分组数要依样本含量n 的大小确定。 (1分) (3) 确定组距(I )与组限值(L ) K R I = = 分组数极差 I X L ?=2 1-)第一组下限(min 1 (2分) (4) 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的内容一般包括组序号、组限、画记、频数、组中值、累计频数。 (1分) 四、应用题(第1题15分,第2题23分,共38分) 1.解:1)H 0:μ=μ0(该校18岁女生身高与全省18岁女生的身高无显著性差异) (3分) 2)计算t 值: 5862.2298 34 .52 .1584.157=-=-= n s x t μ ( 5分) 3)查t 值表(双侧),05.0=α,自由度 n ’=298-1=297 972.1)297(2/05.0=t (2分) 4)比较:972.1)297(5862.2t 2/05.0=>=t P<0.05 (2分) 差异显著,不接受原假设。 (2分) 结论:该校18岁女生身高与全省18岁女生的身高有显著性差异。 (1分) 2.解:(1)H 0:μ1=μ 2 =μ3=μ 4 (2分) (2)计算 F 值 1)列表计算基本统计量,计算结果见表1 (2分)

体育统计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统计:是运用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尽兴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 2.体育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1统计资料的搜集;2统计资料的整理;3统计资料的分析。 3.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1运动性;2综合性;3客观性。 4.体育统计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1体育统计是体育教育科研活动的基础;2体育统计有助于训练工作的科学化;3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制定研究设计;4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有效地获取文献资料。 5.总体:根究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 6.总体可分为假想总体和现存总体。现存总体又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7.有限总体:指基本研究单位的边界是明晰的,并且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总体。 8.无限总体:指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总体。 9.样本: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子集。可分为随机样本和肥随机样本。 10.随机样本:指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获得的样本。非随机样本: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具备一定条件的对象所形成的样本。 11.样本含量用n表示,n大于等于45为大样本;n小于45为小样本。 12.等距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照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任一特征进行排列,然后根据要求按一定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 13.必然事件:事先能够预言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14.随机事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15.随机变量:在统计研究中随机事件需由数值来表示,我们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成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 16.连续型变量:在一定的范围里,变量的所有的可能取值不能一一列举出来。 17.离散型变量:变量所有的可能取值能一一列举出来。 18.总体参数:反映总体的一些数量特征。 19.样本统计量:样本所获得的一些数量特征。 20.收集资料的方法:1日常积累;2全面普查;3专题研究。 21.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 22.整群抽样:是在总体中先划分群,然后以集体为抽样的单位,在按简单随机抽样取出若干群所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23.频数整理:该方法是将数据资料按一定顺序分成若干组,并数出各组中所含有的数据个数,制成频数分布表。 24.集中位置量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25.中位数:将样本的观察值按其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是中位数。 26.众数:是样本观测值在频数分布表中频数最多的那一组的组中值。 27.几何平均数:是反应集中位置量数的一种方法,它是样本观测值的连乘积,并以样本观测值的总数为次数,开方求得。 28.离中位置量数:描述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29.标准差:方差能全面的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可是由于方差的单位与原观察值的单位不一致,为了统一单位起见,将方差开方,便得到了标准差。 30.标准差,它只能在同一项目的情况下,对不能够组的数据进行离散程度的比较。 31.变异系数也是反映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它是一样本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数来

《体育统计学》习题

《体育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 1. 试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简述学习体育统计的要求? 3. 简述学习体育统计的方法 4. 体育统计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第一、二节 1. 为了考察一枚骰子出现点数的规律,掷骰子若干次,问统计总 体是什么? 2. 为了研究某人的百米跑水平,测其若干次百米跑成绩,问统计 总体是什么? 3. 举例说明,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 4. 如何理解“小概率原则有出错的可能”? 5. 结合实际,分析减少抽样误差的方法或途径 6. 从统计和几何的角度分别解释总体参数μ和σ的含义 7. 如何理解区间估计的可靠性与精确性的关系? 第三章 1.设)1,0(~x x v r ?? 求 (1))1(-?P 0.1336

(3))5.01(<<-x P 0.5328 2.设 )2,10(~2 N x v r ??,求 (1))9(>x P 0.6915 (2))1310(<x P 0.0228 3. 设 )5,20(~2N x v r ??,已知3.0)(=

体育统计学练习题

体育统计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通过数学方法简化,使样本的一些特征用几个数集中反映出来,这些数就是。 2、统计资料的审核,通常分两个步骤和。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 4、正态分布中两个参数μ和 分别确定图形的和。 5、假设检验中易犯和两类错误。 6、体育简图的特点、。 7、体育绘图的方法有、、。 8、透视形式可分为、、。 9、教学组织队形主要有、、单排双排等。 10、团体操变化的基本方法:、、分段法、。 11、体育器械简图可分为、、、。 12、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图有、、。 13、运动能力指人体()的能力。 14、运动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1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16、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7、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的能力。 18、赛前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19、()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20、()指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解释 1、总体: 2、统计量: 3、中位数 4、统计假设 5、体育绘图 6、体育教学程序图 7、平行透视原理 8、团体操 9、整体观察法 10、适宜负荷原则 11、直观教练原则 12、分解训练法 13、特长技术 14、重复训练法 三、简答题 1、试述统计分析的主要过程 2、样本特征数分几类?试总结所学各类样本特征数? 3、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4、简述体育绘图的内容 5、体育动作简图的特点 6、团体操的特点 7、体育游戏组织形式图画法 8、简述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9、简述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 10、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 11、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 12、简述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体育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样本特征数 2、初审、复核 3、变量本身的离散程度、抽样方法、样本大小 4、位置、形状 5、弃真、纳伪。 6、简单易学、有一定表现力。 7、熟悉动作、掌握理论、坚持多练 8、平视、仰视、俯视9、直线形、弧线形10、合并法、分散法、分区法 11、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斜视图12、轮廓图、简图、符号图。 13、(从事体育活动) 14、(竞技能力指标) 15、(竞技能力诊断) 16、(普遍规律)(训练理论) 17、(坚持长时间运动) 18、(提高训练强度)。 19、(训练课) 20、.(战术能力) 二、解释 1、总体:人们把需要研究的同质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2、统计量:由样本所得,关于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3、中位数:把一组数据资料按大小次序排列,位于序列中点的数。 4、统计假设:关于总体具有某一特定性质的判断。 5、体育绘图:是一种简练的视觉符号作为手段,来表达有关体育部分内容,常用于体育教师教案的记录,体育教学中的图示以及体育书籍中的图解。 6、体育教学程序图:是教师说明体育课中各项教材的安排顺序时间分配运用的图解。 7、平行透视原理:凡是在方形物体平面中,存在着平行于画幅且与画幅有一定角度的面,这个面的形成的透视称平行透视。 8、团体操:团体操是一种表演性体操,它是由几十人至成千上万人通过快速巧妙的队形变换,配以音乐、服装、道具以及背景等艺术装饰所构成的能表达一定主题思想的表演项目。 9、整体观察法:在画图过程中,将绘画局部与画面整体进行比较的观察方法。 10、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11、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12、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3、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A.x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 B.y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C.y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 D.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答:(1)教育统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2)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教育行政和管理工作者正确掌握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3)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不可缺少的工具; (4)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训练科学的推理与思维方法。 2.统计图表的作用有哪几方面? 1)表明同类统计事项指标的对比关系; (2)揭示总体内部的结构; (3)反映统计事项的发展动态; (4)分析统计事项之间的依存关系; (5)说明总体单位的分配; (6)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7)观察统计事项在地域上的分布。 3.简述相关的含义及种类。 答:相关就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统计与概率经典例题(含答案和解析)

○…………外…………○…………装…………○…………订…………○…………线…………○ ………… 学校: ___ ___ _ _ __ _姓名:___ _ __ ___ _ _班级:__ __ _ _ ___ _ _考号:_ _____ __ ___ ○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线…………○………… 统计与概率经典例题(含答案及解析) 1.(本题8分)为了解学区九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一次数学检测中,从学区2000名九年级考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图表: ⑴表中a 和b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 ⑵请在图中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⑶如果把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定为合格,那么该学区2000名九年级考生数学成绩为合格的学生约有多少名? 2.为鼓励创业,市政府制定了小型企业的优惠政策,许多小型企业应运而生,某镇统计了该镇1﹣5月新注册小型企业的数量,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两种不完整的统计图: (1)某镇今年1﹣5月新注册小型企业一共有 家.请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该镇今年3月新注册的小型企业中,只有2家是餐饮企业,现从3月新注册的小型企业中随机抽取2家企业了解其经营状况,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抽取的2家企业恰好都是餐饮企业的概率. 3.(12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装有若干个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球,小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为估计该口袋中四种颜色的小球数量,每次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并放回,重复多次试验,汇总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体育统计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统计:就是运用数据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尽兴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 2.体育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1统计资料的搜集;2统计资料的整理;3统计资料的分析。 3.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1运动性;2综合性;3客观性。 4.体育统计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1体育统计就是体育教育科研活动的基础;2体育统计有助于训练工作的科学化;3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制定研究设计;4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有效地获取文献资料。 5.总体:根究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 6.总体可分为假想总体与现存总体。现存总体又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7.有限总体:指基本研究单位的边界就是明晰的,并且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就是有限的总体。 8、无限总体:指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就是无限多的总体。 9.样本: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子集。可分为随机样本与肥随机样本。 10.随机样本:指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获得的样本。非随机样本: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具备一定条件的对象所形成的样本。 11.样本含量用n表示,n大于等于45为大样本;n小于45为小样本。 12.等距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就是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照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任一特征进行排列,然后根据要求按一定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 13.必然事件:事先能够预言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14.随机事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15.随机变量:在统计研究中随机事件需由数值来表示,我们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成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 16.连续型变量:在一定的范围里,变量的所有的可能取值不能一一列举出来。 17.离散型变量:变量所有的可能取值能一一列举出来。 18.总体参数:反映总体的一些数量特征。 19.样本统计量:样本所获得的一些数量特征。 20.收集资料的方法:1日常积累;2全面普查;3专题研究。 21.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 22.整群抽样:就是在总体中先划分群,然后以集体为抽样的单位,在按简单随机抽样取出若干群所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23.频数整理:该方法就是将数据资料按一定顺序分成若干组,并数出各组中所含有的数据个数,制成频数分布表。 24.集中位置量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25.中位数:将样本的观察值按其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就是中位数。 26.众数:就是样本观测值在频数分布表中频数最多的那一组的组中值。 27.几何平均数:就是反应集中位置量数的一种方法,它就是样本观测值的连乘积,并以样本观测值的总数为次数,开方求得。 28.离中位置量数:描述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29.标准差:方差能全面的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可就是由于方差的单位与原观察值的单位不一致,为了统一单位起见,将方差开方,便得到了标准差。 30.标准差,它只能在同一项目的情况下,对不能够组的数据进行离散程度的比较。 31.变异系数也就是反映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它就是一样本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